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貴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在閱讀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開拓思維和陶冶情操,所以說,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朗讀訓練與指導。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常規(guī)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將朗讀訓練貫穿于閱讀教學始終,落實到每個環(huán)節(jié)。朗讀是一種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它在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的過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并用。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說,在閱讀教學中要進行朗讀指導。
一、教師范讀,發(fā)揮引領示范作用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范讀不可忽視。學生十分喜歡聽教師范讀,模仿教師范讀,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發(fā)揮得越好,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得越快。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方法指導十分重要。
朗讀要正確?!罢_”指的是普通話,發(fā)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顛倒、不唱讀。
朗讀要流利?!傲骼敝傅氖遣粩嘧x,不讀破句,不重復字句。不能看一個詞讀一個詞,看一句話讀一句話。要做到嘴里讀這句話,眼睛就看到下面一句話。
朗讀速度要適中。在朗讀過程中還要注意停頓,標點是書面語言組成部分,它表示了句子的不同語氣和不同長短的停頓。正確地讀出標點的停頓,可以幫助理解詞句的結構、文章的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長句中間的停頓,課題后的停頓,自然段間的停頓。
朗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讀,邊讀邊想。理解是朗讀的實質,也是朗讀的目的,語文課朗讀為了讀懂課文,朗讀時一定要邊讀邊想,可以和課文后的思考題結合起來,逐步養(yǎng)成讀書動腦的習慣。
恰當運用朗讀技巧表情達意。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是朗讀好的基礎,但是,如果不能把從課文中理解的東西正確地運用語調、速度、重音、停頓等手段表達出來,就達不到讀出思想、感情的水平。比如語調。語調對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很大。如“啊”這個字,念得長一點、短一點、高一點、低一點、重一點、輕一點,就可以表達出猶豫、堅定、高興、悲哀、輕松、沉重等種種不同的感情。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有個基本語調即基調。如《祖父的園子》基調是歡快喜悅的,《橋》的基調是激昂的。同一篇課文,不同部分、不同句子的語調也不同。再如速度,根據(jù)課文內容,決定朗讀的速度。一般緊急、熱烈、愉快、興奮的內容要讀得稍快一些;莊嚴、沉痛、平靜、悲傷的內容要讀得稍慢一些。在一篇課文中,速度也是有變化的。還有重音,在表達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詞語要讀得重一些,重音一般是把聲音加強,并配合音節(jié)的延長來表現(xiàn)的,有時為了突出某些詞語還要一字一板地讀。但在表達幸福、溫暖、欣慰、體貼的情懷時,往往要把重音輕讀,即讀得反而比其他詞語輕柔。再如停頓,這里說的是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而作的停頓,可以不按標點停頓。在表達復雜的思想感情時,為了增強感染力,可以延長和縮短停頓時間。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只有通過有針對性的朗讀技巧方法指導和有效的示范朗讀,學生才能在模仿中學會朗讀,讀懂文章。
二、根據(jù)教材不同,多樣化指導朗讀
朗讀作為一項閱讀基本功,就必須依據(jù)教材,根據(jù)不同文體的課文進行朗讀指導。而朗讀指導也要講究方法,在課文分析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自己去咀嚼、品嘗,同時還要指導學生用恰當?shù)那楦腥ダ首x課文、訓練語感。
教材中有詩歌、散文、童話、寓言等,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根據(jù)不同的文體來進行朗讀。如朗讀感情濃郁、語言優(yōu)美的《桂林山水》就必須采取鮮明的節(jié)奏、抑揚的語調、一氣呵成的語勢來朗讀,從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抒發(fā)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悟。而要朗讀《激光》這樣的說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這種文體的課文,是用數(shù)據(jù)來說明激光特點和作用的,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層次清楚就可以了。
低年級兒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維持時間短,單一的朗讀形式容易使學生疲勞和厭倦。所以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訓練內容和目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采用自由讀、小組讀、集體讀、分角色讀、表演讀、領讀等方式,力求學生百讀不厭,每讀一次都有收獲。創(chuàng)造學習氛圍,給學生搭建展示朗讀能力平臺,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整體把握,重點朗讀,體會思想內容和語言文字的高度統(tǒng)一
課文中的重點段落中,有些詞語很準確,有些句子很深刻,對表現(xiàn)中心思想作用較大,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詞語、句段,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如《第一場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絢麗多姿。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著重指導學生讀好其中的兒化韻,然后讓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到雪后的自然美,讀出作者當時對雪后美景的喜愛之情。總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緊扣重點,抓住重點段落,指導學生朗讀。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把握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引導學生從整篇課文著眼,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要引導學生在詞、句、段、篇的聯(lián)系中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弄清楚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獲得對全文更透徹的理解,真正做到從語言表達上理解內容、從寫作方法上指導閱讀、從語言運用上掌握語言。
總而言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抓住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級,抓住重點,有感情地范讀,有目的地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指導朗讀,不但能使學生從正確的朗讀中理解課文、感受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喚起學生的讀書熱情,調節(jié)課堂氣氛,讓學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說,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有感情地進行朗讀訓練,是上好語文課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作者單位:綏化市北林區(qū)張維中心校)
編輯∕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