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近日,北京衛(wèi)視熱播劇(《獵人》三位主創(chuàng)王思思、李依蔓、李曉峰來到西長安街街道社區(qū),與社區(qū)觀眾一起聊劇情、做游戲,共同分享了戲里戲外的精彩花絮。作為女一號,王思思這次與“國民韌戀”黃軒攜手演繹情侶,王思思透露在劇中終于終結了黃軒的“炮灰”魔咒,感情有了圓滿的結局,“在戲里跟他有對手戲的女演員都會被他迷倒。不僅如此,每天下午都是黃軒的笑場時間,我笑場的時候就會使勁掐自己的大腿,黃軒會扇自己耳光讓自己忍住不笑場,但大家還是會笑場”。雖然拍戲氣氛非常愉快,但還是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艱辛。王思思說,“雖然我們的造型在劇中比較驚艷,但其實拍的時候正是夏天,我們不僅要穿著棉衣拍冬天的戲,還要戴著假發(fā),每次拍完戲就會使勁撓自己的頭”。為了滿足觀眾的好奇心,王思思提前給觀眾劇透了自己在劇中的一段驚艷的帶有民族風情的西班牙熱舞,妙曼的舞姿配合著節(jié)奏感強烈的音樂把活動推向了高潮,一曲舞畢贏得了滿堂彩。
因《新紅樓夢》中襲人一角被眾人熟知的李依蔓,在《獵人》中飾演了大電影明星房鳳,是全劇探案的“關鍵線索”。此次出演房鳳,李依蔓稱自己過足了“旗袍癮”,“以前都是演小生,這次比較妖嬈一點,王思思也有很多旗袍裝,我們經常PK誰穿的打底褲比較多?!币驗椤东C人》劇組經常需要“反季節(jié)”拍攝,冬天的時候也要拍夏天的戲。李依蔓無奈地感嘆道,“穿旗袍的時候真的好冷,開春暖和了又要加皮草”。青年演員李依蔓私底下還是個“越劇大師”,她從小學習越劇,反串男生,演過賈寶玉、許仙等經典角色。李依蔓現場還給大家清唱了一段《天下掉下個林妹妹》……事實上,李依蔓和黃軒早在《紅樓夢》中就已經合作過了,時隔八年再度合作,李依蔓認為黃軒變得越來越細膩、真誠了,“可能會覺得他的魅力比之前更強大,更確切一點兒說,他戲里放電,戲外“呆萌”。
女主播出身的李曉峰在《獵人》中飾演帥氣的女醫(yī)生穆壯顏,她回憶起當初接這個角色時,自己曾經“很頭疼”,因為這個角色直到最后大家才知道這究竟是一個什么身份。也正因這個角色身份的特殊性,李曉峰只能“白天借用假發(fā)變身”,晚上恢復真實身份。為了這部戲,李曉峰的假發(fā)一戴就戴了整整3個月,“這個戲里唯一不適應就是假發(fā),五六月份,上海已經很熱,穿高領毛衣、大風衣,戴假發(fā),感覺頭發(fā)要生痱子了”。除此之外,假發(fā)還帶來了另一個“副作用”,即假發(fā)戴了太久,都讓黃軒忘了李曉峰的本來模樣了。一次,黃軒和李曉峰在化裝間碰面,李曉峰沒戴假發(fā),結果黃軒沒認出來,轉身就問王思思是不是新來一個女演員,讓李曉峰很是崩潰。
多才多藝的李曉峰不僅學過油畫,也當過主持人。當天,李曉峰為大家表演一段了“繞口令”。王思思和李依蔓在主持人的慫恿下也嘗試著挑戰(zhàn)繞口令,但奈何功力不夠,特別是王思思說到一大半就說漏了,委屈地大呼:“我差點咬到舌頭了?!睂τ诘谝淮魏忘S軒合作,李曉峰表示十分佩服,“黃軒是個很勤奮很敬業(yè)的人,對完下一場戲,換好衣服,就請了外教來現場練英文”。還有一次橄欖球場的戲,王思思帶著綠豆湯去探班,那天連續(xù)高溫,黃軒穿著很熱的球服,不僅感冒了,還處于中暑、快要到昏倒的狀態(tài)。李曉峰回憶道,“我看到他鼻子泛酸,眼睛里一直流眼淚,還在一邊講臺詞,導演說‘不行,讓化裝師幫忙吸一下眼淚再來。雖然苦,但黃軒也沒有要休息的意思,一直仰著頭忍著?!爆F場演員們也紛紛認證黃軒的敬業(yè),李曉峰感嘆,“成功的人總有自己的理由,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p>
評戲品人——
戲外需要什么樣的功夫夯石
常言道,功夫在詩外。而大凡真功夫都需在“之外”去淬煉和考量。何以如此呢,蓋因種種花哨的“表象”并非真正的功夫。如此道理,其實老祖宗早就“重要的事情”千遍萬遍地告訴過我們了,比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等等。
北京衛(wèi)視熱播劇《獵人》的三位主創(chuàng)近日來到西長安街社區(qū),熱舞、清唱、“繞口令”,和現眾互動得很是熱鬧?,F在的年輕演員,身負“十八敫武藝”并不稀罕,只要看看周遭中小學生“繁花似錦”般的課外班就知道了,但是這些“十八般武藝”于“藝”究竟何用,很少有人認真想過。學藝不精,樣樣稀松,倒是常見的惡果。如今的藝考、課外輔導更像是一筆筆生意,只要把家長和孩子耗住、哄住,不斷地吏費、續(xù)費即可,其他都不重要。以至于許多挺好的孩子生生地被藝術細胞太多給毀了,“藝術”竟然咸了“癌”,這其中自然包括浩浩蕩蕩的演藝人軍。從幼兒園到大學,我們執(zhí)著的父母們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傾家藩產、前仆后繼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望子成明星……
若說功夫在戲外,這些顯然都不是真正有益的功夫。一周需要上四種以上課外輔導班的一年級小女生,從她的眼神、步態(tài)、說話,就可以看出與眾不同的“氣質”,更遑論她長大以后了。假如她日后真成了演員,我們又如何能指望她塑造出百業(yè)百態(tài)的真實人生,因為她壓根兒就沒有生活過!
老一輩演員無論知名與否,大都原本有一份自己的職業(yè)或長技,演戲似乎只是人生的一份副產品。生活的磨礪變成給養(yǎng),而成為戲外的真功夫。當年,戰(zhàn)士出身的劉世龍為了演好《英雄兒女》中的“王成”,自己主動到基層連隊站崗、放哨、拼刺刀,和戰(zhàn)士一起摸爬滾打,直到身上有了英雄妁氣質;曲云為了演好《苦菜花》中的馮大娘特意去和老鄉(xiāng)同吃同住同生活,總怕自己忘了奉,演得不像老百姓……這樣的例子在老一輩演員中可以說信手拈來、舉不勝舉。而這樣的戲外功夫能不出好戲嗎?!
時下,粉絲經濟可謂如火如荼,演員們?yōu)榱宋劢z、抓牢粉絲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然而這樣的戲外功夫于戲何干?于藝何補?著名配音演員畢克有一次到成都出差,工作之余找齊了從成都給他寫過信的觀眾,開了個座談會,原來他把觀眾來信按照發(fā)信的地區(qū)分門別類都作了記錄……這種對待粉絲的態(tài)度和細心,如今的演員幾人能夠?!沒有慶生會、慶功會,更沒有閃光板、尖叫聲,但粉絲和演員的心是真正交融在一起的,這樣的戲外功夫能不出好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