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擬通過采用女性主義理論對《雨中貓》書中主人公性格特質(zhì)進行分析,深入研究促成當時時代新女性意識覺醒以及在此影響下對當時家庭生活的巨大影響。
關(guān)鍵詞:渴望;孤獨;女權(quán)主義;斗爭
作者簡介:曾曉(1981-),女,四川南充人,西南石油大學外語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9-0-01
《雨中貓》是美國作家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1899-1961)的一部短篇小說,于1925年首次出版并收錄于短篇故事集《光陰的故事》。它主要是關(guān)于一個美國男人和他的妻子在意大利度假時所發(fā)生的事情,故事中人物的所有行為都發(fā)生在這對夫妻居住的旅館里面或者周邊,這家旅館面朝大海,也對著小公園與戰(zhàn)爭紀念碑。
美國妻子是這篇小說的主人公,盡管是主要人物,她在故事全程里都是無名氏。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她變得越來越孩子氣。在小說的開頭,她被稱作“美國太太”,情節(jié)繼續(xù)發(fā)展時她變成了“女士”,妻子的不成熟在小說的對話中也有所體現(xiàn),她數(shù)次提到的是“貓咪”,而不是一位成年女性應該用到的更加成熟的“貓”的叫法。美國太太的另一重要方面在于她的孤獨,盡管她極度地渴望被愛,她的丈夫卻對她態(tài)度輕蔑。她不想終日奔波于旅途,渴求一個穩(wěn)定的家庭生活,從而享受到一些基本但對她來說卻是奢侈的幸福:丈夫、可能得到的家庭以及“坐在大腿上的一只貓”和用自己的銀器用餐,而且要有蠟燭?!柏堅谂诵闹邢笳髁耸孢m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生活……并和其它她渴望得到的東西緊密相連?!盵1]一些學者認為文中的美國妻子懷了孕,即使沒有,她也非常期待懷孕。在小說通篇里,主人公的丈夫喬治極度地忽略了妻子的需要。盡管在小說開頭他提出撿回那只貓,在故事的后文里他對妻子都流露出一種輕蔑的態(tài)度。當妻子告訴喬治她生活中想要的那些東西時,他的回答顯得煩躁不安,小說中喬治的行為和旅館老板形成了鮮明對比,在美國太太找不到那只“雨中貓”的時候,老板給她送來一只貓。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美國妻子和喬治都表現(xiàn)出了他們的極度自私,喬治持續(xù)閱讀和忽略妻子,妻子抱怨著她不能擁有的一切并對它們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渴望。
海明威總是被評論家認為是“男性文學”作家,然而,除了在小說中對男性的描寫以外,海明威實際上是一個對女性表現(xiàn)出高度關(guān)注和同情的作家,《雨中貓》正是典型的這樣一部作品,聚焦于女性的渴望,通過對小說的人物、情節(jié)和場景描寫的分析,海明威對女性的真實態(tài)度得到了闡釋。從某種程度上講,小說中丈夫和旅館老板對待這位美國妻子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通過對兩位男性角色反應的描寫,丈夫的冷漠和旅館老板的周到都得到了清晰的展現(xiàn)。然而不管是被以何種態(tài)度對待,妻子始終面臨同樣的處境,她始終處于男權(quán)的威勢之下而無力沖脫這種桎梏。這部作品創(chuàng)作于20世紀20年代,正值女權(quán)主義運動的第二次浪潮,女性主義是當時的一系列運動和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總稱,其共同目標是定義、建立和達到女性的一些公平權(quán)利,如政治、經(jīng)濟、文化、個人和社會權(quán)益,其中還包括為女性創(chuàng)造平等的教育和就業(yè)機會。這部短篇小說揭示出妻子內(nèi)心的無意識斗爭:是否應當追尋自由和獨立,抑或定格在傳統(tǒng)的女性角色。這種觀念反復體現(xiàn)在刻畫角色特征、對話、人物反映等方面,而貓作為主要角色,在文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大雨中蜷縮在桌下的野貓象征著妻子潛意識想要追尋的自由和獨立,與此相對,旅館老板送來的那a只家貓象征著傳統(tǒng)的女性社會地位和角色:被保護的、順從和馴服。在看到雨中的野貓時,一種想要擁有它的強烈愿望在妻子的心中升起,她自己也無法解釋為何如此想要那只貓,這種欲望揭示出妻子對自由和獨立的渴求。然而,在小說的結(jié)尾海明威并未清楚地闡明妻子是否接受了那只家貓。在文中海明威使用了擬人手法,如“the cat was trying to make herself so compact that she would not be dripped on.”貓本來是一種動物,但是作者卻使用了單詞herself和she,使小說顯得更加生動易懂,在此我們可以將貓和妻子視為同類,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她們有著共同的立場,處于一種比較弱勢的境況?!队曛胸垺防锍霈F(xiàn)的另外一個女性角色是女仆,在旅館老板的命令下她有兩次登場,第一次是旅館老板派她照顧這位美國太太,第二次是旅館老板讓她把家貓送給美國太太。海明威明白地給出了一些提示,“自然是旅館老板差她來的”,以及她說“老板要我把這只貓送來給太太”。這些情節(jié)都向我們透露出女仆的身份低微,從而再次有效地升華了主題,揭示出女性的低社會地位、被男性主導和自我意識的缺乏。
總的來說,這部作品給我們留下最深的印象還是一種無盡的孤獨感,女人和貓都在相互遭受環(huán)境的迫害,并作出相似的回應,這兩種孤獨其一是以貓外化,實則是指向深層次的妻子的孤獨。在表達中,“海明威通過無動于衷而達到激動,通過不加解釋而得到解釋,通過疏遠的冷漠而得到關(guān)懷?!盵2]在作品中留下的寬廣的想象空間中我們可以做出各種推論,這也正是這篇名作的亮點,從虛無中發(fā)現(xiàn)真實。
參考文獻:
[1]Carlos Baker. Hemingway The Writer as Artist[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2]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