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波
我敬重高能耗低產(chǎn)出的散文寫作
范曉波
當今的散文寫作理念多元面貌駁雜,我個人尊崇的是那種高能耗的散文寫作。
之所以高能耗,與散文這種文體的先天體質有關。各種類型的散文寫作理論都有相應的好作品支撐作者的信心,不過在我的閱讀和寫作體驗中,最具肌理質感和精神光照度的散文還是在一手生活經(jīng)驗里煉金的非虛構性作品。
那種有體溫、有呼吸的起伏感和思想的銳叫聲的散文是離人心最近的文字。
我們閱讀這樣的散文時是幸福的,寫作這樣的散文時卻可能是局促和痛苦的。
這樣的散文,不僅大量消耗生活積累(如同用糧食釀酒,基本是一百比一,一千比一的產(chǎn)出率),還會大量消耗荷爾蒙和思想資源。
也像存硬幣買電器,積攢的過程是瑣碎和漫長的,揮霍的過程是奢侈和簡短的。
你的現(xiàn)實人生能否為持續(xù)的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與熱能?你的內心是否經(jīng)得起寫作的尖銳拷問與損耗?
高能耗是散文寫作的瓶頸,卻也是散文品質的必要保證。
《我與地壇》我讀了許多年仍不厭倦。史鐵生在地壇轉悠了十五六年才拿出這樣一篇。這篇散文的能耗是十多年的孤獨加無數(shù)個分秒的苦思冥想。相對于這一篇,史鐵生其他的單篇散文對我就沒有這么強大的征服力,它們的能耗相對更低。
那些生命能耗較低、過于依賴資料和虛構等外在資助的散文易于量產(chǎn),易于形成話題和標示,卻很難攜帶足量的體溫,這樣的散文偶爾也會出名篇佳構,不過很難牽扯我的心跳。
世間偶有好散文問世流傳,卻罕有能夠不斷寫出好散文的散文藝術家。
我想說的是,即便以散文為主要寫作體裁的作者,也要警惕成為職業(yè)散文家的雄心。就如同我們有時會遇上愛情,卻不可能成為戀愛家,我們不時會遇上友誼,卻并沒必要成為交友專家。
好散文其實是一種嬌貴的恩賜,你可以等待、醞釀、誘導,卻很難策劃和炮制。那等待的過程,有時如稻谷的有機生長,需要耗費幾個節(jié)氣,有時如煤和石油的形成,要耗費的是幾個世紀。
一個散文寫作者比較務實的追求或許是,當日常生活漸趨有序和庸碌之后,能否讓自己的嗅覺更細膩些,聽覺更靈敏些,眼力更銳利些。當生命的虛無感日趨顯現(xiàn)時,能否讓自己的頭顱更高昂些,筋骨更堅實些,心靈更自由些。
倘能做到這些,當一個疑似散文家的寫作者在文壇的視線中淡出時,一些以散文的名義發(fā)表的溫熱文字,還會偶爾閃爍在知己和同道的案頭與記憶。
它們或許寥若星辰,卻也暖若星辰。
我想,作為一個散文寫作者,這是很低的定位,其實也是很高的理想。
201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