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
“這個家族資產,頂2200個馬云?!?/p>
“擁有500萬億美元的神秘家族——你沒看錯,的確是500萬億,中國不少媒體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把500trillion USD翻譯成50萬億。”
這個家族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這些網絡上的傳說,很多都與一本書有關:《貨幣戰(zhàn)爭》。在這本曾經風靡中國的書里,羅斯柴爾德家族涉嫌指使人刺殺林肯總統(tǒng),掌控美聯(lián)儲,財富最高達500萬億美金……
今年2月1日,自稱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九代繼承人的奧利弗·羅斯柴爾德來到清華大學,與校長談笑風生。在清華官網的報道中寫道:其人曾于2013年、2014年多次到訪中國,出席由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亞洲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聯(lián)盟主辦的國際金融與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合作座談會等活動。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說,校長之所以安排這次會面,是希望能夠通過更廣泛的社會資源和支持,使得清華大學或者中國的大學能夠辦得更好。
當然,楊斌也承認,對這位羅斯柴爾德,學?!暗拇_存在著甄別方面的疏忽”。是的,很快,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所謂的繼承人,是假的。
同樣,《貨幣戰(zhàn)爭》中描繪的能夠控制世界的能力,也是假的。富可敵國,能買下2200個馬云的說法也是假的。唯一真實的信息是,這個家族確實存在。而且,大概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家族像他們一樣,被傳說、陰謀論、騙子所困擾。即便在網絡如此發(fā)達的今天,人們仍然很少了解到其真實的情況。
“羅斯柴爾德家族對媒體的控制非常強悍了得”,陰謀論者說。如果你相信這句話,那么一定也會認為——我們一定是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收買了。
2007年12月20日晨,時任中國駐英國大使傅瑩準備去吃早餐,這天的早餐比較特別,和她一起吃飯的是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爵士,兩人將邊吃邊聊一下國際金融形勢。
這個羅斯柴爾德是貨真價實的。他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控股公司董事長,這個家族的第六代掌門人。他們這個家族從梅耶·羅斯柴爾德算起,到現(xiàn)在已經延續(xù)到第八代。據羅斯柴爾德檔案館官網上的直系親屬家譜,目前在世的,光是直系家族成員就有47位。
在傅瑩與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的工作早餐上,他們談到了《貨幣戰(zhàn)爭》這本書。“《貨幣戰(zhàn)爭》很像本小說,一些描述很富有想象力,但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真實情況恐怕還是有差距的,更不可能反映今天的國際金融環(huán)境?!币苍S是對話場合很正式,他的表述比較克制。
2009年他訪問中國時,談及此書才流露出一些感情色彩?!按笮l(wèi)認為,《貨幣戰(zhàn)爭》中關于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描寫有些純屬杜撰,”曾與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對話的一位企業(yè)家說,“為此,大衛(wèi)曾私下點名現(xiàn)場嘉賓不邀請宋鴻兵(《貨幣戰(zhàn)爭》的作者)?!?/p>
但書中所描述的內容,卻無法躲避。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參加央視《對話》欄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家族到底有多少錢?
“我想我不回答這個問題,你也不會覺得驚奇。我們從不對外公布(此類數(shù)據)。我們家族已經有250年的歷史,我們的祖先當時非常有影響力。但是如果今天羅斯柴爾德家族再去數(shù)錢已經不是什么很有意思、很好玩的事情?!?/p>
那一定是多得數(shù)不過來了吧?
“不是。我知道你肯定對這個答案很感興趣,我想這可能和一本書有關,在中國出版的一本有關我們家族的書。有一點可以肯定,那本書跟我們家族的真實情況有些差距?!?/p>
這個家族大概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們和中國的關系會被陰謀論、傳說和騙子纏繞。2016年2月5日,羅斯柴爾德集團代表又不得不出面回應“清華大學風波”:這位叫奧利弗的男子并不是其家族成員,也不涉足集團的任何業(yè)務。
“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這個等同于金錢和權勢的名字,270年前卻是德國法蘭克福猶太區(qū)一棟叫“紅盾”(Red Shield)房子的化名。在猶太區(qū)貧民區(qū),人們習慣以住處來給對方起名,而家族第一代梅耶·羅斯柴爾德就出生在此。
憑借超人的商業(yè)天賦,梅耶通過向貴族收藏者出售古董積累財富,隨后,依靠放貸等手段,迅速建立了家族的金融王朝,并分派五個兒子駐扎倫敦、巴黎、維也納、法蘭克福和那不勒斯,編織龐大的跨國金融網。十九世紀末,家族達到鼎盛時期,歐洲金融業(yè)、鐵路、礦業(yè)開采都少不了羅斯柴爾德成員的身影。與他們交往的,也都不是尋常人物。
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鼎盛時期,連英國女王都派人來跟羅斯柴爾德家的廚子學做菜。近代到訪過的國家元首則包括里根、克林頓和密特朗等。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堂兄的妻子,是希拉里·克林頓的好友,他們的蜜月第一天是在白宮渡過的。“德國前總理施羅德,他一直都是我們公司非常重要的一個顧問;還有現(xiàn)任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已卸任),在他還未擔任總統(tǒng)之前,我們就是好朋友,我們一直保持著不錯的私交。”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說道。
那些恨他們的人,也不一般。
YouTube上有一段黑白電影的片段是這樣描繪羅斯柴爾德家族的:1815年夏日,人聲嘈雜的倫敦證券所,當所有人像無頭蒼蠅般四處亂轉時,一個身著白襯衫,黑色長西服套裝,頭戴黑禮帽的矮個子男人從容地走來。在他的示意下,中間人不斷拋售英國債券。這個矮個子男人就是內森·羅斯柴爾德??吹嚼狭_家開拋,其他人瘋了似的紛紛效仿——內森一定是得到內部消息,英國輸了!
眼看著一個個證券所小弟拿著小條給內森過目,“買!買!買!”這些小條正是其他人剛拋出的英國債券。他制造了恐慌,又趁著人們恐慌性拋售而買進。事實上,英國贏了這場戰(zhàn)爭,內森·羅斯柴爾德也因此發(fā)了一大筆財。
這段影片是希特勒反猶計劃的一部分。上世紀30年代,希特勒推出了一系列這樣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主角的電影、話劇、歌劇。通過丑化被稱為“猶太人之王”的羅氏家族,宣傳極端反猶思想,在電影《羅斯柴爾德家族——滑鐵盧的紅利》中甚至設計了羅氏父子間這樣的對話:“你只有蹚著大量鮮血才能掙到大筆的錢!”
每一個講述這個家族故事的人,都繞不開1815年的這場戰(zhàn)爭:拿破侖率領法軍與英國、普魯士聯(lián)軍在滑鐵盧展開激戰(zhàn),法軍慘敗,隨后,拿破侖以退位結束了其政治生涯。羅斯柴爾德家族確實想從這場戰(zhàn)爭中發(fā)財,但現(xiàn)實結果卻與傳說大相徑庭。
英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閱讀大量檔案,采訪家族成員的基礎上所著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呈現(xiàn)了更加接近現(xiàn)實的版本。戰(zhàn)前,內森和詹姆斯等兄弟預測這將是一場持久戰(zhàn),準備將囤積的黃金從阿姆斯特丹運往英國,希望以此推高英鎊匯率,并將部分黃金借給英國政府。沒料到戰(zhàn)爭三個月就結束了。
6月20日,消息靈通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確實比英國政府早24小時得知戰(zhàn)爭勝利的消息,但這結果已無濟于事,兄弟幾個不僅持有大量不斷貶值的黃金,需在阿姆斯特丹出售的100多萬英鎊的國庫券更是雪上加霜。讓內森痛苦到極點的是,他年僅35歲的妹妹朱莉·羅斯柴爾德這時候也去世了。
絕望中的內森沒有慌神,只能是拼命找解決辦法。
7月20日,倫敦《信使報》稱:內森買了大量股票。但交易時間并不清楚。據維克多·羅斯柴爾德向弗格森透露,即使內森在6月20日購買大量公債,結合當時價格,最終受益也僅7000英鎊,算上兩年后高價拋出信托債券的收益,也只能賺到13萬英鎊。
家族最重要的盈利,其實來自兄弟幾個和奧地利、俄羅斯等歐洲大陸國家合作,通過向政府借貸等方式獲利。在戰(zhàn)爭中,他們會向有獲勝希望的一方提供金錢支持——甚至,他們會兩邊押寶。比如在19世紀20年代,內森·羅斯柴爾德就向葡萄牙和它控制的王國巴西同時提供了貸款支持,后者一直試圖推翻葡萄牙女王的控制。
與其說這個家族曾經發(fā)戰(zhàn)爭財,倒不如說發(fā)政治財更貼切。他們和政府密切的關系,給家族帶來諸多便利的政治資源,這些資源確保他們可以獲得更大的市場利益,比如他們得以通過發(fā)行和交易歐洲大國的債券,來獲取高額利潤。他們逐漸崛起并構建成一個橫跨全球的金融帝國,其鼎盛時期,確實能夠影響世界經濟走向,尼爾·弗格森寫道,“今天,沒有任何人擁有的資產占世界財富的份額能夠與19世紀20年代中期到60年代的內森(羅斯柴爾德)以及詹姆斯(羅斯柴爾德)匹敵?!?h3>失落的世紀
關于羅斯柴爾德家族最廣為流傳的一個說法是——美聯(lián)儲是受其控制的。大概是連美聯(lián)儲都厭倦了回答類似“幕后操縱者“的問題,在其官網的“常見問題”欄目中特地回復了“誰擁有美聯(lián)儲?”
雖然總有各種玄乎的說法稱羅斯柴爾德家族如何以大股權操縱美聯(lián)儲,但經濟學家Edward Flaherty在“誰擁有美聯(lián)儲”的論文中寫道,根據規(guī)定,不管股份多少,一家商業(yè)公司僅持1張選票。紐約聯(lián)邦儲備區(qū)有1000個會員銀行。即使有一家實力雄厚的銀行,也很難強迫其他公司同意某項決議,且會員名字都在網上公布。
而羅斯柴爾德家族不但談不上“控制美聯(lián)儲”,一戰(zhàn)后家族衰落很大程度與沒有即時搶占美國市場有關。戰(zhàn)后,內森·羅斯柴爾德看到美國政府發(fā)行債券的機會,希望盡快建立美國分行,但1836年內森去世后,家族成員對美國態(tài)度冷淡。加上一站對整個歐洲的重創(chuàng),更是延緩了這個家族擴張的步伐。二戰(zhàn)后,羅斯柴爾德家族恪守祖訓,堅持直系親屬對家族企業(yè)的控制,對“上市”的保守態(tài)度,再次錯過資本市場的機會。
到現(xiàn)在,雖然這個家族名下的羅斯柴爾德集團、愛德蒙德.羅斯柴爾德集團、羅斯柴爾德投資信托資本伙伴等公司仍有較大影響,在葡萄酒、藝術品等領域也有廣泛投資,但與過去稱霸歐洲長達一個世紀的境況,早已今非昔比。4月1日福布斯實時億萬富翁排行榜,羅斯柴爾德家族僅一人上榜:本杰明·羅斯柴爾德,位列1201名。
目前羅斯柴爾德家族第六代掌門人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已74歲。他從商40年,2003年被任命為羅斯柴爾德集團的董事長。但這位被媒體稱為“讓金融帝國復活”的掌門人,卻在去年陷入被起訴風波。據西班牙媒體報道,羅斯柴爾德集團涉嫌在2005年到2008年不實宣傳一款貸款項目,給至少130位領撫恤金者帶來財產損失。
報道中,法官Javier Gómez Bermudez稱羅斯柴爾德旗下公司宣傳的貸款,意在減輕繼承稅,違反了稅法,且“法院認為已有足夠證據來審問羅斯柴爾德男爵”。目前公司已被刑事偵查。
調查范圍很快就變成一場跨國行動。2016年3月,彭博社報道稱,愛德蒙德·羅斯柴爾德(瑞士)也成為調查目標。該公司日內瓦分行告訴彭博社,“愛德蒙德·羅斯柴爾德(瑞士)會積極配合調查,但銀行否認任何指控?!?/p>
這兩年可算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多事之秋。2015年,就在掌門人官司纏身的時候,家族內兩大分支也為奪姓氏籌劃打官司。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愛德蒙德·羅斯柴爾德集團希望向法國財務顧問公司Rothschild & Cie發(fā)出禁令。愛德蒙德·羅斯柴爾德集團稱,這家法國公司的母公司不誠實地稱自己為“羅斯柴爾德集團的母公司”,暗示只有他們才有資格擁有這個銀行業(yè)王朝的名字。接近愛德蒙德·羅斯柴爾德集團的一名人士說:“任何實體都無權宣稱只有自己才有資格擁有羅斯柴爾德這一姓氏?!?/p>
愛德蒙德·羅斯柴爾德集團是龐大又復雜的家族帝國的一個分支。而它所對抗的Rothschild & Cie則被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所管理。最近幾年里,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將歷史上英國和法國的兩個分支合在一起,并入Paris Orléans母公司旗下,也即愛德蒙德·羅斯柴爾德集團所說的“不誠實”的公司。
但與此同時,愛德蒙德·羅斯柴爾德集團還擁有Paris Orléans公司8%的股份。
愛德蒙德·德羅斯柴爾德集團的首席執(zhí)行官阿里亞納·羅斯柴爾德本不是家族親屬,她與本杰明·羅斯柴爾德結婚后才改了姓氏,兒媳婦參與家庭事務總要面對閑言碎語。
若依照祖訓,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一代老梅耶在遺囑中就嚴格規(guī)定只有兒子才有資格掌管家族遺產。女兒及女婿對家族企業(yè)不占有任何份額。早年間家族里也流行近親結婚,財產不至于外流。即使與外人結婚,對方也要皈依猶太教。
阿里亞納是家族少有的未皈依猶太教的成員。對待此案,她態(tài)度強硬,曾通過《金融時報》向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旗下的公司傳話:“你好好待在你的位置,別來侵犯我的,這不是什么不成熟的決定,這是生意?!?/p>
這場并未終結的官司,向世人展現(xiàn)了這個家族成員之間復雜而矛盾的關系,也昭示了這個龐大家族內部斗爭的一角。
羅斯柴爾德檔案館的工作人員通過郵件告訴本刊,家族與中國的首次接觸可追溯到1838年,鴉片戰(zhàn)爭之前。
1833年,英國國會簽署的特許權議案終結了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長達百年的壟斷特權,羅斯柴爾德父子公司就是首批挺進中國市場的貿易公司。隨著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結束,公司繼續(xù)擴大中國業(yè)務。
借著洋務運動余溫,1896年,一家外資公司在北京建立了辦事處——北京辛迪加公司。這家公司的背后,就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投資,而當時大清帝國第一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還曾因此與羅斯柴爾德家族有一段曖昧交易。
據香港大學學者Frank H.H.King研究,李鴻章在1899年4月6日,給羅斯柴爾德寄了一封信,稱其為“朋友羅斯柴爾德閣下”。信是翻譯代寫,結尾附有李鴻章的簽名。信中,李總督說辛迪加已成功將山西、河南的開礦權拿在手里,不久后也有望拿下陜西的開礦權。這不僅對公司是有利的,鄰近數(shù)省也能從中分享市場與道路建設的好處。而“經由利潤分享,中國政府可成為公司真正的隱形搭檔”。
Frank分析,據保守估計,辛迪加在山西已獲得兩萬一千平方英里的煤礦開采權,其中還包括多段鐵路,區(qū)域內資源獲利可達每年75萬英鎊。此外公司還獲得了區(qū)域內的石油開采權。如法炮制,一個月后公司又獲得了河南的各項開采權。而這一切要歸功于一個聰明的意大利籍猶太人羅沙第(Angelo Luzzatti)。
盡管北京使館區(qū)的一位英國大臣覺得羅沙第有點不靠譜,在曼谷做生意時,羅沙第曾穿著制服,試圖向英國大臣家的一位女仆索吻,但沒人能否認他的腦袋瓜靈通。信中,李鴻章向羅斯柴爾德強烈推薦,讓羅沙第進入公司董事會。
“公司在華必須有一位持重、能干的管理者,才能一手維護公司的利益,一手避免摩擦,增強互信……很多中國官員,包括我都很賞識他。他總能發(fā)現(xiàn)獲取特許的渠道,在對的時間開展磋談?!?/p>
如此光明正大的“官商勾結”信函,至今還被裱在羅斯柴爾德集團北京辦事處的墻上。
與中國淵源很深的羅斯柴爾德回到中國市場,已經是1979年的事情了。最近幾年,這個家族加快了在中國經濟中的參與速度。2010年,吉利收購沃爾沃,阿里巴巴并購美國網店零售服務商Vendio公司等重大并購案背后都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身影。2015年底,羅斯柴爾德家族旗下基金會投資千萬美元,入股中國一家餃子連鎖企業(yè)。
他們仍在試圖擴展自己的影響。近年來羅斯柴爾德家族聯(lián)合倫敦市政府舉行的“包容性的資本主義大會”備受媒體關注。據《時代周報》統(tǒng)計,2014年大會上,與會的250名超級富豪代表來自37個國家、35個商業(yè)領域,管理著大概全球1/3的可投資金額。像200年前一樣,威爾士親王、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等政要紛紛出席。也許現(xiàn)在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財力上已輸給昔日的自己,但其影響力仍在。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被問及可否用一個詞形容家族時,答道:“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