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紅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讓教材貼近兒童生活,讓真實的案例打動人心,讓道德情感驅(qū)動德性的內(nèi)化,這樣才能為學生自覺行動打好基礎(chǔ)。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品德課是育人的重要陣地,如何通過品德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如東縣賓山小學顧新紅老師執(zhí)教的蘇教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想想他們的難處》一課,在2015年江蘇省優(yōu)質(zhì)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第一名。筆者曾和顧老師一起打磨該課,下面就以該課為例,談談品德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方。
一、有魂:深挖教學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品德與社會有具體的教學目標,《想想他們的難處》這一課的《教參》對教學目標是這樣表述的:知道殘疾人在生活上、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同情幫助殘疾人是一個人的良好品德的體現(xiàn),感受殘疾人身殘志堅的可貴品質(zhì),從而能尊重殘疾人,設(shè)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并積極主動幫助他們。教材分四個板塊,分別是“假如雙目失明”“身殘志不殘的故事”“請尊重他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
仔細品讀教材,這一課充滿的是濃濃的關(guān)愛味兒。于是,我們把教學目標瞄準了核心價值觀中個人層面的“友善”這個詞。我們這樣定位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1.在多樣的情境體驗中,感受殘疾人生活中的難處,體會殘疾人內(nèi)心的苦痛和成功的不易;指導學生學會理解他人、友善待人。2.在真實的故事和與人物對話中,感受殘疾人身殘志堅的品格,獲得精神感召。3.親近傳統(tǒng)文化,初步了解中華民族助殘的傳統(tǒng)美德,激發(fā)關(guān)愛殘疾人的情感。
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有助于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在教學中,可以把體會殘疾人生活之難、成功更難作為教學的一個重點,把體會殘疾人內(nèi)心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學會友善對待殘疾人作為教學難點來突破。
像《想想他們的難處》一樣可以用來進行社會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課還有很多。以蘇教版四~六年級品德與社會為例,有的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直接聯(lián)系,有的則沒有直接指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教師挖掘、引領(lǐng)。見表1。
二、有力:開發(fā)適切教材,促進
觀念內(nèi)化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德性的形成,一般都要經(jīng)歷由外部規(guī)范要求到道德內(nèi)化,進而內(nèi)生為品德,后外化為行為習慣的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外部影響需要通過學生主體內(nèi)部同化為德性。這就需要我們的教材適合學生實際和需要,能喚醒他們的情感體驗,促進他們的實踐感悟,以生成屬于他們自己的價值觀。
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開發(fā)適切的教材:
1. 開發(fā)身邊教材,以貼近學生生活
《想想他們的難處》一課中,“假如雙目失明”板塊介紹了無臂演員黃陽光的日常生活,展示了其開門、洗衣服、刷牙、打電話、寫字等一組真實的圖片,讓學生從直觀上認識到殘疾人生活的艱難,進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當執(zhí)教者設(shè)計了讓學生分組體驗黃陽光打電話、寫字、翻書等活動時,學生們邊體驗邊嘻嘻哈哈,仿佛不是在體驗黃陽光的生活之難,而是在快樂地游戲。究其原因,學生對黃陽光這個人一無所知,黃陽光的事跡難以激起他們感情的漣漪。為了幫助學生體會無臂殘疾人的生活之難,顧老師開發(fā)了學生身邊的教材,把教材中的黃陽光換成了和孩子們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的、年齡相近的“感動南通教育人物”,全國游泳冠軍,電腦達人,無臂學生張閆。當張閆嫻熟地用腳寫字、打電腦、飛躍入水等畫面出現(xiàn)在屏幕上時,孩子們立刻被這個大不了幾歲的同城哥哥吸引住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 選擇真實案例,以打動學生心靈
一開始,由于執(zhí)教者沒有真正接觸到張閆本人,而是憑著想象以張閆自述的口吻編寫了《張閆的心聲》:
我是個不幸的孩子,5歲那年就失去了雙臂,從此做什么事情都很艱難。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練習,我已經(jīng)學會了用腳寫字、打字以及刷牙、洗臉、吃飯,生活能夠自理。
現(xiàn)在最難的不是生活自理,而是內(nèi)心常常感到被歧視。走在大街上,我最怕聽到:“快看,快看,那個孩子沒有手臂!”“那個孩子真可憐!”媽媽帶我去游泳館,我最怕別人異樣的目光和別人的嘀咕:“沒有手臂還學游泳,真是異想天開!”哎,我不希望別人把我看成一個畸形人,我雖然殘疾了,但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我真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啊!
這段錄音在課堂上播放后,學生無動于衷。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這段話并非張閆所說,不真實,不生動,所以顯得干澀和空洞。虛假的東西缺乏打動人心的力量。反思這段教學,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只有真實的案例才是有生命力的。怎么辦?必須想方設(shè)法找到張閆,讓學生聽到張閆真實的聲音,甚至和張閆真正對話。
再一次教學,是在鎮(zhèn)江的比賽現(xiàn)場,顧老師在讓學生體驗單手系紅領(lǐng)巾之難、想象張閆的生活之難之后,通過網(wǎng)絡,讓鎮(zhèn)江學生在課堂上和南通的張閆對話:
(連線張閆,視頻邀請)
小記者1:張閆哥哥你好!
張閆:你好!
小記者1:你沒有雙臂卻取得了這么多成績,我想你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定遇到了許多困難,請你給大家簡單地說一說,好嗎?
張閆:好的。小時候,由于沒有手臂,游泳的時候容易出危險,總需要人在旁邊看著我。學會游泳以后,游泳時主要靠腿和腰用力,腿常常抽筋,腰呢容易受傷,常常很疼痛,我就咬咬牙堅持了下來。我想做個自食其力的人,就學習生存本領(lǐng),用嘴咬筆桿寫字,不一會兒口水就會溜下來把本子弄濕;學習電腦的時候用腳來操作鼠標和鍵盤,腳總是不聽使喚,有時候腳也練腫了,還會磨出血泡,好在還有老師、家人和同學的幫助,我很感激他們的。
小記者2:張閆哥哥,請問你最怕面對的困難是什么?
張閆:我用腳學著生活自理,比如吃飯、刷牙、洗臉、寫字,等等,生活上的困難現(xiàn)在大多解決了,感覺最難的是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比如今年的兒童節(jié),在游泳池邊,有幾個小朋友看到我就喊:“快看快看,這人沒有手臂的樣子好奇怪?。]有手臂怎么學游泳???”每當聽到這樣的話,看到別人異樣的目光,我心里就特別難受。不過,當我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重的時候,就覺得特別欣慰和開心。
…………
學生對遠程采訪張閆,現(xiàn)場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驚喜。在真實的對話中,孩子們被殘疾人的身殘志堅打動,對殘疾人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有了深深的感悟,在他們心里種下了尊重殘疾人,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并積極主動幫助他們的友善的種子。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讓教材貼近兒童生活,讓真實的案例打動人心,讓道德情感驅(qū)動德性的內(nèi)化,這樣才能為學生自覺行動打好基礎(chǔ)。
三、有徑:優(yōu)化學習方式,引導自我建構(gòu)
成尚榮先生指出:“要探索體現(xiàn)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兒童認知規(guī)律的立德樹人模式?!苯虒W《想想他們的難處》一課,我們是這樣嘗試的:
1.倡導合作探究,促進觀念內(nèi)生
我們知道,德性和價值觀的形成,關(guān)鍵在學生的自我建構(gòu)。優(yōu)化學習方式,關(guān)鍵是要落實以學為核心的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顧老師在執(zhí)教《想想他們的難處》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友善對殘疾人的影響,她提出問題:“他是怎么成為游泳冠軍的?”“連我們這些健全人都不一定能獲得這么多的成績,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引領(lǐng)學生深入探究張閆成功的秘籍。
師:我們來看一個短片,相信你們能發(fā)現(xiàn)他成功的秘訣。
(學生觀看張閆學習、生活的一段視頻,組內(nèi)探究)
師:通過合作探究,你們找到了張閆獲得成功的原因了嗎?
生1:張閆哥哥有堅強的意志,每天都在練習,腰酸腿疼、溺水的危險都沒有阻止他堅持鍛煉,每天要游3 000多米呢。
生2:張閆哥哥有永不放棄的精神。
師:除了這種精神,他成功還有什么原因?
生3:還有身邊的人給他鼓舞、給他鼓勵。在視頻中,我看到他的教練和同學陪伴著他,在為他加油鼓勁。
生4:老師的幫助。我看到了他的老師在教他用腳趾設(shè)計作品。
生5:全社會的關(guān)心。我看到視頻中很多人在關(guān)心他。
生6:還有張閆對大家的信任。視頻中張閆站在岸邊練習往后倒,同學們在后面托住他,這樣的一些訓練沒有對同學的信任、沒有合作和幫助,是無法完成的。
…………
師:是啊,老師的關(guān)心,同伴的幫助,教練的付出,社會的關(guān)愛,還有他堅強的毅力,不懈的努力,對夢想的堅持,讓他飛得更高!
這段教學,沒有說教,沒有灌輸,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興致勃勃地去探究、去判斷、去發(fā)現(xiàn)、去感悟,既有感性的支撐又有理性的思辨,讓學生在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優(yōu)化學習方式,就要把學生的學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體,學會學習,促成觀念內(nèi)生和價值觀的自我建構(gòu)。
2.精心設(shè)計活動,感悟行為智慧
友善不僅要內(nèi)化、內(nèi)生為學生的價值觀,還要外化為行為,這需要一定行為方法的指導,再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才能實現(xiàn)道德自覺和道德自為。
為達成友善行為的外化,顧老師創(chuàng)設(shè)了這樣的情境,讓學生想一想、演一演。
情境:看到鄰居家腿腳不好的王伯伯,拎著東西在前面走,我該怎么辦呢?
(學生討論、合作表演)
生1:我打算一只手幫王伯伯拎東西,一只手扶著王伯伯。
生2:我會對他說:“王伯伯,我來幫你拎東西吧,你的腿腳不方便?!?/p>
師:說“你的腿腳不方便”,同學們有不同意見嗎?
(學生略一思考,紛紛舉手)
生3:這樣說不合適,因為他腿腳不好,聽了會心里難過的。
師:看來,講究尊重、友善,還要注意說話的方式。
如果王伯伯說 “孩子,我不用你幫忙,我能行的”,你們怎么說?
生4:沒關(guān)系,老師教育我們要樂于助人。
師:看來,你還是準備堅持幫助他。如果王伯伯覺得自己能行,你怎么辦呢?
生5:我就尊重他的想法,說:“好的?!?/p>
師:我們在幫助他人的時候,要設(shè)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要注意說話的方式,也要尊重對方的意愿,考慮對方的感受,這才是一種真正的平等相待。
顧老師創(chuàng)設(shè)的這個情境,讓學生模擬實踐活動,領(lǐng)悟到尊重有難處的人要考慮對方感受,要講究方式方法,讓他們感受到一種真正的平等相待,一種發(fā)自我們心底的尊重、關(guān)愛、友善。
3.豐富實踐活動,促進行為外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僅靠課堂上活動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將它融入以課外實踐為主的品德課第二課堂。這就需要老師精心設(shè)計和引導。顧老師在鎮(zhèn)江比賽第一課時結(jié)束時設(shè)計了這樣的課后實踐活動:
(1)調(diào)查了解社會上有哪些關(guān)愛殘疾人的舉措。
(2)想一想,作為社會小公民該怎樣關(guān)愛殘疾人。
通過調(diào)查了解社會上有哪些關(guān)愛殘疾人的舉措,為第二課時“作為社會小公民該怎樣關(guān)愛殘疾人”生發(fā)自己的行為智慧做了鋪墊。這樣的課后實踐活動簡便易行,可操作性強,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友善行為的外化。
四、有根: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資源,
充實價值認知
有學者認為:價值觀形成的核心是價值認同。歷史傳承與價值認同有著密切的正相關(guān)性。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語言習慣、文化傳統(tǒng)、思想觀念、情感認同的集中體現(xiàn),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guī)范、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具有極為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因此,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引領(lǐng)作用,它能夠激發(fā)中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歷史使命感,從而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江蘇省教研室鞠文燦主任在組織新一輪教材編寫時,也曾反復強調(diào),教材要有立足之根。他說:“品德教育的根是什么?是中華民族精神?!彼赋觯浩返陆滩摹⒔虒W,必須凸顯三千年民族精神的繼承,教材要“指向根,回應根,落地生根”。
怎樣讓《想想他們的難處》這課的關(guān)愛殘疾人這一教學目標落在傳統(tǒng)文化這一根基上?站在中華美德體系的傳承這一落腳點上?顧老師獨具匠心,首先引領(lǐng)孩子從古人造字法上去體會:
師:孩子們,了解了張閆以及這么多殘疾人成功的事跡,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1:殘疾人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難,他們需要我們的鼓勵。
生2:他們身殘志不殘,他們有時候比我們健全人還頑強。
師:我們要學習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還要關(guān)心他們,讓他們更加接近成功。所有的這些凝聚成一個字,那就是“愛”。生命因愛而美麗!我們來再次欣賞米萊的這幅名畫:主人公坐在草地上,什么也看不見,可從她平靜的表情來看,她顯得很安詳,甚至很享受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
生3:那是因為她有她的伙伴,帶給她安慰,帶給她希望,她的伙伴就是她的眼睛。
生4:她雖然沒有眼睛,但是她可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她是那么熱愛生活,那么堅強、樂觀。
師:多美的畫面?。∥覀兎路鹦岬搅松姆枷?,聽到了愛的旋律。
“愛”字在簡化之前曾經(jīng)這樣寫作“愛”,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5:過去這個“愛”字比現(xiàn)在的“愛”字要多一顆“心”。
師:一個“愛”字就掀開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角,古人造字很用心,愛是要用“心”的!如今“愛”字雖簡化了,但“心”可不能丟??!
(教師畫 )
面對殘疾人,我們要用心去——
生6:想想他們的難處。
生7:理解、尊重、關(guān)心、幫助他們。
師:這樣他們的生活將不再那么艱難,他們的內(nèi)心也會暖暖的,他們也將離成功越來越近。
關(guān)愛殘疾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禮記》中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養(yǎng)疾”的制度,《后漢書》中記載了漢代的“賜谷”制度。猜猜他們是什么意思。
生8:“養(yǎng)疾”應該就是無論殘疾人是誰,國家都要養(yǎng)他?!百n谷”我覺得就是給殘疾人發(fā)一些糧食。
師:收養(yǎng)殘疾人,給他們糧食,保障他們的生活,關(guān)愛殘疾人的美德從古代傳承至今有幾千年了。
這段教學,顧老師不僅讓學生從造字法體會到“愛”需要用“心”, 還從歷史角度感受中華民族助殘傳統(tǒng)。這一短短的教學片段雖然很短,卻使得本課的價值觀教育有了歷史的厚重感,有了傳統(tǒng)文化的根與源,它必將充實學生的價值認知,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印象。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劉 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