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張 坤
同樣的桃花 不一樣的情思
——《慶庵寺桃花》與《大林寺桃花》比較賞讀
安徽 張 坤
【原詩點擊】
慶庵寺桃花
[南宋]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注]謝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東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擊元兵,兵敗后潛入山中,隱居達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強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絕食而死。此詩即寫于隱居期間。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注]《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記游詩,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
【賞讀提示】
春天,正是桃花爭艷的季節(jié),但是生活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人,面對同樣的桃花美景會有不同的感受,謝枋得和白居易兩人就是這樣。
謝枋得生長于南宋末年,那時常年戰(zhàn)亂,社會動蕩不安,作者對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有著較為深刻的體會。統(tǒng)治者花天酒地,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而勞動人民卻處于動蕩之中,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慶金庵的桃花盛開,并沒有引起詩人觀賞的興趣,而是從桃源流水,聯(lián)想到了桃花源這個理想中的地方。詩人由此落筆,馳騁想象,寫下了這首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絕句。首句從桃花想到陶淵明筆下的桃源,并用一“尋”字寫出是“避秦”的好地方。他們長期生活在這里,無憂無慮,連后來的漢及魏晉這些朝代都不知道,自然更不會知道神盛唐、二宋這些年代了。作者沒有直接描繪庵中桃花盛開的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這所幽靜的小廟,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希望在這里隱居避難,從此不與世人交往。作者身處亂世,眼見山河破碎,國土淪喪,憂心如焚,這首詩字里行間,流露了作者的這種憂憤心情。但詩人也是天真的,在家種植桃樹,營構(gòu)自己的“桃花源”,這畢竟是一廂情愿的事,所以才有“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這樣的詩句。
白居易正處于盛唐之時,社會生活相對安定,人們也能安居樂業(yè),他眼中的桃花顯然與謝枋得是不同的。這首詩前兩句講四月春末在山寺見到桃花,后兩句再表達詩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悅心情。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從后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料未及的春景映入眼簾時,使人感到十分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記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全詩透露了詩人對寧靜、和諧、清新的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品讀詩詞,我們要想正確的理解詩人的感情,體會詩中的意境,不僅要從詩句本身入手,還應知人論世,了解詩詞特定的寫作背景,這樣才能正確地理解。
【請你思考】
1.請你說說第一首詩的“尋”和第二首詩的“覓”的對象分別是什么?
2.請你說說這兩詩主要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分別是什么?
【參考答案】
1.桃源,即避元之所;春(春天、春光)。
2.用典;對比(擬人)。
(作者單位:安徽省臨泉縣靖波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