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購買一套百元左右的校服,竟被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班主任聯合吃掉十多元的“回扣”。湖北恩施校服腐敗案件,引發(fā)社會各界關注。2015年7月以來,新華社記者先后四次赴當地調研發(fā)現,小小校服腐敗利益鏈條“不簡單”,上有紅頭文件“開道”、校服企業(yè)壟斷經營牟利,下有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翱汀薄6@腐敗利益鏈條在當地存在十數年。
小小百元校服,給人的感覺卻是如此觸目驚心,不僅僅是因為腐敗鏈條牽涉面之廣,還因為在這條利益鏈中,公共權力所起到的近乎決定性的作用。許多文章論及此事,都指向“紅頭文件”,認為文件給出了過多尋租空間。但在筆者看來,這不能算是“文件的漏洞”,而是如記者所言,乃是“紅頭文件開道”,已經是為尋租“制造空間”了。這充分體現出“紅頭文件”為部門利益“保駕護航”的特征,是用權力謀取部門利益的典型做法。
中央多次提到,目前的改革已進入“深水期”“攻堅期”,必然要觸及許多人的既得利益?!吧罨母锞褪悄玫陡钭约旱娜狻薄>唧w到校服、校內食品、用品等的經營許可,其實當地也并非不知道市場化是縮小尋租空間的有效途徑和改革方向,但多年來卻沒有絲毫改變,其核心就在于對部門利益、群體利益的維護。直到此事“鬧大了”,當地才“及時地”看到市場化方向,表態(tài)將剝離學校的經營行為??梢哉f,這條存在了十多年的利益鏈條,已經到了利益各方感覺理所當然的程度,視其為自己的合理收入,自然不愿意主動“割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的食品、用品的經營,都應該走市場化道路,這是深化改革的必然。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把心思和工作重心都放在教育上,不應對市場主體的經營進行所謂的“資質評定備案”。認識到市場化的必要性是第一步,但如何進行市場化更為重要。筆者認為,教育部門和學校在市場化的過程中,不應當以“裁判員”自居,評判誰合格誰不合格。既然要“還給市場”,就不要過分強調“監(jiān)管職能”,而是應當剝離對市場經營主體的監(jiān)管,老老實實當好市場經營中的“甲方”。而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的監(jiān)管,主要應當在對系統(tǒng)內部的監(jiān)管上。與市場另一主體的關系,要簡單化為平等的民事法律關系:有特殊要求寫入合同進行執(zhí)行,有問題由專業(yè)部門進行監(jiān)督查處。不要將教育系統(tǒng)作為一個“獨立王國”,主管部門在里面不能什么都管完。這是深化改革剝離部門利益的關鍵,也是解決諸如校服腐敗利益鏈條等問題的核心所在。
教育腐敗所涉及的內容敏感,社會關注度高,影響較大,而這種“小腐小敗”,也極易給學生和社會造成不良示范。教育機構應當有點“割肉”精神,堅決剝離利益糾葛,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也是重塑教育形象、專注于教育本身的開始。
超級中學“神話” 是怎樣制造的
《中國青年報》1月4日刊登了兩名北京大學學者的研究文章,該研究選擇教育部所屬重點高校K大學作為研究對象,采用K大2005~2009年5屆學生數據——5年來,K大從31個省的2 082所中學錄取學生12 465名,平均每年2 493名,逐一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K大來自一般中學學生中農村戶籍的比例是超級中學的8倍左右。這一數據表明,超級中學并沒有如“想象”的那樣為農村底層孩子提供上升的通道,反而讓農村孩子上名校的機會大大變小。
這其實并不奇怪,只要稍微有點理性的教育思維,都會知道舉辦超級中學會是這種結果,但有的人卻從功利目標出發(fā),對現實視而不見,打著公平、為農村孩子這樣的光鮮旗號,追求的其實是功利的教育政績。
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之下,超級中學有兩個公開的謊言。其一,“舉辦超級中學,可以增加本省學生進名校的機會。”而現實是,我國當前的高考錄取,實行的是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也就是說,每年分到一省的招生計劃是固定的,不會因為有超級中學,就增加錄取名額。正如北大學者研究所指出,“不管有沒有超級中學,K大在河北省的招生名額仍是80人,超級中學實際不會導致K大在河北的招生名額總數變化,超級中學不會給河北省和河北人民帶來任何福利方面的改變?!钡婀值氖?,一些省政府也樂于舉辦超級中學,唯一可解釋的理由就是,政府官員就想舉辦一所引人關注的學校,以此來展示“教育成就”,他們根本不管這所學校會給整個基礎教育的生態(tài)帶來怎樣的破壞——超級中學不但破壞高中的有序競爭,還
與義務教育的均衡要求背離,超級中學的招生會帶動、加劇初中、小學的應試教育。試問那些打造超級中學的省政府,是不是在全省辦一所囊括北大、清華在本省所有招生名額的高中,才最成功?打造這樣的學校,有什么價值?
其二,“舉辦超級中學,讓不發(fā)達地區(qū)、農村學生有進名校,實現命運轉變的機會,沒有超級中學,農村孩子怎樣看到未來?!边@是拿農村學生說事,這樣一說,似乎就可以堵住別人的質疑。但現實是遮掩不了的。一方面,超級中學的生源并非都來自本地區(qū),還有相當部分是跨地區(qū)招生,其考上名校的學生多,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把其他地區(qū)的優(yōu)秀生源搶過來,并進行高強度的應試教育加工。超級中學的超級,并沒有體現在培養(yǎng)學生個性、素質上,而是體現在應試能力上,超級中學的學生進高校后沒有多少突出的表現,就需要反思舉辦超級中學的價值。另一方面,很多人以為超級中學的學生,大部分是農村生,其實,農村生在超級中學中的比例并不高,來自超級中學、考進名校的農村生,遠遠少于來自普通中學、考進名校的農村生,這還不能讓大家清醒地認識到超級中學的本質嗎?
對于我國的基礎教育發(fā)展,必須堅持理性的教育思維,地方政府、學校因追求功利的教育利益而不顧教育思維,這從利益角度可以理解,而還有很多家長站出來維護超級中學,就令人匪夷所思。假如整個社會缺乏理性的教育思維,那么,政府部門辦教育、學校辦學,就會更加功利,不會從建設教育良好的生態(tài)出發(fā),而會堅持“錦標主義”來迎合功利的教育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