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錦雯
我心中有猛虎,在細(xì)嗅著薔薇。
——題記
耶穌曾對其門徒多瑪說:“你只相信你所看到的,但那沒看到就相信的,有福了?!币虼水?dāng)來訪作家說他相信派講述的第一個故事時,派詭譎地一笑,說:“所以你跟隨上帝。”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講述的是少年派與一只斑馬,一只猩猩和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海上漂泊227天的故事。
誠如李安所言:“這個電影,是關(guān)于信仰的宏大敘事,它所傳達(dá)的重點,是故事的價值以及分享故事的價值?!本碗娪氨旧韥碚f,最出彩的部分,是講述的電影語言和方式、亦真亦幻的3D效果,美輪美奐的瑰麗場景,目不暇接的奇幻經(jīng)歷……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包含了多種意味——關(guān)于信仰、信任、依賴、力量、生存、自然、博弈、苦難……不僅如此,電影行將結(jié)束時,成年派講述了故事的第二個版本,將動物置換成人類:幸免于難的水手、廚師、派以及他母親在太平洋中捱過227天,最后僅剩一人。李安向觀眾揭開一個殘酷的真相,出人意料,又讓人恍然大悟。
既息息相關(guān)又徹底悖反的敘事元素,像是預(yù)先埋在觀眾思緒中的火藥,瞬間被引爆,摧毀所有對美好的預(yù)想,成了眾人千引萬續(xù)都揣測不盡的黑洞。也就是說,李安的高明之處在于他講述了一場既驚心動魄又意味深長的冒險,同時還對信仰與救贖,和解與成長,上帝與善惡等抽象的精神命題展開討論——它就像奇幻版的“羅生門”,可以多層次和多角度挖掘,觀者在為派做出抉擇的同時,也就選擇了自己的精神信仰。
這是一個披著奇幻漂流的外衣,演著殘酷現(xiàn)實的故事。少年派的兩個故事向觀眾傳達(dá)了“理性科學(xué)治人,感性宗教自人”的觀點。“我心中有猛虎,在細(xì)嗅著薔薇”,這無疑是對信仰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在電影結(jié)尾,派得救的同時,對白響了起來:“然后,那個讓我生存下來的理查德·帕克,那個讓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兇狠伙伴,徑直向前走,沒有回頭,永遠(yuǎn)消失在我的生命里?!迸上駛€孩子一般放聲哭泣,就像在說,我以為它會回頭,但它只是朝著森林深處望去,然后永遠(yuǎn)消失。
正因為李安懂得怎樣包裝寓言,知道如何把深奧的藝術(shù)哲思轉(zhuǎn)化為精彩影像,并在不失故事本色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吸引觀眾,所以不同層次的觀眾,可以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看到不同的故事,而且對他們而言,無論是美好童話,還是殘酷現(xiàn)實,都不再重要,只要能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慰藉就夠了。畢竟,總是懷疑事物美好的人類,也在拒絕接受現(xiàn)實的殘酷。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并非恣意縱情的電影,即便水緊浪高,它也要喃喃自語出彌撒之音,更何況其中還有無盡的深邃海洋、浩渺星空和接踵而來的絕佳諭示。
【作者系湖南省邵陽縣第一中學(xué)花季文學(xué)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