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猛
(1.大連外國語大學 日本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2.中國社會科學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01)
日本的公共哲學研究與傳統(tǒng)公私問題
王猛1,2
(1.大連外國語大學 日本語學院,遼寧 大連116044;2.中國社會科學院 研究生院,北京102401)
在日本,20世紀90年代后強烈的私化現象和與之對抗的新國家主義思潮造成了諸多社會問題;國際上,全球化的發(fā)展要求日本的公領域從空間維度上進一步擴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共哲學在日本興起。公共哲學研究者剖析了日本傳統(tǒng)公私問題的弊端,認為公的封閉性和公私地位的不平等是日本公私問題的癥結所在,是造成“滅私奉公”“滅公為私”的罪魁禍首。他們認為解決日本傳統(tǒng)公私問題的關鍵就是“活私開公”,也就是在克服公私不分、公私對立的基礎上,導入公共的概念,以達到自己、他人、社會共存共榮的目的。
公共哲學;公私;活私開公
公共哲學研究是社會學以及哲學研究領域備受關注的內容之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個國家的公私矛盾逐漸顯露,迫切需要一種新型的公私關系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公共哲學研究正是應這一需求而興盛的。也就是說,公共哲學的產生、發(fā)展與公私問題有密切的關系。日本的公共哲學研究也是在深入分析日本傳統(tǒng)公私問題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并走在世界前列的。因此,分析日本公共哲學研究者是如何試圖解決日本傳統(tǒng)公私問題的就變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擬從公共哲學興起的背景、公共哲學研究的內容、公共哲學研究的目的等方面分析公共哲學與日本傳統(tǒng)公私問題的關聯(lián)。
公共哲學是什么呢?“模糊地說,是一門探索公共性以及與此相關問題的學問?!保?]11公共哲學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政治評論家李普曼(WalterLippman)提出來的。之后,60年代,阿倫特(Hannah Arendt)在《人的條件》、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中對公共的含義進行了論述。80年代,貝拉(Robert N.Bellah)等宗教社會學家又從統(tǒng)合社會科學的角度闡述過該問題。但是,這些都未引起歐美國家對公共哲學研究的特別關注。而在日本,90年代末公共哲學的研究出現高潮,且一直延續(xù)至今。這一現象的出現有著深刻的國內外背景。
在日本國內,戰(zhàn)后個人主義所代表的私意識的活躍是時代發(fā)展的主流。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經濟利益的追求達到了極限,最終導致泡沫經濟破滅。隨之,企業(yè)奉公倫理遭受挑戰(zhàn),日本人只能去追尋私人空間內的享樂主義了。這樣,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自我主義、利己主義橫行,日本人的私意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此造成了家庭崩潰、自閉癥增多、青少年犯罪率增高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與此同時,貪污腐敗、官僚制的倫理頹廢等私化現象也突出表現出來。政治上的宗派主義、唯上是從主義、本位主義泛濫,政、財、官互相勾結粘連,蠶食著作為公的政府。公私未分的家產官僚制帶來了政治上的私化現象。官官相護、公款私用、貪污瀆職等惡性事件不斷被曝光。人們希望能打破這種私利誘導的政治,謀求真正的公共性。
另一方面,面對日本社會整體私化現象愈來愈重,新的國家主義作為與之對抗的公觀念出現了。雖然民主主義是戰(zhàn)后日本人思想的主流,但是國家主義作為暗流卻一直存在。20世紀90年代,隨著日本一系列社會問題不斷暴露,國民心理從自信逐漸轉向自危。他們開始對鷹派政治家、強權政治有所期待,希望強有力的政權能帶領日本重塑昔日的輝煌。這客觀上助長了新國家主義的氣焰,增強了民族主義的情緒。對于日本經濟的衰落,新國家主義者認為是美國投資資本謀劃的金融戰(zhàn)爭所致,強調恢復國家強權的重要性。對于戰(zhàn)后憲法,他們認為是美國強加于日本的,所以應該修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提高日本國家的自主地位。對于歷史,他們認為應該樹立國家主義的歷史觀,以提高民眾的國家主義觀念和民族自豪感。為了突出國家的公形象,這些國家主義者不惜采取編寫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憲法、試圖成為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等極端的方式。例如,1996年9月27日,橋本龍?zhí)梢钥偫泶蟪嫉墓毶矸輩菥竾裆纾?998年小林善紀在漫畫《戰(zhàn)爭論》中歪曲事實,把太平洋戰(zhàn)爭美化為一個故事;2001年西部邁等人編著《公民》教材,把公置于與國家同等的位置,把公民定義為獻身于國家的個人。
新國家主義對于私是深惡痛絕的。他們認為市民是追求私利的私民,戰(zhàn)后民主主義的產物必然是私民社會。實際上,戰(zhàn)后啟蒙思想中的民主主義并不是純粹的自我主義的私的欲求,而是主張在私欲的基礎上形成內在的規(guī)范意識。所以,上述新國家主義對于戰(zhàn)后民主主義的批判是錯誤的。但是,以丸山真男為代表的戰(zhàn)后啟蒙思想家的確是以批判國家主義為主線的。他們并未明確指出自我主義作為私意識的缺陷。這就為新國家主義的抬頭埋下了伏筆。也就是說,戰(zhàn)后民主主義批判國家主義、強調私的獨立性雖是時代的進步,卻有滋生新國家主義的危險。為了克服這種危險,僅僅依靠戰(zhàn)后民主主義是不可能的,必須有超越戰(zhàn)后民主主義弱點的新的公私觀念。這種公私觀念“既不是戰(zhàn)前那種主張‘滅私奉公’的國家主義公私概念,也不是像大眾戰(zhàn)后民主主義那樣允許追求無限的私利的自我主義觀念,而必須是能夠超越這兩者缺陷的公私觀”[2]136,也就是公共哲學試圖探索的公共觀念。
像這樣,一方面是社會私化現象泛濫,另一方面是新國家主義的橫行。20世紀90年代日本社會的現狀表明,日本人的公私觀容易走向極端,陷入“非私即公、非公即私”的怪圈。這讓學者們十分擔心日本人公私觀的走向,認為必須反思日本人公私觀存在的問題,解決日本的公私矛盾。這是促使公共哲學出現研究熱的最主要的國內因素。
國際上,20世紀90年代全球化的進展是公共哲學作為嶄新學問出現的重要外部原因。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成為不可阻擋之勢。同時,全球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需要各國共同解決的問題。戰(zhàn)爭、犯罪、疾病、污染等自不待言,與人相關的幾乎所有事項都成為既面向個人,又面向國家、全球的問題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世界連為一體,任何國家都無法孤立而存在。過去曾經是最大公領域的國家在全球的視野來看,必然帶有私的個性。一個國家內部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問題如果只按照本國的意愿解決的話,那就必然是不顧及全人類的私利。這說明傳統(tǒng)的日本人公私觀難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無法較好地處理個人、國家、全球三者之間的關系。全球化的發(fā)展要求日本的公領域在拓寬其范圍的同時,還要從空間維度上進一步開放。
面對這種情況,學者們希望從哲學的高度對公共性的內涵以及內部結構進行分析,以提供適應全球化的新的生存理念。雖然20世紀90年代以前公共哲學這一詞匯早就被提起,但是畢竟信息化發(fā)展沒有如此迅速,全球化問題也沒有這么突出。那時,各國還可以按照地域性的立場去處理本國的問題,各國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還可以保存。但是,90年代全球化的發(fā)展讓人們既要思索人類共通的價值體系,又要尋求各國發(fā)展的的獨特性,還要探索個人的存在方式。那么,個人與國家、國家與世界的關系應該是怎樣的,個人的權力和義務應該如何,公、私、公共的關系應該怎樣處理等問題,都成為后現代社會面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得明確公、私、公共、公共性、個人、多元性等一系列概念。這就需要從哲學的角度進行梳理,剖析其中的關系,架構學問的體系。所以,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日本的公共哲學是要解決個人、國家、世界如何共存的根本性問題,與最初的公共哲學的研究目的不同?!叭绻f最初出現在美國的公共哲學的問題,僅僅是為了喚醒歐洲的自由民主社會中作為自由民的公共理性,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個人、國家、民族對一個嶄新時代該如何生存的根本問題。”[3]
總之,在日本國內,傳統(tǒng)公私觀的弊端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公私矛盾越來越突出;國際上,日本人的公私觀已難以適應全球化的發(fā)展,需要拓寬領域范圍以及空間上的開放性。這樣,一種建立在西方公共研究基礎上的學問在日本學術界出現了研究熱潮。
公共哲學研究者對日本人的公私觀進行了深刻的反省。1998年由金泰昌發(fā)起成立的公共哲學研究會發(fā)行了20卷叢書,其中第3卷被冠名為《日本的公與私》,對日本公私問題進行了專門剖析。其他卷中也都有與日本相關的論述,如《從經濟看公私問題》《社會科學中的公私問題》《公與私的思想史》《21世紀公共哲學的展望》等。因為公共哲學研究是要通過對公共性的探討克服日本傳統(tǒng)公與私的弊端,所以上述著作中對于日本人公私問題的論述基本上是持批判態(tài)度的。概括而言,公共哲學研究者對日本公私問題的闡述主要是圍繞著公的封閉性和公私不平等關系展開的。
首先,封閉性方面,日本公的歷史根源在于共同體,現實中也往往指向共同體,而共同體往往表現為內外有別、領域范圍有限的特征,這就造成了公的封閉性和疆域的局限性,從而影響了日本人的公私觀念。因為公的封閉性是阻礙社會公共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對于其弊端,幾乎所有學者都有涉及。溝口雄三認為,公的封閉性使日本的公含義中沒有中國那種代表了公平、公正的天之公的觀念,所以每個集團只顧一己私利,而無法與其他集團、組織協(xié)調、共存。[4]55-60同理,既然國家之外沒有比國家共同體更大規(guī)模的天之公,那么日本人的國家觀念就很容易產生狹隘的國家主義?!斑@種以天皇、國家為最高最大‘おおやけ’=公的日本傳統(tǒng),從天下為公來看,我們已清楚,其是排他的、狹隘的國粹主義、利己的國家主義,僅是一國之私。”[4]55在溝口雄三看來,封閉性是日本人公觀念中最主要的問題所在。
金泰昌則指出封閉性是造成日本人公觀念中缺乏公共性的罪魁禍首。他認為雖然日本的共同體存在共同性,但不具有可供居住地以外的人參與的公共性。[5]132原因是日本的共同體是封閉的?!耙驗閷τ诰哂信潘?、排除性的封閉共同體來說,它即使在內部范圍內承認公共性,也是一種封閉的共同體,排除的理論就會橫行,就容易產生問題?!保?]133黑住真從私作為第一人稱的緣由論述了公的封閉性對私造成的危害。他認為,室町時代以后之所以私作為第一人稱代名詞一直被沿用,而無法用英語中表示個體、個人的“individual”或漢語中的“我”等詞匯來替代,是因為私的特征切合了日本人封閉的自我的特點。[5]257-261公與私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私必須在封閉的公的框架內存在。這和“日本人的自我也是在封閉的共同體內生存,是共同體內的一部分”同出一轍。這樣,私與日本的自我劃上了等號。私無法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主張、確立自我,難以向外開放,所以日本的私不是“立于外”,而是“縮于內”的。
其次,日本公私地位的不平等方面,因為日本的公指向共同體及其共同體首領,所以公私關系呈現出上與下、善與惡、包攝與被包攝、統(tǒng)治與服從等關系。渡邊浩通過研究江戶時代“おおやけ”“わたくし”的用法發(fā)現:“おおやけ”帶有一種不是自己的、神圣偉大的色彩,而“わたくし”則是一種屬于自己的、平凡的感覺。[4]164對于公私關系,他認為日本傳統(tǒng)的公與私不是平行、并存的關系,而是大與小、包攝與被包攝、強與弱的關系。[4]164金泰昌對上述公私關系造成的危害作了如下闡述:“日本人總是重視更大的、更上一層的公。因此,‘私’的存在狀態(tài)根本沒有引起重視。用現在的話來說,即‘個人隱私’的部分沒有獨立的領域?!健晃者M‘公’之中了?!保?]211這樣,作為私的個人無法從公的統(tǒng)攝下獲得獨立,不斷遭受公權力的侵害。
因為日本最大的公權力來自于國家,所以公對私侵害的最嚴重后果就是個人不斷遭受國家強制性的侵犯。正如小路田泰直指出的那樣,日本無論從人種還是從文化上都是一元性社會,私領域總是被公領域一元化,私被徹底抑制和溶解。[5]43直到現在,國家還是沒有擺脫這種強制性,且時不時抬頭。而且,他認為無論日本的共同體如何復雜多樣,都難以消除被國家這一排外且有力的共同體吸入其內的危險性,也避免不了共同體特有的壓抑性對私造成的危害。[5]44這種危害反映在人權上,就是人權被漠視。水林彪說:“由于歷史的原因,直到現在,日本這個國家的人權思想還很薄弱,還存在‘私’易受‘公’以及‘公共’侵犯的結構?!保?]1
處于公的立場的人和團體之所以否定私的存在、侵犯私的領域,鈴木正幸認為是由于他們害怕“個”或“獨”破壞了整體的協(xié)調,背離了共同合作的意圖。[7]54尤其那些所謂“為國家著想”的人認為公與私是對立、分屬兩極的關系,如果不滅私就無法把公確立起來。但是,壓制“個”、消滅“獨”就會帶來期望的結果嗎?日本、前蘇聯(lián)等國的事例表明,強制性地滅私必然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災難。所以,必須改變公對私的支配地位,讓私成為公的主體,也就是金泰昌所說的“另辟蹊徑,形成由國民個人為主體的‘公’”[5]20。
如此,公被國家代表,私被個人代表。公和私之間沒有連接項。金泰昌引用長期在日本從事研究的美國學者的話指出:“日本人的公和私之間什么都不存在,是‘無規(guī)范的空間’。在公和私之間缺乏社會的規(guī)范?!保?]98而西方發(fā)達國家,在國家和個人之間往往存在多個時空,有健全的媒介,所以很少出現個人與國家的直接對抗和反逆。既沒有全面的公私對立,又沒有完全的公私一致。換句話說是多樣的、多重的、多種的公私相連。但是,“在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公私對立和公私混淆的現象卻非常明顯。日本人公私觀的特點就是在‘滅私奉公’和‘滅公奉私’的兩個極端擺動”[8]21。
無論是公的封閉性,還是不平等的公私關系,都造成了日本人公私觀中缺乏公共思想。東島誠認為日語中公的含義并不含有濃厚的“public”的意思[5]75,也就是說日語的公并不能與“public”劃等號。他進一步指出,日語中比較接近于“public”意思的是“江湖”一詞。[5]80該詞在明治時期已經具有市民公共的特點了,但是卻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此外,據源了圓分析,江戶末期橫井小楠的思想也表現出了現代公共的特點,如經濟思想中通過“共存貿易”實現“四海皆兄弟”的理想、政治思想中的“公共之政”、國際政治思想中的“天地之公道”,等等。[5]272-283但是,這些思想未能促使社會上普遍的公共觀念的出現。最終在公權力強大時,很快就銷聲匿跡了。具有相同遭遇的還有小松裕論述的田中正造思想、米原謙論述的自由民權運動中的公共意識、平石直昭論述的福澤諭吉對社會的構想,等等。
總之,公共哲學研究者分別從公的封閉性、公私不平等關系等方面論述了日本公私的弊端。這些弊端造成了日本人“滅私奉公”“滅公為私”的公私觀的出現,阻礙了公共思想的發(fā)展。
為克服日本公與私的弊端,防止這些弊端給日本乃至世界帶來災害,公共哲學研究者結合歐美公共哲學的研究成果,著眼于日本公與私的特點,試圖在公與私之間找到公共性這一中間項,以達到“活私開公”的目的。
“活私開公”是由公共哲學研究會的發(fā)起人金泰昌提出的。根據他的解釋,“活私”是指個體生命的活動。社會上的每一個存在都是個體,都是私的體現和存在。在日語中,因為私是自我的表現,所以,日本的私又是具有身體和人格的。“因此,對作為自我的、個體存在的‘私’的尊重和理解,對‘私’所具有的生命力的保存與提高就是我們所要面對的課題,也就是構成生命之延續(xù)的‘活’的理念。”[9]7無數的私的活躍和發(fā)展產生了自我與他者相生相克、相輔相成的關系,這種關系又促使了變化與變革?!盎钏健本褪峭ㄟ^個體生命的運動,達到一種生生不息的動態(tài),讓充滿氣血、身體、靈魂的個體運動與天地間帶有“活”“動”“運”“化”等性質的“氣”之間相互促進。其中,私不是閉塞的自我中心的私,而是面向他人的私。在私里面,既有自我中心、自我強化的力量,同時又有脫離自我、自我解體的力量。利、義成為脫離自我的動機,愛和仁成為更強大的動機。“活私”既要防止缺乏利、義、仁、愛的私的彌漫,又要防止不加分析盲目對私進行批判的傾向。吉見俊哉指出,私的泛濫關鍵要看是對什么的泛濫,不能一味地認為是針對公利、公益、公義。否則,私永遠都是被否定的,或者是私只能成為公的附庸。[8]114
“開公”就是在上述“活私”的基礎上,把象征國家的公與代表個人利益的私中的善良、富裕、幸福等相關理念從極端、封閉的世界中解放出來,把這些作為人類共同的理念置于生活世界,并進一步擴展至地球與人類整個范疇,讓更多的人共有。對于如何打破日本公的封閉性,達到開放民主的目的,福田歡一認為,必須需要媒介,這個媒介就是私,但方法不是丸山真男所說的那種讓私從公的封閉性中“析出來”,而是通過“活私”實現公的民主化。[10]13-14
這樣,“‘活私開公’就是以私所具有的理、氣、場的理念的力量,使生活世界從技術官僚體制的支配下解脫出來使之自立,并且探討與開拓使制度世界與生活世界雙方都共同得到變革與改善的可能與途徑”[9]9。這種途徑就是公共哲學研究的公共性。對于公共性的含義,金泰昌認為,必須對“公共”賦予新意,與公的含義明確區(qū)分開來,“共”是要在全體中統(tǒng)合異質,而不是追求同質。[4]288-289以前,“共”是建立在“同”的基礎之上的,往往意味著在限定的空間內同質的人們共存。但是,現在的日本很難做到同質,所以不應該是“同”,而應該是在存“異”的基礎之上尋求“共”。共同體的“同”的基本條件之一是以某個人物、體制、認識等為中心而組成的一體化的時空,這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應該承認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僅靠共同體式的人類共存的方式是難以應對現代社會的多樣性的。這就需要與之不同的原理和想法,即探索不以“同”為前提的公的可能性。也就是把異質依舊作為異質對待的同時,共同創(chuàng)造“和”。所以,“共”不是全體、統(tǒng)合的意思,不是為了全體而消滅異質的個體,而是在普遍性、一般性的方向上,尋求國家理性和人的理性之間作為中間領域基本規(guī)范的媒介理性。這樣,在個人存在不被否定的前提下,形成并發(fā)展不被國家壟斷的公共性,讓公共性成為判斷國家決策、行動的基準。所以,公共哲學中的公共不是以國家共同體為中心,而是以市民為中心的。
小林正彌對于公共性的認識是建立在三維理念空間與四維時空的公共空間基礎之上的。他認為阿倫特和哈貝馬斯的很大貢獻就是把公的空間概念導入了公共性中。[2]146在此基礎上,小林進一步將公的時間維度擴大,把公共場所定義為四維時空。[2]144-145即,既有空間公共性,又有超越時間和世代的時間公共性。而公共性本來可以在水平公共性(基于對等、互動的平等關系)、垂直公共性(基于權力、權威的上下關系)、超越公共性(基于超越的原理、規(guī)范、倫理的基礎)的三維度精神空間上分析,所以公共性就可以在七維空間內說明。
山脅直司則認為公共應該是“全球-地區(qū)”的公共。他指出,公共是基于應答式的自我與他者的關系,既要考慮到每個人所處的自然、文化、歷史狀況,同時也要在跨越國界、民族的角度上使人際關系活性化,從而創(chuàng)建和諧的公共圈。[2]16-27這種自我與他者的理論,是一種在處理自我與他者關系中發(fā)展起來的交流型的關系。它不同于笛卡爾(Rene Descartes)提出的唯我論中的自我,也不同于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提出的揚棄他者為自我的帝國主義“精神”,更不同于和辻哲郎倫理學中片面理解的國民式的人際關系。建立在這種交流型關系基礎上的公共世界不是均質的世界,而是帶有多樣性、充滿動感和活力的世界。他還指出,要建立既包括全球性又包括地區(qū)性的“全球-地區(qū)”的公共,必須遵循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的“多文化共存發(fā)展”的觀點以及“世界同胞主義”的觀點,并把二者視為優(yōu)勢互補的兩方面,建立起一種交流型、多層次的“自己-他者-公共世界”的觀念。[2]18-19這個觀念既不同于國家至上主義的“自己-他者-公共世界”的觀點,也不同于將世界整齊劃一的“自己-他者-公共世界”的觀點。
總之,公共哲學研究就是在克服公私不分、公私對立的基礎上,在公與私中導入公共的概念,形成公、公共、私的三元論,以達到“在‘制度世界’里把握政府的‘公-民的公共-私人領域’三個層面的存在與關系,倡導全面貫徹‘活私開公’的制度理念,而在生活世界中提倡樹立‘自己-他者-公共世界’的生存理念,以此促進‘公私共媒’社會的形成”[1]29。
[1][日]佐佐木毅,[韓]金泰昌.公共哲學第5卷:國家·人·公共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日]佐佐木毅,[韓]金泰昌.公共哲學第10卷:21世紀公共哲學的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林美茂.公共哲學在日本的研究現狀與基本觀點 [J].學習與探索,2009,(5):17-23.
[4][日]佐佐木毅,[韓]金泰昌.公共哲學第1卷:公與私的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日]佐佐木毅,[韓]金泰昌.公共哲學第3卷:日本的公與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日]鈴木興太郎,[日]宇佐美誠,[韓]金泰昌等.公共哲學第20卷:世代間関係から考える公共性[M].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6.
[7][日]佐佐木毅,[韓]金泰昌.公共哲學第7卷:中間團體開創(chuàng)的公共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日]宮本久雄,[韓]金泰昌.公共哲學第15卷:文化と蕓能から考える公共性[M].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6.
[9]黃俊杰,江宜樺.公私領域的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10][日]佐佐木毅,[韓]金泰昌.公共哲學第2卷:社會科學中的公私問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張轉)
Japanese Public Philosophy Study and Traditional Public-and-Private Value Issues
WANG Meng1,2
(1.Japanese School,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Liaoning 116087,China;2.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
In the late 1990s of Japan,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trong privatization and spirit of new nationalism resulted in many social issues.In the world,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requested Japan public domain to further develop from space dimension.With such a background,public philosophy was emerging.Public philosophy researchers analyzed the drawbacks on Japan public-and-private issues,and found that the public closure and the inequality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position were the crux of Japan's public-and-private issues,and was an arch-criminal to cause"public-abiding and private-extirpating"and"private-extirpating for public-abiding".They believed that private liberating and public unlocking was the key to resolve Japan's traditional public-and-private issues.In other words,on the base of overwhelming public-and-private monism and dualism,public concept was brough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existence and co-prosperity among self,others and society.
public philosophy;public-and-privacy;private liberating and public unlocking
B313
A
1673-1972(2016)05-0069-05
2016-07-08
王猛(1981-),男,河北滄州人,大連外國語大學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日本思想史、日本文化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