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 曹華欽
結構嚴謹,論據(jù)充實
——作文《互借互利,和諧美麗》升格指導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 曹華欽
【文題展示】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紫藤,無挺拔的軀干;籬笆,無秀美的風姿。紫藤借籬笆收獲了挺拔昂揚的美麗,籬笆借紫藤成就了粉白淡紫的風景。
關于上述材料中的“借”,你有何體驗與思考?請根據(jù)你的感悟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寫議論文或記敘文;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不得透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點撥】
本題是“材料+指向”性作文題,也就是任務驅動型作文題,通常又叫就事論理性作文題。通過題干可知,對“借”字內涵的理解便是作文審題立意的關鍵所在。
根據(jù)題干,關于材料中的“借”,你有何體驗與思考?我們可根據(jù)這一問題回歸材料,思考“借”的內涵。從材料的第一句話我們不難得知:紫藤,無籬笆那挺拔的軀干;籬笆,無紫藤那惹人注目的秀麗。但是如果兩者相互借助對方的優(yōu)勢,便可成就一道亮麗的風景:紫藤,雖無挺拔的軀干,但其擁有淡紫粉白的絢爛,于是便向籬笆借得挺拔,成就了自己的王者風姿;籬笆,雖無秀美的風姿,但其軀干挺拔,于是便向紫藤借得粉白淡紫,成就了自己的絢麗多姿。
雙方各“借”所需,于是便繪成了一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燦爛畫卷。為此,我們便知曉了“借”的內涵,那便是憑借中有合作、依賴中有扶持之意。因此,從整體的角度來審題的話,我們可以如此立意:
1.“借”,成就彼此的美麗;
2.1+1>2;
3.合作成一家,貌美如鮮花;
4.取長補短,互利共贏;
5.美美與共,合作雙贏;
6.“借”出來的美麗;
7.“借”他人之長,享雙贏之美。
整體上而言,準確理解“借”這一內涵,還是不難的。但如果只看到了紫藤與籬笆這兩者中的一方憑著“借”來成就自己,而沒有辯證地看待兩者在“借”中的相互統(tǒng)一的話,那就有可能偏題。我們衡量審題立意準確的標準,便是材料中雙方的“互借雙贏”,把握了這一點,那么無論是立意還是選取論據(jù),便不會出現(xiàn)離題或表現(xiàn)力不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