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400 桂林平樂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
更昔洛韋分次給藥與一次給藥治療小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療效比較
廖鳳明
542400桂林平樂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巨細胞病毒感染在臨床極為常見,治療時需要多療程,給藥方法多種多樣[1]?,F(xiàn)階段,相關醫(yī)學文獻報道,誘導治療和維持治療是其中兩種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2]。本研究對我院兒科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巨細胞病毒性肝炎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比較了更昔洛韋分次給藥和一次給藥在小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中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資料和方法
一、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兒科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巨細胞病毒性肝炎患兒,所有患兒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將既往有明確巨細胞病毒性肝炎感染病史、血制品應用史等的患兒排除在外[3]。依據(jù)治療方法將這些患兒分為兩組,即一次給藥組(40例)和分次給藥組(40例)。一次給藥組中男性患兒21例,女性患兒19例,年齡在1~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2.1)歲;病程在3~6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3.3±1.3)個月。在臨床癥狀方面,30例患兒為黃疸,38例患兒為肝腫大,16例患兒為脾腫大。分次給藥組中男性患兒22例,女性患兒18例,年齡在2~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2.0)歲;病程在3~7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3.4±1.3)個月。在臨床癥狀方面,29例患兒為黃疸,39例患兒為肝腫大,15例患兒為脾腫大。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臨床癥狀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療方法
在誘導治療方面,給予一次給藥組患兒更昔洛韋一次給藥治療,給予患兒靜脈滴注每日10 mg/kg的更昔洛韋,每次滴注時間均在1 h以上,連續(xù)應用2周;給予分次給藥組患兒更昔洛韋分次給藥治療,給予患兒靜脈滴注每次5 mg/kg的更昔洛韋,每天2次,每12 h 1次,每次滴注時間均在1 h以上,連續(xù)應用2周。在維持治療方面,給予兩組患兒靜脈滴注每日5 mg/kg的更昔洛韋,治療1周后讓患兒休息1周,連續(xù)3次序貫,同時依據(jù)患兒的實際病情給予患兒有針對性的支持治療,2個月為1個療程。
三、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的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進行認真檢查,對總膽紅素(TBil)、ALT、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及肝脾腫大情況進行測定,對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進行統(tǒng)計,同時將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詳細記錄下來。
四、療效評定標準
若治療后患兒的黃疸完全消退,具有正常的肝脾及ALT水平,巨細胞抗體由陽性向陰性轉變,則評定為顯效;若治療后患兒的黃疸極大程度消退,具有較小的肝脾及較低的轉氨酶水平,巨細胞抗體滴度顯著降低,但是定性實驗仍為陽性,則評定為有效;如果治療后患兒的黃疸沒有消退,甚至有所加重,肝脾也沒有縮小,甚至有所增大,轉氨酶水平也沒有降低,甚至有所提升,巨細胞抗體仍為陽性,則評定為無效[4]。
五、統(tǒng)計學分析
分析處理本研究數(shù)據(jù)時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 20.0,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用χ2檢驗率的比較,檢驗水準α=0.05。
結果
一、兩組患兒的各觀察指標比較
分次給藥患兒的TBil、ALT、γ-GT水平均顯著低于一次給藥組(P<0.05),肝腫大、脾腫大均顯著于一次給藥組(P<0.05)。具體見表1。
±s)
注:與一次給藥組比較,*P<0.05
二、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
一次給藥組患兒中顯效15例,有效12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7.5%(27/40);分次給藥組患兒中顯效21例,有效17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38/40)。分次給藥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一次給藥組(P<0.05)。
三、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一次給藥組患兒中白細胞下降1例,嘔吐3例,轉氨酶升高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0%(6/40);分次給藥組患兒中腹瀉1例,白細胞下降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發(fā)生率為5.0%(2/40)。分次給藥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一次給藥組(P<0.05)。
討論
巨細胞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高發(fā)人群為小兒,累及多個臟器,受害最嚴重的為肝臟,發(fā)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小兒缺乏完善的免疫功能和較低的肝酶活性。巨細胞病毒性肝炎的特征性表現(xiàn)為活化的CD8+T淋巴細胞等異常淋巴細胞出現(xiàn)在末梢血中,同時具有越來越低的CD4 /CD8 比值[5-8]。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T細胞亞群的平衡受到巨細胞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嚴重不良影響,進而造成機體缺乏平衡的免疫功能。巨細胞病毒性肝炎感染的致病機制主要為體內多臟器細胞內存在大量復制和播散的病毒,引發(fā)直接損傷,進而引發(fā)免疫病理變化,因此對病毒復制進行積極有效的控制是臨床對其治療的關鍵。而要想促進治療效果的顯著增強,可以將其和免疫調節(jié)、對癥治療等有機結合起來[9]。
現(xiàn)階段,國內外相關醫(yī)學學者普遍認為[10],在巨細胞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治療中,更昔洛韋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其主要的不良反應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血液系統(tǒng),減少血小板及白細胞,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該對患兒的血常規(guī)進行定期檢查,通常情況下每3天一次。巨細胞病毒性肝炎屬于一種兒科疾病,在臨床極為常見,治療需要多療程,給藥方法多種多樣,一直以來,兒科臨床醫(yī)護人員給予了給藥困難及藥物浪費問題以充分的重視,并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對其進行有效解決[11-12]。本研究結果表明,分次給藥組患兒的TBil、ALT、γ-GT水平均顯著低于一次給藥組(P<0.05),肝腫大、脾腫大均顯著短于一次給藥組(P<0.05),充分說明了更昔洛韋分次給藥在小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中比一次給藥好,從而為患兒早日康復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本研究結果還表明,分次給藥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一次給藥組(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一次給藥組(P<0.05)。
總之,更昔洛韋分次給藥在小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中的效果比一次給藥好,值得臨床充分重視。
參考文獻
1 田書芳.茵陳平胃湯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3.
2 楊寧.更昔洛韋聯(lián)合異甘草酸鎂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療效觀察.兒科藥學雜志, 2013, 12:20-22.
3 熊衛(wèi)蓮.昔洛韋聯(lián)合清肝利膽口服液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35例臨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 2014, 20:77-78.
4 張延義.更昔洛韋聯(lián)合異甘草酸鎂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62例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 2014, 13:341-343.
5 陳細香.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更昔洛韋治療新生兒巨細胞病毒肝炎33例.西部中醫(yī)藥, 2014, 8:106-107.
6 熊小麗, 陳鵬, 鄢素琪,等.更昔洛韋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淤膽型)的療效及不良反應觀察.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13, 33:563-566.
7 于靜, 高芳, 嚴海燕.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聯(lián)合更昔洛韋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66例療效觀察.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4, 19:37-39.
8 顧小海, 孫海平.兩種療程更昔洛韋對嬰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療效的對比研究.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4, 11:839-840.
9 黃振菊.小兒肝炎相關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臨床特點及免疫抑制治療觀察.肝臟, 2015, 32:174-175.
10俞海英, 郭銀燕, 潘劍,等.10年肝病住院患兒疾病變化趨勢分析.肝臟, 2014, 19:200-203.
11European Autoimmune Hepatitis-Budesonide Study Group, Woynarowski M, Nemeth A,et al. Budesonide versus prednisone with azathiopr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 Pediat, 2013,163:1347-1353.
12Mileti E, Rosenthal P, Peters M G.Valid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simplifi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children.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10:2.
(本文編輯:茹素娟)
(收稿日期: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