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群珍+曾瀅
摘 ?要:楊絳是我國著名作家、劇作家、外國文學研究家,她不僅在文學與戲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也為文學作品的翻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2004年楊絳獲得了“在外國文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資深翻譯”的表彰。本文首先深入分析楊絳的翻譯作品,然后探討她的翻譯主張及翻譯精神。
關鍵詞: 楊絳;《失敗的經驗》; 翻譯;堂吉訶德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2--02
楊絳1911年7月11日出生于北京,1932年畢業(yè)于東吳大學,1935年她踏上了留學英法的道路,在留學的三年期間,楊絳的英語和法語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她開始嘗試翻譯一些文學作品。楊絳第一次嶄露頭角緣起于她發(fā)表在《觀察》雜志上的一篇散文片段。而正是這樣一篇楊絳自己認為“譯得也并不好”,“隨便翻譯”的一段譯文得到了文學大家傅雷的大加贊賞。傅雷是出了名的“嚴格”,極少稱贊別人的作品,因此楊絳以為這種稱贊只是一種禮貌性的敷衍,便對傅雷還以謙遜的回應。“但傅雷卻沉著臉發(fā)作道:‘楊絳,你知道嗎?我的稱贊是不容易的。”,[1]感受到“稱贊”的誠意,楊絳內心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1. 翻譯作品
20世紀40年代末期,楊絳開始轉向文學翻譯工作,她的第一部譯作便是西方文學史上首部流浪漢小說——《小癩子》。《小癩子》以自述的方式描述了一個卑賤窮苦孩子的遭遇,展現(xiàn)了16世紀西班牙下層社會的千方百態(tài),充分揭露了西班牙社會統(tǒng)治階層的腐朽與沒落,對歐洲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2]《小癩子》共有英法德等多種譯本,其中法語譯本最多。經過對比,楊絳選擇了法譯本進行轉譯。1950年《小癩子》這部譯作出版后,獲得了讀者和行家的贊賞,傅雷間接稱贊過《小癩子》,說宋淇翻譯18世紀作品時可以把《小癩子》作為參考。[3]
楊絳的第二部譯作是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小說《吉爾·布拉斯》。這部小說是深受《小癩子》影響而產生的作品,它也是一部“流浪漢小說”。在小說中,作者主要講述了西班牙流浪漢吉爾·布拉斯一生的坎坷經歷。從底層社會到上層社會攀爬的過程中,吉爾·布拉斯學會了通過阿諛奉承來換得社會地位的提高。作者譴責了封建階級社會的等級偏見,但肯定了吉爾·布拉斯的利己主義。小說生動地反映了17、18世紀的法國社會生活的腐朽。1954年,《吉爾·布拉斯》開始分期發(fā)表在《世界文學》上,并受到時任雜志主編的著名翻譯家陳冰夷的肯定。次年,這部譯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至1994年底已先后印刷了38次,合計15.7萬套,[4]翻譯完這兩部作品后,楊絳在譯壇上已經頗有名氣,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翻譯的經驗。
1958年,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編委會向楊絳發(fā)出邀請,希望她能重新翻譯《堂吉訶德》,而楊絳也正有這個意愿。翻譯之前,楊絳深入對比分析了幾個譯本,她發(fā)現(xiàn)不同譯本對作品的風格、詞語的意思有著不同的解釋,因此想要忠實地還原原文必須直接從原作翻譯。因此年過半百的楊絳踏上了“從零開始”的西班牙語學習之旅,由于當時的環(huán)境限制,楊絳只能靠工具書偷空自學。她從簡單的西班牙讀物開始學習,慢慢地,她可以理解《堂吉訶德》并且認為自己可以勝任這項工作。1961年楊絳開始動筆翻譯,但中間因為“文革”的關系,1976年《堂吉訶德》才算翻譯完成。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楊絳譯的《堂吉訶德》,這是中國直接從西班牙語翻譯成中文的第一個版本。初譯印10萬冊,很快就銷售一空。30年來,楊絳翻譯的《堂吉訶德》總印數(shù)已經達到七十余萬冊。它被認為是《堂吉訶德》最好的譯本,并成為了楊絳文學翻譯的代表作。
除了這著名的三部流浪說之外,楊絳早期還出版了譯作《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1999年,88歲的楊絳翻譯了柏拉圖對話錄《斐多》,這是對西方文學影響極其深遠的一部作品,描述了蘇格拉底在生命最后一天中與門徒之間,關于生死、靈魂、智慧、快樂等問題進行的討論。[5]《斐多》既是一部具有文學與哲學雙重價值的經典作品,也是一部關于靈魂歸宿和精神尋覓的譯著。[6]
2. 翻譯主張
楊絳對翻譯技巧的看法主要總結于《失敗的經驗——試談翻譯》一文,也具體體現(xiàn)在她的譯作當中。在此文中,楊絳總結了關于翻譯的定義與標準,具體分析了選字造句成章的的翻譯技巧,并且提出了“翻譯度”的概念。
2.1 關于翻譯的定義與標準
在《失敗的經驗——試談翻譯》一文中楊絳認為翻譯理論的指導思想“無非是把原作換一種文字,照模照樣地表達。原文說什么,譯文也說什么;原文怎么說,譯文也怎么說?!标P于“怎么說”,楊絳認為,譯者應該在不刪減原文內容,不改變原文語氣語調的前提下把原作的內容用另一種語言還原出來,并且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能任意加入自己的想法或表達。在《翻譯的技巧》一文中,楊絳還告誡年輕人要正視翻譯中的困難,尋求更加完善的翻譯技巧。
楊絳把翻譯比作“一仆二主”。她認為譯者要伺候兩個主人:原作者和譯語讀者。譯者必須一方面對原著字句的內涵和外延都熟透于心,另一方面還得讓讀者通過譯著感受到原著的含義和神韻。譯者希望讀者看到原作的本來面貌,但是他們也不希望譯文與本國的語言習慣差別太大,作為譯者,既要對“洋主子”盡責,也要對本國讀者盡忠。[7]她把自己稱為“孝順的廚子”,主人吃得越多,廚子就越高興。譯文的讀者越多,譯者也越高興。[8]
2.2 翻譯的過程
在《失敗的經驗》中,楊絳將翻譯分為三個程序:選字、造句、和成章。
在“選字”方面,楊絳認為“翻譯同一語系的文字,常有危險誤用字面相同而意義不同的字,所謂‘靠不住的朋友”。因此楊絳指出,譯者要擁有大量的詞匯量,這樣在翻譯的時候才能更快更準地找到對應詞,做到信手拈來。
同時她還列舉了種種選字特殊困難,比如“一個概念含有多種意思”、“沒有等同事物的字”、“雙關語很難音義兼顧”、“專門術語需了解那門專業(yè)所指的意思”,但這些困難都有各自特殊的解決法,而譯者最不易調度的是普通文字。尤其是在翻譯一些四字句或者成語時,要特別注意意義的準確性。在此文中,她列舉了幾個比例。比如說在西班牙成語中“事成事敗,全看運道好壞”,對應的中國成語卻不能全譯成“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同理“吃飯需有節(jié)制,晚飯尤宜少吃”也不能全譯成“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楊絳主張“成語帶有本土風味,保持不同的說法,可以保持異國情調”,決不如某些譯者一樣,用一句成語來含糊其辭,蒙混過去,躲過原文中的某些難點。
在“造句”方面,楊絳主張“挨著原文的一句一句翻”,遇到復雜句子時首先要分清句子的邏輯與從屬關系。對于重新組合斷句,楊絳也提出“不能有所遺漏,也不能增添”。同時,因為重新組合時容易受到原句順序的束縛,我們需要“冷卻”?!袄鋮s”這是過程就是先得精通源語言,然后把源語言忘掉。冷卻以后,譯者再讀譯文,就容易看出不妥的地方。
除了“造句”,還有“成章”。楊絳認為為了避免重疊呆滯的毛病,在西翻中時,我們可以免去代詞。同時,她還提出了點煩論?!包c煩”一次出自唐代史學家劉知幾的《史篇·外篇》,意思是刪掉可刪除的文字。在這個過程中,目的是要讓原文更加精簡,但是也要加倍留意那些不能刪減的字。與此同時,還不能讓譯文與原文的語氣與風格有所偏差,最后要達到留一字不嫌多,刪一字不嫌少的境界。要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可以說是一件難事,但楊絳將點煩運用地出神入化。她所翻譯的《堂吉訶德》,初本多達八十余萬字,通過嘔心瀝血的點煩,使得最終流暢的定譯本最終只有70萬字。
2.3 “翻譯度”概念
楊絳在《失敗的經驗》中提出了“翻譯度”這個概念。“翻譯度”是一種語言“信”和“達”地轉化成另一種語言的差別度。她將翻譯度的多少比作翻跟斗?!胺g度不足,文句就仿佛跟斗沒有翻成而栽倒在地,或是雙腳朝天,或是蹩了腳,拐了腿,站不平穩(wěn)?!睏罱{還認為:“在文字上貼得越進,那么,在意思的表達上就離得越遠。原意不達,就是不信。暢達的譯文未必信,詞不達意的譯文未必不信?!蓖徽Z系的語言從一種轉為另外一種,“翻譯度”不大,照著譯過來就可以了。但西方語言與漢語之間,差別很大,表達的方式和行文的順逆都很不相同?!胺g度”很大,譯的時候就要相應地給足這個“度”。
3. 總結
從譯作的挑選可以看出,楊絳對流浪漢小說情有獨鐘,也正是得益于這份濃厚的興趣以及扎實的語言功底,她所翻譯的譯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她對譯學的見解和領悟貫穿在《失敗的經驗》一文,對翻譯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解決辦法,對近代翻譯事業(yè)有著突出的貢獻。她對翻譯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所有譯者學習。
參考文獻:
[1]楊絳. 雜憶與雜寫[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1999.
[2]楊絳. 介紹《小癩子》[J].讀書,1984(6).
[3]怒安. 傅雷談翻譯[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
[4]喬澄澈. 翻譯與創(chuàng)作并舉——女翻譯家楊絳[J].外語學刊,2010(5).
[5]楊全紅.楊絳:虛懷若谷的翻譯名家——從他人視楊譯《堂吉珂德》為“反面教材”談起[J].英語世界,2011(7).
[6]趙同林.楊絳的文學翻譯貢獻述略[J].蘭臺世界,2012(8).
[7]楊絳.孝順的廚子——<堂吉訶德>臺灣版譯者前言[A].楊絳文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8]楊絳.失敗的經驗——試談翻譯[J].中國翻譯, 1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