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中華中學 顧 慶
?
《瞻園太湖石考察》教學設計
●江蘇省南京市中華中學顧慶
【教學內(nèi)容】
校本教材《南京地學游·瞻園太湖石考察》。
【教學理念】
按照課標要求,教師要努力尋覓初中校本課程生活化教學的途徑,致力于創(chuàng)設校內(nèi)、校外學習,接受、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校本課程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初中地理教學實踐活動,凸顯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與落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參觀、考察,了解瞻園的太湖石十景,認識太湖石的四大特點。掌握獲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圖像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積累豐富的表象;初步學會根據(j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歸納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參觀學習,增強對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以及對地理環(huán)境的審美情趣,增強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1.瞻園南大門。
活動:觀察吉祥、如意石。
講解:吉祥石和如意石都是太湖石中的上品,位于“金陵第一園”——瞻園南大門入口處,吉祥石的造型很像漢字“吉”字,如意石則神似如意。
2.瞻園南部。
活動:觀察仙人峰。
講解:明萬歷年間,中山王徐達的后人從民間把仙人峰引入了瞻園。
活動:觀察倚云峰。
講解:因形似朵朵白云相互偎倚而得名。
活動:觀察招鶴峰。
講解:招鶴峰近代才引入瞻園,其正面有人工雕琢的海水紋痕跡。
活動:觀察南假山與“土包石”。
講解: “土包石”即將太湖石埋在土中。
3.瞻園中部 。
活動:觀察北假山與“石磯戲水”。
講解:位于瞻園中部的北假山系明代園林遺存,假山南面石壁下有低平的雙層石磯,底層石磯常淹沒于一池碧水中,故名“石磯戲水”。
活動:觀察水鏡石。
講解:形似銅盤,惟妙惟肖,聚滿雨水時,猶如水鏡。
4.瞻園北部。
活動:觀察“石”來運轉。
講解:身形扭動,玉立多姿,取時來運轉之諧音,妙趣橫生。
活動:觀察佛掌峰。
講解:佛掌峰由一整塊太湖石構成,體型巨大,是瞻園北部代表性湖石之一,因形似佛手而得名,又名“如來神掌”。
活動:觀察雪浪石。
講解:雪浪石位于瞻園東門內(nèi),上刻“東坡居士書”幾字。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這塊湖石,會發(fā)現(xiàn)景觀有一定的變化,真可謂移步換景,耐人尋味。
探究:請大家在園中尋覓其他的太湖石峰、石假山,如群玉峰、玲玉峰、抱月峰、拜石、龍骨石、蘭臺石、三友石、西假山等,并通過觀察訪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認識太湖石的特點,并交流學習心得。
北宋“石癡”米芾巧妙地概括了太湖石的四大特點:瘦、皺、漏、透,即體態(tài)纖瘦、皺褶縱橫、溶洞貫通、玲瓏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