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竇銀強(特級教師)
在比較中辨別 探究考查思維
——高考小說閱讀中的比較閱讀
四川 竇銀強(特級教師)
在近幾年的小說類閱讀試題中,比較閱讀題是考生丟分較為嚴重的,許多考生不知如何下筆,即使作答也是憑感覺,要么答非所問,要么丟三落四,歸納不完整。其實只要在復習中有意識地去總結一下規(guī)律,這類試題也能獲得較高的分數。
1.對小說文本中塑造形象的側重點進行比較。小說往往要塑造形象,有時為了主旨表達的需要,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時候卻作筆墨于自然景物的描寫,這類描寫有三方面的作用:①突出自然環(huán)境的優(yōu)美或惡劣、地域特色或對自然偉力的贊嘆等;②烘托人物形象、性格、精神品質;③豐富作品內涵,使作品更富有審美意義。
【高考真題】(2013·新課標卷Ⅰ)11.(4)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騎手,但幾乎一半篇幅是在寫峽谷。作者為什么這樣處理?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案】①從在小說中的地位來看,峽谷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個自然形象,與騎手一樣有著重要的審美意義,所以峽谷的描寫是小說不可缺少的內容;②從形象塑造上看,峽谷是騎手的主要活動空間,所以峽谷的描寫對塑造騎手形象、表現騎手性格起著關鍵作用;③從藝術表現上看,峽谷的描寫,使人與物有機融合,峽谷的原始沉靜與騎手的孤獨沉默相輔相成,互為比照映襯,產生更好的藝術效果;④從思想內涵上看,峽谷的描寫,蘊含著作者對大自然原始美與生命力的贊嘆之情,這不僅豐富了小說的內涵,也使小說的主題更為鮮明。
【解析】此題將主要人物與環(huán)境描寫作比較,可從環(huán)境本身作用、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達、藝術表現手法等四個角度作答即可。從評卷看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5分,答出三點給8分。
2.從塑造人物形象的性格沖突中作比較。小說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往往通過人物自身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情節(jié)沖突來刻畫人物性格、精神品質,所以通過情節(jié)前后的比較,更能體現作品的主旨。
【高考真題】(2015·新課標卷Ⅰ)11.(4)小說三次寫馬蘭花流淚,每次流淚的表現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樣。請結合小說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并說明這樣寫有什么效果。(8分)
【答案】首先具體分析(6分):①第一次是“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強忍淚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責后的委屈與隱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著淚”,含著淚水的背后,是對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計較的氣憤與不滿;③最后一次是“滿眼的淚水”,滿眼淚水的背后,是對麻嬸去世的惋惜,對麻嬸女兒知恩圖報的感激,以及對丈夫不再嘮叨埋怨的釋然。其次說明效果(2分):三次描寫,層層遞進,豐富了馬蘭花的人物形象,凸顯了小說“人間自有真情在”的主題。
【解析】首先根據題干要求在文本中找到比較的原文內容語句,然后結合上下文內容分析表現了人物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再從寫作手法、結構特點、主旨表達分析為什么這樣寫。答題格式:①分層解答“原文語句”的表達效果;②綜合歸納寫作手法、結構特點、主旨表達。
3.從文本的藝術表現手法、結構特色等進行比較。小說在寫人敘事中,為了使情節(jié)咫尺波瀾,曲徑通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引人入勝,往往要運用多種寫作手法和結構方式,這也是很重要的比較點。
【高考真題】(2014·新課標卷Ⅱ)11.(4)文末“后記”是獨立于小說外的寫作說明,還是屬于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答案】觀點一:“后記”是獨立于小說外的寫作說明。①從形式上看,“后記”與小說沒有直接關系,兩者是各自獨立的文本;②從內容上看,小說是鄉(xiāng)土生活的詩意想象,“后記”是作者的自我懺悔,兩者無法融為一體;③從人物塑造上看,“后記”的“真實”事實,限制了小說的想象空間。
觀點二:“后記”是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①從形式上看,小說是一個開放性的文本結構,“后記”是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②從內容上看,“后記”的“真實”改變了小說的田園牧歌風格,于詩意中多了一絲冷峻;③從創(chuàng)作傾向上看,“后記”中的自我審視,將傳統(tǒng)與現代聯(lián)系起來,深化了小說的思想主題。
【解析】本題的思維方向是分析小說的結構,考查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解讀的能力。首先對“后記”這類結構常識要有所了解;其次選好作答角度,從“獨立于小說外的寫作說明”與“屬于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的不同角度去比較;選好角度后,結合文本分點分析為什么“獨立于小說外”或“屬于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最后,根據結構的特點,從情節(jié)、主題、人物及創(chuàng)作傾向等方面分點答出“后記”的作用。
1.小說文本中的人物與教材中小說的人物作比較。教材中的小說是例子,通過它掌握閱讀的基本知識,那么對教材中小說涉及的人物形象、作品主題、藝術表現手法、結構特色必須爛熟于心,這是閱讀的遷移、拓展思維能力的基礎。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比較的難點。
【高考真題】(2015·新課標卷Ⅱ)11.(4)老汪這一形象與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氣質上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實則不同,請簡要分析這種相似與不同。(8分)
【答案】相似之處(6分):①都溫和善良,誠摯率真;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較落魄;③都有些書呆子氣,喜歡引經據典來自我辯解、自我安慰。(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不同之處(2分):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級觀念的壓制,以及生活的窘迫;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內心的憋悶,即難以排解的孤獨。(每點1分)
【解析】本題考查文本人物與課內人物的比較,應先分析文本中人物性格的優(yōu)劣點、聯(lián)系教材中人物性格的優(yōu)劣點;再分析二者精神面貌中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即可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層級為探究F。
答題模式:①分點答出兩個人物的相同之處;②分點答出不同之處。
2.小說文本內容、人物與傳統(tǒng)文化經典內容、人物作比較。小說所敘事寫人皆為現當代的人和事,但這些人或事有些契合了古代的傳統(tǒng)文化經典內容、人物精神,兩相比較能更深刻理解作品內涵和主旨。
【高考真題】(2015·新課標卷II)11.(3)老汪對《論語》中“有朋自遠方來”一句的獨特理解,其實源于自身人際關系的體驗,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老汪自己孤獨不樂,所以從《論語》中讀出的出是孤獨不樂,反映的是其個人心境;②老汪通過曲解《論語》來證明“圣人”也有同樣的孤獨感,以此撫慰自己的孤獨;③結尾處老汪“發(fā)現”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雖常在身邊卻宛如遠來,這也就照應了他此前的理解。
【解析】首先理解文本中人物的處境與心情,其次理解文中人物引用的傳統(tǒng)文化經典內容的具體含義,如老汪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理解,“恰恰是身邊沒朋友,才把這個遠道來的人當朋友呢”,就不難理解老汪的孤獨。(每答出一點給2分)
3.小說的綜合比較。小說綜合比較的角度比較多,適用于個性解讀或創(chuàng)意解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這類解讀不論從哪個角度去解讀,都要解讀得完整:角度、小說文本具體內容、藝術手法、表達效果、作用一點不能少,否則容易丟分。
【高考真題】(2015·安徽卷)14.小說最后兩個自然段頗耐人尋味。請結合全文,從兩個不同角度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案】①結構上,最后兩段用景物描寫和人物內心獨白收束全文,寫出蓑衣草長勢良好,照應了上文達子的建議,暗示情節(jié)發(fā)展,言有盡而意無窮,留給讀者以無限想象空間;并與開頭的景物描寫形成首尾圓合之勢。
②藝術手法上,所描繪的蓑衣草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油綠、柔軟、茂盛的蓑衣草象征了新時期農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征了小格與達子之間萌發(fā)的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達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
③思想內容上,使小說主題得到深化,通過對蓑衣草的贊美,體現出人們對傳統(tǒng)事物的重新認識,表現了當時農村青年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④情感表現上,將小格的情感表現得更為充分,通過對蓑衣草的贊美,含蓄地表達了小格對達子的佩服、依賴與朦朧的愛意。
⑤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豐滿。小格純樸勤勞而又自尊敏感,結尾隱含著她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顯示出她樂觀自信的一面。
⑥藝術結構上,呼應前文且為讀者留下想象空間。結尾照應小說標題,并與前文對蓑衣的多處描寫和達子的編蓑衣的建議形成呼應,同時使讀者心中對小格的未來充滿想象。
【解析】以上六個角度,只要任選兩個角度作答均可。但是每一個角度的具體內容、藝術手法、表達效果、作用的內容都不能缺。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老窖天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