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海仲裁案的國際法評析及中國對策

2016-04-13 11:20:40王蒙磊
關鍵詞:仲裁庭管轄權國際法

王蒙磊

(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9)

?

南海仲裁案的國際法評析及中國對策

王蒙磊

(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9)

菲律賓和中國的島嶼爭端實質(zhì)上是南海劃界問題,其實質(zhì)就是主權爭端。主權爭端不屬于《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調(diào)整范圍。關于中菲之間海洋爭端,中菲之間存在著排除適用司法管轄的聲明。菲方不顧事實,單方面提起仲裁。根據(jù)《公約》規(guī)定,仲裁庭只對公約的適用和解釋爭端具有管轄權,南海爭端不屬于仲裁庭管轄范圍。關于未來南海爭端的解決還是應在遵守國際法的前提下,通過外交談判協(xié)商解決。

南海爭端;管轄權;海洋法公約;強制仲裁;國家實力

一、案件介紹

(一)案件起因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單方面向仲裁庭(依據(jù)1982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成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包括黃巖島在內(nèi)的南海爭端,提起仲裁程序。在《關于西菲律賓海的通知和主張聲明》中,提出了13項訴求。2014年3月30日,菲律賓向仲裁庭提交書狀,對此前的13項訴求做出了一些調(diào)整,調(diào)整為15項訴求,主要是增加了海洋環(huán)境方面的訴求,一并向仲裁庭提出。中國在2013年2月19日作出聲明,不接受菲律賓所提出的仲裁要求,并將菲律賓照會及所附通知退回。但國際常設仲裁法院在2013年6月25日成立了由5名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并于當年8月27日發(fā)表第一號程序令,確立了書面程序的初始時間表和適用規(guī)則;又在2014年6月3日發(fā)布第二號程序令,確定中國提交辯訴狀的答辯日期為2014年12月15日。中國政府在2014年12月7日授權外交部發(fā)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菲律賓共和國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重申中國不接受、不參與該仲裁的嚴正立場,并從法律角度全面闡述中國關于仲裁庭沒有管轄權的立場和理據(jù)。強調(diào)指出,仲裁庭對于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明顯沒有管轄權;各國有權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中國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具有充分的國際法依據(jù)。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的做法,不會改變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的歷史和事實,不會動搖中國維護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和意志,不會影響中國通過直接談判解決有關爭議以及與本地區(qū)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wěn)定的政策和立場。[1]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作出《管轄權和可受理性裁決》(Award on Jurisdiction and Admissibility 29 October 2015)(以下稱《裁決》),該《裁決》裁定仲裁庭對菲律賓提出的部分訴求是對《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稱《公約》)的解釋和適用的爭端問題,仲裁庭對本案有管轄權,對于菲律賓的其他訴求法庭將在實質(zhì)審理階段進行一并審理。

(二)案件起因的歷史由來

1971年7月10日,菲律賓第一次提出南沙群島的主權要求。到1974年菲律賓宣稱已經(jīng)控制了南沙群島,并在南海開始開采石油資源。1999 年5月,菲律賓以軍艦擱淺坐灘的方式變相占領了仁愛礁,擴建了中業(yè)島的機場跑道。菲還圖謀占領我國黃巖島。2001 年 3 月 15 日,菲律賓副總統(tǒng)兼外長金戈納公開宣稱“黃巖島是菲律賓領土的一部分,菲已對該島行使主權和管轄權”。[2]

2010年菲律賓阿基諾總統(tǒng)的親美政策使得中菲關系惡化,到2012年的黃巖島對峙事件,使得中菲關系一度緊張。縱觀幾十年的歷史,菲律賓通過占領南海諸島,抓捕中方在南海作業(yè)的漁民來“宣誓南海主權”,達到非法占領島嶼的目的,進而對南海的漁業(yè)資源和石油資源進行開采。到2013年,菲律賓想通過仲裁來達到合法占有南海諸島的目的,企圖在國際社會制造輿論,掩蓋非法目的。

對此,對于菲律賓的跳梁小丑的做法,中國始終堅持,中國對南海享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對于仲裁是始終不接受、不參與的嚴正立場。并聲明指出,仲裁庭對該案明顯是沒有管轄權的。

管轄權是一個案件的基礎和前提,一個適格的管轄權,才能使案件實體審理的公正性具有更強的說服力。管轄權是程序性問題,程序的不公正,很難保證實體審理公正。

二、《公約》的“強制仲裁”

傳統(tǒng)的仲裁是必須仲裁雙方選定仲裁機構和仲裁員,仲裁的前提條件是仲裁雙方同意仲裁為前提。雙方同意構成仲裁的基礎,只要有一方不同意,仲裁就不能實施。

很多人認為,依據(jù)《公約》成立的海洋法庭或者仲裁庭具有了單方提起強制仲裁的權力。其依據(jù)是《公約》的第286條,“如已訴諸第一節(jié)而未得到解決,經(jīng)爭端任何一方請求,應提交根據(jù)本節(jié)具有管轄權的法院或法庭”。這里的“經(jīng)爭端任何一方請求”似乎可以看成公約的“強制仲裁”依據(jù)。從這些條件看,貌似菲律賓提起仲裁,不管中方是否同意仲裁,仲裁庭都是具有強制管轄權的,因為,中國和菲律賓都是《公約》的締約國,依據(jù)古老的法彥“條約必守原則”,中國應該有遵守仲裁的義務。所有的這一切看起來似乎很合理,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似乎是合乎依據(jù)的,仲裁庭做出《裁決》似乎也是很合理的。但是,這里的強制管轄權是有條件的強制管轄權,不是斷章取義的“強制管轄權”??v觀《公約》第286條,單方仲裁前提的限制條件是“在第三節(jié)限制下,有關本公約的解釋或適用的任何爭端”。這是單方提起仲裁的前期條件,就是僅僅限定在“有關本公約的解釋或適用的任何爭端”。因此,對于菲律賓的單方提起仲裁的依據(jù),顯然是不符合公約規(guī)定的。

再看《公約》288條管轄權的規(guī)定:1.主要是說:法院或法庭的管轄權,僅限于爭端是對公約的解釋或適用;288條2.意思是:與公約有關協(xié)定的解釋或者適用,法院和法庭有管轄權;288條3.的意思是說:依照附件六設立的其他法庭或分庭,對于本節(jié)(本節(jié)是指《公約》的第十五部分的第二節(jié),導致有拘束力裁判的程序,即第286條,即關于《公約》的解釋和適用的爭端,提起仲裁的程序)。由此可以看出,《公約》的強制仲裁,只是對公約適用和解釋的爭端,其他事項則不適用。所以,法庭的仲裁管轄權是非法的。

三、南海爭端的實質(zhì)

“菲律賓提出的強制仲裁請求權的實質(zhì)是涉及海洋劃界和領土主權”[1]。菲律賓一旦通過仲裁達到海洋劃界的目的,就可以合法地占領南海各島嶼,從而去占有南海的資源。隨著海洋勘探開發(fā)技術的不斷提高,海洋資源成為海洋國家之間爭奪的對象。海洋權益的爭端,其實質(zhì)就是爭奪隱藏在背后的資源。

四、海洋法是海洋資源獲得的法律保障

(一)領海、毗連區(qū)和大陸架制度

根據(jù)《公約》規(guī)定,領海是一國享有主權權利,及于領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寬度為不超過12海里。在南海的領海主權,則是基于南海島嶼的四周方圓不超過12海里的海域,享有領海主權。毗連區(qū)的寬度則為不超過24海里,沿海國在毗連區(qū)內(nèi)可以行使必要的管轄權。大陸架則為領海以外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擴展到大陸外邊緣的海底區(qū)域的海底和底土,大陸架的寬度為200海里,沿海國在大陸架享有勘探和開發(fā)自然資源的權利。

(二)中國對南海的歷史管轄

中國漁民最早對南海進行開發(fā)。早在漢朝時,中國漁民就對南海進行漁業(yè)和航行活動,中國漁民往返于海南、南海諸島進行漁業(yè)活動?!陡凡尽分杏涊d的島礁區(qū)域和海域是中國漁民的傳統(tǒng)漁場,中國漁民在這里生產(chǎn)和生活,捕撈魚類、海參、海龜、海螺等,居住和曬制海產(chǎn)品。南海諸島上遺存了大量中國文物,如鐵刀、鐵鍋等生活用具,漢、唐、宋等朝代的陶片、古幣,民居、水井、廟宇、墳墓等遺址,都是中國人民最早開發(fā)經(jīng)營南海的鐵證。1868 年英國海軍部出版的《中國海指南》,也記載了中國漁民在太平島、鄭和群礁等海域從事漁業(yè)捕撈、居住和航行等生產(chǎn)和生活的情況。[]這些都是中國漁民最早對南海的發(fā)現(xiàn)和管理的例證。中國政府最早在南海設置建制,“公元110 年的西漢開始在海南設置行政建制,對海南島及南海諸島進行統(tǒng)治和管理”[]。此后,歷朝歷代都對南海進行管理,到明朝時設置為瓊州府,清朝時,把南海諸島分別劃歸惠州府和萬州府管轄。民國時候,政府采用外交軍政手段繼續(xù)對南海進行管轄,加強對南海的管控。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對南海最早發(fā)現(xiàn)和管理的事實構成了國際法的先占制度,是完全符合國際法的。先占構成一國領土的組成,在國際法上是沒有問題的,是完全站得住腳的。有關其他的領土取得方式都是有爭議的。目前國際法上對于非法的不平等割讓已經(jīng)被否決,時效取得一直是有爭議的,國際社會在時效取得的時間上也從沒有達成一致,在國際法的案例上也沒有關于時效取得判例。因此,領土的時效取得是站不住腳的。

(三)菲律賓占領南海諸島的非法性

從歷史上看,南海諸島一直屬于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南海的權利。在菲律賓非法占領我國島嶼期間,我國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南海的主權權利,中國政府派出執(zhí)法船對南海進行執(zhí)法活動,來捍衛(wèi)主權。關于菲律賓非法占領中國的領土主權,還到國際法庭去提起仲裁,我們只能說這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五、菲方提起仲裁的法律依據(jù)不充分性

(一)沒有盡到訴前義務

《公約》規(guī)定了訴訟的前置程序。根據(jù)《公約》第283條規(guī)定:“如果締約國之間對本公約的解釋和適用發(fā)生爭端,爭端各方應迅速就以談判或者其他和平方法解決爭端一事交換意見?!雹僭V前交換意見義務,菲律賓沒有盡到。在菲律賓向海洋仲裁庭提起仲裁之前,菲律賓沒有正式同中方在南海問題上交換過意見。因此,在菲律賓和中國出現(xiàn)爭端時,不是迅速將爭端提交仲裁,而是首先尋求政治方面的協(xié)商,雙方首先就爭端問題舉行交換意見,這是前提。

(二)用盡當?shù)匮a救②辦法

《公約》第295條規(guī)定了用盡當?shù)匮a救辦法,菲律賓顯然沒有盡到此訴前義務。第295條規(guī)定:締約國之間有關本公約的解釋或適用的任何爭端,僅在依照國際法的要求用盡當?shù)匮a救辦法后,才可以提交本規(guī)定的程序。這里規(guī)定的當?shù)匮a救辦法主要是指政治方面的談判、溝通、交換意見、協(xié)商、斡旋等一切可以運用的和平非訴訟手段去解決糾紛。顯然,菲律賓沒有和中國進行談判和協(xié)商等一切可以運用的和平手段去解決糾紛,就直接去海洋仲裁庭走訴訟的行為違背了《公約》的訴前義務。

(三)領土主權糾紛的不可訴

中菲之間的糾紛屬于領土爭端糾紛,所涉及的島嶼是屬于領土范疇,領土屬于主權管轄事項。主權事項具有不可訴性。主權爭端只能通過政治談判來協(xié)商解決。另一方面,根據(jù)《公約》規(guī)定,依據(jù)公約所成立的國際海洋法庭、仲裁法庭,或者特別仲裁法庭只能針對《公約》所涉及的解釋和適用方面提起仲裁。菲律賓和中國所涉及的爭端島嶼不屬于《公約》規(guī)定的仲裁事項和范圍。

(四)中菲之間有排除《公約》拘束力裁判的聲明

2002年11月4日東盟各國在柬埔寨王國金邊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四條規(guī)定:東盟各國在處理以國際法原則和《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規(guī)定的以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領土和管轄權爭議③。因此,菲律賓和中國之間所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已經(jīng)排除了仲裁庭的訴訟程序管轄權。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已經(jīng)違反了《南海宣言》的內(nèi)容。雖然《南海宣言》不具有強制的國家義務,但依據(jù)國際法一般原則和國際誠信原則,各國家的行為要遵守自己的承諾,并嚴格履行?!赌虾P浴肪褪墙o東盟各國設立了一項不成文義務:關于東盟各國之間的領土和管轄權只能通過協(xié)商和談判的和平手段解決。在此,就排除了司法管轄權。因此,各國應該遵守自己的宣言承諾,所以說,《南海宣言》已經(jīng)排除了《公約》規(guī)定的司法管轄權。同時,在2006年8月25日,依據(jù)《海洋法公約》第298條規(guī)定,中國已經(jīng)向聯(lián)合國秘書長提交了排除適用《公約》的有關的任何司法和仲裁管轄權的聲明,關于《公約》第298條第一款所涉及的任何爭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接受《公約》第十五部分第二節(jié)規(guī)定的任何程序[]。

以上可以看出,菲律賓提起仲裁的國際法依據(jù),是存在重大的法律瑕疵和違反國際法的。仲裁庭正確的做法是駁回菲律賓的仲裁請求,反而卻做出了《管轄權和可受理性裁決》。仲裁庭裁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令人質(zhì)疑。

六、南海仲裁庭仲裁員組成的瑕疵

程序正義,是實體正義的保證。管轄權是程序正義的第一步,然后法庭的組成人員,與本案是否具有利害關系,是否應該回避,都關涉到法庭的正義。法庭法官的組成直接關涉到法庭裁決的公信力問題。

任何人不能做自己的法官,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法官要回避??墒牵谀虾V俨冒钢兄俨猛サ慕M成的中立性讓人產(chǎn)生懷疑。仲裁庭的組成人員分別為:波蘭籍法官:Stanislaw Pawlak,代表中國出席國際海洋法庭中菲南海爭議仲裁;德國籍法官、前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Rudy Wolfrum,代表菲律賓出席仲裁;斯里蘭卡籍法官:克里斯·品托,擔任仲裁法庭的庭長;法國籍法官:皮耶爾·柯;荷蘭籍法官:阿爾弗萊德·松斯[]。仲裁庭中,中國沒有指派法官,在仲裁時是沒有人代表中國利益的。但菲律賓卻不同,仲裁庭法官之一的品托法官由于看到仲裁的非法性而辭職,由柳井俊二來代替?!澳虾V俨猛ノ迕俨脝T除一人是當事方菲律賓指派外,其余四人由時任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日本前外交官柳井俊二任命。柳井俊二起初任命妻子是菲律賓人的斯里蘭卡法官克里斯·平托為首席仲裁員,后因外界批評才更換為加納籍法官托馬斯·門薩?!盵]柳井俊二法官的身份是海洋法庭庭長,他是日本首相安倍的親信,同時柳井俊二的妻子是菲律賓人。眾所周知,中國和日本歷來有釣魚島島嶼爭端,以及東海大陸架劃界爭端,同時,他的妻子是菲律賓人。這樣的仲裁庭在程序上顯然存在重大瑕疵。本案的柳井俊二庭長本應回避,卻沒有回避。對于仲裁庭這樣的重大瑕疵,如果說不是一種陰謀,還能是什么呢?

七、中國的對策

(一)堅定態(tài)度

對于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的領土這一事實,我們始終堅持。不管菲律賓通過何種手段占領和控制的島嶼,我們始終不予承認。對于菲律賓提起仲裁,無論仲裁庭作出什么樣的仲裁結果,始終不予接受,因為,仲裁庭并不具有管轄權,并且,仲裁庭的組成人員具有嚴重的瑕疵。對于這樣的具有嚴重瑕疵和公信力喪失的仲裁庭,做出的裁決,始終不予承認。對于解決南海爭端的方式,堅持通過政治協(xié)商和談判的外交途徑解決。

(二)對于菲律賓提起仲裁的對策

國際社會一直是朝著文明的方向向前發(fā)展的。正如美著名國際法學者亨金(Louis Henkin)教授在談到國際法對國際關系的影響時說:“在各國關系中,文明的進展可以被認為是從武力到外交,從外交到法律的運動?!盵]對于菲律賓提起的仲裁,中國雖然不參與不承認。但是,是否有必要去仲裁庭應訴,這是中國應該深刻考慮的問題。雖然中國對于南海案仲裁庭的管轄權有異議,對于南海仲裁庭的中立性、公正性產(chǎn)生很大懷疑;中國是否有必要再去應訴,中國去應訴不代表中國接受了南海仲裁庭的裁決。如果不去應訴,是否會給菲律賓和西方社會造成一種中國是國際社會法治的違反者,有損中國國際形象,和中國的建設法治社會相違背。中國可以去應訴,在法庭上,對于仲裁庭管轄權提出質(zhì)疑,揭露菲律賓的真實目的,同時對于仲裁庭的組成人員,是否需要回避,對于仲裁庭的中立性提出質(zhì)疑。在這些方面上來看,中國完全可以利用國際法去為自己辯護。同時,揭露仲裁庭一些成員與案件具有利害關系,另一方面也會促進仲裁庭中立性和公正性的發(fā)展和進步。

(三)利用國際法實現(xiàn)法治強國之路

縱觀國際社會,大國強國,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善于利用國際法達到自己國家的利益。首先,現(xiàn)在國際社會再也不是閉關鎖國的時代了,國家的發(fā)展必須要通過國家間的合作與交流。這時候就需要國際法,來作為國家間交往的準則。因此,中國在國際社會上要學會善于利用國際法,以及國際組織來為國家謀取最大利益。利用國際法,首先,就要加入國際法,遵守國際法,利用國際法。第二,要積極參與國際法規(guī)則的制定和修改,增強在國際社會中的話語權和威信。第三,利用國際組織。處理國際事務。20世紀以來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越來越種類繁多并且越來越重要,各種國際組織不斷出現(xiàn),政府間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國家要善于利用政府間組織,來參與國際事務。公民要學會參與非政府間組織事務,增強全球公民意識。目前,我國正在加強建設法治國家,這是一個良好的契機,法治國家,不僅在國內(nèi)社會要注重法制建設,在國際社會中,也要注意國際社會法治建設。

八、國際法的未來發(fā)展之路

從武力征服到外交會議,再到國際民主法治,是未來國際法的發(fā)展之路。國際法的民主化發(fā)展之路最重要的不是體現(xiàn)大國強國利益,而是能夠讓弱國在國際社會中得到發(fā)聲的機會。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糾紛,已成為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和宗旨,國際司法途徑解決國家間糾紛和爭端是國際社會文明的標志。國際社會的發(fā)展,已經(jīng)摒棄了武力。從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以后,正式的國際間外交機制,常駐外交使館制度,和定期外交會議制度被建立起來,國際爭端不再是直接發(fā)動戰(zhàn)爭來解決問題,而是通過外交會議來協(xié)商解決。一戰(zhàn)結束后,一些國際司法機構建立起來,國際常設法院,以及一戰(zhàn)前成立的國際常設仲裁法院,以及到二戰(zhàn)后成立的國際法院和聯(lián)合國等,一些國際組織建立起來解決國際爭端。雖然,這些國際組織的中立性和公正性一直受到質(zhì)疑,但至少是有了一種文明的解決糾紛的途徑。

未來國際社會的發(fā)展只會是向著更加民主,法治的方向發(fā)展。

結 論

在國際社會交往中,國家實力決定著話語權。國際法規(guī)則的制定往往都是大國參與,決定國際社會的重大事項都是有強國決定的,例如安理會的五大國一致原則,五大國的否決權,這都是大國意志決定,小國弱國的話語權很難被體現(xiàn)。無論國際社會如何朝著民主法治的方向發(fā)展,國家實力永遠是一個避不開的永久的話題,國家實力決定國際地位。國際社會,也在一直努力去改變“強權即真理”霸權理論,雖然,國際法也屢屢遭到霸權主義的破壞,但至少沒有國家公然站出來挑戰(zhàn)國際法,他們在違反國際法的時候也總是再給自己找各種理由來證明自己是在國際法框架內(nèi)解決國際問題。“法律的確有些無力但也沒有人會說它瀕臨滅亡,對法律的違反尚不足以毀滅法律本身、法律的運作機制或國家遵守法律的義務,法律的影響很難確定和估量,但運行與國際體系的政治進程的法律有助于阻止、預防或者終止部分戰(zhàn)爭,并會繼續(xù)給反對使用武力的力量以強有力的支持?!盵]國際政治以及國際法的未來之路,雖然是有國家實力來決定,但更應該有“真理”④指引。

注釋:

①來源于《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83條原文,規(guī)定的交換意見。

②這里的補救是法律用語上救濟的意思,即其他能夠解決爭端的辦法和途徑。

③根據(jù)《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四條有關各方承諾根據(jù)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包括1982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而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④國際法上的真理主要是普遍接受或公認的國際法。

[1]外交部管轄權立場文件聲明[OL].http://www.mfa.gov.cn/nanhai/chn/snhwtlcwj/t1368892.htm.2016年6月27日.

[2]王美淇.南海領土爭端的歷史、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5:8.

[3]王建文.論中菲南海爭端強制仲裁管轄權及中國的應對方案[J].南京社會科學,2014,(8):102.

[4]賈宇.中國在南海的歷史性權利[J].中國法學,2015,(3),191.

[5]賈宇.中國在南海的歷史性權利[J].中國法學,2015,(3):191.

[6]中國做出排除管轄的聲明[OL].外交部網(wǎng)站http://wcm.fmprc.gov.cn/pub/chn/gxh/zlb/tyfg/t270754.htm.2016年6月27日.

[7]南海仲裁庭開庭現(xiàn)場以及法官名單,中菲南海仲裁最終結果揭秘[OL].http://www.mrmodern.com/love/7171.html.2016年6月27日.

[8]南海仲裁菲日兩國案中串謀 仲裁員安倍親信在列[OL].新浪網(wǎng)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5-22/doc-ifxsktkr5875592.shtml?cre=milpagepc&mod=f&loc=1&r=9&doct=0&rfunc=38.2016年6月27日.

[9]楊猛宗.依法治國背景下南海爭端解決的國際司法途徑探究[J].政法論壇,2015,4(2):105.

[10]路易斯·亨金,胡煒,徐敏譯.真理與強權——國際法與武力的使用[M].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7:51-52.

(責任編輯:孫強)

International Law Analysis of theArbitration Cas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China's Countermeasures

WANG Menglei

(Gansu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Lanzhou, Gansu 730079, China)

The disputes between Philippines and Chin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is a dispute of delimitation in south China sea, its essence is the sovereignty dispute. Sovereignty dispute does not belong to the adjustment scope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Concerning the maritime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there is a decla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judicial jurisd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The Philippines does not regard of the facts, unilaterally initiated the arbit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vention, the arbitral tribunal only has a jurisdiction over the 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vention, and the disput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hould not belong to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arbitral tribunal. A future settlement to this dispute of South China sea is to comply with international law as the premise, through diplomatic negotiations to resolv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jurisdiction;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compulsory arbitration; state power

2016-07-03

王蒙磊(1990- ),男,河南魯山人,法學院國際法2015級研究生。

D993.5

A

1671-4385(2016)06-0089-04

猜你喜歡
仲裁庭管轄權國際法
論陳顧遠之先秦國際法研究及啟示——基于《中國國際法溯源》
作為國際法淵源的條約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4:44
什么情形可視為撤回仲裁申請?
兵團工運(2019年7期)2019-12-13 13:37:39
對旁聽人員有哪些要求?
兵團工運(2019年7期)2019-12-13 13:37:39
國際投資仲裁庭對東道國反請求的管轄權探析
仲裁研究(2019年2期)2019-09-25 07:31:46
論刑事管轄權國際沖突
刑法論叢(2018年3期)2018-10-10 03:36:28
論國際民事訴訟中的過度管轄權
國際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論對自裁管轄權司法審查最新發(fā)展
仲裁研究(2015年4期)2015-04-17 02:56:36
海上船舶碰撞管轄權及執(zhí)法措施之研究
信宜市| 西青区| 睢宁县| 兴宁市| 子长县| 兴隆县| 长武县| 郓城县| 松溪县| 株洲县| 开鲁县| 北海市| 洛南县| 碌曲县| 安宁市| 涡阳县| 蕲春县| 堆龙德庆县| 射洪县| 建水县| 改则县| 怀安县| 河曲县| 津南区| 普格县| 靖安县| 晋中市| 长宁县| 锦州市| 噶尔县| 闵行区| 读书| 聂荣县| 敦化市| 会理县| 阿勒泰市| 衡阳市| 玉林市| 罗定市| 托里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