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希睿,姚暢宜
(昆明醫(yī)科大學 外語部,云南 昆明650500)
傈僳語元音格局的實驗研究
——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傈僳語方言為例
蔡希睿,姚暢宜
(昆明醫(yī)科大學 外語部,云南 昆明650500)
本文結合聲學實驗和音系分析的方法,通過主要聲學元音圖,探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傈僳語方言的元音格局,實驗揭示了傈僳語元音的定位特征、內(nèi)部變體表現(xiàn)和整體分布關系。
傈僳語;元音格局;聲學實驗;聲學元音圖
我國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其余散居在云南迪慶、麗江、大理、保山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鹽源、木里等縣[1]。傈僳語是傈僳族主要的交際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于各地借詞來源不同,讀音有所差異,不過大多都有語音對應規(guī)律[2]。
元音格局是元音系統(tǒng)性的表現(xiàn),包括元音的定位特征、內(nèi)部變體的表現(xiàn)和整體分布關系,等等[3]。韻母分為韻頭、韻腹、韻尾,其中韻腹也被稱作主要元音或核心元音,本文探討的元音格局就是主要元音格局。
根據(jù)主要元音與韻母中其他成分的組合關系,可以將元音劃分為不同級別,即出現(xiàn)在單韻母中的元音是一級元音;能夠帶韻頭的元音是二級元音;能夠帶韻尾的元音是三級元音;既能帶韻頭又能帶韻尾的元音是四級元音。一個元音在同一種語言中可以同時是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元音,同一個元音在不同級別上表現(xiàn)出來的相對關系和分布情況,顯示出語音的結構層次,每一級別上的所有元音都形成相互聯(lián)系又彼此區(qū)別的分布格局[4]。
每一種語言的元音音位都自成一個格局,通過聲學實驗的方法,可以獲得聲學元音圖,以此描寫元音音位的分布情況。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語音學和音系學的分析方法,以期獲得傈僳語的元音格局。
我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調(diào)查從20世紀50年代開展以來,在語言結構描寫和語言使用情況方面均取得了矚目成就[5]。傈僳語的系統(tǒng)調(diào)查始于中國科學院少數(shù)民族語言研究所的研究,《傈僳語語法綱要》[1]以怒江方言作為基礎方言,以碧江縣怒江東岸五區(qū)雙美、戛娃基以北,紫冷阿達以南地區(qū)的語音為標準音,首次較為完整地描述了傈僳語的音位系統(tǒng)。隨后,民族語言工作者陸續(xù)搜集語言材料,仍以上述地區(qū)的碧江話為標準音,對傈僳語的聲、韻、調(diào)做了進一步說明,分別出版了《傈僳語概況》[6]和《傈僳語簡志》[7]。1986年碧江縣撤銷,其北部并入北邊的福貢縣,南部并入瀘水縣后,云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以瀘水縣古登鄉(xiāng)、洛本卓鄉(xiāng)、怒江東岸一帶的傈僳族語為代表,對傈僳語言文字分別進行了詳細敘述,全面歸納了傈僳語的音位系統(tǒng)?!对颇鲜≈尽ど贁?shù)民族語言文字志》[2]為傈僳語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推動了民族語文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進入21世紀,傈僳語研究規(guī)模不斷擴大,在聲、韻、調(diào)的基礎上,傈僳語語音調(diào)查范圍擴大到各地的傈僳語方言研究,以福貢話、永勝傈僳話、騰沖傈僳話、祿勸傈僳話和維西傈僳話作為研究對象,對比了各地傈僳語的異同,全面系統(tǒng)揭示了傈僳語的內(nèi)部差異[8]。此外,還出現(xiàn)了雙語(傈僳文和中文)對照的傈僳語研究文獻,《傈僳語法》通過大量的傈僳語語音、詞匯、句子等方面,比較完整地介紹了傈僳語語法,對傈僳語音位系統(tǒng)進行了描述,并進行了規(guī)范統(tǒng)一[9]。
關于傈僳語的語音研究,一種認為差別不大,語法結構基本一致,只是由于各地借詞來源不同,讀音有所差異,不過大多數(shù)都有語音對應規(guī)律[2];另一種則認為傈僳族的分布比較廣,語言地域差別很大,以十八岔傈僳話辯駁了傳統(tǒng)的傈僳語方音差別小或無方音差別的論點,分析了傈僳語言的特征和方言差別[10]。綜合上述研究,傈僳語的語音系統(tǒng)可以歸納為:
(1)29個輔音:
(2)21個元音:
(3)6個聲調(diào):55,35,44,33,42,31。
從傈僳語語音調(diào)查的地域上看,在碧江縣撤銷以前,調(diào)查均以碧江縣傈僳話為標準音;碧江縣撤銷后,研究則以瀘水縣和福貢縣的傈僳話為研究對象。從研究方法上看,傈僳語語音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基于傳統(tǒng)的“耳聽筆錄”法獲得。而人耳聽辨主觀性強,為了獲取更為客觀全面的瀘水縣傈僳語的元音格局,本文首次采用聲學實驗法,以瀘水縣古登鄉(xiāng)的傈僳話基礎元音為研究對象,提取元音共振峰頻率數(shù)據(jù),繪制聲學元音圖,以得出瀘水縣傈僳語的元音系統(tǒng)性特征,考察其基本元音的分布、變體以及層級,為今后傈僳語音系學研究和言語工程提供參考。
2.1 發(fā)音合作人
本文選取了來自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古登鄉(xiāng)的2位發(fā)音人,男女各1位,均為傈僳族,年齡為16歲,2人均出生在瀘水縣,參與實驗前都不曾離開本地,父母雙方為傈僳族,家庭語言背景都是傈僳語。
2.2 發(fā)音詞表
本次研究的發(fā)音詞表是從《云南省志·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志》[2]和《傈僳語簡志》[7]中提取制成,詞表見表1。
表1 傈僳語元音發(fā)音詞表
2.3 實驗步驟
語音樣本使用 Cool Edit Pro 2.1軟件錄制,采樣率為48 000,采樣精度為16度,錄音通道為麥克風單聲道。每位發(fā)音人各有73個語音樣本,共得到146個有效樣本。并用Cool Edit Pro 2.1軟件逐一對每個單字進行了提取。
以Praat(v.5.3.15)軟件作為語音實驗工具,提取每個語音樣本的共振峰頻率來繪制聲學元音圖。將第一共振峰(F1)數(shù)據(jù)作為聲學元音圖的縱坐標的線性標度,第二共振峰(F2)數(shù)據(jù)作為橫坐標線性標度,坐標零點設在右上角。這樣每個元音可以在元音圖上標示為一個點,聲學元音圖與發(fā)音舌位圖的相對位置大致對應,也稱聲位圖。從聲位圖中可以直觀發(fā)現(xiàn)舌位高低跟F1的密切關系:舌位高,F(xiàn)1就??;舌位低,F(xiàn)1就大。同時,舌位前后跟F2密切相關:舌位靠前,F(xiàn)2就大,舌位靠后,F(xiàn)2就小。另外,F(xiàn)2與嘴唇的圓展也有關系,圓唇可以降低F2[11]。
為了接近真實聽感,以元音聲位圖為基礎,利用V值公式進行計算,可以得到相對應的元音格局圖。方法為依次將全部共振峰頻率值轉換為對數(shù)性的巴克值(Bark),公式如下:
再將共振峰頻率的巴克值帶入元音V值計算,公式[12]如下:
其中,V1為某元音第一共振峰的相對值,V2為這個元音第二共振峰的相對值。B1max表示各元音第一共振峰中最大巴克值,B1min為各元音第一共振峰中最小巴克值,B1x表示某元音的第一共振峰巴克值,V2的情況據(jù)此類推。通過V值計算,可以實現(xiàn)元音的歸一化、相對化的計算過程,從而淡化不同發(fā)音人的個性差異,凸顯同一語言元音系統(tǒng)的共性特征[11]。
盡管不同人所發(fā)的同一個元音的共振峰頻率不同,但每個人所發(fā)的各個元音在聲學元音圖上的相對位置是基本穩(wěn)定的,人的大腦就是通過這一相對位置來感知語音的[13]。因此,根據(jù)元音的層級畫出的聲學元音圖將直觀呈現(xiàn)傈僳語的元音格局。
3.1 傈僳語的一級元音
圖1 女性發(fā)音人一級元音的聲學元音圖
圖2 男性發(fā)音人一級元音的聲學元音圖
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聲學元音圖雖不能完全等同于元音舌位圖,但相對位置基本一致。兩位發(fā)音人所發(fā)的同一個元音,共振峰頻率雖然不同,在聲學元音圖上有所差異,但所處的位置基本相同。在一級元音中,[i,a,u]分別占據(jù)了元音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女性發(fā)音人一級元音分布相對分散,男性發(fā)音人的一級元音分布相對集中。元音在 [i,u]之間,靠近[u];[ε]在[i,a]之間,靠近[a]。同時,從上圖中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F(xiàn)1、F2與舌位變化密切相關:F1與舌位高低有關,舌位高,F(xiàn)1低,舌位低,F(xiàn)1高;F2與舌位前后有關,舌位靠前,F(xiàn)2高,舌位靠后,F(xiàn)2低;圓唇與F2有關,圓唇使F2降低。如前高展唇元音[i]與后次高圓唇元音[o]相比,前者F1較低,F(xiàn)2高,而后者相反,F(xiàn)2也因圓唇而降低。在一級聲學元音圖中,除[i,a,u]分布位置相對固定外,其他元音分布較分散,呈現(xiàn)從上到下或者從左到右的狹長條狀分布,且游移性較明顯。
為了能更有效全面地對不同元音進行定位,采用三維聲學空間來表現(xiàn)各元音的分布距離及相對關系,進而更真實地反映元音的實際語音表現(xiàn)。分別將F1、F2、F3-F2作為三維空間的三個維度,即x軸、y軸、z軸。除了上文提到的F1、F2跟元音發(fā)音的對應關系外,圓唇和卷舌也會使第三共振峰(F3)降低,而圓唇可使F2降低,卷舌可使F2升高,從而跟F3接近。因此,F(xiàn)3-F2這個參量能夠較好區(qū)分圓唇和卷舌這兩種發(fā)音特征,從而增大元音間的區(qū)分度[11]。兩位發(fā)音人一級元音的三維平面聲位圖如下所示。
圖3 女性發(fā)音人一級元音的三維平面聲位圖
圖4 男性發(fā)音人一級元音的三維平面聲位圖
如圖3、圖4所示,F(xiàn)1、F2兩個維度,即x軸、y軸的探討如上述分析,這里不再贅述,而F3-F2這個參量能更好反映圓唇這一種發(fā)音特征。傈僳語一級元音中,兩個圓唇音[o,u]在三維平面聲位圖中,F(xiàn)2明顯偏低,F(xiàn)3-F2參量(y軸),顯示出較大值,表明圓唇使F2降低。對比兩個元音發(fā)現(xiàn),前者圓唇,F(xiàn)2較低,后者展唇,F(xiàn)2較高,由于圓唇作用降低F2,從而F3-F2參量增大。
3.2 傈僳語的二級元音
傈僳語中能夠帶韻頭的元音有 [i,ε,a,o],共4個,[i]能夠帶韻頭[u],組合成[ui];[ε]能帶韻頭[i,u],組合成[iε,uε];[a]能帶韻頭[i,u],組合成[ia,ua];[o]能帶韻頭[i],組合成[io]。根據(jù)聲學實驗得到的共振峰頻率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傈僳語二級元音的聲學元音圖,如圖5、圖6所示。
圖5 女性發(fā)音人二級元音的聲學元音圖
圖6 男性發(fā)音人二級元音的聲學元音圖
從圖5、圖6可以發(fā)現(xiàn),介音的舌位對主要元音有一定影響。對比[iε,uε]和[ia,ua]可以發(fā)現(xiàn),[iε]和[ia]要比[uε]和[ua]的位置靠前,韻頭[i]也使得[io]的位置相對[o]更靠前,而韻頭[u]使得[ui]的位置相比[i]要靠后一些。
3.3 傈僳語的三級元音
傈僳語中能夠帶韻尾的元音有[i,u]2個,[i]能夠帶韻尾[ε,a,o],組合成[iε,ia,io];[u]能夠帶韻尾[i,ε,o],組合成[ui,uε,ua]。根據(jù)聲學實驗得到的共振峰頻率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傈僳語三級元音的聲學元音圖。兩位發(fā)音人聲學元音圖如圖7所示。
圖7 女性發(fā)音人三級元音的聲學元音圖
圖8 男性發(fā)音人三級元音的聲學元音圖
從三級元音的聲學元音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韻尾的舌位對主要元音的發(fā)音有一定影響,且兩位發(fā)音人的三級元音分布呈現(xiàn)相同規(guī)律,即韻尾[ε,a,o,i]使得三級元音的發(fā)音位置更靠近韻尾的發(fā)音位置。
本文首次通過聲學實驗提取共振峰頻率,繪制聲學元音圖,得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傈僳語方言的元音格局。實驗發(fā)現(xiàn),傈僳語元音格局不完整,不存在四級元音,其中一級元音有[]8個,除了頂點元音分布穩(wěn)定,中、后元音都具有游移性特點;二級元音有[i,ε,a,o]4個,介音的舌位對其發(fā)音位置有影響;三級元音有[i,u]2個,韻尾對主要元音的發(fā)音位置也有影響。實驗根據(jù)元音的不同層級得到不同層級元音的分布圖,對傈僳語元音格局有了進一步了解,為今后傈僳語音系學研究提供參考。
[1]中國科學院少數(shù)民族語言研究所.傈僳語語法綱要[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2]云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云南省志·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3]石鋒.實驗音系學探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石鋒.北京話的元音格局[J].南開語言學刊,2002(1):30-36.
[5]王遠新.中國民族語言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木玉璋,段伶.傈僳語概況[J].民族語文,1983(4):72-81.
[7]徐琳,木玉璋,蓋興之.傈僳語簡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8]木玉璋,孫宏開.傈僳語方言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9]李仲功,胡貴.傈僳語法[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
[10]余德芬.十八岔傈僳話音位系統(tǒng)研究[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98(3):65-68.
[11]石鋒,冉啟斌,王萍.論語音格局[J].南開語言學刊,2010(1):1-14.
[12]石鋒,時秀娟.語音樣品的選取和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J].語言科學,2007(2):23-33.
[13]JOOS M.Acoustic phonetics[J].Language,1948,24 (Suppl 2):1-136.
責任編輯 閆桂萍
致謝:本研究2位發(fā)音合作人為和香芳、普三華,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筆者在田野調(diào)查和寫作過程中還得到了瀘水縣古登鄉(xiāng)中學老師和同學們的大力支持以及昆明醫(yī)科大學林瀅靜雅和周璐老師的協(xié)助,在此也深表謝意。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Vowel Pattern of Lisu Language——Taking Lisu Dialect in Lushui County,Nujiang Lisu Autonomous,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AI Xirui,YAO Changy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500,China)
In this paper,after the acoustic experiment and phonological analysis,through the main vowel chart,the author explores the vowel pattern of Lisu dialects in Lushui County Nujiang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The experiments reveal its location feature,internal variation and whole distribution.
Lisu language;vowel pattern;acoustic experiment;
H256
A
1674-5787(2016)02-0050-05
2015-11-07
蔡希睿(1987—),男,云南昆明人,碩士,昆明醫(yī)科大學助教,研究方向:語音學與音系學。
10.13887/j.cnki.jccee.201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