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愛人》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作者/(日)稻盛和夫 著,曹岫云 譯
分類/經營管理
定價/32.00
編者按:1997年,稻盛和夫患了肺癌。他退居二線,皈依了佛門,放空了自己,開始寫出了他的這本書《敬天愛人》。這樣的緣起,讓這本書有了獨特的“純粹的氣息”。稻盛和夫他堅信:“不論在企業(yè)經營方面還是在人生中,只要心懷純粹的愿望并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迎來美好的未來?!?/p>
稻盛和夫與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盛田昭夫(索尼公司)、本田宗一郎(本田公司)并稱為日本“經營四圣”,也是“四圣”中目前唯一健在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松下幸之助”。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市,1955年畢業(yè)于鹿兒島大學應用化學專業(yè)。
27歲創(chuàng)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xiàn)名“京瓷”),52歲創(chuàng)辦第二電電(原名DDI,現(xiàn)名KDDI,目前是日本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這兩家公司都位列“世界500強”。
2010年臨危受命,接掌日航帥印,同時被前任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任命為內閣特別顧問。
提到經營,人們常常望而生畏,許多復雜因素相互交織在一起,似乎難上加難。或許因為理工科出身的緣故吧,我卻不把它想得太復雜,反而覺得相當簡單。復雜現(xiàn)象如果復雜地去理解,事情自然難辦。如能將驅動復雜現(xiàn)象的原理提取出來,一切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同樣,如能領會經營之要諦,那么經營企業(yè)絕非難事。以下要講述的經營十二條,都是我在“京瓷”和“DDI”的經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立足于“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最基本的觀點之上,所以我認為它超越國境、超越民族、超越語言差異,是普遍適用的。
赤手空拳創(chuàng)業(yè)至今不過50年,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這個規(guī)模,可謂神速。我個人并無杰出才智,但是我忠實遵循了經營的基本原理原則,這就是成功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實在說不出還有什么別的像樣的理由。下面就逐條講解經營十二條原則。
第一條 明確事業(yè)的目的與意義
樹立光明正大、符合大義名分的崇高目標。為什么要開展這項事業(yè)?這個企業(yè)存在的理由到底在哪里?當然各人有各人的目的,但必須加以明確。
有人為了賺錢, 有人為了養(yǎng)家,這些并不錯。但僅靠這些目的,要凝聚眾多員工,齊心協(xié)力辦好企業(yè), 是不夠的。目的與意義必須是高層次、高水準的,換句話說,必須樹立光明正大的經營目的。
要讓全體員工與自己風雨同舟、共同奮斗,如果缺乏“大義名分”,事實上是行不通的?!霸瓉砦业墓ぷ饔腥绱顺绺叩囊饬x”這樣的“大義名分”,如果一點都沒有的話,人很難從內心深處產生必須持續(xù)努力工作的欲望。
我在創(chuàng)辦“京瓷”時,就遭遇了“事業(y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重大考驗。當時的我還不懂這一條經營大原則。我當時的事業(yè)目的只是“運用自己的制陶技術,開發(fā)新品,借以問世”。
那時的日本世風,輕視技術,重視學歷乃至學閥,對人的實際能力并不予恰當評價。為此,我對自己初次就職的公司大失所望。因此,“理直氣壯地向世人展現(xiàn)稻盛和夫的新型精密陶瓷技術”自然就成為了經營的目的。一名技術員,一個研究者,有了自己的公司,終于可以將潛心鉆研的技術成果發(fā)揚光大,當初的喜悅之情,難以言喻。但想不到,創(chuàng)業(yè)后第三年,竟招致了青年員工們的反叛。
公司設立第二年,招進了10多名高中畢業(yè)生,經過一年的磨煉已成長為公司的生力軍。有一天,他們突然持聯(lián)名狀,向我展開“集體交涉”。聯(lián)名狀上寫明每年最低工資增幅、最低獎金,而且要連續(xù)增長到將來等等,要求我予以承諾并做出保證。當初招聘面試時我曾明言:“公司究竟能成何事,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必定會奮力拼搏,力爭辦成一流企業(yè)。你們愿意到這樣的公司來試試嗎?”他們明白我的話,明白我事先并無承諾,但僅過一年,就遞來聯(lián)名狀,并威脅說不答應條件就集體辭職。新公司正缺人手,而且他們已是公司的生力軍,如果他們走了,公司必遭損失。但如果他們固執(zhí)己見的話,那也沒辦法,就算公司從頭再來吧。我不肯妥協(xié),明確答復道:“不接受你們的條件?!?/p>
公司創(chuàng)辦不足三年,我自己對公司的前途還沒有十足的把握,對將來的描繪,只能停留在“全身心投入,總會有所成就吧”這樣的程度。為了挽留他們,要做出缺乏自信的、違心的承諾,我做不到。
談判從公司談到我家,僵持了三天三夜,我這樣對他們說:
“是欺騙、不是欺騙,無論我怎么說也無法證明。身為經營者,只要自己得利就好,這種想法我半點都沒有。我想讓企業(yè)成為大家由衷認同的好公司。這是謊言還是真話,你們就權當受一回騙,跟著我試試如何?我就是拼上性命也要把公司做好。若是我經營企業(yè)不負責任,或者發(fā)生只顧一己私欲的事,那時你們殺了我也行!”
這樣熬了三天三夜,推心置腹,他們總算相信了我,撤回了要求,不但留下,而且加倍努力,埋首工作。
當時的那些造反派,后來陸續(xù)都成了“京瓷”的骨干,這是后話。但這一事件深深刺痛了我,讓我意識到了企業(yè)經營的根本意義,成了我轉變經營目的的契機。
此前的企業(yè)目的是“向世人展現(xiàn)技術”,對公司前景的展望,只不過停留在“只要廢寢忘食地工作,總能解決溫飽問題”這種水平之上。我在七兄妹中排行第二,連鄉(xiāng)下的親兄弟尚且照顧不及,又怎能保證進廠不久的所有員工,包括他們親屬的終生幸福呢?可是員工們卻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這次艱難的交涉,讓我從內心深處理解了員工們的愿望。我開始意識到企業(yè)經營應有的真正目的。這目的既不是“圓技術者之夢”,更不是“肥經營者一己之私腹”,而是對員工及其家屬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負責。
這次事件教育了我,讓我明白了經營的真義是: 經營者必須為員工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的幸福而殫精竭慮,傾盡全力,必須超脫私心,讓企業(yè)擁有大義名分。
這種光明正大的事業(yè)目的,最能激發(fā)員工內心的共鳴,獲取他們對企業(yè)長時間、全方位的協(xié)助。同時大義名分又給了經營者足夠的底氣,可以堂堂正正,不受任何牽制,全身心地投入經營。此后,我將“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做出貢獻”作為“京瓷”的經營理念。因為企業(yè)作為社會的一員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所以這后一句也必不可少。
企業(yè)創(chuàng)建不久,就轉變并明確了事業(yè)的目的與意義, 明確了公司的經營理念,這真是幸事。而后50年企業(yè)所取得的一切發(fā)展,都不過是貫徹這一正確經營理念的必然結果。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