曾云珍 曾昭平 陳志富 胡建軍 胡永東 胡運生/江西省峽江縣畜牧獸醫(yī)局
鴨傳染性漿膜炎診治
曾云珍 曾昭平 陳志富 胡建軍 胡永東 胡運生/江西省峽江縣畜牧獸醫(yī)局
(一)發(fā)病情況
2015年9月30日,水邊鎮(zhèn)養(yǎng)鴨戶謝某家4 300只15日齡鴨(均重250~300 g)發(fā)病,每天死亡鴨100多只。用過恩諾沙星等藥物2天未控制病情。共死亡370多只。2015年10月1日,水邊鎮(zhèn)養(yǎng)鴨戶鄒某家1 700只13日齡鴨(均重200~250 g)發(fā)病,每天死亡50~80只,共死亡100多只。2016年7月20日,水邊鎮(zhèn)養(yǎng)鴨戶曾某興家兩批鴨1 300只。大的一批為22日齡,6 000只,均重500~600 g。第1天死亡50多只,第2天死亡170多只;小的一批為13日齡,7 000只,均重250 g左右,7月21日發(fā)病,死亡80多只,第2天死亡150多只。共死亡230多只。
(二)主要癥狀
病鴨體溫升高,精神沉郁,減食或不食,喜飲水,拉白色或綠色稀便,拐腳,站立不穩(wěn),不愿走動,臥地不起,頭頸側(cè)歪或后仰,兩腳前后劃動、倒地,有時出現(xiàn)痙攣,可反復多次。最后死去。病程1~2 d,急性者12 h小時內(nèi)死亡。
(三)解剖病變
以上幾批病鴨各解剖3~4只(共12只),其病變主要特征:肝臟色土黃或綜紅色,有的有出血斑點(4只),或大片出血(2只),肝表面有淡黃色(5只)或灰白色(7只)、或?。?只)或厚(3只)的纖維素滲出膜,易剝離;心冠脂肪有少量出血,心內(nèi)外膜出血點(2只)。心包膜外包有較厚的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粘連,不易剝離;有的心包液增多;氣囊增厚混濁;脾腫大或不腫;腎出血(4只);胰腺少量出血、充血(3只);有的腦膜充血、水腫。
(四)診斷
根據(jù)發(fā)病情況、臨床癥狀及解剖病變可初步診斷。取腦、肝等病料細菌培養(yǎng),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無鞭毛、不形成芽胞的桿菌。鏡檢瑞氏染色,多數(shù)呈兩極著色,呈單個、成雙或短鏈狀排列,有的呈橢圓形。生化反應不能利用葡萄糖,不產(chǎn)生吲哚、不產(chǎn)生硫化氫。確診為鴨傳染性漿膜炎。
(五)治療情況
1.謝某家鴨群治療方案:開始用5%恩諾沙星可溶性粉500 g+5%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1 000 g,混合拌料,共4 300只一次內(nèi)服,每天一次,連用2 d后,病情未控制,每天仍死亡40~60只。第三天改為10%氟苯尼考粉400 g+10%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500 g+清熱寧(50%卡巴匹林鈣粉)200 g,混合拌料供全群一次內(nèi)服,每天一次,連用2 d。第3 d死亡停止。
2.鄒某家鴨群治療方案:10%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200 g+5%恩若沙星粉200 g+清熱寧(50%卡巴匹林鈣粉)200 g,拌料供1 700只鴨一次內(nèi)服,每天一次,連用2 d治愈。
3.曾某家第一批鴨6 000只治療方案:每500 ml生理鹽水稀釋注射用頭孢噻呋鈉粉針4瓶(1 g/瓶),共用頭孢噻呋鈉粉針48瓶,生理鹽水6 000 ml。全群6 000只鴨每只鴨肌注1 ml,每天一次,第二天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明顯下降,再用藥1天,到第3 d、第4 d只有零星死亡,基本治愈。第二批7 000只鴨群發(fā)病初,畜主到外地購獸藥治療3 d后,死亡明顯減少,但3 d后又復發(fā),已累計死鴨600多只。治療方案:10%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1 000 g+20%氟苯尼考粉500 g+10%維生素C可溶性粉2 000 g,拌料供6 400只鴨一次性內(nèi)服,每天一次,連服2天痊愈。
(六)小結(jié)與討論
1.要注意本病與大腸桿菌病和巴氏桿菌病的區(qū)別。
2.本病也常與大腸桿菌病或巴氏桿菌病混合感染,在診斷上應注意鑒別。
3.本病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效果較好,如延誤治療出現(xiàn)包心包肝者則治愈率低。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養(yǎng)殖戶因考慮治療成本,常在用藥一次有好轉(zhuǎn)后立即停止用藥,不按療程科學治療,常導致鴨病復發(fā),引起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