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更生
難以忘卻的往事記憶
——回顧企業(yè)管理處的八年經歷
王更生
40年前,在山西省水利廳內設處室中曾經設置過一個主管水利工業(yè)企業(yè)的處室,稱企業(yè)管理處。對于今天在崗的許多年輕同志來說,企業(yè)管理處是很陌生的。當年曾經在企業(yè)管理處工作過的同志大多已是古稀或耄耋之年,有的已經離世多年。我是1973年從晉城礦務局調入省水利局,兩年后到企業(yè)管理處工作,是當年處里最年輕一個,經歷了從成立到撤銷的全過程。憑借著那段刻骨銘心的往事記憶,寫成這篇親身經歷過的水利人生故事,一方面深情回憶曾經工作戰(zhàn)斗過的8年難忘歲月,另一方面想以此文,作為對曾經教育培養(yǎng)幫助過我的企業(yè)管理處的老領導和老同志的真誠懷念。
(一)
企業(yè)管理處設于1975年10月,到1983年9月撤銷,經歷了整整八個年頭。剛建立時,宮秀光為主持工作的副處長,成員有雷承璽、郭景春、杜繼英、岳小珍和我。隨后又調入閆亞軍、張健民、雷丕成。1977年11月,原計財處處長劉棣到企業(yè)管理處任處長,宮秀光仍為副處長。內設工廠管理和勞動工資兩個科,科長分別是閆亞軍與雷承璽。
企業(yè)管理處的前身是當年省水利局計財處的工廠管理科。文革中省直農口廳局合并成立了省農林水利局,1972年農、林、水分家,恢復省水利局建制,有關工廠企業(yè)管理和勞動工資方面的事務由計財處內設的工廠管理科處理。一開始負責工廠企業(yè)管理只有張興教一人,負責勞動工資工作的也僅有雷承璽一人。隨著工作量的不斷加大,陸續(xù)調入郭景春、我與岳小珍。為了加強對水利企業(yè)的領導與管理,1974年從省水機廠調回曾經擔任廠長的宮秀光任工廠管理科科長,當時計財處處長是劉棣,副處長是閆玉明。那時的工廠管理科的工作重點是協調安排水機廠、鑿井廠、水總修造廠的生產任務,同時協助工廠進行整頓,促進工廠管理走向正規(guī)化。
(二)
1975年10月企業(yè)管理處成立后,面向全省水利系統(tǒng),職責范圍擴大到地方,從開始的調查摸底制定規(guī)劃,到后來逐步發(fā)展壯大,8年間,企業(yè)管理處主要組織實施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組織力量進行全系統(tǒng)的調查,搞清全省水辦工廠和水利建設對物資設備的需求供應情況,在此基礎上拿出全省水辦工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企業(yè)管理處成立后,用了大半年的時間,跑遍了全省各地市和主要水利工程單位,弄清全省96個各類水辦工廠的情況。即省直水機、鑿井、修造廠3個;地市、縣及水利工程興辦工廠93個,其中機械修理廠42個,水泥廠13個,井管廠22個,水泥壓力管廠5個,石棉制管廠9個,防滲管廠1個,磚廠1個。96個水辦工廠擁有職工5184人,設備1 259臺(套),每年可生產深井泵2 000臺,鋼閘門1 200 t,啟閉機20臺,沖擊鉆機80臺,配件1萬多件,鋼水2 500 t,井管32萬m,水泥6萬t,水泥壓力管1萬m,石棉管16萬m,電桿1.2萬根,生鐵1 500 t。上述水辦工廠企業(yè)的成長與發(fā)展,對全省水利建設事業(y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水利部門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隊伍和力量。
在調查水辦工廠的同時,對全省每年水利工程建設(包括打井配套、農田水利、水保工程)所需的物資設備的市場需求進行了深入調查。初步核實,在20世紀70年代,全省水利系統(tǒng)每年需要水泥80萬~100萬t,而國家計劃指標只有10萬~12萬t,缺口近80%。當時全省擁有的3 000多臺灌排設備、2 000多臺施工設備,由于日常維修和配件供應跟不上,導致35%左右設備不能正常運轉使用;1975年,省局提出“五五”期間每年打井配套5 000眼,建設人畜吃水工程300處,僅這兩項就需要各類管材1 700多km,但物資部門只能供應350 km,遠不能滿足需求,嚴重影響任務的完成。這次調查使大家統(tǒng)一了思想,認識到水利辦工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得到了省局領導的積極支持。
從1976年起,省局領導和企業(yè)管理處多次向省領導和有關部門匯報情況,反映水辦工廠的實際狀況和水利建設的迫切需求,引起省領導和省直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根據省委領導的指示,企業(yè)管理處經過現場考察,多方征求意見,拿出了近期水辦工業(yè)的初步改造和發(fā)展規(guī)劃,經報省計委和水利部機械局同意,確定了1985年之前,分期分批新建、改建、擴建地市水利企業(yè)21個。其中年產3萬~5萬t的水泥廠6個(當時“五專三市”中除雁北、太原每個地市1個),石棉制管廠9個(運城地區(qū)2個,其余地市各1個),預應力管廠4個(雁北、晉東南、臨汾、運城各1個),水利機械修造廠2個(運城、忻州地區(qū)各1個),省直除現有的三個工廠外,擬在省水文站儀檢站基礎上擴建一個水文水工儀表廠,使省地兩級水辦企業(yè)達到25個,以此作為全省水辦工業(yè)的骨干企業(yè),加上縣辦水利工廠,形成一個以中小型企業(yè)為主,服務于全省水利建設的水利工業(yè)體系。
二是組織各廠進行基建技術改造,協調關系疏通渠道安排各廠生產,狠抓基礎工作與企業(yè)內部管理。1976年后半年,在省計委的支持配合下,企業(yè)管理處落實技改資金與原材料物資設備供應,發(fā)動組織各廠自力更生,相互協作,克服困難,實施改造基建計劃。短短一年時間,完成四套水泥預應力制管線、八套塑法內真空石棉制管主機及其主要配套設備的加工制造,建起13 000 m2的廠房車間,使相關工廠很快具備了生產能力。同時根據全省水利建設的需求,與省計委、物資局、建材局等部門協調落實生產和物資原材料供應計劃,合理組織安排各廠生產,做到邊建設邊生產。再者針對當時水辦企業(yè)生產組織不力,任務不能如期完成,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產品質量有問題等情況進行了整頓,恢復建立了有關規(guī)章制度,明顯提高了工廠內部的管理水平。1977年,省局召開了全省水利系統(tǒng)工業(yè)學大慶會議,提出“為了水利辦工業(yè),辦好工業(yè)為水利”,實現全省水辦工業(yè)規(guī)劃的奮斗目標。到1978年底,基本完成9個石棉管廠,4個預應力管廠,2個水利機械修造廠,1個水泥廠的改建擴建,完成投資926萬元。這一年,地市廠總計生產水泥壓力管21.4 km,石棉管192 km,水泥1萬多t,1~5 t小型啟閉機1 000多臺,水力沖土水槍100支,總產值達到900多萬元。省直三廠經過整頓,恢復完善健全了生產組織、統(tǒng)計核算,物資原材料管理、車間班組建設、勞動工資、人員調配、職工勞動保護發(fā)放等各類規(guī)章制度,產值由1975年的820萬元增加到1 167萬元,固定資產由771萬元增加到1 160萬元,實現利潤由43萬元增加到83萬元。
其三,圍繞提高產品質量,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與科研部門和兄弟單位合作,積極開展科學實驗、技術改造和質量評比檢查產品創(chuàng)優(yōu)活動。企業(yè)管理處成立后,針對我省水辦工廠的現狀和實際情況,一是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和國家建材局有關科研設計院所密切合作,邀請知名工程技術人員深入有關廠指導,現場培訓,幫助解決了技術管理上的難題。同時還組織我省有關廠領導和技術工人,分別到大連、天津、青島等兄弟廠取經學習,把兄弟廠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帶回來。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不僅在幾年內克服了專業(yè)技術人員缺乏的困難,而且鍛煉培養(yǎng)出如陽高廠書記師風山、晉城廠書記衛(wèi)恩元、解州廠書記梁繼發(fā)、忻州廠書記劉貴娘、五臺廠書記杜培惠等懂業(yè)務技術會經營管理的領導干部,一批如解州廠張志華、晉城廠楊栓虎、翼城廠薛家聲等一批懂技術有闖勁的實干家和技術工人。二是圍繞改善材質、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積極組織工廠開展科學試驗,技術攻關。先后組織進行了石棉管承插式管子試制、三通、彎頭、柔性接頭的研制及玄武巖拉棉試驗等8個科研項目試驗。晉城、太原、忻縣三廠陸續(xù)生產出石棉水泥壓力管,鋪設噴灌、揚水管道數十處。晉城廠試制了承插式石棉水泥管樣機,卷出了第一批承插式石棉水泥管;太原市水工隊制管廠拿出了橡膠柔性接頭;解州廠搞出了干法擠壓成型的帶承插口的三通;臨汾廠采用振動、擠壓內膜膨脹工藝生產出了彎頭,三通;五臺廠利用玄武巖拉出棉絲,進行軟化試驗,用玄武巖棉代替石棉試驗取得初步成功。打井用的石棉井管,軸向壓力達到70~80 t,最高133 t,噴灌輸水用石棉水泥壓力管最高揚程達到107 m。這些科研試驗成果對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品種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受到了國內同行業(yè)和主管部門的重視。1977年、1978兩年,國家建材局在我省兩次召開華北水泥壓力管情報網會議,1979年又在我省晉城縣召開全國石棉水泥管座談會,總結肯定了山西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三是開展交流檢查,進行行業(yè)質量檢查評比,促進各廠產品質量提高.從1978年起,企業(yè)管理處根據水利部、國家建材局的要求,在全國質量月活動中,與省建材、機械部門合作,進行了多次全省石棉水泥管、預應力水泥壓力管、工礦配件質量巡回檢查和技術交流。最為突出的是陽高水泥壓力管廠,經過省、華北地區(qū)、以及全國三次檢查,產品連續(xù)獲得省、華北地區(qū)和全國行業(yè)質量評比第一名,1979年該廠生產的一階段預應力管獲省優(yōu)產品稱號,1980年獲國家銀質獎章,1981年評為部優(yōu)產品。
四是收縮戰(zhàn)線,調整整頓改革,全面加強企業(yè)基礎工作。自1979年之后,隨著國民經濟的調整,水利投資大幅度縮減,企業(yè)生產任務嚴重不足,水辦企業(yè)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不僅原來確定的發(fā)展規(guī)劃難以為繼,就是正常生產經營也遇到很大困難。省直三廠產值由1 167萬元下降到315萬元,實現利潤由83萬元下降到-41.2萬元;石棉管廠產值由256萬元下降到176.5萬元,實現利潤由24.57萬元下降到3.87萬元;水泥壓力管廠產值由340.9萬元下降到103.9萬元,實現利潤由59.3萬元下降到-3.18萬元;地區(qū)機械廠產值由66.6萬元下降到42.3萬元,實現利潤由1.4萬元下降到-7.5萬元;水泥廠產值由104萬元下降到83.29萬元,實現利潤由21.57萬元下降到0.73萬元。企業(yè)管理處經過調查,向局黨組提出縮短戰(zhàn)線,用三年時間對現有工廠進行改組調整整頓,加強企業(yè)人員培訓,夯實內部基礎工作,提高水辦工廠競爭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意見。在主管副廳長喬峰山的親自主持下,從1979年后半年開始實施。一是把水辦工業(yè)的重點放在搞好省直工廠上來,地縣工廠原則上由地縣負責整頓調整,省不再直接管理地縣工廠的產供銷,對原全省水辦工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與職責范圍進行了大幅度壓縮精簡,并提出新的發(fā)展規(guī)劃;二是轉變經營思想和方式,堅持以銷定產,面向行業(yè)內外、省內省外市場,擴大服務范圍;三是健全制定統(tǒng)一石棉管、水泥壓力管等老產品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提高產品質量要求,組織召開系統(tǒng)內外產銷見面訂貨會和市場調查,聽取用戶意見,并根據市場需求積極開發(fā)10 t以上的啟閉機、潛水泵、灌漿泵、農用噴頭、振動碾、砼攪拌機、農房構件等新產品;四是組織各廠對產品技術標準、計量管理、質量檢驗體系、設備管理、財務經營核算進行了全面整頓,夯實基礎,提高管理水平;五是積極組織全行業(yè)技術管理骨干進行技術業(yè)務培訓,到1983年,省直廠中層以上干部與相關工廠班組以上的骨干均輪訓一遍,人員素質得到了明顯改善和提高;六是放寬政策,下放權力,擴大企業(yè)自主權,引入競爭承包機制,搞活水辦企業(yè)。20世紀80年代初,企業(yè)管理處組織省直企業(yè)進行了基層擴權搞活和廠級領導承包經營試驗,在此基礎上以廳黨組的名義出臺了《關于放寬政策,搞活省直兩廠經濟的決定》,為企業(yè)進一步實行廠長負責制,實現自主經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經過三年多的調整整頓和艱苦努力,到1983年省直三廠的產值由315萬元上升到512萬元,企業(yè)虧損額由-41.2萬元減少到-22.7萬元;石棉管廠產值由176.5萬元上升282.9萬元,實現利潤由3.87萬元上升到20.86萬元;水泥壓力管廠產值由103.9萬元上升到248.74萬元,實現利潤由-3.18萬元上升到29.85萬元;地區(qū)機械廠產值由42.3萬元上升到167.9萬元,實現利潤由-7.5萬元上升到6.21萬元;水泥廠產值由83.29萬元上升到127.23萬元,實現利潤由0.73萬元上升到15.45萬元,水辦工業(yè)開始走出困境,邁向正常生產發(fā)展軌道。
(三)
1983年,按照省級機關機構改革的原則和要求,企業(yè)管理處撤銷,當時到齡的幾位老領導陸續(xù)退休,負責勞動工資和工人調配的業(yè)務職能調整到人事處管理,而負責企業(yè)管理的業(yè)務職能則調整到物資供應站管理。至此,轟轟烈烈、跑上跑下,堅持了八年之久的企業(yè)管理處終于完成其歷史使命,成為山西水利局(廳)機構設置變遷中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經歷的閃耀亮點,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F在回想起那時的領導、同事、工人師傅以及千頭萬緒的大事、小事、瑣事,忙里忙外,加班加點,雖然艱辛,但心氣順,干勁足,真是回味無窮,記憶猶新。
1975年企業(yè)管理處剛剛成立時,基本上是一張白紙,徒手起家除個別同志在企業(yè)工作過以外,大都缺乏企業(yè)管理的專業(yè)知識和實際經驗,對全省特別是地方水辦企業(yè)情況知之甚少。為了盡快進入角色,適應全省水辦工廠發(fā)展與管理的需求,處領導帶領大家深入工廠車間班組,邊干邊學,跑遍了當時所有的水利工廠企業(yè)。那時每次到省直廠全都騎自行車,從來沒有在廠里吃過飯。下鄉(xiāng)到地縣,交通工具基本上都是靠公共汽車或步行,住的招待所條件很差,吃的飯大都是窩頭高粱面,睡的是常年難得洗換、跳蚤、虱子到處肆虐的被褥。那時處里大多數同志已年過半百,身體大都有些毛病,尤其是老處長宮秀光,患有嚴重的胃下垂,坐長途卡車顛簸,吃高粱面反胃,常常到晚上疼的睡不著覺,就這樣他仍堅持著白天調查,晚上開會總結分析討論。1976年,省計委批準了水辦工廠發(fā)展規(guī)劃,全處進入緊張的規(guī)劃實施階段,工作量大,任務繁重,處里的領導和同志顧不上各自家里的困難,經常出差下鄉(xiāng),或者是到地縣工廠進行產品試驗與設備調試,常常一干就是幾天幾夜,水一身,泥一身,有時回到招待所誤了飯,就得忍饑挨餓。就是在如此艱難的條件與環(huán)境里,同志們沒有任何怨言,從領導到一般同志都在忘我工作,那種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至今難以忘懷。
在日常工作中,處領導特別注意大家的團結和對年輕同志的教育與培養(yǎng),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膽使用,生活上相互關照,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特別是創(chuàng)造各種學習培訓的機會,讓我們年輕人在實踐中長知識,學本領,磨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975年運城地區(qū)在選擇水機廠廠址問題上有不同意見,因為我是學機械制造的,處領導派我到運城協調處理問題。當時我剛走出校門不久,年齡不足三十歲,接受任務后深感肩負重任,在處領導的鼓勵支持下,我查找翻閱了許多建廠方面的規(guī)劃設計資料,收集了運城地區(qū)沿黃泵站以及全區(qū)水利灌溉設備方面的情況,又到實地考察了永濟、解州、臨猗三個備選廠址的具體情況。在分析了各自的優(yōu)勢與劣勢,考慮了各方面因素,并和地區(qū)及當地領導充分交換意見后,終于取得共識,把地區(qū)水機廠確定在臨猗縣城。通過幾年的干中學,學中干,不斷磨煉,使我們這些年輕人不僅掌握了規(guī)劃設計、工藝布置、機械制造和水泥制品生產等專業(yè)知識,還學到了組織管理的本領,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充實和提高,為以后獨立擔當重任打下堅實的基礎。
20世紀70年代雖然物質條件貧乏,但黨風政風相對較好,企業(yè)管理處的領導劉棣、宮秀光、閆亞軍同志都是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同志,對自己嚴格要求,能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從來不占公家的便宜,更不會白吃白拿。住招待所或旅館,嚴格按標準,從不住單間,總是和大家住在一起。到了80年代,由于工作需要,我們經常去水利部和國家建材局聯系匯報工作,但從來沒有搞過請客吃飯。有一次我陪同喬峰山副廳長到水利部匯報工作,接待我們的是喬峰山的老戰(zhàn)友屈健,匯報完畢已經過了十二點,我建議喬廳長請屈局長吃個午飯,兩個老領導商量決定到附近的一家小飯店吃了一斤半餃子,連菜都沒有要,最后還是屈局長堅持結了賬。這些老領導雖然早已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高風亮節(jié)和清正廉潔的優(yōu)良作風卻久久刻印在我的心中,永志不忘!
在企業(yè)管理處的八年,是我參加工作接受系統(tǒng)學習教育和鍛煉的八年,在那難以忘卻的八年歲月中,我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才干,也懂得了怎樣處事做人,為我以后的進步和發(fā)展鋪墊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和起點。四十年后的今天,原企業(yè)管理處的老領導劉棣、宮秀光、閆亞軍和杜繼英、張健民、雷丕成等同志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很多年了,但他們的音容笑貌時常閃現在我的腦海里,他們那種對工作認真執(zhí)著,對同志坦誠熱忱,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無限忠誠以及不懼困難勇于擔當的精神風貌,將永遠鼓勵著后人向前!
(作者系省水利廳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