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
前些日子,去大理旅行,飽覽了那里的奇山異水和民族風(fēng)情之后,自然不愿放過那兒的美食佳肴。大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一個美食聚集的地方,絢爛奪目的傳統(tǒng)美食吸引著人的味蕾,讓你不由自主地邁進一家又一家的店子。大理的美食品種繁多,精巧別致,風(fēng)味獨特,流傳千年,大理生皮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大理生皮,當(dāng)?shù)厝私耘d味盎然,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他們說,生皮又稱為“黑格”,是白族一道家喻戶曉的傳統(tǒng)美食,大凡白族婦女,沒有人不會做這道菜的。每逢過節(jié)或團聚的日子,白族人總要做一道美味的生皮,用以招待客人。
所謂生皮,就是指生的豬皮和豬肉。有人可能會質(zhì)疑,生豬肉能吃嗎?在此,我可以肯定地回答,能吃!其實,吃生肉并非是什么新鮮事,古今中外皆有之。比如,日本人喜歡吃生魚片,意大利人喜歡吃生火腿,美國人喜歡吃半生的牛排。不過,第一次品嘗生皮,還是需要足夠的勇氣,畢竟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吃生肉的習(xí)慣。那么,生皮到底美不美呢?白家人說,美!很多游客也說,美!可是,也有人說不美的。究其原因,性味使然,這就如同臭豆腐,喜歡的人覺得味美無比,百吃不厭;而不喜歡的人覺得奇臭難聞,一次都嫌多。
制作大理生皮比較講究,不是直接將豬皮和豬肉割下就吃,而是要經(jīng)過一系列的加工和處理。首先,要將宰殺好的全豬放在火上烤,而且必須用松樹當(dāng)燃料,待豬肉表皮半生半熟時,將毛處理干凈,然后再接著烤,直至表皮呈金黃色為止,此時皮子及其以下兩三寸的部位,實際上已經(jīng)被烤熟了。取其后腿肉和里脊、腰脊肉作為主料,切成肉絲或肉片,裝盤,即成生皮。
生皮好不好吃,關(guān)鍵在于調(diào)味料的配制,如果調(diào)料不好,生皮的口感就會大打折扣。制作生皮的調(diào)味料一般為:胡椒粉、草果粉、八角粉、橘皮粉、辣子面、花椒粉、花生粉、漾濞核桃仁粉、芝麻粉、茴香粉、芫荽、小香蔥、生姜、香菜和川芎葉等,大部分都由鄉(xiāng)民自己栽種。
根據(jù)口味偏好的不同,生皮有兩種吃法。一是將生皮和調(diào)味料分開放置,吃的時候只需蘸一下,這有點像吃東北白肉;另一種是將調(diào)料倒入生皮中,攪拌均勻,讓生皮充分吸收其味道,就跟做涼拌菜一樣。
夾一塊生皮放在嘴里,感覺皮十分脆香,有一股濃郁的燒烤味,肉鮮嫩可口,沒有絲毫生肉的腥味,讓人既感到一種茹毛飲血的原始與野性,又可體會一種現(xiàn)代風(fēng)味的熱辣與爽快。當(dāng)然,你不必?fù)?dān)心吃了生皮后會鬧肚子,因為生皮的制作要求極其嚴(yán)格,像米砂豬(寄生蟲)、病豬和老母豬是絕不會端上餐桌的,盡可以放心食用,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