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張猛單 田露
摘 要:該文以遼西煙草種植區(qū)的“吉煙9號”品種烤煙為試驗對象,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研究其對煙草種植區(qū)土壤養(yǎng)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4種施肥處理方式對土壤養(yǎng)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程度依次為有機肥+無機肥>有機肥>無機肥>不施肥,都以有機肥+無機肥處理最高,該施肥方式對土壤質量的提高有著良好的改善作用。
關鍵詞:煙草種植區(qū);土壤養(yǎng)分;酶活性;施肥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6-60-02
煙草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廣、品種繁多,但由于常年單一種植,使種植區(qū)的土壤質量變得脆弱,加之長期施用無機肥,造成土壤板結,降低通透性和持水性。有機質是評價土壤的質量的重要指標,有機無機肥混施能增加有機質含量。本文通過不同的施肥方式對遼西地區(qū)煙草種植區(qū)土壤養(yǎng)分及酶活性的影響研究,以期為煙草種植區(qū)土壤調節(jié)提供理論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地點 試驗地點選在遼西的北票煙草種植區(qū),烤煙品種:“吉煙9號”(由當地煙站提供)。
1.2 試驗設計 設置4個處理,分別為對照(ck,不施肥),無機肥(N∶P∶K=1∶1∶1.5,用量分別為80kg/hm2,80kg/hm2,120kg/hm2),有機肥(N∶P∶K=2∶1∶1,用量分別為80kg/hm2,40kg/hm2,40kg/hm2),有機肥+無機肥(NPK用量分別為40kg/hm2+40kg/hm2,20kg/hm2+40kg/hm2,20kg/hm2+
60kg/hm2)。每個處理小區(qū)面積為25m2(5m×5m),重復3次??緹煼N植規(guī)格為1m×0.5m,小區(qū)之間設保護行,并用深50cm的隔板插入土中隔開。在烤煙移栽前,把全部肥料一次性施入,與當年的5月上旬移栽,8月下旬收獲。用土鉆取煙草下0~20cm的土壤,帶回實驗室陰涼處自然風干,研磨過100目篩,備用。
1.3 項目測定 土壤速效氮采用堿解擴散法測定;速效磷采用銻鈧試劑比色法測定;速效鉀采用火焰光度法測定;土壤脲酶活性采用比色法測定;土壤蔗糖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采用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
1.4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Excel和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方式對煙地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是反映土壤中營養(yǎng)元素供應狀況的重要指標。由表1可知,4種施肥處理后,土壤速效氮的含量以有機肥+無機肥處理最高,對照處理最低,有機肥+無機肥處理和有機肥處理差異不顯著,其余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有機肥+無機肥>有機肥>無機肥>ck;速效磷變化趨勢也同速效氮一樣;速效鉀各處理間差異都達到了顯著差異,有機肥+無機肥>有機肥>無機肥>ck。3種元素中鉀元素是烤煙吸收最多的元素,因為它的含量對煙草品質影響最重要,能影響煙草的抗病性和土壤的保水性。
2.2 不同施肥方式對煙地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由表2可知,施肥處理后對3種土壤酶活性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土壤脲酶是一種酰胺酶,它的活性能反映土壤中氮素水平,土壤轉化酶活性大小能夠反映土壤的熟化度和肥力高低水平,這2種酶活性都是有機肥+無機肥處理最高,但是與有機肥處理差異性不顯著(P>0.05),活性大小順序為有機肥+無機肥>有機肥>無機肥>ck。土壤過氧化氧酶活性大小與土壤呼吸和土壤微生物活動有關,它反映了土壤微生物學強度的大小,各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活性大小順序為有機肥+無機肥>有機肥>無機肥>ck。
3 結論
由試驗結果可知,施肥可以提高煙地土壤有效養(yǎng)分,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NPK元素的影響不同,都以有機肥+無機肥處理最高。土壤酶活性方面變化與土壤有效養(yǎng)分變化大致相同,因為土壤酶活性與氮元素及有機質含量的變化相關性較高,隨著養(yǎng)分的變化而變化,也以有機肥+無機肥處理最高??梢?,采用有機肥和無機肥混施,對煙草種植地區(qū)土壤質量的提升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
參考文獻
[1]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
[2]陳立新.土壤實驗實習教程[M].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85-89.
[3]陳江華,李志宏,劉建利,等.全國主要煙區(qū)土壤養(yǎng)分豐缺狀況評價[J].中國煙草學報,2004(03):14-18.
[4]陳江華,劉建利,李志宏.中國植煙土壤及煙草養(yǎng)分綜合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5]和文祥,來航線,武永軍,等.培肥對土壤酶活性影響的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2001,27(3):265-26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