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曹植詩歌中的從政傾向

2016-05-09 12:48:58饒?zhí)?/span>
青年文學家 2015年6期
關(guān)鍵詞:曹植詩歌

饒?zhí)?/p>

摘 要:曹植是建安時期極負盛名的文學家,其詩歌“骨氣奇高,詞彩華茂”。受當時的時代、社會、文化傳統(tǒng)以及自身性格的影響,曹植詩多將其政治情懷寓于其中。不管是前期的表現(xiàn)悲涼與偉大抱負,還是后期的懷才不遇及內(nèi)心怨憤,其政治情懷隨處可見。

關(guān)鍵詞:曹植;詩歌;從政傾向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6-0-02

作為建安時期極盛的文學家,曹植一生所創(chuàng)作的八十余首詩歌中,充滿了建功立業(yè)的從政理想與渴望,這與他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自身遭遇、思想性格以及前代詩歌的影響均有關(guān)系。本文擬結(jié)合以上因素,細致分析曹植詩歌前后期中所體現(xiàn)的詩人的政治襟懷。

一、曹植生平及詩歌特點概述

1、曹植生平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魏王曹操之子,文帝曹丕之弟,建安時期極負盛名的文學家。南北朝時期杰出詩人謝靈運,對于曹植的文采嘖嘖稱贊,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從《三國志·魏書·陳王傳》的記載:“(植)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詞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時鄴銅雀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可知曹植的天資聰穎以及得到曹操的喜愛器重,而曹植也一直有“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yè),流金石之功”的雄大抱負。然而,由于其“不自雕勵、任性而行”的性格,在逐帝的道路上逐漸失寵于曹操。更由于其兄曹丕的算計,曹植終于沒能獲得實現(xiàn)自己政治理想的機會。

2、詩歌特點概述

對于曹植詩歌特點的概述,鐘嶸《詩品》稱:“其源出于國風。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粲溢今古,卓爾不群?!睆闹形覀兛梢钥偨Y(jié)出幾點:文采華麗卓越,語言靈動飛升,風格絢爛綺麗而又慷慨悲涼。從其詩歌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天資聰穎、少年得志、任性使氣、中年郁郁然仍舊不放棄政治抱負的文人,感受到千百年前那個曠世奇才的至真至情。

二、曹植詩歌中政治傾向的來源

1、建安時期社會環(huán)境和建安風骨的影響

東漢末年,群雄并峙,州牧割據(jù),戰(zhàn)火紛飛,人民流離失所,顛沛輾轉(zhuǎn)。公元220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企圖重新建立統(tǒng)一大業(yè)。他十分注重延攬人才,并以曹氏父子為中心建立了鄴下文人集團。目睹了當時社會的種種慘狀,感同身受的建安文人的作品中,必然要反映現(xiàn)實,描寫戰(zhàn)亂頻繁與黎民之苦,表達他們對于祖國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如曹操《蒿里行》所寫“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王粲《七哀》詩中“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的慘狀,觸目驚心,令人扼腕。

面對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時代,文人們以其所思所做所寫,展示了一種豪邁通脫的人生態(tài)度、開闊宏大的胸襟氣度與高蹈理想的宏偉抱負,形成一種慷慨悲涼、梗概多氣的文學風貌,這種詩歌風貌被后人總結(jié)為“建安風骨”。劉勰《文心雕龍》所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用世積亂離,風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笔菫閷ò诧L骨的最好闡述。

身為建安文學集團中心人物之一的曹植,其創(chuàng)作自然是深受時代與文學環(huán)境的影響的,從政抱負盈滿胸懷。這種抱負顯見于曹植的各類詩歌之中,以《泰山梁甫行》為例。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此詩運用白描的手法,將邊海居民貧苦凄涼的生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流露出對百姓的無限同情,也不難看出作者希望能使百姓富足的遠大政治抱負。

2、曹操的努力以及曹氏家族社會地位的影響

一代梟雄曹操,一生馳騁于馬背之上,戎馬倥傯,幾多成功與失敗,直至晚年,他仍然有著“老驥伏楊,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雄心,并終于實際統(tǒng)治了北方,奠定了曹氏家族在當時顯赫的社會地位。毋庸置疑,出生于這個家族的曹植,十三歲以前一直跟隨曹操過著動蕩的軍旅生活,幼時看著父親馳騁疆場,激揚文字,在政治、文學方面曹操無疑都給曹植樹立了一個榜樣。曹植曾經(jīng)說過“吾雖薄德,位為藩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yè),流金石之功”,這正是他渴望建功立業(yè)、積極奮進的人生理想。

3、《詩經(jīng)》《楚辭》即漢樂府民歌尤其是《古詩十九首》等作品的影響

《詩經(jīng)》對于曹植詩歌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內(nèi)容與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兩方面。內(nèi)容上,曹植詩對《詩經(jīng)》多有引用,尤其是詞語、句子、句意的借用和引用。創(chuàng)作傳統(tǒng)上,《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詩歌著作,“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是其主要創(chuàng)作動機,而古代勞動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描述形成了一種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影響到曹植的詩歌創(chuàng)作。戰(zhàn)亂頻繁的漢末使曹植感受頗多,再加上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他對于民生與社會的關(guān)注必不會少。創(chuàng)作中,其詩歌便會對當時的社會給以濃墨重彩或者真切深刻的表現(xiàn)。

《楚辭》對曹植詩歌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屈原與曹植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所導致的情感表達上。社會的黑暗埋沒了屈原的理想與抱負,求明君而不得,徒留無限惆悵郁結(jié)。曹植生命的后期也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作為“圈牢之養(yǎng)物”而倍受遷徙流轉(zhuǎn)以及壓抑之苦。

《五游詠》一詩,吟誦之下頗能感受到與《楚辭》同樣的郁郁不得志的情感表達:

九州不足步,愿得陵云翔?!诚礤诩o,延壽保無疆。

漢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創(chuàng)作特色,深刻影響了曹植。而因為與《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們在時代體驗、生活經(jīng)歷、情感體驗以及語言、形式等方面的運用上都有相似之處,曹植的詩更是深受《古詩十九首》藝術(shù)特色的影響,體現(xiàn)出對其的繼承和發(fā)展。

三、曹植前后期創(chuàng)作中的政治傾向

曹植詩歌涉及述志詩、離亂詩、悲憤詩、游仙詩、閨怨詩等多種題材,每一種題材類型在其生活中的前后期都有呈現(xiàn),且我們均可找到明顯的抒發(fā)作者政治感慨的痕跡。以下結(jié)合曹植的人生經(jīng)歷,以其失寵于曹操而見欺于曹丕為界,將其創(chuàng)作分為前后兩期,并結(jié)合其具體作品,論述曹植詩歌中廣泛存在的政治傾向。

1、前期詩歌中的政治傾向

以上我們已經(jīng)對曹植的生平進行了論述,知道曹植在生命前期是頗受曹操賞識的,也好幾次差點被立為太子,他這一時期集寵愛于一身,春風得意而又意氣風發(fā)。自小耳濡目染的建功立業(yè)之心以及時代所賦予他的拯救黎民的任務,都使他自信滿滿,躍躍欲試。這一時期作品內(nèi)容主要體現(xiàn)在表現(xiàn)時代的悲涼與偉大的抱負這兩個方面。例如《送應氏》一詩,主要描寫亂世之景,抒發(fā)作者的無限感慨: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钗移匠>樱瑲饨Y(jié)不能言。

而更多時候,作者將其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志向表露出來,如已經(jīng)多次被引用的《與楊德祖書》中的這一句:“吾雖德薄——建永世之業(yè),留金石之功”,再如《箜篌引》中:“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謙謙君子德,磬折何所求”。讀罷掩卷,一個慷慨凜然、豪氣沖天的少年形象映入眼簾。

當然,最能代表曹植前期政治理想抱負的當推《白馬篇》詩:游俠身上寄托了作者最深沉的愛國救民情懷,為了爭取勝利而棄家庭于不顧、為了國家利益能夠做到“視死忽如歸”,這正是作者內(nèi)心里那個充滿著英雄主義傾向的愛國者的寫照。作者將自己的從政情懷以隱喻的方式傾瀉于筆端,讓人讀罷為之點贊。

2、后期詩歌中的政治傾向

曹植后期,受到曹丕的猜忌、迫害,被“圈養(yǎng)”、被放逐,心中郁結(jié)不得志。詩歌也發(fā)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不同于前期的志得意滿,此時期他的詩作更多地表現(xiàn)了一種懷才不遇之情以及內(nèi)心的憂憤哀怨,當然,在這志不能舒的哀怨之中,他仍舊表達了自己頑強的從政理想。此時期體現(xiàn)其政治襟懷的主要有《七哀詩》和《美女篇》等。此處以《七哀詩》為例: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這首詩頗有一點《離騷》的影子,“美人”、“君子”的比喻也類似《離騷》的用法。“愁思婦”是有志不能舒的作者自己,而“君”則可以指代明君圣主,“君懷良不開”,于是思婦只能“常獨棲”、無所依,將作者欲一展宏圖而不得的失落無奈、幽怨哀憤表現(xiàn)出來。

四、結(jié)語:

曹植詩歌因其“骨氣奇高,詞彩華茂”而備受后世文人推崇,在當時的時代環(huán)境、社會氛圍、文化傳統(tǒng)以及自身性格的影響下,不管是前期詩歌中表現(xiàn)悲涼時代與偉大抱負,還是后期的懷才不遇及內(nèi)心怨憤,都以其強烈的政治襟懷的表達而使后人感喟。

參考文獻:

[1]趙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4.

[2]李寶均.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3]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

[4]【晉】陳壽撰. 宋 裴松之注.《三國志》[M] 北京:中華書局,2005

[5]劉紀. 骨氣奇高、詞采華茂——論曹植詩歌的風格特點[J]. 神州,2011,(26).

猜你喜歡
曹植詩歌
詩歌不除外
寫給曹植
鴨綠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20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論曹植對于形式美的追求
詩歌是光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44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曹操和曹植詩歌中的憂患意識比較
七步詩
詩歌論
詩選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2
論曹植與《古詩十九首》無關(guān)
武隆县| 五原县| 察雅县| 朝阳区| 卓尼县| 云龙县| 全州县| 弋阳县| 海盐县| 武川县| 云南省| 常熟市| 辰溪县| 大荔县| 澜沧| 晋中市| 海伦市| 德兴市| 都匀市| 车险| 北川| 镇原县| 榆社县| 张家港市| 宁化县| 岱山县| 临西县| 台中市| 曲松县| 上思县| 文成县| 黔西| 新丰县| 洪泽县| 理塘县| 文登市| 陕西省| 东宁县| 本溪市| 高邮市|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