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東
早上7點整,母親就帶著保溫桶去小吃店買豆腐腦了,這是她寶貝孫女昨天晚上向她央求的早餐,還要再配上黃橋燒餅。
我說:“大周末的,沒有必要去這么早吧?”母親說:“我上了年紀,走路沒以前快了。以往來回20分鐘的路,現(xiàn)在要多走上5分鐘?!?/p>
母親說的話一點不假,從我家到小吃店不遠不近,七八分鐘的路,母親買了豆腐腦回來,再折回小區(qū)西門口買黃橋燒餅,所需要的時間大概就是20分鐘。
不過,從今年4月份起,我發(fā)現(xiàn)母親走路比以前慢了。有時候與她一起遛彎,我有意把步子放緩,她緊跟著還是有些吃力。從去年11月父親查出直腸癌,到父親今年3月28日駕鶴西去,母親5個多月來沒有睡過一天安穩(wěn)覺。尤其是父親最后一兩個月住院治療期間,母親沒黑沒白地守候在病床前,一會兒給父親吃藥,一會兒陪父親檢查化驗,一會兒叫護士換針換藥,一會兒給父親喂飯,一會兒扶父親下床,有時連續(xù)幾天幾夜沒合過眼。
體力過度消耗,精神飽受煎熬,母親的頭發(fā)幾乎全白了,臉上的顴骨變高了,皺紋加深了,面頰消瘦了,腿疼得厲害,一蹲一站都十分費勁。用她自己的話說,“腿不隨活了,不當家了”。在父親生命的最后幾天,母親熬到了極限,坐下去站不起來。母親一聲不吭,咬牙挺著,精心照料著父親。她經(jīng)常心里勸告自己千萬不能倒下,不僅是為了相濡以沫大半生的父親,也是為了盡量少耽誤我們兄弟姐妹3人的工作。如果母親再倒下,既要照顧父親,又要照顧母親,我們整個家就垮了,真的不可想象。
父親升入天國離我們而去,祭奠、安葬,一系列的事情還需母親操心。一個星期下來,母親更加疲憊不堪,站一會兒腿就疼得受不了。父親的事情過后,母親繼續(xù)來北京幫我們照看孩子。帶母親到醫(yī)院檢查,沒有查出什么毛病。醫(yī)生的解釋是:年齡大了,過度勞累,調整休息??墒悄赣H哪里舍得休息呀,照例每天一大早給我們做早飯、接送孩子上下學、煞費苦心地籌備一家人的晚餐??沼鄷r間買買菜、拖拖地、洗洗衣服,一刻也閑不下來。
時光如白駒過隙,母親來我們這里幫帶孩子轉眼就是8年多。記得母親剛來的時候,妻子笑著對我說:“老太太多精神呀!”是啊,那時的母親步履輕盈、思維敏捷、利落果斷。現(xiàn)在,母親步子慢了,記憶力也沒以前好了,常常找不到自己存放的東西,就連做飯也比以前慢了,還得一樣一樣地先把菜擇好、洗凈、切好,放在灶臺邊。母親說,20世紀80年代初,家里建房子,親戚鄰居二三十口人來幫忙,全是她自己一個人買菜、做飯?,F(xiàn)在,家里來個人,母親就為做飯而著急,生怕做不好、做不夠吃。
一條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路,8年間不經(jīng)意多出來的5分鐘……年屆古稀的母親有些老態(tài)龍鐘。歲月像一把刀,把濃濃的親情更加深刻地鐫刻在我的心里。
(摘自《中國國土資源報》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