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是怎么落腳在陜西東南角、天竺山下的村子的,誰也說不明白。按說,若他在天竺山有親戚,單位一查清楚“家庭關系登記表”,就能發(fā)張公函,再來個干部,拎起他的脖領子帶回北京。若他在天竺山?jīng)]親戚,那些農(nóng)民又憑什么把他留下?
不清楚。
我父親到陜西去,是堂堂正正的受罰,下放鍛煉。保衛(wèi)科干部押送去的,生怕路上跑了。父親待的那九個月,都在縣委宣傳科,協(xié)助編農(nóng)民戲。后來他說,主題有二,一是包產(chǎn)到戶后的繁榮,叫“生產(chǎn)戲”,二是宣傳計劃生育,比較委婉,叫“教育戲”,他不愛和婦女打交道,能編的戲就少了一半,多半時間都在縣委等開飯,左也是吃面,右也是吃面。母親只帶我去看過他一次——就是那次遇到了老陳。
他臟兮兮的,穿個棉襖,煙味兒齁鼻子,跟我說,“叫老陳叔叔?!?/p>
我覺得這人像個殺人犯,胡子長在嘴唇上邊。父親說,“這孩子口齒不清,不如就叫老叔叔?!?/p>
現(xiàn)在想起來,老叔叔能躲在那兒,八成是扒了火車逃過去,裝成盲流,在當?shù)貛凸???赡且驳迷诋數(shù)赜薪忧⒌娜瞬判小7凑?,父親在縣城里跟假盲流老陳碰上了,雙方都沒說清楚自己的來龍去脈,模模糊糊認識,父親講了自己的原工作單位,對老陳有些猜測,一起抽過幾次煙。到了1991年,社會氣氛有了些變化,老陳給了父親一個字條,上面是自己江南家鄉(xiāng)的地址,人就不見了。
十年以后,老陳的臉就印在報紙上了。網(wǎng)頁上也有。按他名字搜照片,出來幾千條結(jié)果,其中有幾十張真的是他,幾十張中有幾張是和政要握手,出席論壇,站在講座臺前。胡子還在嘴唇上邊。
我母親說,“這不是陜西那個從北京跑過去的小伙兒嗎?平時裝成啞巴的?!?/p>
我父親一看,“原來他叫這個名字。開英語培訓學校?現(xiàn)在可算是還債了,每天得說一籮筐的話吧?!?/p>
出國前母親帶我去老陳的辦公室找過他一次。他已經(jīng)是名人了,回憶我父親,說記得我父親當年在陜西時瘦得很,因為不愛吃面食。那天,那幢灰禿禿的辦公樓外,北四環(huán)路正在修建,平房推倒了,工人在種草坪,綠仿佛可以是一夜間的事。
英語培訓、網(wǎng)絡、博客時代、微博號召力、創(chuàng)業(yè)潮、影視,90年代后期以來和財富有關的事業(yè)中,都有老陳。他不是最有錢的那批人,可用我父親的話說,老陳興許哪輪都沒大發(fā)財,但哪輪都沒落下,是得說一聲,“有本事!” 他倒是沒有做過地產(chǎn),但和地產(chǎn)資本家勾肩搭背共玩樂。
我父親為此難受。老陳成為投資人,我父親失魂落魄。其實在報紙上看到老陳的照片那次,給他打電話的也是我母親。
我父親說:“這就是政治投機分子。當年也投機?!蔽夷赣H說,“小人之心。當年他才二十出頭,而且那時他也沒名氣。不是大人物。”
我父親說,“他當時想找駐華記者庇護,沒成,想出國,出不去。到底靠出國熱發(fā)家了。這就是善于識別‘大勢所趨,你看他,一發(fā)再發(fā),每次都能跟上。當年他表面上看錯了,其實回頭想,他是看對了。也算一種政治資本?!?/p>
我母親說,“那是真正的危險,可能送命的。怎么能算積累政治資本?”
他們?yōu)榇顺尺^幾場架。我父親認為,他自己是一趟沒趕上,趟趟趕不上,就跟等紅綠燈似的,因為堵在一個路口,再也不可能及時抵達。而令我母親難過的是,她現(xiàn)在認為,早在她提心吊膽地在北京守著年幼的我的那段時間里,她的心靈與我父親的心靈已經(jīng)分道揚鑣。她憤怒時,他在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