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共三代領導人新聞“把關”理念的演進
——以新聞思想史視野分析三代領導人相關論述

2016-04-13 08:09:29樊昌志李衛(wèi)平
惠州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理念

樊昌志,李衛(wèi)平

(1.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2.惠州學院電子信息與電器工程學院電子科學系,廣東 惠州 516007)

中共三代領導人新聞“把關”理念的演進
——以新聞思想史視野分析三代領導人相關論述

樊昌志1,李衛(wèi)平2

(1.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2.惠州學院電子信息與電器工程學院電子科學系,廣東 惠州 516007)

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在新聞宣傳工作中初步形成新聞“把關”理念;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其新聞“把關”理念得以強化,并對其形成典型表述?!拔母铩币院?,第二代領導人繼承“文革”前形成的新聞“把關”理念,對其典型表述進行再闡發(fā),并清理“文革”時“以階級斗爭為綱”對新聞“把關”的錯誤影響。第三代領導人面對新時期的新形勢,繼承前兩代領導人的新聞“把關”理念,并進行創(chuàng)新,對前兩個時期的典型表述進行新的闡發(fā)。三代領導人的新聞“把關”思想一脈相承。

新聞“把關”;新聞宣傳;新聞理念;領導人;典型表述

一、引言

有學者認為,“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中國傳媒,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新聞把關模式,它能保證媒體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服從服務于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1]55”,這“一套成熟的新聞把關模式”是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的,是中國共產黨特別是其卓越領導人在管理新聞宣傳事業(yè)的過程中逐漸凝練出來的。

“把關人”研究是西方大眾傳播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理論。“‘把關人’研究的目的就是發(fā)現(xiàn)在新聞媒介內部,傳播者如何選擇新聞的微觀現(xiàn)象與規(guī)律[2]20”。駱正林則分析道,“在新聞生產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上都有不同的把關人,他們按照特定的價值標準對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1]50”。據此,本文認為,在新聞傳播活動中“把關”,就是運用某種標準選擇新聞事實以進行傳播。

在新聞宣傳中“把關”,是中共三代領導人的共識。盡管其典型表述隨時代的更替而變化,但其核心內涵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其新聞“把關”思想,成了指導新聞宣傳的實踐規(guī)則。

二、第一代領導:開創(chuàng)新聞“把關”理念,歸納凝練典型表述

建國以前,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新聞“把關”理念得以形成,成為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新聞宣傳理念。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由于處于“冷戰(zhàn)”的國際大環(huán)境中,新聞“把關”理念得到強化,對如何進行新聞“把關”被歸納凝練成了一種典型表述。

(一)毛澤東新聞“把關”理念在其新聞實踐中的演進

1.新聞“把關”理念的濫觴期: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

其時間跨度大致為1924-1927年。期間,中國共產黨參與國民革命,營造革命輿論,幫助國民黨動員群眾,發(fā)動群眾。毛澤東在此期間的相關重要觀點是:新聞報道要通過傳播事實以策動輿論,指導革命工作。

對于如何舉辦刊物,傳播新聞,毛澤東主張用事實說話[3]24-26。1925年12月5日,他在《〈政治周報〉發(fā)刊理由》中寫道:“為什么出版《政治周報》?為了革命?!薄啊蚍锤锩麄鞣垂?,以打破反革命宣傳’,便是《政治周報》的責任?!薄拔覀兎垂橙说姆椒?,并不多用辯論,只是忠實地報告我們革命工作的事實。敵人說:‘廣東共產’,我們說:‘請看事實’。敵人說:‘廣東內訌’,我們說:‘請看事實’。敵人說:‘廣州政府勾連俄國喪權

辱國’,我們說:‘請看事實’。敵人說:‘廣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熱民不聊生’,我們說:‘請看事實’”?!啊墩沃軋蟆返捏w裁,十分之九是實際事實之敘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對于反革命派宣傳的辯論”[1]3-5。

由此可以推斷:毛澤東認為辦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傳播事實,這說明其對開展新聞宣傳業(yè)務的方法是有選擇的,認為新聞宣傳應有的放矢而不必面面俱到,重事實傳播而不重空談辯論。其新聞“把關”理念已經濫觴。

2.新聞“把關”理念的破土期: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

其時間跨度大致為1927-1936年。期間,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開展武裝割據和土地革命戰(zhàn)爭。毛澤東在此期間的相關重要觀點是:主辦報紙應以報道新聞為主,新聞報道要傳播事實,發(fā)動群眾,推動群眾斗爭,但不能泄露軍事秘密,并且不登載夸張了的“事實”和無關緊要的事實。

1931年3月,毛澤東在《怎樣辦〈時事簡報〉》的小冊子中寫道:要在“紅色區(qū)域舉辦《時事簡報》,提高群眾的斗爭情緒,打破群眾的保守觀念”,在“新爭取的區(qū)域用《時事簡報》去推動群眾斗爭”?!啊稌r事簡報》……不做文章,只登消息。登的消息是紅軍的活動(作戰(zhàn)勝利,幫助群眾分田等等,但軍事秘密如紅軍的人數、槍支、編制、行動、番號等不可登載,以防泄露)”;并且“凡屬不關緊急的事不登載”[4]27-32。

由此顯而易見:毛澤東認為對傳播的新聞事實要進行選擇。這說明,毛澤東已經形成了在新聞宣傳中進行新聞事實選擇的明確觀點。其新聞“把關”理念已經破土而出。

3.新聞“把關”理念的豐盈期:合作抗日與爭取和平民主建國時期

其時間跨度大致為1937-1946年。期間,國共又合作,又斗爭。中國共產黨的斗爭策略是:又斗爭,又團結,以斗爭求團結。當國民黨擺出合作的姿態(tài),中國共產黨就不再對其開展尖銳的斗爭,在輿論上也是這樣。期間,毛澤東的相關重要觀點是:新聞報道傳播事實要能直接指導目前工作,要符合黨的當前政策,不符合當前政策的新聞報道不能發(fā)表;宣傳人員不要鬧獨立性。

1942年9月15日,毛澤東給陳毅發(fā)電報,強調:“在宣傳方面,亦請注意向宣傳人員說明,極力避免談國民黨壞處及作國共好壞比較?!K北報紙刊物請你抓緊,務使它們的宣傳服從于黨的當前政策。”1942年10月28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書記處起草的給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指示稱:“各地……務使通訊社及報紙的宣傳完全符合于黨的政策,務使我們的宣傳增強黨性,……克服宣傳人員中鬧獨立性的錯誤傾向”[4]96-97。

1946年,毛澤東強調宣傳一定要適應形勢的發(fā)展變化。5月22日,給新華社、解放日報社代理社長兼總編輯余光生的信稱:“從二十三日起,摩擦消息暫行停止廣播,惟報上仍可登載一部分?!?月27日,給陸定一的信稱:“文章的寫法宜改變,因為在解放區(qū)軍民中目前的中心問題不是對美蔣的幻想問題,存在這種幻想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向軍民描寫美蔣怎么厲害,怎么兇,這在七月以前是必要的,七月以后則不但不必要,且有副作用了”[4]134。

由此可以看到:毛澤東認為選擇性地傳播事實,其標準是要能直接指導目前工作,要符合黨的當前政策。相比較前一階段,僅僅關注“對傳播的新聞事實要進行選擇”,其新聞“把關”理念變得越發(fā)豐盈了。

4.新聞“把關”理念中的“把關”標準確認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

其時間跨度大致為1947-1949年。1947年以后,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各地擴大戰(zhàn)果,各根據地的力量不斷擴大,隨著戰(zhàn)局的變化,也出現(xiàn)了各自為戰(zhàn)和中央鞭長莫及的分散狀況。為加強對全國戰(zhàn)局的把握,加強對各根據地的領導,中央委員會和毛澤東強調權力要集中到中央。期間,毛澤東的相關重要觀點是:新聞報道一定要符合中央政策,無條件地宣傳中央的路線和政策,不符合中央政策的不能宣傳。

1948年2月11日,毛澤東為中央起草了對黨內的指示《糾正土地改革宣傳中的‘左’傾錯誤》,批評“最近幾個月中,許多地方的通訊社和報紙,不加選擇地沒有分析地傳播了許多包含‘左’傾錯誤偏向的不健全的通訊或文章[4]140-141”。1948年6月3日,他在中共中央轉發(fā)的華東局來電《華東近一年來辦報情形》上寫了一段批語:“……中央局(分局)及區(qū)黨委(省委)對于自己的報紙,必須于每天出版之前,由一個完全懂得我黨正確路線和正確政策的同志,將大樣看一遍,改正錯誤觀點,然后出版……”。8月28日,他在中共中央關于請示報告制度的決定起草過程中加寫上:“各地黨報必須無條件地宣傳中央的路線和政策,并不得在宣傳中央中將中央和受中央委托執(zhí)行中央的路線、政策和任務的機關(各中央局、分局、軍委分會和前委會)相平列”[4]155-156。1949年1月26日,他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給東北野戰(zhàn)軍并告北平市委、天津市委、各中央局、各野戰(zhàn)軍、各有關單位的電報中強調:“我軍入北平,只宣

傳約法八章及毛主席一月十四日聲明,不要再發(fā)出任何口號[4]159-160”。

由此可以看出:毛澤東認為,選擇性地開展新聞報道不但要能直接指導目前工作,符合黨的當前政策,而且“一定要符合中央政策”。其新聞“把關”理念對“把關”標準(“一定要符合中央政策”)進行了最終確認。

5.新聞“把關”理念的變奏期:解放初期

時間跨度大致為1950-1956年。期間,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舉,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由革命轉向經濟建設;并且由奪取政權轉變?yōu)楸Pl(wèi)政權。而在當時,已經滋生出驕傲、腐敗現(xiàn)象。期間,毛澤東的相關重要觀點是:報紙要適應工作重點的轉移,積極開展和開展好批評,報紙批評要“開、好、管”,輿論一律又不一律。

1953年1月、2月,毛澤東指示:“凡典型的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的事例,應在報紙上廣為揭發(fā)。”到了1954年4月,他與胡喬木談話時則強調:“關于報紙上的批評,要實行‘開、好、管’的三字方針。開,就是要開展批評。不開展批評,害怕批評,壓制批評,是不對的。好,就是開展得好。批評要正確,要對人民有利,不能亂批一陣。什么事應指名批評,什么事不應指名,要經過研究。管,就是要把這件事管起來。這是根本的關鍵。黨委不管,批評就開展不起來,開也開不好[4]173-177”。1955年5月24日,為批判胡風,他寫了《駁“輿論一律”》。其中寫道:“我們的輿論,是一律,又是不一律[5]157-158”。

由此可以推論:毛澤東既強調適度“把關”,也強調嚴格“把關”。其新聞“把關”理念出現(xiàn)了變奏。

6.新聞“把關”理念的典型表述成型期:1957年初

1957年初,國內已經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正在醞釀大躍進;中央和毛澤東已經在醞釀全黨整風,并醞釀讓黨外人士幫助黨內整風。國際上仍處于冷戰(zhàn)階段。期間,毛澤東的相關重要觀點是:有“新聞”,有“舊聞”,有“無聞”;新聞是否發(fā)表,要看是否符合人民利益。

1957年3月10日,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期間,毛澤東召集新聞出版界部分代表座談,他說:“對具體問題要作具體分析,新聞的快慢問題也是這樣。有的消息,我們就不是快登慢登的問題,而是干脆不登。比如土改新聞就是這樣,我們在報上不宣傳,免得傳播一些不成熟的、錯誤的經驗[4]193”。5月18日,他向吳冷西正式談道:“無產階級的新聞政策和資產階級的新聞政策,有一個共同點,這就是新聞有階級性、黨派性。資產階級報紙只登對他們有利的東西,不登對他們不利的東西。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報紙也不登對我們有害的東西?!小侣劇?,有‘舊聞’,有‘無聞’。第一有自由,凡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有自由;第二無自由,凡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都無自由,即有限制[6]33?!敝链耍珴蓶|對新聞“把關”如何開展,終于形成了典型表述:“有‘新聞’,有‘舊聞’,有‘無聞’。”

(二)第一代領導集體中其他領導人對新聞“把關”的類似論述

1.劉少奇:“對敵人有利,對我不利……就不能公開報道”

1956年5月28日,新華社編委會向中央匯報了新華社的工作情況和問題。會上,劉少奇強調,“對于美聯(lián)社、路透社等外國通訊社的消息,我們應該有選擇地登一些?!覀儜撟屓嗣裰朗澜缯鎸嵡闆r……?!钡瑫r也說:“在我們的報紙上不能把人家罵我們的東西全部照登出來?!薄拔覀兊男侣剤蟮啦荒艹A級,不能有客觀主義;要有堅定的人民立場、階級立場,要有馬克思列寧主義觀點和方法。新聞報道要客觀、真實、公正,同時要考慮利害關系,看看對人民和無產階級事業(yè)是否有利?!薄靶氯A社要成為世界性通訊社,新華社的新聞就必須是客觀的、真實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時必須是有立場的?!痹谡劦絿鴥刃侣剤蟮罆r,他說:“對工作中的缺點,要有分析,弄清楚什么事情可以報道,什么事情不可以報道,不能不加分析地對任何問題都一概報道?!薄笆虑槭钦鎸嵉?,但如果公開報道了,對敵人有利,對我不利,那么,就不能公開報道,可寫成內部參考資料”[7]359-363。

2.朱德:“發(fā)現(xiàn)問題……不要小題大做,事事亂登”

1950年5月6日,朱德在《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談話》提到了報紙的作用。他說:“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隨時總結經驗,在黨刊或報紙上公布,以教育全黨和人民……但也要注意,一定要選擇有重大教育意義的事件才能登報,不要小題大做,事事亂登[8]289-290”。

3.陳云:時機不好,“不宜在報上發(fā)表”

1947年3月22日,陳云對新華社遼東分社送審的兩篇新聞稿提出了不予發(fā)表的意見,其理由是發(fā)表時機不當[9]357。公私合營后出現(xiàn)了工商業(yè)者和家屬的增資捐獻活動,1956年3月30日,陳云在《公私合營后一些問題的解決辦法》講話中談到,“這是表揚不得的,如果報上宣傳了,就會形成一種空氣,一種壓力,發(fā)生強迫命令的現(xiàn)象,使不能或者不愿意增資的人也增資了[10]305”。不要隨便表揚,這是陳云獨特的新聞宣傳觀念。

從劉少奇、朱德、陳云的相關論述,特別是從以上劉少奇對新華社的指示,可以看出:新聞“把關”理念,并不是毛澤東一個人的思想,而是中央領導集體的共識。僅僅由于毛澤東長期主持中央工作,并且直接指揮新聞宣傳工作,并且,他又有在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的學習經歷,和舉辦《湘江評論》、《政治周報》的經驗以及指揮延安《解放日報》、《人民日報》等黨報的新聞宣傳的經驗,他關于新聞“把關”的思想更系統(tǒng)一些。

三、第二代領導:繼承新聞“把關”理念,重新闡發(fā)典型表述

自1957年初新聞“把關”理念成型以后,直至“文革”開始,中共以新聞報道指導工作的思路基本沒有改變,但這種指導越來越迎合政治斗爭的需要。到“文革”期間,“無聞”的范圍越來越大,凡是不利于“當前最大的政治”——階級斗爭的新聞,都要被“無聞”,于是出現(xiàn)了大批判的泛濫,助長了“文革”的災難。

“文革”以后,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總結以往的歷史經驗與教訓,對“文革”期間對“無聞”的泛化作了摒棄,繼承了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文革”以前形成的新聞“把關”理念,并對其典型表述進行了重新闡發(fā)。

(一)胡耀邦對毛澤東新聞“把關”理念的繼承與對典型表述的闡發(fā)

對新聞“把關”,胡耀邦有多次深刻的闡述。胡耀邦甚至提出了與毛澤東如何開展新聞“把關”的典型表述“有‘新聞’,有‘舊聞’,有‘無聞’”極為類似的表述:“該快則快,該慢則慢,該壓則壓,有些還要注意內外有別?!?/p>

1.“不要急急忙忙公開發(fā)表”

1979年1月18日,胡耀邦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對理論宣傳提出要求:“為了把理論工作做好,請所有報刊、各級宣傳部注意兩個問題。第一,對于有分量、有影響的重點理論文章,不要匆忙發(fā)表,要深思熟慮,研究清楚……第二,要多走群眾路線,多找人審查,提意見[11]1”。

1979年2月28日,胡耀邦在中宣部討論新聞工作會上講話,他說:“有些爭議的重大理論問題,有關全黨性的重大決策和措施的問題,還是采取先黨內后黨外的程序為好。先在內部充分討論清楚,不要急急忙忙公開發(fā)表。……關于毛主席的缺點錯誤,在我們沒有認真研究清楚之前,講多了好不好?公開在報紙上講好不好?……我們在報刊上或日常講話中,把他老人家的缺點錯誤講得多了好不好?我們必須站在全黨全國人民的利益上來考慮這個問題”。

2.“總不要以暴露為主”

1981年10月2日,胡耀邦同宣傳口領導同志座談時提到要正確對待暴露:“新聞界報道一個黑暗面,一個陰暗面,一種落后現(xiàn)象,這不是暴露?……我們這個制度的國家里,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壞人壞事總是極少數?!跀盗可?,總不要以暴露為主[13]17”。

3.“不能搞所謂純客觀的報道”

1982年4月24日,胡耀邦在《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問題》中提到:“關于新聞報道,首先,崇洋的東西不要登報;第二,注意政策,第三,要核實清楚,不要浮夸的假東西。我們的報刊對于資本主義世界的報道,要很嚴肅,很慎重,要采取分析批判的態(tài)度,決不能美化,不能搞所謂純客觀的報道。新聞是意識形態(tài)的東西,不能沒有階級性[11]10”。

4.“該快則快,該慢則慢,該壓則壓”

1985年2月8日,胡耀邦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作了《關于黨的新聞工作》的發(fā)言。他說:“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政治方向和基本政策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在這些根本問題上大家的聲音相同是必然的和自然的,硬要發(fā)表‘不同’的聲音就反而是不自然的了?!薄靶侣劰ぷ鲬斨v求時效,但不是說所有問題都要無條件地追求時效?!荒馨阎v求時效同匆匆忙忙混淆起來。某些重要新聞、重大事件,不考慮成熟,必須請示的也不請示,就急急忙忙發(fā)表,這往往會使黨的威信遭受損失。反過來說,有些大事暫時不發(fā)表,反而有利。比如《鄧小平文選》,其中有些很重要的講話就是幾年以前講的,當時沒有發(fā)表,后來發(fā)表出來,還不是大新聞?……重大新聞的時間性要服從于政治任務。該快則快,該慢則慢,該壓則壓,有些還要注意內外有別”[14]1-7。

(二)第二代領導集體中其他領導人對新聞“把關”的類似論述

1.鄧小平:一些相關提法

鄧小平作為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他主要起著思想領導的核心作用。但他對新聞工作的直接論述不多,一般與思想政治工作、宣傳工作結合在一起進行論述。早在1957年2月,鄧小平在中央書記處討論新華社工作時,曾發(fā)表意見:“新華社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的通訊社,不是有聞必錄[15]23”。1980年12月25日,鄧小平說,“報紙上的正確批評的作用應該肯定,但是應當注意不要把個別的現(xiàn)象當作普遍現(xiàn)象,不要把局部的東西夸大為整體[16]366”。1985年9月23日,鄧小平

說:“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產品,要堅決制止壞產品的生產、進口和流傳。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宣傳,也就是資本主義道路的宣傳,一定要堅決反對[16]145”。

2.胡喬木:“不能夠給反革命言論自由”

胡喬木強調要通過對新聞的及時報道來堵漏洞、防謠言,并重提“輿論一律”的必要性。1980年2月6日,胡喬木在北京新聞學會成立大會上說:“‘輿論一律’,并不是在任何的意義上都不需要?!薄盀橹覀儑夷軌蛴谐浞值牧α坎⑶野堰@些力量集中起來,實行四個現(xiàn)代化,我們就不能夠給反革命言論自由。我們的社會不是一個公園,可以你這樣講,他那樣講,講完了以后,什么事情都沒有[15]59-61”。1987年2月22日,胡喬木在首都新聞界座談會上說:“新聞要真實,同時也要及時。有一部分問題,不宜于在沒有看清楚之前就制造輿論。……說新聞要及時,絕不是說可以出錯;萬一出錯,必須及時認真更正,這樣才能使新聞機構獲得人們的信任。另外,也決不允許泄密。新聞工作者不但要遵守紀律,還要遵守國家的法律[17]661-663”。

3.習仲勛:新聞報道“不能搶先”

習仲勛早在40年代延安時期就擔任西北局的書記,直接領導了《邊區(qū)群眾報》的新聞宣傳工作。習仲勛的觀點來自于延安時期領導新聞工作的經驗與對中央政策的認識。在他成為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后,1985年2月8日,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習仲勛對胡耀邦的相關論述補充說,新聞報道“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急急忙忙。該今天發(fā)表的今天發(fā)表,該明天發(fā)表的明天發(fā)表,不能搶先[14]7”。

從胡耀邦的一些重要觀點和其他領導人類似論述中可以得出結論:盡管有不同的表述,但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新聞“把關”理念,是對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50年代成型的新聞“把關”理念的直接繼承,也是對“文革”時期對“無聞”理念有意歪曲的撥亂反正。

四、第三代領導:創(chuàng)新新聞“把關”理念闡發(fā)發(fā)展典型表述

第三代領導集體在國際政治風云變幻中開始主持中國大局,承擔著繼續(xù)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重任。如何在任期中確保社會主義的紅旗不倒,如何確保穩(wěn)定,如何確保中國的全面進步,這是他們的根本任務。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繼承毛澤東胡耀邦的新聞“把關”理念,并有所創(chuàng)新,還對其典型表述進行了闡發(fā)發(fā)展。

(一)江澤民對毛澤東胡耀邦新聞“把關”理念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

“禍福論”、“導向論”[18]4是江澤民對新聞宣傳工作的根本觀點,也是他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宣傳工作理論的根本著力點,是他在新時期的新聞宣傳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思想。江澤民的新聞“把關”思想以此為根基。1993年及以前,他強調的是確保社會主義的根本大局;之后,他強調的是在確保的基礎上通過引導形成合力。江澤民對新聞“把關”理念的創(chuàng)新表述“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從全局出發(fā)”,與胡耀邦對新聞“把關”典型表述的闡發(fā)“該快則快,該慢則慢,該壓則壓,有些還要注意內外有別”和毛澤東對新聞“把關”的典型表述“有‘新聞’,有‘舊聞’,有‘無聞’”都極為類似。但江澤民并沒有太多關注新聞的快慢問題,而是更多關注新聞的內容和登載的方式問題。其“怎么登”、“從全局出發(fā)”,是對前兩代領導人新聞“把關”理念的整合創(chuàng)新。其中,整合進了毛澤東在50年代提出的“政治家辦報”的思想。毛澤東的“政治家辦報”,基本上是從如何發(fā)表評論(社論)引導輿論的角度來考慮的,而不太注重從發(fā)表新聞的角度去說。毛澤東曾經說過:“寫社論不聯(lián)系當前政治,這哪里是政治家辦報?”“寫文章尤其是社論,一定要從政治上總攬全局,緊密結合政治形勢,這叫政治家辦報”[6]40-41。江澤民把毛澤東從如何發(fā)表評論(社論)而產生的提法“政治家辦報”,放到了對新聞“把關”的考量中。

1.不能“任何事情都透明”

1989年11月28日,江澤民在新聞工作研討班上發(fā)表講話《關于黨的新聞工作的幾個問題》。他說:“一些東西屬于國家機密,不能見諸報紙、廣播、電視。這在任何國家都是如此的。要求任何事情都透明,以為這樣才是民主、自由,不是幼稚無知,就是別有用心。什么可以透明,什么不能透明,什么可以增加一點透明,都要以黨的利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為標準,要看是否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政局的穩(wěn)定、經濟的穩(wěn)定、人心的穩(wěn)定[19]4”。這是針對80年代要求不論條件進行政治透明思潮的一種回擊。

2.“原則面前、是非面前,切不可含含糊糊”

1993年,江澤民在《求是》雜志當年第5期發(fā)表文章《宣傳思想戰(zhàn)線是我們黨的一條極其重要的戰(zhàn)線》,希望宣傳思想工作保持鮮明性的特點:“我們應該提倡什么、發(fā)揚什么,應該反對什么、限制什么?……在大的原則面前、是非面前,切不可含含糊糊?!瓕S色的東西和其他腐朽、丑惡的東西,我們黨和政府歷來是反對的。越是改革開放,越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越要防止這些東西的蔓延”。

3.宣傳思想工作要“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和“鼓舞人”

1994年1月24日,江澤民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fā)表講話,說:“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必須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斷培養(yǎng)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中發(fā)揮有力的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作用?!薄澳切┥⒉挤穸h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東西,散布腐朽思想、頹廢情緒以及傳播封建迷信、渲染色情暴力的東西,危害我們的事業(yè),損害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群眾十分不滿,不能任其泛濫”[21]2-6。

4.“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從全局出發(fā)”

1996年9月26日,江澤民視察人民日報社時發(fā)表講話。他說:“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報社的同志要有大局意識、全局觀念,堅持政治家辦報,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從全局出發(fā),從黨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fā)”[22]3-4。

5.“該管的要管住”,“一定要把好關口”

1999年1月21日,江澤民與出席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的同志座談并作重要講話時強調:對錯誤的東西要頭腦清醒,心中有數,沉著處理。不能把錯誤的東西炒熱,更不能讓錯誤的東西干擾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在事關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分清是非,不能聽之任之。要特別注意維護社會政治穩(wěn)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宣傳紀律,切實做到令行禁止。該管的要管住,重要的宣傳陣地和傳播手段,一定要把好關口,絲毫不能出問題。[23]1

(二)第三代領導集體中其他領導人對新聞“把關”的類似論述

1.李瑞環(huán):“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1989年11月25日,李瑞環(huán)在新聞工作研討班上發(fā)表講話《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他說:“我們所說的‘正面’,所說的‘為主’,就是要著力去宣傳報道鼓舞和啟迪人們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熱愛偉大祖國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yōu)橥苿邮澜绾推脚c發(fā)展而斗爭的東西??傊磺泄奈韬蛦⒌先藗?yōu)閲业母粡?、人民的幸福和社會的進步而奮斗的新聞輿論,都是我們所說的正面,都應當努力加以報道?!彼€說:“對于西方和港臺反共報刊發(fā)表的對我進行攻擊、挑撥的文章,不得隨意轉載。黨員和干部也不得私自同境外反共報刊建立聯(lián)系,或向他們提供黨和政府的內部材料。絕不允許在那些反動報刊上發(fā)表反對黨的主張的文章。”“新聞單位要加強保密觀念,嚴格保密紀律,健全保密制度。對中央授權有關新聞單位發(fā)布的重要新聞,其他新聞單位不得搶先。要注意內外有別,新聞從業(yè)人員在工作中了解的機密,絕不準向無關人員透露,更不得傳播各種小道消息”[19]7-14。

2.丁關根:“六要六不要”

1994年1月29日,丁關根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fā)表了《關鍵是要扎扎實實地工作》的講話。他說:“第一,要幫忙,不要添亂?!薄暗诙?,要唱響主旋律,不要搞‘噪音’。”“第三,要注意社會效益,不要見利忘義。”“第四,要遵守宣傳紀律,不要各行其是?!薄暗谖澹劢埂?,不要‘散光’?!薄暗诹葑ヂ鋵?,不要搞花架子”[21]11-12。

概言之,第三代領導集體中其他領導人的相關論述,與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江澤民同志的新聞“把關”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五、結語

通過以上描述與分析可見,從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毛澤東的“有‘新聞’,有‘舊聞’,有‘無聞’”,到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代表胡耀邦的“該快則快,該慢則慢,該壓則壓,有些還要注意內外有別”,再到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江澤民的“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從全局出發(fā)”,中共三代領導集體對新聞“把關”理念的典型表述和闡發(fā),無論從語言表達形式還是從其內容看,都極為類似。盡管從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他們之間存在對新聞“把關”理念開創(chuàng)、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但完全可以說,它是中共各個歷史階段的領導層的共識,是中共領導新聞宣傳工作的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

注釋:

①1948年12月22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布告宣布。

②即《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關于時局的聲明》。

[1]駱正林.根據新聞把關原理規(guī)范政治信息傳播[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50-55.

[2]陳謙,孫霖.關于西方新聞“把關人”研究“復雜化”與“簡單化”的辯證思考[J].新聞界,2002(3):20.

[3]黃順銘.“用事實說話”的歷史脈絡探微[J].當代傳播,2004(2):24-26.

[4]毛澤東.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

[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57-158.

[6]吳冷西.憶毛主席:我親身經歷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片斷[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

[7]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匯編:下卷[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359-363.

[8]朱德.朱德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89-290.

[9]袁亮.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云與新聞出版[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3:357.

[10]陳云.陳云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11]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新聞年鑒1984[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4.

[12]宣傳動態(tài)(選編)1979[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14-16.

[13]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開創(chuàng)新聞工作新局面[M].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5:17.

[14]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新聞年鑒1985[M].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5.

[15]新華社新聞研究所.鄧小平論新聞宣傳[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16]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胡喬木.胡喬木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61-663.

[18]陳富清.江澤民輿論導向思想研究[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4.

[19]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新聞學會聯(lián)合會.中國新聞年鑒1990[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20]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新聞年鑒1993[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1-4.

[21]中國新聞年鑒雜志社.中國新聞年鑒1995[M].北京:中國新聞年鑒雜志社,1995.

[22]中國新聞年鑒雜志社.中國新聞年鑒1997[M].北京:中國新聞年鑒雜志社,1997:3-4.

[23]中國新聞年鑒雜志社.中國新聞年鑒2000[M].北京:中國新聞年鑒雜志社,2000:1.

【責任編輯:趙佳麗】

Evolution of Press-gate-keeping Idea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CPC Leaders——Analyses of their related discussions by viewing of intellectual journalism history

FAN Chang-zhi1,LI Wei-ping2
(1.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2.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516007,Guangdong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revolutionary war,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PC leaders formed preliminary press-gate-keeping ideas in journalism.At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their press-gate-keeping ideas were intensified,and they had typical statements.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PC leaders inherited the previous press-gate-keeping ideas,refreshed the typical statements,and got rid of the mistakes of“the Class Struggle as Key”to press-gate-keeping.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in the new period,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PC leaders inherited press-gate-keeping ideas of the two previous generations,innovated them,and refreshed the typical statements of the two previous periods.Therefore,the press-gate-keeping ideas of three generation of CPC leaders come down in the continuous line.

Press-gate-keeping;news propaganda;news ideas;leaders;typical statement

G210.9

A

1671-5934(2016)05-0069-07

2016-05-03

樊昌志(1966-),男,湖南益陽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新聞理論和傳播理論。

猜你喜歡
理念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融入
凸顯理念,學也張揚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您的理念 我們的解決方案
新發(fā)展理念需落實于實踐
申康的平衡理念
“健康中國”應深刻融入執(zhí)政理念
永新县| 海南省| 辽中县| 祁连县| 伊宁县| 延川县| 开鲁县| 柳河县| 九龙城区| 岳阳县| 眉山市| 沙湾县| 游戏| 天等县| 阿图什市| 阿巴嘎旗| 兴国县| 柘城县| 郴州市| 汝州市| 永兴县| 龙泉市| 永丰县| 山西省| 冀州市| 寿阳县| 邢台市| 拉萨市| 五莲县| 商都县| 喀喇沁旗| 崇州市| 新乡市| 察雅县| 清丰县| 屯门区| 响水县| 沾化县| 信丰县| 洞头县|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