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走下馬背的土族人

2016-04-08 05:55文東永學
中國西部 2016年3期
關鍵詞:土族花兒

文東/永學

?

走下馬背的土族人


東/永學

土族盤繡 供圖/互助縣委宣傳部

土族輪子秋 供圖/互助縣委宣傳部

在青藏高原,有這樣一個民族,他們將自己的衣袖縫成彩虹一樣的顏色,因而也把自己的家園稱為彩虹的故鄉(xiāng);他們有奇特的民俗,堅定的信仰,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這就是世居青藏高原的民族——土族。

土族人歷經幾多歷史煙云,幾經戰(zhàn)亂紛爭,從遙遠的遼河平原游牧西行,最后走到河湟谷地,從游牧走向農耕文明,然后步入現(xiàn)代文明。雖然幾經蛻變,幾經融合,至今仍然保持著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以一種獨立的姿勢屹立于湟水河畔,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一朵絢爛綻放的民族之花。

艱難的尋根路

作為一名土族人,我熱愛自己的民族,一直以來用手中的筆記錄著土族的歷史,挖掘著土族的優(yōu)秀文化,也在努力尋根。1979年以前土族只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沒有自己的歷史記載,土族的尋根就是從其他兄弟民族的文獻記載或歷史縫隙中尋找蛛絲馬跡。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東部湟水以北、黃河兩岸及其毗連地區(qū),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縣、大通縣、樂都縣、同仁縣等地,還有一部分居住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互助縣是土族歷史文化保存、傳承最具特色、最為完善的地區(qū)。它是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也是土族最主要的聚居地,這里分布著將近20萬土族人口,在全國土族人口中占比逾三分之一。

說到土族,走到外面很多人把土族和土家族混為一談;守在家園,就會遇到一個更大更具體的尷尬,那就是外來的很多人會問道:你們土族的族源在哪里?

說到土族的族源,這似乎是個艱難的話題。一輩子研究土族語言和民俗文化的喬志良老師結合其他專家學者的研究以及民間的文化呼聲,回答了這個問題。

土族族源尚無定論,自20世紀30年代起,國內外熱心于土族族源研究的專家、學者在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后,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學術觀點。截至目前,基本趨向于兩種主要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在公元4世紀初至7世紀中葉,古代鮮卑慕容部的支系吐谷渾人在青海一帶建立的吐谷渾汗國被吐蕃所滅,其國人大部分被吐蕃同化吸收,一部分隨其王室東遷歸唐,還有一部分在祁連山東段南麓一帶繁衍生息下來,其后裔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融合了蒙古、藏、漢等民族成分,到元末明初,形成了今天的土族;另一種觀點認為,土族是在以蒙元時期入居河湟地區(qū)的蒙古人為主的基礎上,吸收了漢、藏等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因而他們自然而然地自稱為“蒙古勒”。綜合上述觀點,現(xiàn)在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土族是以鮮卑慕容部吐谷渾人為源,以不同歷史時期融入的蒙古人為重要補充,并吸收漢、藏等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族群。

分布在不同地區(qū)的土族,在其信仰、方言及節(jié)日文化特征等方面有一定差異。生活在互助的土族平時自稱“蒙古勒孔”,意為蒙古人。當他們與蒙古族相遇時就自稱為“其汗蒙古勒”,意為白蒙古人,稱蒙古族為“哈喇蒙古勒”,意為黑蒙古人,這種自稱反映了土族與蒙古族的密切關系。在歷史上,漢族稱土族為“土人”“土民”,藏族稱土族為“霍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過國家的民族識別工作,將這個族群的名稱正式確定為“土族”。

土族安召舞 供圖/互助縣委宣傳部

土族有自己獨立的民族語言,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土族語的大部分詞匯與蒙古語的基本詞匯一致。土族語在內部分為互助(大通、樂都、天祝)方言、民和方言和同仁方言。20世紀50年代,國家組織力量對少數民族語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調查研究,于1979年創(chuàng)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拼音文字,現(xiàn)正在互助土族自治縣試行。

土族是個馬背上的民族,其祖先曾經把馬背當成自己的家,現(xiàn)在土族的姑娘要出嫁,一定要騎著一匹馬送進婆家。土族的民歌里有三分之一的內容是贊美神山神水,山水邊的草原,草原上的馬牛羊。聽——

赤列布神山山頂上,

吉祥寶馬在飛奔,

這是什東拉欠桑賜予的馬;

赤列布神山山坡上,

吉祥牦牛在奔跑,

這是哇仁欠桑賜予的牛;赤列布神山山底下,

吉祥山羊在撒歡,

這是秀魯日堅桑賜予的羊。

今天的土族家園

尋根之夢還在繼續(xù),但欣慰的是我們在地域和文化的雙重“孤島”上堅守著自己的民族文化,樹立著自身的民族形象。

互助,稱為彩虹的家園,那是因為土族阿姑們的衣袖是由紅、黃、黑、綠、白五種顏色的布條拼縫而成。這五種顏色各有寓意:紅色象征太陽和吉祥,黃色象征麥浪和豐收,黑色象征土地和誠實,綠色象征莊稼和希望,白色象征牛羊和純潔。

互助是一片美麗而多情的土地。互助北山是國家級森林地質公園,山清水秀,風光怡人,有“植物王國”之稱;南門峽風景區(qū)山奇水美,油菜飄香;松多高山牧場風景如畫,牛羊如織。這里歷史文化積淀厚重,有古樸凝重的宗教文化氛圍,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酒文化,富有特色的服飾文化,婚喪文化。

2015年,互助土族故土園申報創(chuàng)建國家5A 級旅游景區(qū),這更是宣傳土族、宣傳互助的大好時機,更是打造土族文化品牌的最佳機會。

互助縣文化資源豐富。安召舞和輪子秋是互助縣申報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土族兩個具體的文化符號。在舞臺,在農家小院,在草地篝火旁,在土族人大大小小的節(jié)慶上,它們常常聯(lián)袂出現(xiàn)。

土族先民在長期的游牧勞作、遷徙征戰(zhàn)中,創(chuàng)造了許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安召就是在土族歷史長河中沉淀下的藝術奇葩。土族安召以圓舞曲和圓形隊伍為基本特征,是土族人民祈福人畜兩旺、五谷豐登,祝愿吉祥平安的無伴奏圓圈歌舞,是土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一種舞蹈。

圓圓的安召,蘊含著土族人古老的信仰,還有豐富的藝術情趣。舒袖朝天,是對蒼天的敬仰;俯首向地,是對大地的膜拜;雙手平托,是對朋友的坦誠;腳步穩(wěn)健,是對生活的摯愛。

關于安召舞的起源,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遠古時代,土族金子一般的土地上來了一伙妖魔,它們的首領叫王蟒,這些妖魔作惡多端,生物盡遭厄運,官家也束手無策,多虧一位聰明的阿姑想出了一條妙計,她帶領眾姐妹身著五顏六色的花袖彩衣,手掄寒光閃閃的鐵環(huán),舞向這些妖魔。這時,兇惡的妖魔們都陶醉在歌舞里了,個個揚起腦袋,直愣愣地一動不動,勇敢機智的阿姑說聲“快套”,霎時百千個寒光閃閃的鐵環(huán),緊緊箍在妖魔們的脖子上。

土族阿姑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消滅了妖魔,百姓們獲得了安居樂業(yè)的幸福生活。從此土族人都爭學跳安召,一代比一代盛行。在勝利、豐收、婚禮等慶典上,土族先民們圍著部落的氈帳或夜幕下的篝火,把酒起舞……

走進新時代,土族人民也在與時俱進,家家新氣象,人人新面貌。人們用贊歌歌頌新生活,用安召這種古老的舞蹈抒發(fā)新的心聲。

常與安召相依相伴的輪子秋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團結的結晶和象征,也是土族男女老幼喜聞樂見的集娛樂和健身于一體,并喜歡踴躍參加的傳統(tǒng)活動。

關于輪子秋的起源,也有一則美麗神奇的傳說。相傳土族先民為了尋求生活的出路,先后用青龍和野牛犁地,都失敗了。最后,他們用黃牛耕地,犁了南灘犁北灘,撒下金子般的青稞種子。秋天,人們制作木車,運送收割的莊稼。當最后一車麥捆運上場時,車子翻了,只見兩個凈肚娃娃倒掛在朝天的那扇車輪上飛舞,口唱豐收的贊歌《楊格嘍》。

從此以后,每年冬季碾完場后,人們?yōu)榱藨c祝豐收,在平整寬闊的麥場或者寬敞的地場上,立起車輪玩輪子秋。其時一大群服裝艷麗的男女青年在旁邊圍成圓圈,轉著安召,唱著贊歌,勢如眾星簇月。

載歌載舞的婚禮

一路走來,勤勞、智慧、淳樸的土族人民開發(fā)了河湟谷地這片肥沃的土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風俗民情和生活方式,特別是土族婚禮,集中表現(xiàn)了這個民族獨特的審美觀和人生觀。

土族婚禮儀式繁復,大致要經過請媒、定親、送禮、送親、結婚儀式、謝媒等程序。婚禮儀式自始至終在載歌載舞中進行。

在娶親的頭一天晚上,男方家派兩名能歌善舞的“納什金”(娶親人)到女方家。納什金進門時姑娘從門頂上向他們潑水,寓意接風洗塵。納什金上炕喝茶吃飯時,阿姑們又唱起詼諧的《納什金斯果》,就是從納什金的長相、穿戴,還有走路的姿勢到拿來的禮品都要用歌唱的形式笑話一番。之后,兩位納什金與阿姑們跳安召舞,對唱《唐德格瑪》,直到雞叫頭遍才結束。

①土族婚禮中的改發(fā)儀式 供圖/互助縣文體局民俗辦

②土族婚禮——謝媒 供圖/互助縣旅游局③土族婚禮 供圖/互助縣文體局民俗辦

這時候,要舉行新娘的改發(fā)儀式。然后,由新娘的哥哥、舅父等親友十多人組成“紅仁切”(喜客)護送新娘到婆家,他們一路高歌而行,走到距男方家二三里路時,男方派人前往敬酒、獻哈達。

行至男方家大門口時,門前擺有接客桌,上面放著“西買日”(插著酥油花的炒面盒)和一碗插有柏樹枝的牛奶。桌旁還有一個木制的方斗,斗內裝麥麩皮,上插一支系有哈達的箭,放一個用紅布裹著的瓷瓶?!凹t仁切”為表吉祥,用柏樹枝蘸著牛奶向四方灑祭,并圍繞方斗邊撒麩皮,邊跳舞邊唱歌。

接著舉行冠帶女婿、拜堂等一系列結婚儀式。男方在院子中間鋪上麥草,搭上木板,按三道茶規(guī)格招待“紅仁切”。在宴席間男方和女方家互送哈達、衣物等。最有意思的是對歌比賽,從天地萬物的起源開始相互問答,其中不乏善意的刁難。歡樂的對歌一直持續(xù)到喜客離開。整個婚禮過程贊歌不斷,笑聲不斷。

土族婚禮中有一項特別吸引女人們的儀式,那就是擺嫁妝,也就是擺出新娘親手做的五彩花袖衫、花腰帶等,通過擺出的嫁妝就能看出這個新娘是不是心靈手巧。

說到嫁妝,不得不說到土族的又一項國家級非遺項目——盤繡。土族人的盤繡工藝很有名,花鳥獸石,圖案講究,美觀大方,樸素耐久。精美的刺繡是土族婦女的創(chuàng)造,也是土族傳統(tǒng)文化一個引人注目的標志。土族姑娘熱愛生活,熱愛刺繡,她們從小開始學習刺繡,并且不斷琢磨出新的圖案與大家一起分享。

土族盤繡花樣繁多,有表示土族先民宇宙觀的神秘圓形圖案,有具有神秘圖騰意味的幾何圖案,更多的則是各種花卉圖案和寓意吉祥的云紋圖案。它們都是土族先民在日常生活中對自然的感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土族阿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創(chuàng)造著五彩的生活,也傳承著土族服飾文化。土族的婚禮也是傳統(tǒng)服飾集中展現(xiàn)的場合??矗菐讉€帥氣的小伙,身著小領斜襟的長袍,穿繡花高領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紅色坎肩,腰系繡花腰帶,頭戴織錦鑲邊的氈帽;那個老阿伯則頭戴黑色卷邊氈帽,穿小領斜襟長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帶,腳穿白襪黑鞋。

土族婦女服飾則更加五彩繽紛,以五彩花袖衫最具代表性??矗且黄髅牡纳?,原來是幾個穿著小領斜襟長袍的美麗女子,長袍的兩袖是用紅、黃、綠、紫、藍五色彩布做成的,套有黑色、紫紅色或鑲邊的藍色坎肩。那邊兩個婦女身著鑲有白邊的緋紅百褶裙,褲子膝下部分套黑色或藍色的叫“貼彎”的褲筒,腳穿繡花鞋。

土族婦女的“扭達”(一種古老的頭飾)很出名,比較典型的有八九種,“吐渾扭達”是土族最古老、最尊貴的頭飾,此外,還有“捺仁扭達”等?,F(xiàn)在,土族婦女多戴織錦花邊氈帽,顯得美觀大方。

花兒是阿吾的開心鎖

走進土鄉(xiāng),除了能聽到悠揚高亢的贊歌,看到絢麗多姿的土族特色服飾,還能聽到土族人獨有的一種口傳藝術,它就是土族花兒。

三尺三寸的雁兒緞,

三兩五錢的扣線;

你給我繡下的滿腰轉,

人前頭夸你的手段。

這是一首傳統(tǒng)的土族花兒,唱詞中的“滿腰轉”是土族青年男子的一種腰帶,腰帶兩頭有繡花,一般是相愛的女孩贈送的。

土族花兒源遠流長,清代詩人葉禮在《甘肅竹枝詞》中寫道:“男捻羊毛女種田,邀同姐妹手相牽。高聲各唱花兒曲,個個新花美少年。”土鄉(xiāng)有“飯可一日不吃,歌不可一日不唱”之說。每遇花兒會,青年男女聚集在綠蔭處,唱起花兒,抒發(fā)愛慕之意和祝福之情。

土族地區(qū)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花兒會,從農歷五月開始一直到九月,各地花兒聲此起彼伏。比如,互助縣的丹麻花兒會一般在每年的農歷六月十三日舉行,會期為五天,規(guī)模宏大,影響深遠。

①丹麻土族花兒會 供圖/互助縣丹麻鎮(zhèn)

②土族群眾在唱花兒 供圖/互助縣委宣傳部

③土族人家 供圖/互助縣委宣傳部

丹麻花兒會起源于明代后期,起初是當地土族群眾為祈求風調雨順、期盼五谷豐登而舉辦的廟會性質的傳統(tǒng)集會。經過歷史的演變,它已成為展示土族民俗風情的文化場所。

走進丹麻鎮(zhèn)政府所在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棵參天白楊,這兩棵樹里藏著一個丹麻花兒會來歷的優(yōu)美傳說。

很久以前,丹麻灘本是一片被森林擁抱的富庶之地。后來,一個土司霸占了這里,弄得民不聊生,龍王爺發(fā)怒了,連續(xù)三年不下雨,幾乎旱死了所有的生物。后來,有一男一女兩個土族年輕人來到丹麻灘唱起了花兒,唱了三天三夜。他們優(yōu)美、哀怨的歌聲感動了龍王山上的龍王爺,農歷六月十三天降細雨。人們面向龍王山跪下,張開雙臂,盡情沐浴著甘露。等大家醒過神來要感謝兩個年輕人時,才發(fā)現(xiàn)兩人已經變成了兩棵樹,兩根枝條搭在一起,就像他倆唱花兒時手挽著手。

以后,大家為紀念這一男一女,每年在農歷六月舉行花兒會,方圓幾十里的人們就到這里來唱花兒,慢慢地形成了現(xiàn)在的花兒會。

如今,這兩棵由兩個生命化成的樹仍然枝繁葉茂,成為當地民眾心目中的圣物。

時光走進21世紀,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丹麻土族花兒會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禮俗之花處處開放

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土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特的禮俗文化,它們就像土族人心目中的坎巴花,特色鮮明,神圣開放,永遠燦爛。

土族人十分好客,有一句口頭禪:“客來了,福來了?!笨腿藖砹?,都會熱情接待。土族人招待客人最為講究的是三道茶,其實就是三道飯。第一道是酥油奶茶、餛鍋饃及花卷;第二道是肉包子、糖包子、油面包子,喜客有手抓肉;第三道是搟長面,也叫“起發(fā)面”。

土族男人喜歡喝酒,酒在土族的飲食中占有重要地位。歷史上,土族人家家戶戶都能自釀酩餾酒,并形成了土族特有的酒文化。遇到一個場合,你不喝酒,有人就會說:“不會唱歌的不算土族人,不會喝酒的只算半個土族人。”

土族的敬酒禮儀花樣繁多。最簡單的就是主人給客人敬酒,進門要喝三杯酒,叫“吉祥如意三杯酒”??腿烁鎰e時,主人還要在大門口敬三杯酒,叫“上馬三杯酒”,祝客人一路平安。不會喝酒的人要用無名指蘸酒對空彈三下,表示接受主人的盛情。

土族至今仍然保留著游牧時代的很多飲食特征,喜歡喝奶茶,也愛吃酥油炒面。喜慶節(jié)日,必做各種花樣的油炸食品和手抓肉。在招待貴客時,桌上擺一個“西買日”,端上和木盤一樣大的肉塊,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壺上系一撮白羊毛。土族認為這是對貴賓最尊敬的招待。

春節(jié)也是土族的重要節(jié)日,土族稱春節(jié)為“新尼薩日”。大年初一凌晨要迎神,在庭院中點燃一堆麥草火,在中宮煨桑,在佛堂里點燈、燒香,迎接各路神靈回人間。到正月初三還要舉行送神儀式。

迎神儀式之后,首先給家中的長輩磕頭拜年,并依次給所有的家族長輩拜年。同一家族內拜年比較簡單,只拿一條哈達、一副饃饃、一壺酒就可。有的地方有在家族內集體過年的習慣,每年由一戶或兩三戶主辦,家族中男女老幼都去參加,由家族長輩祝新年辭,集體向家族神磕頭,一起吃飯、喝酒、唱歌,使家族內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民俗文化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比如婚俗的簡化,禮儀的變異,但土族人熱愛著自己古老的民俗文化。近幾年來,互助縣專門成立了土族文化研究機構,抽調一批熱愛土族文化的精英人才挖掘和研究土族文化,舉辦非遺項目傳承培訓班,使傳統(tǒng)的民俗文化得以發(fā)揚光大。在這片熱情的土地上,土族精品歌舞創(chuàng)作、土族歌謠培訓、非遺進校園等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這些獨特的傳統(tǒng)民俗將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ㄘ熑尉庉?凌云 設計/毛艷梅)

猜你喜歡
土族花兒
關于土族聚居地區(qū)漢、土雙語教育實施概況
技能的改進與資源的獲取——以土族《格薩爾》中的傳統(tǒng)手工業(yè)為例
吃土族
土族聚集區(qū)傳統(tǒng)常用野生植物及相關傳統(tǒng)知識的研究
那些花兒
春天的花兒
把“花兒”留下
神秘的土族人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花兒與少年》的搞笑瞬間
徐汇区| 永泰县| 苍梧县| 乌兰县| 林州市| 滦南县| 那坡县| 海兴县| 清徐县| 九江县| 张家界市| 万荣县| 鱼台县| 维西| 青阳县| 铅山县| 杭州市| 牙克石市| 邮箱| 吴旗县| 中西区| 三穗县| 乐山市| 涡阳县| 香港 | 化德县| 赣榆县| 通海县| 木兰县| 射洪县| 通州市| 德格县| 厦门市| 丹江口市| 方山县| 兖州市| 镇安县| 视频| 太保市| 乌鲁木齐县| 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