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商山四皓隱居與出山事跡述論

2016-04-13 15:48楊增強
商洛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商山張良太子

楊增強

(商洛學(xué)院人文社會科學(xué)學(xué)院,陜西商洛726000)

商山四皓隱居與出山事跡述論

楊增強

(商洛學(xué)院人文社會科學(xué)學(xué)院,陜西商洛726000)

商山四皓于秦末漢初隱居在商山,在太子劉盈位危時挺身而出,使劉盈免于被廢的危險。他們之所以隱居,與秦始皇、與劉邦對儒士的輕侮有直接關(guān)系。而其之所以出山保太子,體現(xiàn)了他們作為有正義感、有擔當精神的儒士的價值追求。他們的隱居、出山和復(fù)隱,彰顯了其智慧與積極進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zhì)。同時,也為我國古代的隱逸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商山;四皓;儒士;隱逸;文化

商山四皓,秦末朝廷四位博士官,因避秦末焚書坑儒之人禍,不約而同隱居于秦嶺之中的商山(今商洛市丹鳳縣境內(nèi))。又因為他們“年皆八十有馀,須眉皓白”[1]2047,世稱商山四皓。唐朝司馬貞《〈史記〉索隱》云:“四人,四皓也,謂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角里先生。按:陳留志云‘園公姓庾,字宣明,居園中,因以為號。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里修道,故號曰夏黃公。角里先生,河內(nèi)軹人,太伯之後,姓周名術(shù),字元道,京師號曰霸上先生,一曰角里先生’”[1]2045。關(guān)于東園公的姓氏問題,唐人司馬貞在《史記》中的注文的注文與元代人胡三省在《資治通鑒》中所做的注文說法各異[2]399。胡三省認為東園公姓唐。他們所據(jù)都是《陳留志》。究竟是姓庾還是姓唐,我們在這里不做考證?!渡躺剿酿┭芯俊芬呀?jīng)有信據(jù),東園公姓唐[3]41-45。

長期以來,商山四皓之隱居商洛,在史學(xué)界、哲學(xué)界、文化界等都引起了極大的影響。2013年8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與商洛市政協(xié)聯(lián)合舉辦了“商山四皓文化學(xué)術(shù)研討會”。會議涉及了“四皓現(xiàn)象與秦漢政治”“四皓與傳統(tǒng)文化”“四皓文化解析”“四皓現(xiàn)象對當代社會的影響”“四皓研究的價值取向”等議題[4]。西北大學(xué)魏敏、李浩撰文《新時期以來商山四皓研究述評》回顧、總結(jié)、評析了1978年以來學(xué)界及地方文化屆對商山四皓的研究成果,表明對商山四皓的學(xué)術(shù)關(guān)注和產(chǎn)業(yè)關(guān)注。然而,這些研究和關(guān)注,更多的是從商山四皓隱居的文化意義和產(chǎn)業(yè)意義予以思考,包括對四皓隱居的貶抑、四皓隱逸與升仙、四皓詩歌、仕與隱的探討、文獻輯佚、地方文化建設(shè)等[5]35-40。蔣波、朱戰(zhàn)威撰文,對四皓的“隱”和“出”做了初步評析[6]39-41。然而對商山四皓為什么隱居、為誰隱居,他們是道家的隱逸還是儒家的隱士,他們的隱居向世人宣示了什么;他們?yōu)槭裁闯錾健檎l出山等等問題,了無論及。事實上,這些問題恰好是揭示商山四皓隱居事件的根本問題。有鑒于此,本文擬根據(jù)文獻記載予以探討,以求證于方家。

一、四皓為什么隱

商山四皓約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逃出咸陽城,隱居于商洛山中。其隱居地主要在商鞅邑城附近的商山,活動范圍當在今商洛市境內(nèi)的丹江流域。在這里,他們的足跡遍及山川邑聚,留下了著名的《采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燁燁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安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保?]382詩中反映了他們逃離了繁華的帝都,隱居在深山老林之中。常年巖居穴處,以野菜充饑。然而他們并不以此為意,心中擔憂的是天下的安定祥和。那么,他們?yōu)槭裁匆x開咸陽帝都,隱居在荒山野嶺中呢?

(一)秦末文化的浩劫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秦始皇在咸陽宮設(shè)宴,博士七十人參加。這次宴會其實是秦王朝建立后、天下基本平穩(wěn)的情況下,君臣討論國家治理、議定大政方針的一次特別會議。在宴會上,仆射周青臣歌頌秦始皇的豐功偉績,而淳于越則憂心秦始皇不效法古人、不搞分封會給秦朝帶來不利。“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保?]254丞相李斯駁斥淳于越的觀點,并且提出了一個導(dǎo)致我國古代文化遭受千古之災(zāi)的建議:“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xué)法令,以吏為師?!保?]255這個建議得到秦始皇的贊同,并下令立即實施。于是,除過法家、醫(yī)藥、卜筮和農(nóng)林之類的書籍之外,民間擁有的以儒家為主的其他各家的書籍一律被焚燒。這樣一來,一方面造成了自古以來的各類文化典籍蕩然無存,另一方面,各家各派的文化傳人失去了自己的經(jīng)典,失去了自己在新建立的秦王朝立足的地位。雖然規(guī)定相關(guān)的博士官可以保留詩、書和百家語,但是,很明顯的是,他們表達、宣揚所宗之學(xué)說的精神空間和活動空間幾乎被窒息。但更為嚴重的是,這對儒士們的人格侮辱是空前的。他們遭受到了沉重的精神打擊。

(二)秦末知識分子的浩劫

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繼承和發(fā)展了秦孝公以來秦國重法的治國思想,“海內(nèi)為郡縣,法令由一統(tǒng)”。這表現(xiàn)在:以嚴厲的軍事手段鎮(zhèn)壓和打擊原六國地區(qū)的反抗者,對于戰(zhàn)敗者“軍吏皆斬死”,對于叛亂者“車裂以殉,滅其宗”;設(shè)置郡縣以全面替代戰(zhàn)國時期的分封制;“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1]239。正如王英在《四皓歌》中所說的:“一朝遁入山中去,何事終身甘隱淪?是時秦皇御環(huán)宇,法令繁苛暴如虎。儒生既坑六籍焚,黔首悲愁盈道路。渭川東繞咸陽城,流水猶如帶哭聲?!保?]386

在秦朝苛法的高壓之下,以儒生為代表的文化人們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前212年,博士官侯生、盧生便在一起商議,羅列了秦始皇的六大罪狀:一是剛愎自用,狂妄自負;二是專任獄吏,阻塞仕途;三是濫使淫刑,法律嚴苛;四是博士備員,形同虛設(shè);五是不自省查,驕橫任蠻;六是事無巨細,貪權(quán)攬政。以至于官員們“莫敢盡忠”。于是,他們不愿為秦始皇效力,相約逃離了咸陽城。秦始皇聽到這個消息,以他們“為妖言以亂黔首”為由[1]258,立即下令對儒生們逐一審查。結(jié)果,四百六十余人被活埋,其余的被發(fā)配到邊疆荒蠻之地。

(三)漢高祖劉邦的輕侮

漢高祖劉邦對人尤其是對知識分子輕侮的態(tài)度和放蕩不羈的行為,在中國歷代君主中是最突出的。正因為這一點,他的人格品行在歷史上是備受詬病的。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四皓才會堅決拒絕他的征召。根據(jù)史書記載,劉邦一貫不務(wù)正業(yè),從未踏踏實實地從事實業(yè)生產(chǎn)。性格散漫,盛氣凌人,大大咧咧,無所顧忌。他的父親對他的這種行為深惡痛絕,常常嚴厲斥責。然而,劉邦并未遵從父親的教誨,依然我行我素。成人后,劉邦做了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保?]342-343在加入農(nóng)民起義后,他依然如此。前202年,劉邦最終打敗項羽后,他在洛陽南宮大擺筵席慶功。在討論劉勝項敗的原因時,高起、王陵直言不諱地當面評價劉邦:“陛下慢而侮人?!保?]381劉邦在平定英布時,被流矢射中,傷情嚴重。呂后為他請來名醫(yī)診治。劉邦問可治不可治,醫(yī)生說可以治?!办妒歉咦鎷犃R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1]391周昌是劉邦任泗水亭長時的卒吏,跟隨劉邦南征北戰(zhàn)。漢朝建立后任御史大夫。有一次,他有事奏報,恰遇劉邦擁抱著戚姬玩樂。周昌尷尬地急忙退出。劉邦見狀,放開戚姬,攆上去撲倒周昌,騎在他脖子上,問:“我何如主也?”周昌仰躺在地上,說:“陛下即桀紂之主也?!眲畈坏还肿?,反而哈哈大笑[1]2677。

劉邦對人的輕侮,甚至連他的父親也不放過。前198年,在未央宮落成的慶賀宴上,劉邦沒有忘記嘲笑父親一番。他端起酒杯,“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chǎn)業(yè),不如仲力。今某之業(yè)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保?]387

秦末文化的浩劫、知識分子的艱難處境,導(dǎo)致了四皓的出逃與隱居。而劉邦的種種劣跡,即使身隱在山中的四皓也是知道的。所以,作為有著堅定高尚的操守及道德價值追求的知識分子的代表,四皓說什么也不會從內(nèi)心臣服于這樣的皇帝。在劉邦廣招天下名士時,四皓堅決不出,毅然隱居在商洛山中。

二、四皓為誰而出

四皓隱居商山期間,并未像真的隱士巢父、許由那樣,從此不過問世間之事。他們其實在通過不同的渠道,時時關(guān)心著天下大事。他們知道漢初天下大定,黎民安樂;他們也知道,建立漢王朝的劉邦,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但是,他們更知道劉邦是一個散漫之人,尤其是對知識分子極不尊重?!芭婀缓萌?,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1]2692酈食其以六十多歲高齡去拜見劉邦時,劉邦正在兩名侍女的伺候下洗腳。酈食其憤然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劉邦見狀,毫無修養(yǎng)的罵酈食其是“豎儒”。酈食其正色說道,你如果想聚集天下義士消滅暴秦,那你就不應(yīng)該對長者如此無禮!因此,漢朝建立后,四皓在劉邦征召他們?nèi)氤癁楣贂r,斷然拒絕。然而,他們在后來為什么又欣然一起出山入朝呢?他們是為誰入朝呢?這本來不是問題。但是,在這件事情上,歷來有許多看法。

明代陜西撫治商洛道蘇浚在《重修四皓廟碑》中說到:“則其(四皓)出也,非為漢也,為子房也?!保?]302明代商州知州王邦俊在萬歷乙卯年(1615年)的《書四皓碑后》中也贊同蘇浚的觀點。他說:“良遇漢祖,其薦四皓也,必子房;其脫四皓也,亦必子房。”“不虞高車之迎不出,安劉幾于滅劉,則四皓真為子房非為高帝也?!保?]303清代撫治商洛道許宸在《重建四皓廟碑記》中說,“四皓之出,為子房,非為漢祖,此紫溪蘇子之言也。其云為子房出者何?蓋據(jù)子房遺四皓札,情好綢繆,以為四皓與子房善。非子房,四皓潔身去亂,斷不肯輕出,故曰:‘為子房出,非為漢祖’。意自了了,而論亦未嘗不確也?!保?]317他們的觀點,集中在四皓的出山是為好友張良一己之私,而不是為代表漢家天下的劉邦。因為他們都是在商洛做地方官的人,因而他們的觀點勢必影響到歷史的實際,影響到對四皓的人格、價值追求、胸懷等方面的判斷,也影響到了對一段歷史事實的判斷。

(一)保太子之位始末

西漢建立后,劉邦立元配呂后之子劉盈為太子。然而,早在劉邦與項羽爭戰(zhàn)期間,在山東定陶收得戚氏美女,生子如意,后來被立為趙王。因為“戚姬幸”,且“如意類我”,戚姬又“常從上之關(guān)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倍鴦⒂盀槿巳嗜酢保咦鎰羁偸钦J為他不像自己一樣英武,于是“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1]395。呂后因為年長,在劉邦出征時,總是留守在后方,很少見到劉邦并與之朝夕相處,因而漸起生疏。

在廢舊太子、立新太子的問題上,大臣們議論紛紛。然而,議論者多搖擺不定?!按蟪级嘀G爭,未能得堅決者也。”[1]2044作為正宮皇后的呂后雖然堅決不愿看到這件事陡生變故,但又不知所措。有人便給她出了一個主意,“留侯善畫計筴,上信用之?!庇谑菂魏蟊懔⒓疵拥木司私ǔ珊顓螡桑瑥娦幸獜埩枷朕k法挽救局勢。張良一再推脫不過,只好告訴呂澤:“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保?]2045呂后、呂澤如獲至寶,即派使者帶上太子劉盈的親筆書信,“卑辭厚禮”,赴商山恭迎四皓。四皓到長安后,秘住在建成侯呂澤府中,靜觀時局變化。

前196年,九江王黥(英)布恐懼劉邦的滅除異己的殘暴行為,起兵反叛。此時恰遇劉邦有病在身,便打算派太子劉盈領(lǐng)兵平叛。這本來是一次鍛煉太子的機會,同時也是太子為國效力的機會。但是,在當時的局勢下,這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因此,四皓得到消息后,立即看出了問題。他們認為,“凡來者,將以存太子。太子將兵,事危矣。”[1]2045于是,他們立即向建成侯呂澤做了詳細分析:“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太子;無功還,則從此受禍矣。且太子所與俱諸將,皆嘗與上定天下梟將也,今使太子將之,此無異使羊?qū)⒗且?,皆不肯為盡力,其無功必矣。臣聞‘母愛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待御,趙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終不使不肖子居愛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建議呂澤急請呂后抓住機會請劉邦改變成命。理由是:“黥布,天下猛將也,善用兵,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將此屬,無異使羊?qū)⒗?,莫肯為用,且使布聞之,則鼓行而西耳。上雖病,彊載輜車,臥而護之,諸將不敢不盡力。上雖苦,為妻子自彊?!眲钤趨魏罂嗲蠛?,說了一句“吾惟豎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1]2045-2046于是,劉邦強撐著病體,領(lǐng)兵平叛去了。太子劉盈算是渡過了一次危難。

前195年,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后班師回朝,但是病越來越重了。因為此次平叛,他沒有如愿看到一個英武的太子,加之天下初定,暗流依舊。所以,他“愈欲易太子。”張良為了穩(wěn)定局勢,防止朝內(nèi)橫生事端,再次進諫,希望劉邦不要廢太子。但是,劉邦不聽。張良便稱病休假。太傅叔孫通也引古據(jù)今,“以死爭太子”[1]2046。劉邦假意應(yīng)允,心中仍未放棄念頭。

在這種情況下,一直躲在幕后出主意的四皓,只好親自出面了。在朝宴上,太子劉盈依例出席。四皓便跟隨太子入朝,畢恭畢敬的跟隨在太子左右,默不作聲。“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須眉皓白,衣冠甚偉?!眲蠲腿灰姷剿麄?,奇怪的問:“彼何為者?”四皓便趨前自報姓名。劉邦聞聽大驚,說到:“吾求公數(shù)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皓也不客氣,紛紛說:“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保?]2047劉邦見廢太子之事大勢已去,只好悻悻地說,煩請你們好好調(diào)教保護太子?。⊙鐣Y(jié)束時,劉邦無奈的目送他們離去,“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彼?,司馬遷認為,劉邦“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1]2047

(二)四皓為張良出山辯證

在前述蘇浚、王邦俊和許宸三人看來,四皓是為張良而出山的。事實果真如此嗎?

張良是戰(zhàn)國時期韓國人。其祖父、父親相繼為韓國丞相。前250年,其父張平去世。二十年后(前230年),韓國被秦始皇滅除。張良為報國仇家恨,與招慕的勇士一起,在秦始皇東巡時,“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結(jié)果誤擊副車,從此更名改姓逃匿。后來先后遇到黃石公,得兵書;又與項伯結(jié)交,組織義兵參加秦末農(nóng)民起義;再與劉邦相遇,加入到劉邦的隊伍中,成為劉邦的得力謀士,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漢朝建立后,張良意識到打天下時自己的地位作用和坐天下時自己的地位作用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在隨后的時間里,他開始有意淡化自己的角色。加之他體弱多病,不愿參與重大事務(wù)。甚至在前201年正月,劉邦大封功臣時,他也只愿做個小小的留候,“乃封張良為留侯”[1]2042。后來,孝惠帝立,呂后專權(quán),張良更是表示:“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庇谑浅3O褚郧澳菢釉朴嗡姆?,潛心道學(xué),“乃學(xué)辟穀,道引輕身?!睆埩茧[居期間,曾經(jīng)居住在商洛境內(nèi)的書堂山?!八酿╇[于地肺山,子房隱于書堂山,商、洛相距不百里而遙。”[7]303因而與四皓結(jié)下了不解之情緣。

在這種情況下,四皓之出為張良之說便有了根據(jù)。蘇浚、王邦俊和許宸從四皓與張良的私交角度,認為四皓之出是為好友挺身相助。那么,以張良在漢朝創(chuàng)建過程中的功勞與影響,他為什么要請四皓出山為他助力呢?在《留侯世家》中有這樣的記載,呂后、呂澤要求張良在劉邦面前力保劉盈太子之位,但張良一再拒絕,理由是在與暴秦、與項羽的爭戰(zhàn)中,劉邦離不開張良為他出謀劃策。漢王朝建立后,軍事斗爭退居到治國理政之后,不再那么重要了,所以劉邦也就不再倚重張良了,此其一。其二,劉邦廢立太子,不是因國家需要之公,而是因為戚姬意愿之家私。于公,張良和大臣們完全有理由據(jù)理力爭;于私,他們便不便說話。否則,會有逆龍鱗之怒而惹禍上身。張良為此才不愿為太子說情。再者,張良一直體弱多病,意欲隱退,從道休養(yǎng),不愿過問政事。所以,當呂澤要張良力保太子時,張良無奈,才把這事推給商山四皓。但是,張良真的給四皓寫過邀請他們出山的書信嗎?商洛地方志中倒是收錄了他與四皓的來往書信[7]236-237。然而,這兩封如此重要的書信,卻不見任何官方或重要的史書記載,真?zhèn)文妗W阋姀埩枷騾螡赏扑]四皓不過是推脫之舉。論者非要說四皓是為張良而出山,顯然是牽強附會。

那么,四皓究竟為什么要出山呢?

保太子以“悅安社稷”。眾所周知,嫡長子繼承制是我國古代一項非常重要的宗法制度。這個制度的核心是王位繼承制。這一制度的建立,確立了王位繼承的原則,避免了許多法律問題、政治問題和財產(chǎn)分配問題,對于厘清封建國家的治理、權(quán)力分配、大宗小宗、長幼有序等一系列涉及儒家倫理綱常的問題,都有重要的原則性意義。所以,長期以來,歷代封建政權(quán)在太子問題上,都是非常慎重的。在一定意義上講,廢立太子關(guān)乎到國家的穩(wěn)定、社會的穩(wěn)定和宗社的延祚。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太子是不能輕易被廢立的。劉邦因為寵愛戚姬而欲廢掉劉盈另立趙王如意,根本上是因為個人喜好之私情。這既傷害了與他出生入死相伴的正宮皇后呂雉的心,也危及到與此相關(guān)的一大批元老大臣的利益。因為,舊太子格局下的官僚集團一旦因為新太子格局的變動,勢必造成舊官僚集團與新官僚集團利益的重新建構(gòu)。這必然會導(dǎo)致政局的變動甚至混亂,由此帶來的危局是難以預(yù)料的。更何況,劉邦建立漢王朝,在治國政策上采用的是無為而治,在思想觀念上卻明顯的是依據(jù)儒家的孝道和仁道理論。因此,當廢立太子問題上升到這樣的高度時,四皓必然拋棄所有的心結(jié),當機立斷出山,力挽狂瀾于將發(fā)。正所謂“四老實不忍宗社大計搖于衽席之私情,偕入漢庭,一言悟主,國本以定”[7]317。這其實也是張良的苦衷與初衷,所謂四皓“委屈以求,必濟正子房悅安社稷之苦心”[7]317。

安漢以匡救時勢。漢王朝建立后,雖然建立了中央王朝,但是,當時的局勢依然是暗流涌動,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是封功臣問題,二是異性諸侯王問題,三是同姓諸侯王問題,四是社會流民、恢復(fù)生產(chǎn)、穩(wěn)定秩序、建立新制度和國策問題,等等。以封功臣為例。前201年正月,劉邦封功臣。因為張良是文臣,一直為劉邦出謀劃策,沒有直接的軍功戰(zhàn)績,但是,劉邦認為張良的功勞在于“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所以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钡粡埩纪窬?,只愿封留侯這一較低的爵位。此外,除過被封的大功臣二十余人外,其余的戰(zhàn)將們“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1]2042。他們?nèi)宄扇旱拿孛芊e聚在背人處,議論紛紛。劉邦偶爾見到這種景象,問張良這是怎么回事?張良告訴他,這是在商議謀反。劉邦問為什么?。繌埩颊f道:“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屬畏陛下不能盡封,恐又見疑平生過失及誅,故即相聚謀反耳。”[1]2043遂建議劉邦先封一個曾經(jīng)得罪過劉邦的戰(zhàn)將,以穩(wěn)定軍心。劉邦便急忙將戰(zhàn)功大而又“數(shù)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的將領(lǐng)雍齒封為什方侯,又命丞相等抓緊定功行封。結(jié)果,將領(lǐng)們在慶功宴結(jié)束后,興高采烈的奔走相告:“雍齒尚為侯,我屬無患矣?!保?]2043同屬功臣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問題?

由此觀之,漢王朝初建時期,任何一個問題都有可能觸發(fā)大規(guī)模的危機。在這些問題中,太子的廢立又是最根本也最敏感的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后果不堪設(shè)想。所以,四皓置個人名利于不顧,在漢王朝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危則助之”。正如北宋商州團練副使王禹偁在《四皓廟碑》中說:“是知先生之出非獨謀漢也,實將救時也;先生之退非獨全身也,亦將矯世也。危而護之,不宴安于獨善,可謂救乎時矣;定而去之,不乘時以聚祿,可謂矯乎世矣。”因此,這是一種“至公于萬民”的博大胸懷[7]246。

三、四皓隱居的意義

四皓的隱居和復(fù)出,出而后再隱,歷代以來有很多的評價,褒貶不一。明代商州知州王邦俊甚至認為,四皓“安劉幾于滅劉”。但這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件。這里要討論的是,在四皓的隱居事件中,他們的隱與出、出而后再隱的行為,向世人宣示了什么?

(一)儒士抗爭的典范

如前文所述,秦王朝的暴政,尤其是秦始皇時期的焚書坑儒,對知識、對文化、對儒士(知識分子)的人身傷害,是空前的、是致命的。在這種情況下,直言相諫者,身死。其死,固有價值。然而于文化的延續(xù)無益;怒而私議者,逃匿。其逃,固顯抗議。然而于局勢的改變無益;恐而屈招者,俱亡。其亡,固可悲憐。然而于正氣的彰顯無益。惟四皓之逃、隱、拒、出、出而后再隱,均彰顯了知識分子的真正意義的抗爭。他們與其他儒士和知識分子相比,真正做到了保身而不惜身,重名而不惜名,抗命而不拒命,避禍而不避責,建功而不耽功。

如前文所述,四皓在宴會上,面對劉邦的詢問和驚詫,直言不諱地說“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泵靼谉o誤地指出劉邦的輕侮、四皓的“義不受辱”,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的高尚品德,因而表示他們也是“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陣容中的一分子,表明他們不怕以身犯死的無畏精神。正如明代光祿寺正卿馬理在《修四皓廟碑》中說,當時其他所謂的隱士、抗爭“英雄”,“雖讎依島處,隨所招麾,咸不寧而來,無敢后者”,唯獨四皓截然相反:“然卒不可屈者,天下惟四先生而已”[7]278。清代撫治商洛道胡定在《祭四皓文》中說:“嗚呼!世謂先生徒隱者,惡知先生!先生徒隱者乎?嬴秦暴虐,亡禮儀,焚詩書,僇辱學(xué)士、大夫,先生棄之;漢祖輕士謾罵,先生逃之;太子危,社稷幾搖,先生出而康之;孝惠幼沖,高后稱制,牝雞晨鳴,先生義不受辱去之。去而避秦,出而扶漢,進不失儀,退不言功,先生出處進退之義俱矣?!保?]353李白在《商山四皓》詩中贊揚他們:“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保?]1846

(二)儒士智慧的典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9]63四皓并非腐儒,盡管中國古代不乏這樣一些人。真正的知識分子是知識豐富而又融會貫通、豁達大度而又應(yīng)變以時、純潔清高而又正氣凜然、敢作敢為而又善做善成的智者。四皓對秦始皇、對劉邦可謂知人的智者,對自己又是自知的明白人。對保太子一事,四皓也表現(xiàn)出了極高超的智慧。柳宗元在《四皓碑贊》中評價道:“茍蔑嫡崇庶,則亂是用長,而公僂然俯定儲后,權(quán)也。處則以時,出則以權(quán)。時以全己之道,權(quán)以安天下之器,得非知幾者歟?〈易〉謂‘知幾其神乎’?四公體之,故曰‘時合道合,時塞道塞。生非其時,與道消息’”[7]243。王禹偁《四皓廟碑》:“〈易〉稱:‘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惟圣人乎?’先生避秦,知亡也;安劉,知存也。應(yīng)孝惠之聘,知進也;拒高祖之命,知退也。四者之備,而正在其中矣。”[7]245馬理更是認為四皓是智慧的龍:“時潛而潛,時見而見,躍而不亢,游而在淵”,因而是不多見的“圣人”[7]279。

(三)儒士擔當?shù)牡浞?/p>

中國古代儒士的擔當精神,自古以來就有所表現(xiàn)。它既有其形成過程,又有其確立的標志。大致說來,北宋以前,是它的形成期。北宋時期,以范仲淹為代表的士大夫,發(fā)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宣言,標志著中國儒士和知識分子的擔當精神的確立。四皓的行為和事跡,其實就是最早的擔當精神的體現(xiàn)者之一。

四皓在當時,預(yù)見到因為劉邦廢立太子而必定引起的混亂(禮制的混亂、朝政的混亂、社會的混亂、黎民百姓的災(zāi)難),因而才會不惜自身聲名的毀譽,不惜因為此前拒絕劉邦而可能的危險,不惜被人誤解而可能遭致的詬病與污名,毅然出山,挺身為太子劉盈助力。作為四皓來說,他們其實在出山前,已經(jīng)得知廢立太子的前前后后。在“諫臣爭之不得,謀臣爭之不得”[7]302的情形下,他們知道劉邦曾經(jīng)非常敬重他們(“上高此四人”),因此他們才會冒著因為拒絕劉邦而可能存在的生命危險出山。在見到劉邦后,他們依然正氣凜然,直面劉邦,表達了讓劉邦尷尬的意見。劉邦對他們也只能是禮敬三分,請他們好好調(diào)教保護太子。對此,許宸認為,四皓不是“徒隱”,也即不是為了單純的隱居而隱居,而是為了“安漢、尊主、庇民”[7]317。這種隱居,其實包含了適時而出的一種擔當。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中,把四皓作為一種擔當?shù)牡浞叮靡怨膭顟?yīng)該擔當?shù)娜擞掠趽?,不乏其例。唐太宗在太子承乾獲罪被誅、魏王李泰“有奪嫡之漸”,李治被立為太子后,以魏征為太子太師,在魏征以病請辭時,特地說道“漢之太子,四皓為助;我之賴卿,即其義也。知公疾病,可臥護之?!保?0]唐高宗巡游嵩山,親自到隱士田游巖居處,鄭重其事地說:“朕今得卿,何異漢獲四皓乎?”[11]隨之讓田游巖及其家人跟隨巡游儀仗一同回到都城,授田游巖崇文館學(xué)士,令與太子少傅劉仁軌一同輔佐太子。

(四)儒道哲學(xué)融合的先行者

四皓的事跡,從史學(xué)的角度看,反映了秦末漢初的一段歷史。從哲學(xué)的角度看,則揭示了我國最早的儒道哲學(xué)的本質(zhì)互通和融合的積極探索與實踐。如果說,漢武帝時期的儒道之爭,最終奠定了儒學(xué)的統(tǒng)治地位;魏晉玄學(xué)表明了儒學(xué)的困惑;三武滅佛反映了儒學(xué)與佛教哲學(xué)的斗爭;韓愈和弟子李翱對佛教的思考,宋明理學(xué)對道教、佛教的融合最終形成了理學(xué)思想體系,是中國歷史上儒學(xué)、道家哲學(xué)和佛教哲學(xué)走向融合的一個簡要歷程的話,那么,顯而易見,四皓的事跡及行為,則是我國儒道哲學(xué)融合的先行者。

在四皓的行為中,我們很容易的發(fā)現(xiàn),他們實際上是在用自己的行為,向世人證明了儒家的處世哲學(xué)??鬃佑醒裕骸昂V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12]93。四皓正是這樣的“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的人。他們在秦末暴政時,堅持自己的主張,“亂邦不居”,用自己特有的行為方式,守住他們的“道”。當漢王朝建立,劉邦的種種劣行,又使他們堅持“無道則隱”,拒絕劉邦的征召。因為他們知道,以劉邦的修養(yǎng)以及漢王朝初建時的形勢,他們作為知識分子,在當時的情形下,是不可能發(fā)揮應(yīng)用的作用的?!爸腋娑频乐?,不可則止,毋自辱焉?!保?2]146孔子在談到逸民問題時,評價了幾個著名的逸民:“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歟?”“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quán)”[12]222。因而,許宸認為,四皓的作為是“合乎中庸”,“得孔氏之家法”的高明之舉[7]317。

同樣,道家哲學(xué)在談及修身與處世時,也表現(xiàn)了極高的智慧。“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9]29“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保?]39“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其虛言哉?誠全而歸之?!保?]49在“善為道”方面,道家給出了系列方式:遲疑躊躇、猶豫狐疑、恭敬莊重、融化疏散、純厚自然、空曠寬闊、渾厚質(zhì)樸、寧靜深沉、飄揚放逸等等。這些方式,既有智慧的修煉,又有積極進取以弘揚“道”的追求。四皓的行為及其反映的思想,正是道家哲學(xué)中的“無私”“不爭”和“善為道”。

兩相比較,儒家哲學(xué)和道家哲學(xué)在修身養(yǎng)性、積極進取和價值追求上,表現(xiàn)了同質(zhì)化的旨趣。而四皓則是最早將這兩種哲學(xué)思想融合為一體的先行者。

(五)隱逸文化的開山者

隱逸行為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處世哲學(xué)。隱逸文化則是由這種隱逸行為、觀念、思想等而形成的一系列物態(tài)和心態(tài)的過程和結(jié)果。根據(jù)史書記載,我國古代有眾多的隱逸之士。傳說中的黃石公、赤松子及見諸史端的巢父、許由等,是“徒隱者”,而四皓堪稱我國古代隱逸文化的開山者。四皓隱居商山后,在“商洛山中鴻冥鳳棲,采芝考槃”[7]278,常年巖居穴處,游歷山野。在這樣的生活經(jīng)歷中,他們留下了千古名篇《采芝歌》,留下了出山匡扶太子劉盈從而穩(wěn)定漢王朝江山,留下了居功不自傲、復(fù)又隱居深山終老的美談。此后,圍繞四皓事跡及其詩歌,歷代文人騷客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文歌賦,使四皓本身的隱逸文化現(xiàn)象及其次生文化現(xiàn)象不斷張揚放大,形成了隱逸文化的系列形態(tài),蔚為壯觀。根據(jù)統(tǒng)計,歷代詠、記四皓或借四皓抒懷的詩文歌賦多達189首(篇)。其中唐人作品有100首(篇)。在唐人的作品中,尤以白居易最為突出。他曾在七年中,三次往復(fù)商山道,創(chuàng)作了29首與四皓有關(guān)的詩歌[13]。因此,四皓、紫芝、商山等詞語,儼然成為隱逸文化的文化符號和標志,從而使隱逸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

四、結(jié)語

四皓隱居商山,是因為當時的時勢阻斷了知識分子正常作為的渠道。以知識分子的獨特性,他們無法左右強大的社會局勢。對他們而言,最好的處世方式就是尋求一塊能夠安身立命之處,以待時機。當他們有作為的機會和社會條件時,他們便會毫不猶豫的擔當。做到“惟心與事直與日月爭光”[7]317。所以,四皓的出山,既反映了他們不忘時局、關(guān)心時事、關(guān)注社會的基本良知,也反映了他們主張正義、匡救時艱、積極進取的基本價值追求。他們并不是單純的為太子劉盈、或是為漢高祖劉邦、或是為好朋友張良而出山的。他們的出而復(fù)隱,并不是他們再次躲避責任的表現(xiàn),也不是他們厭世的處世選擇,而是他們居功不自傲、有功不自耽的高風(fēng)亮節(jié)的表現(xiàn)。正如許宸所說,他們“不尸其勛”,“不糜其爵祿”,是一種難得的“達識”[7]317。在這樣的歷史事實面前,我們看到的是正直的四皓,智慧的四皓,敢于擔當?shù)乃酿宓勒軐W(xué)融合的先行者四皓,在真正意義上開拓了隱逸文化的四皓。這正是我國知識分子的最高品質(zhì)的體現(xiàn)。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3]郝臣杰,陳道久.商山四皓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12,41-45.

[4]題名.光明日報[N].2013年8月22日第十一版,理論.史學(xué)http://big5.gmw.cn/g2b/epaper.gmw.cn/gmrb/html/ 2013-08/22/nw.D110000gmrb_20130822_4-11.htm.

[5]魏敏,李浩.新時期以來商山四皓研究述評[J].西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5,45(1):35-40.

[6]蔣波,朱戰(zhàn)威.商山四皓漢初事跡述論[J].商洛學(xué)院學(xué)報,2010,24(1):39-41.

[7]王廷伊.康熙續(xù)修商志注[M].陜西省商縣地方志編撰委員會,1987.

[8]彭定求.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1846.

[9]老子孫子兵法[M].饒尚寬,駢宇騫,注譯.北京:中華書局,2010.

[10]劉肅.大唐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4:163.

[11]劉眴.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5117.

[12]王國軒,張燕嬰.論語大學(xué)中庸[M].北京:中華書局,2010.

[13]李文實.歷代商山四皓詩文集注[M].香港:新天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李繼高)

Review on Deeds of Shangshan Sihao's Renouncing and Naturalizing the World

YANG Zeng-qia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Shaanxi)

Sihao went into seclusion in Shangshan at late Qin and early Han.They stepped forward when the prince Liu Ying was in danger,which protected Liu Ying form the danger of being abandoned.Their seclusion had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First Emperor of Qin and Liu Bang's insult to the Confucian scholar.They were coming out to protect the prince,which embodied their value pursuit as Confucian scholar with a sense of justice and spirit.Their seclusion,getting back and implicit revealed their virtue of wisdom and aggressive and indifference to fame,whi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hermit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at the same time.Therefore,academia should correctly view and understand SiHao's seclusion and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Shangshan;Sihao;Confucian scholar;seclusion;culture

K207

A

1674-0033(2016)03-0025-08

10.13440/j.slxy.1674-0033.2016.03.005

2016-03-16

商洛學(xué)院科研項目(13SKY-FWDF019)

楊增強,男,陜西臨潼人,教授

猜你喜歡
商山張良太子
張良書法作品選登
商山四皓
當太子你可以住幾間房?
張良受書
張良拾鞋
商山『四皓』柏
春天的太子灣
太子一胖毀所有
詩的舞蹈(外一則)——溫庭筠《商山早行》
張良拾鞋
车致| 阳曲县| 滨海县| 上虞市| 宝坻区| 宜良县| 沐川县| 浦东新区| 黎城县| 洱源县| 新河县| 鹤峰县| 叶城县| 通化市| 信阳市| 裕民县| 宁蒗| 宁国市| 封开县| 邵阳市| 神农架林区| 嘉义县| 陕西省| 桐柏县| 抚宁县| 永平县| 林州市| 榆树市| 葵青区| 驻马店市| 丰原市| 岳阳县| 囊谦县| 兴宁市| 德安县| 阳东县| 观塘区| 进贤县| 乐业县| 兴宁市|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