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鷹潭市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呂碧城海外詞研究”成果。
摘 要:呂碧城是中國女性主義運動的先驅(qū),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女詞人。在波詭云譎的近代,她的海外詞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呂碧城旅居海外的生活經(jīng)歷,為她創(chuàng)作的反映海外風光、生活的詞作提供了豐富的經(jīng)驗和大量的素材。她的詞作內(nèi)容豐富真實、感情真摯、雄奇瑰麗、獨具韻味,開拓了詞的題材以及創(chuàng)新了詞的意境,受到極大的關注。本文試探究其海外詞在內(nèi)容和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呂碧城;海外詞;女性
作者簡介:薛瑩(1986-),女,碩士,江西鷹潭人,講師,江西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師,從事古代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6-0-02
呂碧城作為近代較早以獨立姿態(tài)登上歷史舞臺的女性,她的勇氣和對世俗觀念束縛的沖擊在當時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同時以獨特的眼光、卓著的才情完成了時代賦予她的偉大事業(yè),其詞作內(nèi)容豐富創(chuàng)新,將海外十洲之景色融入傳統(tǒng)文學形式中,皆前輩詞人所未見,藝術上吸收前人的輝煌成果,并融新材料、新技法入舊形式。
1920年,呂碧城自費赴美游學,在哥倫比亞大學作為旁聽生研究文學、美術。后來她輾轉(zhuǎn)到歐洲,僅短短十年的時間里,她漫游了英、法、意、瑞等國,游遍名川大山、訪遍世界名人。 歐美近代綺麗的自然景觀和燦爛文明深深的吸引著她,為其創(chuàng)作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
1.描寫自然風光
1933年冬,她由瑞士回國。1938年,她又重返阿爾卑斯雪山。1940年秋,又由瑞士回國。在國外度過的十多年時間里,她居住在瑞士時間最久,所以她大部分的海外詞,都是創(chuàng)作在素有“世界公園”之稱的日內(nèi)瓦。在美麗優(yōu)雅的生活環(huán)境熏陶下,她創(chuàng)作了很多描寫日內(nèi)瓦湖勝景的佳作。
江城梅花引
騫霞扶夢下蒼穹?!资轮齑剑唿c費天工。……還織就,花一枝,波一重。一重一重遙遠空?!l放蜂兒逃色界,花歷亂,水凄迷,無路通。
這首詞描寫了日內(nèi)瓦湖畔如海櫻花的美麗景象,“朱唇”形容櫻花色澤之艷,猶如美人的紅唇?!盎ㄒ恢?,波一重。一重一重遙遠空,數(shù)也數(shù)也數(shù)不盡,密花繁葉”通俗的描繪出櫻花的枝繁葉茂,花的影子把湖畔的波浪都染紅了,湖與花融為一體。此情此景連詩人的靈魂和蜜蜂也為之動容,通過側(cè)面描寫再一次的突出了櫻花的嬌艷。
歐洲的山在作者的筆下也是姿態(tài)各異的。呂碧城在歐洲生活的十多年時間里,她攀登、游玩過的歐洲名山有:阿爾卑斯山、白瑯克山、拿坡里火山、瑞士雪山等。
好事近
寒鎖玉嵯峨,掠眼星辰堪擷。散發(fā)排云直上,闖九重仙闕。再來剛石一年期,還映舊時學。說與山靈無愧,有襟懷同潔。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1928年6月初,此時作者第二次登上阿爾卑斯山,在她眼中阿爾卑斯山:氣勢不凡,峰巒雄偉、奇峰突兀。詞句“寒鎖玉嵯峨,掠眼星辰堪擷。散發(fā)排云直上,闖九重仙闕”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阿爾卑斯山的高、峻、險?!吧l(fā)排云直上,闖九重仙闕”化用了劉禹錫《秋詞兩首》之中的詩句:“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毙蜗蟮孛枥L出阿爾卑斯群山的巍峨、壯麗。
2.描寫人文景觀
歐洲不僅有雄奇瑰麗的自然景觀,而且有著燦爛的文化姿態(tài)各異的人文景觀、歷史古跡,為我們展示了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
解連環(huán) 巴黎鐵塔
萬紅深塢?!柙平镌赂闷鹣捎?。問誰將,繞指柔鋼,作一柱擎天,近銜義馭?肅市低環(huán),瞰如蟻、鈿車來去。更凄迷、夕陽寫影,半捎倩霧。
這首詞是碧城旅居巴黎時所寫的詞。她登高鳥瞰,巴黎鐵塔的巍峨雄姿像一幅畫一樣展現(xiàn)在詞人面前。層層堆疊的塔身,登塔者不斷地變換著觀望的視角,將隱于綠霧的鐵塔勾勒的渾然天成?!霸平镌赂狈路鸢严删扯即驍_了,“繡市低環(huán),瞰如蟻、鈿車來去?!庇每鋸埖氖址鑼懗鲨F塔和巴黎市容的交相輝映,側(cè)面描寫出塔的高大。
3.描寫歷史古跡、文化名人
不僅如此,呂碧城還對歐美諸國的名人故事、歷史古跡非常的熟悉。
摸魚兒﹒倫敦堡吊建格來公主Lady Jane Grey
望凄迷寒漪銜苑,《黃豆瓜蔓》曾奏?!€掩袖,見窗外囚車,血涴龍無首。幽魂悟否?愿世世生生,平林比翼,莫作帝王胄。
這首詞是1928年作者游倫敦堡憑吊建格公主而作。全詞是以這一段歷史為背景,完整的記述了建格由登機到處死的過程。詞中精心的組織了與此相關的典故,明白易懂,將后宮的爾虞我詐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詞中的無限哀怨和痛惜之情也溢于言表,前人以“詞史”稱譽這首詞,不足為過。
4.描寫豐富多彩的海外生活
英斂之在《信芳集序》中寫道呂碧城:“……遨游南北,等涉山川,買山結(jié)鄰,見輒相約,樂郊奚……由此可見,呂碧城的好交友、游樂是頗有名氣的,即使身居海外也不忘使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
玲瓏玉
阿爾伯士雪山游者多乘雪橇飛越高山,其疾如風,雅戲也。
誰斗寒姿,正青素、乍試輕盈。飛云留諜,塑風回舞流霙。羞擬臨波步弱,任長空奔電,恣汝縱橫。崢嶸。詫瑤峰、時自送迎?!瓙澩須w,又譙樓、紅燦凍憼。
這首詞詠的是滑雪競技場的景色,可謂熱鬧非凡別開生面。冬天,阿爾卑斯雪山會積聚很多喜歡滑雪的游客,呂碧城同樣也不忘參與其中。詞描寫一位女子滑雪時的美妙身姿,“臨波步柔”指女子輕盈纖弱的步態(tài)。“任長空奔電,恣汝縱橫?!北憩F(xiàn)了詞人對自由的向往。
在先進西方思想和技術的強烈沖擊下,許多具有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掀起了對傳統(tǒng)文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熱潮。如梁啟超提出的“詩界革命”黃遵憲在詩詞中吟詠了現(xiàn)代化的電話、火車、照相機等,也將巴黎的鐵塔,日本的櫻花、倫敦的大霧等海外景色融入與詩歌中,西方的文明之風吹進了古老的東方文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呂碧城最為較早探索世界的女性,以其聰穎的藝術才情,精湛的藝術技巧,將海外的生活,域外風情,雄奇壯闊的風光以及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展現(xiàn)在詞中,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而且“融新如舊”將中國的古典神話傳說、優(yōu)秀詩人作品融入海外新詞的創(chuàng)作中,不僅具有異國風情之趣味,又完整的保持了中國古典文學的韻味,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玲瓏四犯·日內(nèi)瓦之鐵網(wǎng)橋
虹影簽斜,占鷲嶺天風,長縷輕飏。誰煉柔鋼,繞指巧翻新樣。還似索挽秋千,逐飛絮、落花飄蕩。任冶游、湖畔來去,通過畫船雙槳。
步虛仙屟傳清響。渡星娥、鵲群休傍。舊歡密約渾無據(jù),春共微波往。為問倚柱尾生,可讖盡。當年情障。鎖鏡瀾凄黯,回腸同結(jié),萬絲珊網(wǎng)。
詞人對日內(nèi)瓦的鐵網(wǎng)橋的感受是與中國古典神話故事結(jié)合在一起的,她想到了牛郎織女的故事、《莊子》中尾生與女子的故事,想到了謝靈運的“羅曾崖于戶里,列鏡瀾于窗前?!爆F(xiàn)實和想象結(jié)合的完美無缺,結(jié)句把鐵網(wǎng)橋想成愁腸纏繞,不僅新穎且形象。詞人用中國的神話傳說表達了鐵網(wǎng)橋的高大和壯美,也想到古典山水詩作中佳句來表現(xiàn)橋的奇妙之景。這樣的典故在呂碧城的海外詞中數(shù)不勝數(shù)。
呂碧城在海外生活的這么多年,見識了許許多多海外的事物,加上文學底子深厚,把這些東西寫進詞中正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呂碧城的海外詞,猶如從海外吹來的一股清新的空氣,給日漸衰弱的詩詞壇帶來了希望。但把新事物、新名詞運用到詩詞中,不僅需要第一次吃螃蟹的勇敢,更需對所描寫的事物的真正了解和對文學形式的諳熟把握。融新事物入詞在當時也正是探索之舉,難免會留下許多不解之處,正像梁啟超對融西方新事物和名詞入詩詞的現(xiàn)象的看法一樣:“當時所謂新詩者,頗喜桪扯新名詞以表自異,丙申、丁酉間,吾黨數(shù)字,皆好作此體。”“茍非當時學者,斷無從索解。”
參考文獻:
[1]李保民.呂碧城詞箋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王慧敏.彩筆調(diào)和兩半球—試論呂碧城的海外詞對傳統(tǒng)詞體的突破[J].長江論壇.2010.
[3]王忠祿.論呂碧城的海外詞[J].甘肅高師學報.2006.
[4]龍熠厚.近代女詞人呂碧城[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