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文學史上女性作家活躍的共有三個時期。平安時代、明治時代、昭和末期到現(xiàn)在。自古以來,日本女性的社會地位相對低下,很難參與到政治生活中去。因此日本女性作家寫作的素材更多的來源于生活,尤其是家庭的影響。那么“家庭”對于日本女性作家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給他們的創(chuàng)作生涯到底帶來怎樣的影響。在本文中將一一解讀。
關鍵詞:女性作家;家庭觀;傳統(tǒng);新型;轉變
作者簡介:吳迪(1987-)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吉林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4-0-01
平安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及清少納言的《枕草子》。這兩部作品不僅在日本文學史中,在世界文學史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兩部作品雖有很多不同之處,但都是以“后宮”或是“宮廷”為中心,描寫宮廷的日常生活,都是對自己所侍奉的皇后的贊美之作。其中的原因引用加藤周一的觀點。
“對于女性來說,晉升是完全不可能的。生活在宮廷社會內(nèi)部(或是處在距宮廷較近的位置),參加到權力機關的路又被完全封閉,在這種條件下,顯然對“觀察”宮廷生活是非常有利的。既然已無改變世界的可能性,他們就將解釋這個世界”(加藤周一《日本文學史序說上》)
被當時的權力機構排擠在外的女性作家,不管多么出色,都不得不屈服于男權支配的秩序或集團之下。這些女性能做的僅僅是對這樣的秩序極盡贊美,維持這種秩序。受到當時封建思想的束縛,她們是沒有打破封建秩序建立新世界的意識與勇氣的。
明治時期開始,隨著明治維新,很多西方的先進思想傳入到日本,其中也包括男女平等的思想。平安時代的“宮廷”對于明治時期的女性來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意味著“家庭”這一概念。但在男性支配下的封建傳統(tǒng)“家庭”觀念,對男女平等思想是一種強烈的沖擊。所以,明治時期女性作家的作品的一大特征是,主人公想要同封建的舊式道德斗爭,但均以失敗告終,都是具有悲劇性色彩的主題。以樋口一葉為代表,她被日本文壇稱為“明治紫式部”,她的一生輝煌而短暫,創(chuàng)作了大量女性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追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作品。
她的作品《十三夜》中的主人公的阿關嫁入顯貴人家,當了名闊太太,被人們一致認為過著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但實質(zhì)卻相反,由于丈夫的粗魯野蠻,肉體和心靈均受到踐踏和創(chuàng)傷,一度決心離婚,但一想到父母和孩子,又回到地獄般的夫妻生活中。鞭撻了家庭中父權、夫權對女性的壓迫面對“慈父”的壓力和幼子的牽絆,只能選擇逆來順受。《濁流》女主人公阿力的祖父是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因為寫了被認為是“對世無益處的書”,被衙門撤職,氣得絕食自殺。父親是個技術熟練的工匠,但“為人高傲,不會應酬”,在阿力還幼小的時候就離開了人間。生活雖然把阿力磨練成為倔強剛烈的人物,但舊世界的濁流還是吞噬了她。阿力的以死抗爭展現(xiàn)了女性對陳舊家庭社會觀念的消極反抗。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世界以“和平和民主”為主題。戰(zhàn)后的日本目標是建立民主主義國家,同時設立了推進男女平等的法律和社會制度。女性走出家庭,成為社會一員也是由此開始。戰(zhàn)后的日本教育大力普及,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廣泛開展。翻看昭和時期女性作家的簡歷,其中具有留學經(jīng)驗的也是大有人在。例如,倉橋由美子、宮本百合子等。教育使她們更加追求男女平等及女權主義。因此昭和后期女性作家的作品和明治時期女性作家明顯不同。
例如,津島祐子的《草的臥所》中,離了婚的主人公回到家鄉(xiāng),認真回顧了迄今為止的人生,對自己的懦弱和依賴心理感到震驚。最后,直視自己的缺點,并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新的生活。除此之外津島祐子的《默市》等作品著力描寫了與男性對等的獨立自強的女性形象,是對以家長制為中心的“傳統(tǒng)家庭觀”的極力否定。
伴隨著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社會進步和經(jīng)濟的高速增長,社會關系、家庭關系,人際關系都逐漸發(fā)生了變化。與此同時,戀愛、結婚、及家庭觀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一時期的女性作家明確指出了,從愛情、婚姻、家庭的角度出發(fā)傳統(tǒng)的家庭觀和女性的自我意識之間的矛盾。
到了九十年代,以柳里美和吉本芭娜娜為代表的女性作家完全舍棄了傳統(tǒng)的家庭觀,嘗試著建立新的家庭觀。作為韓裔日本人的柳美里把她的傳奇人生表現(xiàn)在小說中,反映新生代女性在家庭及情愛方面的新觀念,她和一名已婚男性有了孩子,結局是和這名男性分手,和與孩子毫無血緣關系的東由多加一起組建了家庭,決心共同撫養(yǎng)這個孩子。她打破了傳統(tǒng)的框架,由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好惡來決定如何建立家庭。也就是,當代的日本女性作家完成了新型家庭觀的建立。其中《命》《魂》《生》《聲》的 “生命四部曲”被譽為日本最重要的“私小說”代表作。她把她的叛逆、堅強、走自己的路,表現(xiàn)在小說中,獲得廣大日本女性認同,幾乎引起全日本女性尋找自我的新革命。
縱觀日本女性文學中的家庭觀,無不折射出日本政治、文化、社會的變遷。本文對日本女性作家活躍的三個時期進行區(qū)分,分析了各個時期女性作家的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及寫作特點。研究由女性作家被傳統(tǒng)的家庭觀所束縛,到打破束縛直至建立新型“家庭觀”的轉變?nèi)^程。女性價值觀的重新確立,及社會地位的改變,不僅使女性獲得新生,也為日本新型社會的建立帶來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