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中鋒
摘要:出版文化傳播既是會交往的中介,又是社會結構的聯(lián)系環(huán)節(jié),不僅存在于共同的普遍交往形式之中,而且還存在于無數(shù)個人相互交往的特殊形式之中。出版文化傳播是人們在編輯、復制、發(fā)行精神產品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文化互動現(xiàn)象,對出版文化傳播的媒介方式、機制以及增殖的研究有助于人們更好地認識出版文化傳播的本質和規(guī)律。
關鍵詞:出版文化傳播;媒介方式;機制;增殖
出版是一種文化活動。在這種文化活動中,出版與社會的諸多領域、諸多方面相互聯(lián)系,發(fā)生互動。通過文化進行社會交往,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社會結構,另—方面又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文化現(xiàn)象。出版文化也是這樣,它的社會交往過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出版文化傳播過程、出版文化沖突過程、出版文化融合過程、出版文化變遷過程等。其中,出版文化傳播既是社會交往的中介,又是社會結構的聯(lián)系環(huán)節(jié),不僅存在于共同的普遍的交往形式之中,而且還存在于無數(shù)個人的相互交往的特殊形式之中。出版文化傳播是人們在編輯、復制、發(fā)行精神產品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文化互動現(xiàn)象,我們有必要弄清出版文化傳播的媒介、方式、機制以及增殖,以便更好地認識出版文化傳播的本質和規(guī)律。
一、出版文化傳播的媒介
傳播是一個復雜而多變的大系統(tǒng),文化傳播是這個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相較于大傳播所具有的特點而言,文化傳播具有傳承性、延伸性和普遍性的特點。相較于文化傳播而言,出版文化傳播又具有自己的特點,它的特點在某種程度上就蘊含在它的獨特的傳播媒介之中。傳播媒介是傳播內容的載體。媒介一詞具有多義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含義??偟膩碚f,傳播媒介大體有兩種含義:“第一,它指信息傳遞的載體、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術手段;第二,它指從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傳播的社會組織,即傳媒機構”。將兩者綜合起來看,出版文化傳播的主要媒介是出版物、出版人和出版單位。
1.出版物
出版物是出版工作者的勞動對象,是出版活動的結晶?!俺霭嫖锸侵敢詡鞑槟康?、存儲知識信息并具有一定物質形態(tài)的出版產品?!背霭嫖锏臉嫵梢嘏c媒介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具體地說,出版物的要素主要有四點:第一,信息加工,即根據(jù)讀者的需要對知識信息進行加工提煉,使之系統(tǒng)化。第二,精神表達,即采用文字、圖像、符號、聲頻、視頻或其他符號,按照一定的主題和結構陳述知識信息。第三,物質載體,即通過印刷或其他方式將精神內容復制于紙張、膠片、磁盤、光盤等物質載體上,但精神內容的價值要大于物質載體的價值。第四,用于傳播,即通過銷售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出版物的這些基本要素本身就蘊含了出版信息的媒介特質,加之出版物所包含的報紙、期刊、圖書、音像制品、激光視盤、電子出版物等有的本身就是媒體,所以出版物就是出版文化傳播的媒介。
出版物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可分為不同的類型,一般分為印刷出版物、縮微出版物、音像出版物、電子出版物、數(shù)字出版物。按照不同的角度和標準還可以進行細分?!鞍凑招畔⒎柨梢苑譃槲淖?、圖像、攝影、樂譜、音像、音響、多媒體等出版物。按照信息接受方式可以分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出版物。按照物質載體,除了古代的簡冊、帛書、泥版書、紙草紙書等以外,現(xiàn)代可分為紙質、膠卷、膠片、磁帶、磁盤、光盤等出版物。按照復制方法可分為抄寫本、印刷本、影印本、縮印本等。按照開本可分為對開、4開、8開、16開、32開、64開等。按照刊期不同可分為日刊、周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按照出版是否定期可分為定期和不定期出版物。按照連續(xù)性可分為連續(xù)性出版物和非連續(xù)性出版物。按照發(fā)行方式可分為公開發(fā)行、內部發(fā)行、國內外發(fā)行出版物等。按照文種可分為中文出版物、外文出版物、漢文出版物、少數(shù)民族出版物等?!睙o論哪一種類別,出版物作為傳播媒介的性質都是一樣的。
作為一種產品,出版物與其他產品又有不同。出版物是人類思想、知識和信息的重要載體,單就傳播來說就與其他產品有本質的區(qū)別,因為它從誕生之日起就存在著傳播的功能。傳播文化知識是出版物的神圣使命,也是出版物產生的根本原因。
2.出版人
出版人既是出版文化的主體,又是出版文化的客體。從文化創(chuàng)造來說,出版人是出版文化的主體;從傳播來說,出版人又是出版文化的客體。出版人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出版人是指長期從事出版活動,對出版文化事業(yè)和出版文化產業(yè)有公認的貢獻,追求文化理想,具有樂于奉獻、百折不撓精神的人。廣義的出版人是指對以圖書、報刊、音像、電子、網絡等媒體為承載內容進行編輯、復制、發(fā)行的從業(yè)人員。無論是廣義的出版人,還是狹義的出版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信息傳遞的中介,也是出版文化傳播的媒介。
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認為,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覺和感官的擴展或延伸,所以媒介可以是萬物,萬物皆媒介,所有媒介都可以同人體器官發(fā)生某種聯(lián)系。媒介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凡是能使人與人、人與事物或事物與事物之間產生關系的物質都是廣義的媒介。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強調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人的社會性延伸,從而忽略了人與人的社會關系。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雖然帶有技術自然主義的極端性和片面性,但它開拓了從媒介技術出發(fā)觀察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視角,對于我們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機制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在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啟迪下,我們對出版人的傳播學意義應該有一些新的認識。出版人不僅是傳遞某種信息的中介,而且肩負著傳承文化的特殊使命。對此,郝銘鑒先生曾作過精到的闡述:“出版人扮演著四種角色:文化生產的組織者、文化產品的鑒定者、人類智慧的傳播者、精神氣候的營造者。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文化追求,出版人應具有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律”。出版人的角色決定了其內在的文化品質和傳播性質,出版人的出版文化傳播,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際傳播,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多媒體”傳播,而是負載了一些特殊功能和作用的傳播,因為出版人本身就是出版文化的載體。
3.出版機構
出版機構既是出版文化的生產者、創(chuàng)造者,又是出版文化的組織者、傳播者。出版機構通常是指從事出版活動的組織,包括報社、期刊社、出版社以及經批準從事互聯(lián)網出版業(yè)務的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等。在出版文化傳播的理論上,出版機構的媒介性質確證無疑;在出版文化傳播的實際中,出版機構的媒介功能顯而易見。
作為媒介的出版機構,它在傳播出版文化的過程中有著獨特的功能。第一,出版機構是最好的組織傳播,在內部協(xié)同、指揮管理、決策應變、達成共識等方面都有自己先天的優(yōu)勢,而傳播自身文化的優(yōu)勢則更明顯。第二,出版機構可以發(fā)揮很好的意見領袖的作用,因為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出版機構可以對相關信息加以組織、選擇、強調、集中,形成傾向性的意見,以引導受眾。第三,出版機構作為傳播媒介,有自己的傳播優(yōu)勢,諸如信息成本低廉、信息易于保存、信息承載詳細、信息具有選擇性等。
二、出版文化傳播的方式
出版文化傳播是一個外延非常廣泛的概念,千差萬別的社會文化需求決定了出版文化的豐富性,出版文化的豐富性又決定了其傳播方式的多樣性。出版文化傳播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可劃分出許多不同的種類,從傳播路徑的角度我們將出版文化傳播分為幾種主要的方式。
1.發(fā)散傳播
文化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帶動性,文化的傳播也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帶動性,所以出版文化一般都聚集在文化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因為發(fā)達地區(qū)對出版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播非常有利。就傳播而言,出版文化與地域的關系非常密切。在一定的區(qū)域里,具有較高勢能的出版文化向文化落后的周邊地區(qū)擴散,由出版文化比較集中的城市向出版文化稀缺的鄉(xiāng)村輻射,由處于出版文化優(yōu)勢地位的社會上層向出版文化相對薄弱的社會下層傳遞,形成了一種發(fā)散的傳播方式。這種出版方式越往下,傳播的強度越會減弱。
發(fā)散傳播還與出版文化的傳播載體密切相關,因為出版文化的主要載體是出版物,出版物負載了出版文化的主要內容,許多思想、觀念、技法、傳統(tǒng)等都通過出版物呈現(xiàn)和傳遞,它像一個發(fā)射器,流傳到哪里就傳遞到哪里,而且還可以不斷流傳,不斷傳遞。由于出版物所蘊含的出版文化信息非常豐富,蘊含的形式又多種多樣,所以接受者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大多是有限接受,即接受的文化信息要少于出版物所承載的文化信息,但也排除個別接受者在接受某些方面的文化時產生增殖的情況。
2.交互傳播
作為文化大家族的一員,出版文化在與家族中的其他文化相處的過程中有自己的特點,明顯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平等性。出版文化能夠平等地對待異質文化,不僅承認其他文化作為同等的異質文化存在,而且還彼此交流,共同發(fā)展。二是包容性。從理論上說,各種文化都是出版的對象,各種文化都可以通過出版載體進行傳承,所以出版文化幾乎與所有的文化相關,可以說海納百川。出版文化的特點使出版文化在傳播上呈現(xiàn)出一種交互性,即出版文化與多種異質文化在平等交流中相互促進,共同傳播。
除了面對多種文化的交互傳播外,出版文化還存在著雙向傳播,即—對一地雙向交流。雙向傳播又有兩種情況:一是內在雙向傳播,即出版文化內部的雙方的交流;二是外在雙向傳播,即出版文化與單個的異質文化的交流。內在雙向傳播是比較多的,在出版活動中,常有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如編輯與作者、編輯與讀者、作者與讀者、編輯與編輯、作者與作者、讀者與讀者等。他們的交流有對等的,有不對等的,有單一的形式,也有多種形式,諸如面對面商討、書信意見、電話溝通、發(fā)送電子郵件、—對一網絡聊天等。外在雙向傳播的情況也不少,大的方面如出版文化與儒家文化、出版文化與道家文化、出版文化與佛教文化、出版文化與農業(yè)文化、出版文化與工業(yè)文化、出版文化與商業(yè)文化等,小的方面如出版精神與延安精神、出版人精神與商人精神、出版?zhèn)鹘y(tǒng)與大學傳統(tǒng)、出版價值與新聞價值、出版理想與人生理想、編輯風格與創(chuàng)作風格等。如果單從路徑來看,出版文化存在三個方向的傳播:一是向下傳播,即向邊緣地區(qū)、次級城市和社會下層傳播;二是向上傳播,即向中心地區(qū)、更大城市和社會上層傳播;三是平行傳播,即在同一個層面或同一個區(qū)域傳播。
文化與文化的交匯千絲萬縷,所以出版文化與異質文化的交流也好,出版文化內部文化元素之間的交流也罷,都是紛紜復雜的,所形成的傳播也是復雜多樣的。
3.循環(huán)傳播
出版文化在一定的區(qū)域、一定的人群里流傳,或以原生態(tài),或經過加工、改造并賦予新的內涵后重新流傳回來,形成循環(huán)傳播。出版文化的循環(huán)傳播有兩種情況:一是文化元素的循環(huán)傳播,即某種出版文化元素流傳出去以后又流傳回來,有的還反復多次。如出版單位的出版?zhèn)鹘y(tǒng)在流傳中不斷注入新的內容,又回到出版單位;出版精神也是在繼承中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回到出版單位后繼續(xù)傳播和發(fā)揚。二是文化隨載的循環(huán)傳播,即出版文化隨著其負載的出版物在一定的范圍內循環(huán)流傳,可多次反復。這種循環(huán)傳播的文化元素比較固定,不會在流傳中或增或減。如某一出版物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反復傳閱,即使是個人也可以反復閱讀。
4.跳躍傳播
出版文化傳播是有跳躍性的,跳躍傳播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跨地域傳播。在受地域限制的條件下,通過移民、征戰(zhàn)、駐軍、商貿、旅游、求學、訪問、參觀、交流等活動可以進行跨地區(qū)的出版文化傳播。在新技術條件下,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時代,地域受限越來越小,跨地區(qū)的傳播越來越便利,許多地方可以做到即時互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跨地域傳播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二是跨階層傳播。一般情況下,出版文化呈波浪狀一層一層向四周傳播,層層傳播是有階層的。由于出版文化大多附著于載體之上,而載體的流傳不受階層的限制,所以有時上層可以直達下層、城市可以直達鄉(xiāng)村、中心可以直達邊緣。隨著信息技術的提高和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這種跨階層、跨時空的傳播會更加普及。
三、出版文化傳播的機制
出版文化傳播有許多外在因素,如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因素等,這里只從出版文化本身來探究其如何傳播,即探討出版文化傳播的一般機理。
1.自傳機制
出版的本質屬性是文化傳播,出版的目的也是文化傳播。為了文化傳播,出版人精心謀劃,努力運作,不斷創(chuàng)造,在工作中逐漸形成了_一整套出版的思想觀念、組織架構、機制體制、制度規(guī)范、傳統(tǒng)作風以及職業(yè)精神和職業(yè)道德等文化,在傳播文化的同時又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文化形態(tài)——出版文化。出版文化是在傳播文化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它從誕生之日起就包含了傳播的諸多文化元素,如出版文化中的觀念元素就有選題策劃的市場意識、編輯的市場觀念、發(fā)行人員的營銷思想、出版物營銷策略、出版物的市場分析、出版企業(yè)的市場風險等,出版文化中的制度元素就有發(fā)行管理制度、出版物儲運制度、發(fā)行流程制度等,出版文化中的技法元素就有發(fā)行方式、推銷方法、營銷手段等,出版文化中的物件元素就有發(fā)行手冊、發(fā)行工具、發(fā)行賬目、發(fā)行廣告等,出版文化中的傳統(tǒng)元素就有發(fā)行傳統(tǒng)、發(fā)行精神等,無不與傳播密切相關。
2.隨傳機制
出版的文化傳播是依托出版物來進行的,出版物原本是出版人為傳播某種文化而使用的一種載體,這個載體所承載的文化是出版人經過組織、篩選、編輯、加工的社會所需要的文化。由于出版物所承載的文化內容是出版人根據(jù)社會的需要和自己的眼光確定的,而社會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所以出版物所承載的文化內容也是多方面的,理論上可涵蓋文化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為了傳播好這種文化,出版人在出版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創(chuàng)造了_一種新的出版文化,這種文化的許多元素也附著于出版物之上。這樣一來,出版物就負載了兩種文化,一種是出版人設計傳播的文化,另一種是為傳播前一種文化而產生的出版文化。出版物在流通、傳播前一種文化的過程中,自然地傳播了出版文化。附著在出版物上的出版文化雖然不是出版文化的全部,但除了很多直接附著的文化元素外,還有許多隱形附著的文化元素。
3.聯(lián)傳機制
有了自傳機制和隨傳機制,便有了聯(lián)傳機制。社會對出版物的需求是很大的,有的需求通過出版物的傳播得到了滿足,有的需求則得不到滿足;即使得到滿足的需求也是暫時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會有新的需求出現(xiàn)。由于有了出版物的傳播渠道,所以社會對出版物需求的信息會源源不斷地傳輸?shù)匠霭鏅C構和出版人那里,形成一股信息流匯入出版文化的自傳機制之中,經過醞釀、孵化、生長等過程,最終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出版物,然后再傳播到社會。如此往復,不斷循環(huán)。另一方面,出版人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對出版物的多方面需求,在制作出版物時不得不付出多方面的努力,滿足需求的過程也是豐富出版文化傳播元素的過程,出版文化的傳播元素在需求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最終形成為一種傳播機制。
四、出版文化傳播的增殖
出版文化的價值并不是一創(chuàng)造出來就能被人們確認的,而是在傳播的過程中經過人們的經驗體驗逐漸被理解、認識和確定的,所以出版文化傳播是重新確認出版文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僅重新確認出版文化的價值,而且還增殖出新的文化意義?!霸鲋场辈皇呛唵蔚摹爸怠钡脑隽亢屠奂樱峭ㄟ^出版文化的“繁殖”產生新的意義。這種新的意義,要么是對原有出版文化的繼承創(chuàng)新,要么是對原有出版文化的破舊立新。出版文化傳播的增殖途徑很多,方式也多樣,但出版文化增殖是有限度的,只有當出版文化信息符合社會需要的時候,人們才利用它,才發(fā)展它;當出版文化信息傳播超過了社會的負荷,超過了人們的心理和價值觀所能接受的程度時,再大的文化信息量也是沒用的。通常情況下,出版文化傳播的增殖途徑主要有四個,即傳播增殖、接受增殖、媒介增殖和群體參與增殖。
1.傳播增殖
從傳播者的角度來說,每個人的生活條件、生活經驗、生活體驗各不相同,他們在社會活動中的意識、心理、價值觀以及對文化信息的理解也有別,由于傳播者個體千差萬別,導致出版文化傳播不是簡單的傳遞,而是滲透了許多單個人的意志的行為,顯示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豆伯a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1848年在英國倫敦首次以德文出版。它雖然只有三萬多字,但影響巨大,傳播廣泛,被翻譯成兩百多種文字出版發(fā)行?!豆伯a黨宣言》的首句就極具震撼力,中國的多個譯本各有各的譯法。1920年上海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的陳望道譯本的譯文是:“有一個怪物,在歐洲徘徊著,這個怪物就是共產主義?!?943年延安解放社出版的博古譯本的譯文是:“一個幽靈在歐羅巴躑躅著——共產主義底幽靈?!?96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央編譯局重新譯校本的譯文是:“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01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央編譯局新譯本的譯文是:“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币痪湓捊浂嗳朔g,因各自的理解不同,譯文有別,最后形成了公認的一種譯文。這一經典譯文,韻味十足,涵義豐富,廣為流傳。
2.接受增殖
在出版文化傳播過程中,人們在接受傳播對象時,總是要根據(jù)自己的經驗來理解出版文化的意義。接受者的社會經驗、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社會心理不同,對出版文化的理解、認識和接受就有別。此外,接受者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經驗和觀念繁衍出許多生成意義,也就是根據(jù)自己的意識、心理和愿望,使之符合自己的目的和利益,以實現(xiàn)主觀的自我滿足。這種行為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在出版文化傳播過程中普遍存在。如“‘進化論學說經《泰西新史攬要》傳人中國,再經由嚴復消化、反芻后,被其原原本本系統(tǒng)地轉介進來。至此,先進的中國人的頭腦中所向往、追求的‘變,不再是‘今不如昔的歷史退化觀,也不再是歷史往復循環(huán)之變,而是歷史進步之變?!畠?yōu)勝劣汰的公式給人以當頭棒喝;‘變者,天下之公理也,‘尊新必盛,守舊必亡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已植入人心;‘天演‘物競一天擇‘適者生存等新名詞充斥了報刊雜志——這些不僅為維新變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將受眾從封建主義世界觀的束縛中解救出來,開始接受嶄新的資產階級世界觀。中國傳統(tǒng)的士大夫階層邁出了向‘近代化轉型的重要一步?!痹谶@個過程中,文化增殖是文化趨同于“近代化”的重要一環(huán)。
3.媒介增殖
在出版文化傳播過程中,除了傳播者和接受者有文化增殖以外,傳播媒介也有文化增殖。傳播媒介不能硬性地把受眾拽往預設的目標,而只能引導受眾一步一步地接近。從受眾心理來看,受眾接受傳播媒介的每一步引導,都存在一個“平衡—不平衡一平衡”的過程,其態(tài)度由認識、情感和意志三種成分構成。所以,對受眾的引導就得從三個方面入手,主要是通過事實,議論、評論,引導受眾思考,進而達到文化的認同。例如,“在抗戰(zhàn)時期文學期刊中,大量的套裝雜志以自己的獨特藝術魅力擴大著自己的傳播渠道。往往,—本雜志里還套著—本雜志,這種獨特的‘物超所值的發(fā)行方式,早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有了傳播雛形?!尽恫柙挕防镞吿字尽睹利悺罚嗷ビ骋r,格外有趣。套裝雜志的傳播形式在娛樂休閑類雜志中居多,主要刊載軼聞趣事、掌故新聞、短小說等??箲?zhàn)時期的文學雜志采取這種‘大魚套小魚的方式進行傳播,借此增加買點”。這種傳播形式,不斷引導讀者接近出版者的理想,不斷讓讀者認同期刊閱讀,為傳播精英文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4.群體參與增殖
出版文化傳播也受社會集團共同意識形態(tài)的制約,受群體參與的影響。群體參與是改變出版文化價值取向和心理取向的過程,也是出版文化增殖的過程。在出版文化傳播過程中,群體參與可使小群體變成大群體、常規(guī)群體變成非常規(guī)群體、表達群體變成行動群體,最后形成一種新的群體文化意識、新的行為規(guī)范。在集體情緒的支配下,人們跨越原有的文化界限,按照新的文化規(guī)范來界定自己的處境和行為。特別是在大眾傳播過程中,人們借助報紙、刊物、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介,改變了出版文化單向流動的性質,跨越時空,打破區(qū)域,利用多種手段,全方位立體傳播,使出版文化成倍增殖。南宋僧人道川禪師的《川老金剛經注》里有這樣一段話:“世尊(至)實相,山河大地甚處得來?頌日: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猶在,人來鳥不驚。頭頭皆顯露,物物體元平。如何言不會,祗為太分明。”這一首禪詩多少年無人問津,直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編選者將其中的四句截取出來,將“觀”俗化為“看”,將“猶”俗化為“還”,再賦予它新的意境,給它起了一個美妙而響亮的名字——《畫》。這樣,一首飽含禪機的禪詩就變成了一首富有情趣的謎語詩?!斑h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取代了原來的八句偈頌,成為無數(shù)學子記憶中的經典課文。
出版史話
林紓的翻譯
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近代文學家、翻譯家。博學強識,工古文詩辭,以意譯外國名家小說見稱于時。
1897年,林紓開始了他遲來且豐碩的著譯生涯。然而,林紓涉入譯界卻是極為偶然的事,他的譯作如此暢銷也在意料之外。當時恰逢林紓母親去世,踵而妻子病故。魏翰、王壽昌等幾位好友為幫林紓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譯書。林紆起先再三推脫,最后才接受了這一請求。初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茶花女》,由王壽昌口譯,林紓筆記潤色,取名《巴黎茶花女遺事》,相繼有素隱書屋、玉情瑤怨館的木刻本,文明書局本,廣智書局鉛印本,新民社袖珍本,商務印書館本等多種版本印行,風靡于一代青年讀者。這在某種程度上激勵著林紓沿著翻譯文學作品的道路繼續(xù)走下去。在之后短暫的27年生命里,他不僅用一腔愛國熱血揮就了百余篇針砭時弊的文章;用犀利、恰切的文筆完成了《畏廬文集》《諷喻新樂府》《巾幗陽秋》等40余部書,成功地勾勒了中國近代社會的人生百態(tài);而且在不諳外文的情況下,與魏翰、陳家麟等曾留學海外的才子們合作翻譯了180余部西洋小說,其中有許多出自外國名家之手。
(本刊編輯部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