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界平
摘 要:依據學生對知識理解的特點,對體育課程內容進行講授,使體育課堂返璞歸真。從匠心獨運、巧用場地,分層訓練、全面發(fā)展,小組合作、互助提高三方面,對建構主義理論下的體育課堂返璞歸真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建構主義;返璞歸真
中圖分類號:G420;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91-01
建構主義理論是由認知心理學派提出的一個重要理論,該理論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圖示——個體對個體所面對的世界的知識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因此,可以根據該理論體系將認知的過程分為同化、順化和平衡這三個重要步驟和階段。在進行體育課程講授的過程中,可以按照建構主義理論中學生對知識理解過程的特點,對課程內容進行科學講授,最終使教育回歸本然,使體育課堂返璞歸真。
一、匠心獨運,巧用場地
體育課程區(qū)別傳統(tǒng)文化課程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授課場所通常是在室外廣闊的操場上。通過教師對場地的巧妙運用,使學生的思維在廣闊的操場中更加活躍,學生能更容易地與教師課堂講述的內容產生共鳴,加深對新概念和新理論的理解。例如,授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田徑指導時,除了向學生講述進行長跑的規(guī)范動作和跑步姿勢,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橢圓形的跑道中進行模擬的競賽。體育課程的場地優(yōu)勢是體育課程所特有的,應當引起授課教師的足夠重視。學生接受過體育理論知識講述后,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的合理性。因此,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迫不及待地到跑道中“一展身手”。在特定的場地下,學生可以將教師課堂講述的進行長跑的動作要點進行回顧:視線保持向前方,避免向下方看;擺動手臂時手肘往后移動,手臂擺動與身體的夾角不宜過大,否則會產生較大的阻力,也不利于運動者保持身體平衡;學生運動時需要保持背脊挺直……這些理論在未被學生親自實踐以前,僅僅是空洞的理論。只有經過學生親自在跑道進行實踐,才能加深學生對這項運動的理解,真正實現(xiàn)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變。體育教師巧妙運用體育場地幫助學生消化體育理論知識與建構主義關于學習的理解是不謀而合的,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而教師充當著學習引導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學生在運動場中進行長跑時往往喜歡跑內道,深入思考后會想到同心圓的相關知識:同心圓中,半徑越長,圓的周長越大。這樣,當學生由被動知識接受者轉化為主動思考者的時候,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就達到。
二、分層訓練,全面發(fā)展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的獲取并不單純來源于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述,而是學生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伙伴的幫助,依靠一定的學習載體進行相關知識學習。建構主義理論的精髓是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授課教師在進行體育理論相關知識講述時,要始終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注意根據學生學習新知識時的特點,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例如,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課程規(guī)劃的時候,可以組織全部學生進行體育項目的整體測試,包括100m、400m、4×100m接力、跳高、跳遠等項目的綜合測試,然后根據每個學生各項成績的具體情況,確定個體化體育訓練方案。這種分層次、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不僅有助于幫助授課教師了解學生目前的真實狀況,而且便于老師開展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通過全面評估發(fā)現(xiàn),進行分層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和訓練熱情,學生的積極性更加高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訓練符合科學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學習中的弱點和不足進行專項學習,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制訂相關學習計劃的時候,要保證計劃的個體性。因此,授課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講述的時候,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
三、小組合作,互助提高
建構理論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中高效學習,授課教師在進行課程講述時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授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意愿對學生進行分組,同學們將自己對體育課程的理解和感悟與本組同學進行交流,也可以將自己在體育實踐中的困惑告訴大家,以尋求迅速提高自己體育競技水平的辦法。例如,部分學生在進行立定跳遠測試的時候,反復進行練習和測試,結果總是不夠理想,就可以和本小組成員進行相關環(huán)節(jié)的討論。小組成員可以根據自己對立定跳遠技巧的理解和在實踐中的經驗,提出關于這項運動的建議。例如,在進行跳遠前需要預擺,雙腳自然站立,避免并攏,最好與肩膀同寬,雙手向前擺起,雙腿保持伸直狀態(tài)……通過在小組間進行討論,小組成員敞開心扉、各抒己見,最終找到問題的關鍵,實現(xiàn)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通過這種互助合作方式,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可以實現(xiàn)相互的交流與合作,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
四、結束語
教育改革呼喚素質教育回歸課堂,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初中課堂開設體育課程,不僅單純是為幫助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增強學生體質,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更是為了幫學生樹立健康正確的運動觀念,使學生在快樂中運動,最終使學生能從體育課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學到更多在文化課程中學不到的知識,提高學生身心素質。
參考文獻:
[1]李士剛.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體育教學設計[D].遼寧師范大學,2009.
[2]嚴鳴.淺談建構主義理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yè),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