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洛夫在長詩《背向大?!分?,將詩與禪進(jìn)行了完美的結(jié)合。在一次次面向大海與背向大海的徘徊中,在詩與禪的虛虛實實之間,詩人的內(nèi)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豐盈與安詳。
關(guān)鍵詞:洛夫;禪詩;背向大海
作者簡介:白璐(1991-),女,滿族,黑龍江省雙城市人,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13級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5-0-01
洛夫曾說:“詩與禪都是一種經(jīng)驗,但卻可以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體驗到。我對禪的理解是:從生活中體驗到空無,又從空無中體驗到活潑得生機(jī)。詩與禪都在虛虛實實之間?!彼倪@首長詩《背向大海》是2005年的一個深秋,詩人夜宿河南寺的一個個清晨和黃昏的心靈跡寫和禪思感悟。在一次次面向大海還是背向大海的徘徊之后,詩人毅然轉(zhuǎn)過頭去。就是在幾乎所有的詩人都將面孔朝向神圣的浩渺海面時,詩魔洛夫卻還原了大海最初的喧囂與紛雜,完成了一次長詩與禪的罕見的完美結(jié)合。
一、“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古寺、青燈、發(fā)黃的經(jīng)卷,沉靜而空寂。泡沫、波濤、翻滾的巨浪,洶涌而喧囂。那從未停止過的對峙與沖突,在那寬大袈裟庇護(hù)之下的寧靜之所與喧囂狂亂的大面積的海之間上演。此時,詩人立于二者中間,在面向大海還是背向大海之間衡量。最初,他也曾如大街上那許多張猛然回頭的臉一樣,選擇了面向大海,期待從大海之中尋找內(nèi)心和靈魂的春暖花開,也想在海中找到如一滴水般單調(diào)純凈的自己,卻在短暫的平靜中,發(fā)現(xiàn)了體內(nèi)隱藏的難以掙脫的宿命——個叫嘯著的大海。這個塵世的、欲望的、凡俗的大海已將詩人全身打得濕透,而身后的殘陽又將他所有的“受想行識”照成漆黑的陰影。身體與思想被淹沒于深藍(lán)色的濤聲和漆黑的殘陽中的詩人已不知該何去何從,倉皇之中背過臉去,鐘聲還是如芒刺一般,夾雜著潮音,破空而來……
二、“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沙灘上那雙芒鞋仍在繼續(xù)“彳亍,彳亍,彳亍……直到無盡的天涯,知道走出自己的影子?!弊叱隽俗约旱挠白?,也就走出了日和夜,也就走出了紅塵世界?!耙环N欲望”、“一聲驚愕”、“片刻緘默”、“多少悔恨”、“幾近遺忘”、一個接一個的腳印固執(zhí)地前行,終于找到了一個走失在時間里的自己。此刻,遠(yuǎn)方的鐘聲再度響起,沒有芒刺般的不和諧,卻是骨子里溢出的融合。心已向禪,禪又從骨子里溢出,在一盞深不可測的燈火里回蕩,也就是在一場虛空里回蕩。虛空之中,還好有一卷經(jīng)書,在巖石里醞釀著足以焚城的火焰。水正流,花正開,石正燃……此些種種,非靜心諦聽諦視無以觀。所以,此時的詩人在背向大海時,可以傾聽到木魚吐出的泡沫的沉郁,也可以傾聽到季風(fēng)掀起大海滿臉的皺紋。詩人背向了大海,也就背向了塵世,面向了寧靜,也就面向了寂寞。于是詩人索性“把自己平躺在一塊巨石上,然后從胸口掏出,大把大把的藍(lán),涂抹天空?!毙乜谔统龅氖切模闹须[藏著一片海,海中蘊(yùn)藏著大把大把的藍(lán),用它涂抹天空,除去了翻騰在空中的云霧,也消解了那傾斜到天空的洶涌的海。此刻,孤獨(dú)、憂郁與海藍(lán)透之后的絕望,構(gòu)成了完美的接榫。
三、“萬古長空,一朝風(fēng)月”
萬古長空之于永恒,一朝風(fēng)月之于剎那。禪者于剎那間頓悟永恒。詩人又一次別過臉去,在木魚聲中體悟到明天的未知和未來的萬變。于是詩人在最后一借做出了這樣的疑問:“木魚會被敲破嗎?木魚破了,是一種敲,不破也是一種敲,橋與不敲,反正都得破,破了不一定是空了,而空又何須破?!逼鋵?,敲與不敲不過是一念之間,破和不破又何嘗不是剎那之事。海是空的,藍(lán)是空的,云和霧也是空的,世界的本相便是空的,就連“我的眼睛,原是史前文化遺留下的,一座空空的冢。”可以埋葬一切的冢,無論是喧囂過后終成空的“?!?,還是原本暴躁終溫馴的“獸”。而這埋葬的過程,便是詩人浴火重生的過程,這之后,詩人已能更加堅定地走向和南寺,走向平靜了。盡管還是會在海面全黑時遲疑不前,卻也是內(nèi)心明亮如燈。??罩?,也就平靜著,它“見證了暴風(fēng)雨的荒誕,彩虹的虛幻,也見證了它自己成熟之前的叛逆。”在一次次的叩問和審視中,詩人悟得“存在先于本質(zhì)”,“我之不存在,正因為我已經(jīng)存在過了”。這里的存在與不存在不過是禪家所說的色與空。空是因為色,色終究要走向空。此刻詩人的“胡言亂語”已經(jīng)更加接近禪的本質(zhì)了。所以詩人最后一次堅決地背向了大海,夕陽的余溫?fù)嵛咳頋裢傅帽秤埃俪堑幕鹧嫒紵趲r石的縫隙,和南寺的鐘聲再度響起之時,詩人的生命得到了從未有過的豐盈和安詳。
在洛夫的這首詩作里,處處蘊(yùn)涵著詩與禪絕妙融合的東方智慧。不同于傳統(tǒng)的禪,求解脫得逍遙的寡情幽棲,洛夫的禪詩只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去審視世界,全然不失人生應(yīng)有的關(guān)切和擔(dān)當(dāng)。背向大海而不遠(yuǎn)離大海,這才是生命過程中應(yīng)有的平衡。如他自己在序中所說:“每一個海浪都使我心情激動,而落日的余暉的微溫又讓我安靜下來,和南寺的誦經(jīng)之聲沉淀出一片亙古的寧靜,與背后大海無休無止的騷動,在我內(nèi)心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一種失去時空感的永恒,也是一種物我兩忘的美,和物我都不存在的空。”
參考文獻(xiàn):
[1]朱光潛.詩論[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11.
[2]王國維.人間詞話[M].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 2007.
[3]洛夫.洛夫詩全集[M].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