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三國歷史與蜀道(上)

2016-04-27 01:25孫啟祥
陜西檔案 2016年1期
關鍵詞:蜀道漢中劉備

文/孫啟祥

?

三國歷史與蜀道(上)

文/孫啟祥

三國歷史也是一部蜀道發(fā)展史。蜀道名稱出現(xiàn)于三國,圍繞著蜀道的漢中戰(zhàn)役催生了三國的實際形成,通過蜀道展開的魏滅蜀漢之役實際宣告了三國鼎立的結束。三國爭雄促進了蜀道舊路的維護修復和新路的開辟利用,蜀道的主線、大道和支線、小路在三國歷史中均扮演重要角色

公元220年至26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在三國鼎立形成的過程中,有兩個區(qū)域、兩場戰(zhàn)爭起了決定性作用,一個是曹操、劉備、孫權在江漢流域的爭奪,以赤壁之戰(zhàn)為標志,一個是曹操、劉備對巴蜀地區(qū)的爭奪,以漢中戰(zhàn)役為標志。如果說赤壁之戰(zhàn)造成了三國分立的形勢,漢中戰(zhàn)役則催生了三國的實際形成,起碼是曹魏由“公”國到“王”國的轉變和劉備的立國建號。而三國鼎立的大幕,是在曹魏進攻巴蜀、滅掉蜀漢后徐徐合上的。漢中之戰(zhàn)和滅蜀之役,都是通過川陜蜀道展開的。長期以來,人們對赤壁之戰(zhàn)的地位、對滅蜀之役的始末研究較多、脈絡清楚,相比之下,對漢中戰(zhàn)役的認識、對蜀道與三國歷史關系的研究,則關注較少。本文試就這些問題做點探討。

蜀道與三國歷史的始末

(一)蜀道名稱始于三國時期。

從歷史演變的角度定義,蜀道是古代秦、蜀兩國兩地之間的道路,是古代關中通往漢中、巴蜀的道路。而蜀道名稱的出現(xiàn),晚于這些道路的實際形成。據(jù)史料記載,至遲在戰(zhàn)國時,褒斜道、故道、金牛道等“蜀道”已經(jīng)得到開辟利用,但“蜀道”之稱卻晚得多。蜀道名稱出現(xiàn)的年代,目前大抵有兩說,兩說皆與三國歷史有關。其一是東漢建安后期。清代嚴可均編輯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收入了一篇署名諸葛亮的名為《黃陵廟記》的文章,其中有以東漢建安十八年(213)諸葛亮率兵溯長江入蜀為背景的“趨蜀道,履黃牛,因睹江山之勝”語,但《黃陵廟記》為諸葛亮所作的真實性受到廣泛質疑,嚴可均本人也認為“此文疑依托”,建安十八年出現(xiàn)“蜀道”一詞看來靠不住。另一說是三國時期,且于史有據(jù)。三國初,蜀將孟達、申耽申儀兄弟以所守地房陵(今湖北房縣)、上庸(今湖北竹山縣西南)、西城(今陜西安康市西)降魏。數(shù)年后,諸葛亮駐屯漢中,孟達與諸葛亮通信,又欲背魏歸蜀,魏人魚豢《魏略》記載此事說:“太和中,(申)儀與孟達不和,數(shù)上言達有貳心于蜀。及達反,儀絕蜀道,使救不到?!边@是“蜀道”一詞在三國時出現(xiàn)的可靠證據(jù)。

(二)通過蜀道的爭戰(zhàn)加速了三國的鼎立。

“蜀道”名稱始于三國時期,而三國歷史的開始和結束又與蜀道密切相關,這是一種有趣的巧合。早在赤壁之戰(zhàn)前多年,造成后來三國鼎立的一些事件已經(jīng)開始在蜀道上出現(xiàn)。漢靈帝時,太常劉焉因“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出為監(jiān)軍使者,領益州牧。劉焉至益州,駐綿竹(今四川德陽),并未著手做他向皇帝建議的“鎮(zhèn)安方夏”之事,而是“陰圖異計”,為割據(jù)一方做準備。劉焉主要做了兩件大事,其一是找借口殺戮州中豪強以立威,其二是遣客居蜀地、信奉“五斗米教”的張魯為督義司馬,經(jīng)營漢中(治南鄭,今陜西漢中市東)。張魯在漢中,按照劉焉的意圖,“斷絕谷閣,殺害漢使”,使朝廷的使節(jié)不得入蜀,而劉焉則上書朝廷,托言“米賊斷道,不得復通”,以蜀道為說辭掩飾自己的目的。劉焉死后,其子劉璋襲位。劉璋寬厚柔弱,“張魯稍驕恣,不承順璋,璋殺魯母及弟,遂為仇敵?!边@已經(jīng)到了漢獻帝建安五年(200)。此后,張魯據(jù)漢中,拓地筑城置戍,壯大實力;建立“政教合一”之政權,安撫百姓。朝廷力不能征,乃改漢中與周邊張魯統(tǒng)治地區(qū)為漢寧郡,拜張魯為鎮(zhèn)夷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這期間,張魯采取寬厚、賑濟的措施,使?jié)h中儼然亂世中的一塊凈土,“戶出十萬,財富土沃,四面險固”、“民夷便樂之”,戰(zhàn)敗的軍人、避難的民眾都通過蜀道奔往漢中。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大破馬超、韓遂等關中十部后,就有程銀、侯選二將南入漢中,馬超隨后亦入漢中;受戰(zhàn)亂影響,潼關以西民眾數(shù)萬家從子午谷逃往漢中;聚眾數(shù)千人起事的藍田(今陜西藍田縣西灞河西岸)人劉雄鳴此時亦南奔漢中??梢哉f,東漢末的蜀道,成了利用率最高的道路;東漢末的漢中,成了四方向往的地方。劉焉父子、張魯?shù)母顡?jù),成為后來劉備立國的基礎。

漢中人口的聚集,張魯割據(jù)色彩的濃厚和實力的增強,引起了曹操、劉璋、劉備乃至孫權的不安、覬覦,于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斗即將在蜀道沿線展開。建安十六年(211),曹操遣司隸校尉鐘繇進討張魯,而討張魯必須經(jīng)過關中諸將的控制區(qū)域,于是馬超、韓遂等據(jù)潼關抗拒,曹操不得不督將西征,平定關隴。此役成了后來漢中戰(zhàn)役的預演。征張魯未果,曹操卻因平定關隴等功勞于建安十八年(213)被策為魏公,并建社稷宗廟,實際上宣布了魏國的建立。同樣基于鐘繇擬進攻張魯,益州牧劉璋擔心“家門之禍”,遣將迎荊州牧劉備入蜀為自己擊張魯、奪漢中,但劉備卻在建安十九年(214)進圍成都,降服劉璋,自領益州牧??磥韽堲斶@個被劉焉、劉備和曹操部屬均稱為“賊”的人,給曹操、劉備都帶來了福祉。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親征張魯,漢中戰(zhàn)役開始了。漢中戰(zhàn)役分為兩個階段,從建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217)為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曹操破張魯、據(jù)漢中而進爵魏王。建安二十二年十月至二十四年(219)為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曹操失漢中,劉備得漢中而稱王。建安二十年七月,曹操出散關(今陜西寶雞市西南),行故道,經(jīng)河池(今甘肅徽縣西北)進至陽平關(今陜西勉縣西老沔縣),張魯自米倉道逃入巴中(今四川省東北部),隨后出降。曹操以夏侯淵為征西將軍,督張郃、徐晃等守漢中。曹操破張魯、據(jù)南鄭后,漢獻帝即給予其承制封諸侯守相的權力,建安二十一年(216)春二月還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夏五月即被進爵為魏王,可見漢中戰(zhàn)役第一階段的勝利對曹操政治生命的直接影響。次年,魏王曹操又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王冠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成了“皇帝第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備采納偏將軍黃權和蜀郡太守法正的計策,準備奪取漢中,并在數(shù)月后的建安二十三年(218)正月率眾向南鄭進發(fā),旋與曹軍相持于陽平關,伺機斬夏侯淵。在此關鍵時候,蜀道北段再次燃起戰(zhàn)火。建安二十四年(219)三月,曹操自長安入斜谷,先以軍遮要害之處,掩護前進,救衛(wèi)漢中。但是,劉備據(jù)險拒守,不與交鋒。數(shù)月后因士卒多有逃亡,曹操撤離,劉備遂有漢中,在沔陽(今陜西勉縣東舊州鋪)設壇場,自立為漢中王,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郡為國。歷時5年的漢中戰(zhàn)役,促成了魏王勢力的壯大,直接成就了劉備立國。漢中戰(zhàn)役后不到兩年時間內(nèi),曹丕、劉備先后稱帝,緊接著孫權稱王改元,三國鼎立正式開始,而這種局面即發(fā)軔于漢中戰(zhàn)役。

(三)三國歷史通過蜀道而結束。

漢中戰(zhàn)役結束、三國鼎立形成后的40多年,一場結束三國歷史的戰(zhàn)爭由曹魏發(fā)動而通過蜀道展開。在這場戰(zhàn)爭中,蜀道全線開動,戰(zhàn)火彌漫,故道、陰平道、褒斜道、金牛道、駱谷道、子午道、自江漢平原溯漢水入蜀之道皆聞金戈鐵馬聲。魏景元四年(263),魏三路大軍、18萬多人大舉攻蜀,西路,征西將軍鄧艾自狄道(今甘肅臨洮)南向岷山進軍,以牽制駐守沓中(今甘肅舟曲縣西北、岷縣南一帶)的蜀大將軍姜維;中路,雍州刺史諸葛緒自祁山(今甘肅西和縣東北)向南,截姜維歸路;東路,鎮(zhèn)西將軍鐘會督諸將自長安等入駱谷、斜谷、子午谷,數(shù)道平行進入漢中。姜維被鄧艾擊退后,與自金牛道進軍的鐘會相持與劍閣(今四川劍閣縣東南劍門關)。鄧艾自陰平(今甘肅文縣西)行無人之地七百里,越龍門山而至江油戍(今四川江油市北百里),經(jīng)左擔道趨涪(今四川綿陽市東北),破衛(wèi)將軍諸葛瞻于綿竹,進軍到雒(今四川廣漢市北),后主劉禪奉璽綬降于鄧艾。當年成就劉備帝業(yè)的千里蜀道,如今成了強敵滅蜀的通道,三國中最弱小的蜀漢,終于第一個滅亡,三國鼎立的局面實際已不復存在。而三國歷史的結束,可能比人們想象的還要快。滅蜀之戰(zhàn)的硝煙剛剛散去,晉王司馬炎即“依樣畫葫蘆”,在咸熙二年(265)廢魏帝曹奐,自立為帝,三國中最強大的魏國也退出了歷史舞臺,內(nèi)亂不止的吳國已搖搖欲墜,蜀道上的戰(zhàn)火暫時熄滅,歷史進入了西晉時期。

三國爭雄促進了蜀道的開辟利用

在蜀道上登臺又謝幕的三國鼎足史,其實也是這期間的蜀道發(fā)展史。作為戰(zhàn)爭,對道路等基礎設施的破壞是必然的。三國時也不例外,如張魯“斷谷道”、陳式“絕馬鳴閣道”、趙云“燒壞赤崖以北閣道”、魏延退軍時“所過燒絕閣道”等,但總體上維修多于毀壞,利用超過廢棄,蜀道的線路、里程、質量都有了發(fā)展提高。

(一)舊路得到廣泛利用和維護修復。

蜀道在三代時初具雛形,至春秋戰(zhàn)國開辟利用,往后代有培修,路線繁復。明人何景明實地考察后,曾提出“四道三谷”說:

余從入蜀漢,道觀之,其西南曰褒谷,從褒入;南曰駱谷,從洋入;東南曰斜谷,從郿入,其所從皆殊。舊志謂首尾一谷,非是。其棧道有四出:從成、和、階、文出者,為沓中-陰平道,鄧艾伐蜀由之;從兩當出者,為故道,漢高帝攻陳倉由之;從褒、鳳出者,為今連云棧道,漢王之南鄭由之;從城固、洋縣出者,為斜駱道,武侯屯渭上由之。此四道三谷者,關南之險扼,攻取所從來固矣。

此說所述為蜀道北段的情況,其經(jīng)由、方位、史事雖與實際均有抵牾之處,特別是斜駱道之說更與地理、歷史實際不符。但從中可體味出兩點,其一是蜀道路線眾多、路況復雜;其二是漢初、三國兩個時期對蜀道的利用具有代表性。事實確實如此。蜀道從北段來說,河谷自西而東有褒、斜谷,儻、駱谷,子午谷,道路有陰平道、故道、褒斜道(亦名斜谷道)、儻駱道、子午道,南段有金牛道、米倉道等,在漢初、三國時的戰(zhàn)事、政事中均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儻駱道后起,未見漢初利用的記載),尤其是三國時期,主線、大道外的許多支線、小路也在一些戰(zhàn)役中起了無以替代的作用。除前述三國初始的漢中戰(zhàn)役、三國結束前的滅蜀之役通過蜀道展開,其間的諸葛亮五次攻魏、曹真攻漢中、魏延入羌中、曹爽攻漢中和姜維入羌中、屯沓中、出駱谷等諸多戰(zhàn)役戰(zhàn)事,使蜀道特別是蜀道北段各條線路,都格外“忙碌”。

要利用就要保護、維修。史載,劉備為漢中王后返成都,“于是起館舍,筑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余區(qū)。”成都至白水關(今四川青川縣東北白龍江右岸)是唐宋前金牛道的南段。從記載來看,劉備的行為,既是一種聲勢浩大的慶賀形式,勢必也是一次對道路及其附屬設施的大規(guī)模維修建設。這是三國初始修復蜀道的記載。爾后為適應戰(zhàn)事需要,蜀漢對道路修復從未間斷。諸葛亮率大軍第一次攻魏時,趙云失利于箕谷(今陜西寶雞市東南),退軍時燒絕赤崖(今陜西太白縣西南)以北閣道,赤崖以南橋閣隨后又被大水毀壞,褒斜道受到嚴重破壞,但隨后幾年即得到修復,同時對故道南段、下辨-祁山道等也進行了維修。諸葛亮再出祁山的第四次北伐和自斜谷道出渭水的第五次北伐以“木牛”、“流馬”運送糧草,而木牛流馬對道路的要求遠比人力運輸和水運為高,沒有高質量的道路就不能行進。在戰(zhàn)役中隨軍治道對曹魏也十分普遍,如曹操征張魯,先遣平狄將軍張郃“督步卒五千于前通路”;曹真自子午谷、斜谷攻漢中,“深入險阻,鑿路而前”;鄧艾行陰平道,“鑿山通道,造作橋閣”等。在戰(zhàn)役中治理道路任務艱巨、要求很高、責任很重,魏散騎常侍王肅有“治道功夫,戰(zhàn)士悉作”之說。魏滅蜀之役中,鐘會統(tǒng)十萬余眾分別從斜谷、駱谷向漢中進發(fā),“先命牙門將許儀在前治道,(鐘)會在后行,而橋穿,馬足陷,于是斬儀。儀者,許褚之子,有功王室,猶不原貸。諸軍聞之,莫不震悚。”此例可看出戰(zhàn)時維修蜀道之一斑。

除了戰(zhàn)時的維修和保護,蜀、魏還出于長遠利益而修復蜀道。突出的事例有二:一個是諸葛亮開鑿劍閣道。《初學記》卷8《劍南道》:“《華陽國志》曰:‘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即古劍閣道也。”《元和郡縣圖志》卷33“劍州普安縣”條亦有類似記載:“劍閣道……秦惠王使張儀、司馬錯從石牛道伐蜀,即此也。后諸葛亮相蜀,又鑿石駕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路。”現(xiàn)今通行的《華陽國志》沒有諸葛亮開鑿劍閣道的內(nèi)容,但卷2《漢中志》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有閣尉”之記載。劍閣道屬金牛道南段。劍閣道先前就有,諸葛亮對它做了大規(guī)模擴建,開鑿巨石,架設橋梁,縮短行程;建造亭閣,方便行人;設置閣尉,防守保護,這可證前人所謂諸葛亮“好治官府、次舍、橋梁、道路”之言不虛。另一個是李苞通褒斜閣道。蜀漢滅亡后,為加強對蜀地的控制,并有利于自蜀沿長江而下攻吳,魏即遣蕩寇將軍李苞將中軍兵、石、木工二千人,修復20多年前諸葛亮死后魏延南歸時毀壞、楊儀臨時疏通、后長期廢棄的褒斜閣道,在三國歷史接近尾聲時完成了又一次對蜀道的修復。

(二)開辟了兩條重要的新路。

儻駱道是蜀道北段諸線中里程最短卻異常艱險的一條谷道,對它的大規(guī)模開辟利用或曰用于軍事行動即在三國時期,當時稱駱谷道,這是因為其北端為西駱峪水河谷的緣故?!度龂尽の簳げ芩瑐鳌份d,魏正始五年(244),在朝中與太尉司馬懿爭權的大將軍曹爽,為“立威名于天下”,“乃西至長安,大發(fā)卒六七萬人,從駱谷入。”這是駱谷作為道路初見于史籍,隨后北魏時的《水經(jīng)注》卷27《沔水上》中又有"諸葛亮出駱谷"語。作為一條道路的開通,不可能為一朝之功,應是前人基礎上的繼續(xù),這毋庸置疑。但當時褒斜道被魏延破壞后還未完全修復,行故道至漢中又有“多坂、廻遠”之弊,行子午道則有其父曹真“發(fā)已逾月而行裁半谷”之教訓,急功近利的曹爽,只好發(fā)揮自己士卒眾多(《資治通鑒》卷74以爽所發(fā)人數(shù)為“十萬”)的優(yōu)勢,采用前鋒開辟治理道路,大軍后面跟進的方法推進。但看來效果不佳,駱谷道要翻越的幾座山嶺高度遠遠超過其他各道,倉促間開辟的道路也行進艱難,“是時,關中及氐羌轉輸不能供,牛馬騾驢多死,民夷號泣道路,”加之蜀兵“因山為固,兵不得進”,蜀漢大將軍貴祎又率軍進據(jù)三嶺(秦嶺山脈之沈嶺、衙嶺、分水嶺)截擊,曹爽大敗而歸。曹爽雖做了開辟駱谷道這個“好事”沒有得到“好報”,駱谷道卻在三國后期的軍事行動中不可或缺。后來,姜維率數(shù)萬人出駱谷攻魏;鐘會參與滅蜀之役,主力亦自駱谷入漢中。

金牛道循嘉陵江段的開辟,是三國時蜀道開發(fā)的又一個事例。今四川廣元市北45公里嘉陵江東岸原有中唐所置籌筆驛,傳說為諸葛亮攻魏時駐軍之地,唐人孫樵《出蜀賦》文和杜牧、李商隱、薛逢、薛能、羅隱等的詩歌對此都有記述和詠嘆。宋人《輿地紀勝》卷184載:“籌筆驛,在綿谷縣,去(利)州北九十九里,舊傳諸葛武侯出師嘗駐此?!睆南惹刂聊媳背?,自漢中至成都的官道金牛道本來是經(jīng)白水關直通葭萌(今四川廣元市西南昭化)的,金牛道改線,循嘉陵江至利州(今四川廣元)的記載始見于唐代?;I筆驛的存在及其史傳,說明諸葛亮曾嘗試溯嘉陵江進兵漢中,以縮短路程。聯(lián)系三國之前今廣元市區(qū)一帶沒有縣及其以上行政建置,而蜀漢時置昭歡縣于嘉陵江沿岸,縣名昭歡,有告慰昭烈帝劉備之意,亦可能為諸葛亮主政時所置諸史實,諸葛亮開發(fā)循嘉陵江道應該可信,它在蜀道發(fā)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者單位:漢中市檔案局)

猜你喜歡
蜀道漢中劉備
蜀道向天開
讀懂劉備
漢中之戰(zhàn)(續(xù))
漢中為王(二)
漢中情
劉備與徐州
蜀道除艱險天府盡歡顏
漢中仙毫
蜀道雄魂
蜀道盤旋著的歷史之路
新邵县| 济源市| 镇原县| 山东省| 集贤县| 永吉县| 西盟| 金昌市| 滨海县| 和平县| 沁水县| 宁波市| 舟山市| 卢氏县| 大邑县| 左贡县| 共和县| 承德县| 新巴尔虎左旗| 隆子县| 茶陵县| 平舆县| 安远县| 河东区| 炉霍县| 泰来县| 江华| 衡山县| 棋牌| 阳东县| 湘西| 田林县| 泽普县| 三门县| 石阡县| 阳原县| 青神县| 香河县| 综艺| 乐亭县|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