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良 王梓玥(.西安外事學院商學院,陜西 西安 70077;.西安豐登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陜西 西安 70086)
?
應急物資需求量預測方法探討
王文良1王梓玥2
(1.西安外事學院商學院,陜西西安710077;2.西安豐登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陜西西安710086)
摘要:應急物資需求預測是制訂應急保障計劃、合理籌劃應急物資資源的重要依據。由于應急物資需求影響因素多,因此,要根據不同類型物資、不同應急保障環(huán)境和不同任務特點等情況運用因素分析或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合理確定應急物資需求量。
關鍵詞:應急物資;需求量;預測方法
應急物資保障本質是滿足緊急任務需要的一系列活動,預測需求、按需供應是應急組織實施保障的前提和依據。應急物資種類繁多,需求的影響因素多。預測需求時,既要考慮應急任務規(guī)模、參戰(zhàn)實力、資源狀況、地域特點等因素,合理確定物資需求,又要避免供過于求、供非所需等造成的人、財、物浪費。
各級各部門執(zhí)行應急任務時,后勤保障要依據物資保障標準、執(zhí)行任務中物資消耗或損耗的種類和數量、應急物資機動量等因素,借助預測模型,估計物資需求量。
1.1 基本物資需求量。后勤保障平時按人員、裝備、保障關系等靜態(tài)組合規(guī)定了不同的物資需求量,這種需求不因應急任務的改變而改變,具有相對固定性。如單兵攜(運)物資、飲食裝備器材等,均有不同的保障基數規(guī)定。有些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可參照平時供應標準加以確定。如應急時給養(yǎng)物資需求可依據保障實力、伙食費標準和食物定量標準確定基本需求量。
1.2 應急物資消耗量。物資消耗量是應急物資需求的主要構成部分,與應急任務緊密相關,具有動態(tài)性和不確定性,是應急物資需求預測的重點和難點。應急物資消耗的預測要結合執(zhí)行任務、規(guī)模、強度、持續(xù)時間等因素綜合考慮。運用經驗測算、物資消耗定額測算、配額測算等方法加以確定。
1.3 應急物資損耗量。應急物資損耗量與消耗量不同,損耗量為非正常消耗量,主要是在物資集中、儲運等環(huán)節(jié)自然損失或受到人為破壞而發(fā)生的損失量。氣候狀況、保障環(huán)境以及保障方法也對物資損耗產生直接影響。
1.4 應急物資機動量。應急物資機動量一般為各級各部門作機動儲備,同時彌補物資消耗量、物資損耗量的不足。在應急物資消耗量和損耗量一定的情況下,需求量影響機動量高低。機動量高低主要與戰(zhàn)備物資儲備結構、資源分布、物資動員、投送方式以及物資的屬性等因素有關,也取決于對保障任務中各種可能風險的預判。由于基本物資需求量基本不受任務、環(huán)境影響等影響,其值變化與標準變化有關,容易確定;應急物資損耗具有不確定性,其數值較難預測,可通過發(fā)生損失的概率推斷加以估算。理論上,將以上四個因素匯總后,通過適當加權調整,即可估算出軍需物資的總需求量。
需求預測方法比較多,有回歸模型預測法、計量經濟模型預測法以及最新的神經網絡預測模型方法等。其中回歸模型預測法和定性定量預測法比較常見。
2.1 應急物資需求回歸模型預測法。基于需求影響因素的分析,回歸分析法側重考查變量之間的數量變化規(guī)律,在大量數據中尋找發(fā)現影響需求變化的規(guī)律,從而用數學方法計算出需求量。
2.1.1 兩因素需求預測。一般情況下,如果應急物資保障要求不高,保障計劃不要求很精確,可以認為物資需求數量是由執(zhí)行任務人數和時間兩個因素所決定,其他因素則不再考慮,這就構成了兩因素需求預測問題。利用相關系數R來檢驗所求解模型是否合理。
若R2=1,擬合是完全的;R2=0,表示x與y完全無關,模型無法預測;0<R2<1,R2越接近于1,表明回歸擬合程度越好,模型預測準確度越高。
2.1.2 多因素需求預測。除了人數、時間因素外,綜合考慮任務的復雜程度、地理氣候條件、人員配置情況以及當地社會條件等因素影響,以確定應急物資需求量,此為多因素預測。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方法,建立多元線性回歸預測模型,運用一致性檢驗來求解驗證問題,這是多因素影響下物資需求預測的思路。應急物資需求多因素回歸預測模型,較全面地考慮了多因素對物資需求的影響,預測值比較接近實際。但眾多因素對需求的影響程度須基于大量保障實例分析和推斷;難以定量描述的,需要通過專家打分賦值,具有主觀判斷性,預測結果值會產生人為誤差。
2.2 應急軍需物資需求定性定量預測法。依據應急物資供應實踐經驗、物資消耗等資料,在定性或定量分析基礎上,類比推算物資需求量。
2.2.1 定性分析法。根據相關的歷史數據、經驗和不完整的信息數據等,推測未來應急物資需求水平。主要包括縱向比較類推和橫向比較類推兩種方法??v向比較是將當前任務環(huán)境下應急物資需求狀況和歷史上類似案例情況作類比、分析,得出預測結果;橫向比較是將同一時期內任務區(qū)情況與其他區(qū)域情況比較,以其他區(qū)域已知的應急物資需求作參照,預測任務區(qū)物資需求量。定性分析時,無論縱向、橫向比較,必須要區(qū)分預測對象影響因素與比較對象之間的異同,根據任務、任務環(huán)境、保障對象、通用物資的品種和規(guī)格等進行類推預測。采取定性分析時,可按物資需求量大小、籌措難易等指標進行劃分并排序,以確定物資需求重要程度。
2.2.2 定量分析法。根據掌握軍需物資消耗方面資料情況,對軍需物資消耗量進行預測。一是經驗估算法。根據過去應急物資消耗資料,找出在不同地區(qū),不同任務所消耗物資一般規(guī)律,估算物資需要量。二是定額預測法。根據執(zhí)行各種應急任務制訂的物資消耗定額(含人均消耗定額、某級物資需要定額等)來預測物資消耗量。用公式表達為:Y=KNW0+¢。其中, W0為某種物資消耗定額,N為執(zhí)行人員編制額,K為調整系數,¢附加值,視情況而定,可正可負。三是配額測算法。當無法測算或制定物資消耗定額時,可通過以往執(zhí)行同類任務某種物資實際消耗水平,制定某種物資配發(fā)標準(配額),并依據配發(fā)標準測算應急物資需求量。運用應急物資需求定量預測法時,首先要對物資供應任務進行分類,其次要對各任務量(任務時間、任務規(guī)模等)進行估算,再根據任務量、人員數量、裝備結構、供應部署等因素,采用相應的方法進行測算。其中,了解不同任務應急物資平均消耗水平、應急物資消耗定額或物資配發(fā)標準有關信息,是選擇運用相應方法進行預測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杜秋,蘇喜生.戰(zhàn)場后勤物資需求量預測的特點及方法[J].軍事經濟研究,2013 (05):76-79.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