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薏儒
[摘要]閱讀是提高廣大社會公眾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廣大社會公眾日常生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擬從當前我國兒童的閱讀現(xiàn)狀出發(fā),深入分析與探討分級閱讀在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中的必要性,明確分級閱讀對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的作用,進而在此基礎上為如何運用分級閱讀來讓孩子閱讀合適的圖書提供相應的對策或建議。
[關鍵詞]分級閱讀;圖書館;兒童閱讀;必然趨勢
[中圖分類號]G25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6041(2016)02-0076-04
1兒童閱讀現(xiàn)狀
閱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主體的學習能力,兒童閱讀是其后續(xù)接受更為深度教育的一大基礎,同時也是提升孩子精神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然而,我國少年兒童的閱讀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吨袊鴥和缙陂喿x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報告》指出,西方發(fā)達國家兒童在6—9個月時就開始閱讀,而中國兒童則普遍要到2—3歲才開始閱讀活動;美國兒童在4歲后進入獨立的、自主的大量閱讀階段,而中國平均到8歲(小學二年級)才能達到這個水平;美國孩子年閱讀量是3萬字,中國孩子的閱讀量是每年5 000字,只占他們的1/6[1]。根據(jù)這一國際對比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兒童在閱讀的啟蒙時間與閱讀量方面都存在令人擔憂的問題。與此同時,由于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限制,國內中小學生群體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呈現(xiàn)出功利主義的趨向,即往往為了應付考試或者獲得高分而選擇閱讀一些習題解答類或者作文輔導類書籍,鮮少有時間或者鮮少主動去接觸一些有利于豐富與沉淀心靈發(fā)展的文學書籍與經(jīng)典名著。除此之外,在大眾傳播媒介技術不斷發(fā)展與多元化的當下,廣大少年兒童不僅在閱讀深度方面不夠,同時還在閱讀內容方面也呈現(xiàn)出膚淺化的發(fā)展趨勢,如許多少年兒童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選擇漫畫類或者偶像類等書籍,鮮少選擇經(jīng)典名著來進行閱讀,且越來越多的兒童選擇舍棄紙質閱讀模式,選擇了Kindle、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興的閱讀模式,且這些快餐式的閱讀模式儼然已經(jīng)淪為廣大少年兒童的重要閱讀方式。截至2011年底,我國平均每44萬人才擁有一所公共圖書館,平均每3 201平方公里才擁有一所公共圖書館。2011年我國人均擁有圖書僅為0.52冊,其中,人均擁有圖書最高的地區(qū)(2.94冊)與人均擁有圖書最低的地區(qū)(0.19冊)之間,相差達14.5倍;人均購書費最高的地區(qū)(7.65元)與人均購書費最低的地區(qū)(0.27元)之間,相差達27倍[2]。這與每15公里半徑內設置一所公共圖書館、平均2萬人左右擁有一所公共圖書館的國際標準相比,相去甚遠。由此可見,當前我國兒童閱讀除了在閱讀量與閱讀模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外,其在閱讀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也令人擔憂。
2分級閱讀是新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的發(fā)展需求
書籍是一種需要主體去理解與認知的文化產(chǎn)品,在不同的年齡發(fā)展階段,少年兒童的閱讀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在面向廣大兒童進行閱讀推廣的過程當中,公共圖書館必須根據(jù)兒童的不同特點及需求來建立起相應的分級閱讀模式,從而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閱讀需求。
北京師范大學王泉根教授指出:從少年兒童的年齡(身心)特征、思維特征、社會化特征出發(fā),選擇、供應適合于不同年齡少年兒童閱讀需要的讀物,并指導他們如何閱讀的一種方法和策略稱之為分級閱讀,并指出“什么年齡段的孩子讀什么書”是兒童閱讀的黃金定律[3]。兒童分級閱讀模式的新興與起步,大批關注和研究分級閱讀的專家和學者出現(xiàn),并且在公共文化服務研究領域累積了大量的研究經(jīng)驗。如廣東省為了更好地為兒童提供圖書館服務,出臺了《兒童青少年分級閱讀內容選擇標準》《兒童青少年分級閱讀水平評價標準》,這也是我國公共圖書館在分級閱讀推廣領域實現(xiàn)全新飛躍的標志。
在大眾傳媒載體日趨多元化,以及廣大讀者群體閱讀需求多樣化的大環(huán)境下,分級閱讀在傳統(tǒng)閱讀領域引發(fā)了一股新熱潮,促使了傳統(tǒng)閱讀理念得以不斷更新,公共圖書館在為廣大兒童群體提供圖書館服務的過程當中,應當有效認清與明確當前分級閱讀在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引進分級閱讀理念與模式,積極推動圖書館在兒童閱讀推廣過程中建立分級閱讀模式,這不僅是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新時代背景下兒童閱讀推廣的發(fā)展需求。
2.1 推行分級閱讀模式,使各年齡段兒童閱讀需求具體化
兒童閱讀理解力、知識水平及具體閱讀需求會因兒童年齡段而改變,如果千篇一律地為其提供閱讀引導與圖書館服務的話,必然難以起到真正的引導與服務功效,而通過推行分級閱讀模式,根據(jù)兒童的接受能力與年齡層次來進行圖書館推薦與服務,則有利于更好地幫助兒童找到自己想要閱讀且能夠閱讀的書籍,從而真正地發(fā)揮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職能。
2.2 推行分級閱讀模式,提高兒童閱讀技能與閱讀水平
兒童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閱讀需求與接受能力,如果不根據(jù)兒童的自身特點來進行服務的話,不僅無法真正發(fā)揮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也無法讓兒童的閱讀能力取得提升。只有了解各層次年齡兒童閱讀的具體需求與閱讀技能,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合適的書籍,才能有效發(fā)揮分級閱讀的真正作用。
2.3 推行分級閱讀模式,提高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精準性與針對性
通過推行分級閱讀模式,公共圖書館可以在為兒童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過程當中,根據(jù)兒童不同成長階段所經(jīng)歷和接受的事物,以及不同的認知能力,來有針對性、更為精準地引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成長期所需的讀物,從而幫助他們不走彎路且更好地接受新知識、新事物,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與善惡觀。
2.4 推行分級閱讀模式,順應當前閱讀模式發(fā)展大趨勢
在傳媒技術與閱讀載體不斷發(fā)展的當下,廣大兒童作為讀者群體更為容易通過傳媒技術或者閱讀載體接觸到新知識、新事物,而這些傳媒技術或者閱讀載體上的信息往往具有海量性,他們由于受到認知能力的限制,難以在海量的信息或者知識中篩選出符合自己閱讀能力與需求的知識,而通過推行分級閱讀模式,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設置相應的閱讀板塊,可以幫助廣大兒童快速選擇符合自己閱讀需求的書籍,以切實發(fā)揮公共圖書館的閱讀引導與文化服務職能。由此可見,除了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閱讀需求,以及提高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精準性與必要性之外,推行分級閱讀模式,還是順應當前閱讀模式發(fā)展大趨勢的必然選擇。
3分級閱讀:讓孩子閱讀合適的圖書
實現(xiàn)兒童分級閱讀體系的構建,讓孩子可以在最合適的時間閱讀到最合適的圖書,成為當前公共圖書館踐行社會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必然要求,成為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兒童閱讀需求的必然要求,成為提升中國兒童精神文化素養(yǎng)的必然要求。兒童分級閱讀體系的科學構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對兒童閱讀水平與能力進行有預見性的探索
科學的兒童分級閱讀體系應重點考慮兒童年齡特征與文本選擇。年齡雖然不能完全斷定個體的思維和閱讀能力發(fā)展水平,但同一年齡段的兒童存在許多相同特征,他們的思維與閱讀能力發(fā)展存在許多的相同點[4]。分級閱讀在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當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在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閱讀水平等研究方面也具有其他組織機構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如掌握了兒童閱讀情況及偏好等第一手數(shù)據(jù)與資料。因此,在構建分級閱讀體系的過程當中,要想讓孩子閱讀最合適的書籍,公共圖書館首先就必須對兒童閱讀水平與閱讀能力等要素進行有預見性的探索,從而根據(jù)研究所得的結論及收集的相關資料,來構建相應的兒童閱讀數(shù)據(jù)庫,充分反映兒童的閱讀層次、閱讀水平、閱讀偏好等信息,同時也幫助廣大兒童群體能夠更為清晰明了地明確自己的實際閱讀水平,明確自己最適合閱讀什么樣的書籍,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公共圖書館在兒童閱讀推廣當中的指導性作用,才能更有專業(yè)性與針對性地為兒童閱讀提供公共文化服務。
3.2 把握兒童在不同年齡段的閱讀傾向,從而實現(xiàn)兒童分級閱讀體系的構建
目前,綜合各國實踐,當前各國關于分級閱讀的劃分依據(jù)主要為年齡、知識結構、媒體形式與性別等。但是,不管是以哪一要素作為分級閱讀的劃分依據(jù),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把握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具體閱讀傾向,實現(xiàn)分級閱讀體系的全面構建,具體如下。
3.2.1 1—2歲兒童
由于其自身接受能力與閱讀水平的限制,他們的認知能力可能更適合閱讀圖片類的書籍,因此,對于這一時期的兒童,公共圖書館在書籍推薦與引導的過程當中,應當結合該年齡階段兒童的閱讀需求,向他們推薦一些類似于水果圖片認知書籍、動物圖片認知書籍等類型的圖書,從而幫助該時期的兒童在啟蒙初期獲取相應的知識。
3.2.2 4—7歲兒童
該時期的兒童在心理成長方面開始呈現(xiàn)出反抗的趨勢,他們的自我主張較為強烈,不僅想象力十分豐富,同時也擁有較強的求知欲望,因此,對于這一時期的兒童來說,童話故事、神話傳說等類型的圖書往往具有獨特的吸引力,他們對于這種類型的書籍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閱讀欲望。因此,這一時期的兒童在閱讀方面可以說是處于神話期與童話期。通常,這種童話故事、神話傳說等類型的圖書雖然在素材方面都取自于兒童身邊或者日常生活當中,但是實際上卻又存在一些想象或者奇跡等超越于現(xiàn)實的東西,且結局善惡好壞往往十分鮮明。
3.2.3 7—9歲兒童
該時期的兒童在人際交往與日常生活方面都從家庭延伸至了學校,且開始學著適應社會環(huán)境,及如何與人相處,他們必須學著按照一定的行為準則開展活動。他們不僅對童話故事、神話故事等類型的圖書感興趣,同時也對寓言類等圖書也具有較強的閱讀欲望。7—9歲階段的兒童相對于前一階段的兒童來說,在閱讀數(shù)量與閱讀水平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不僅可以完成一定字數(shù)的閱讀量,同時也能夠在父母、親人及老師的幫助下完成一定的書籍閱讀,能夠看出圖書中插圖所表達的意思,也能夠借助圖書當中的一些圖畫來解讀一個完整的故事,并且可以有條理地將圖書所描述的內容表達出來。
3.2.4 9—12歲兒童
該時期的兒童在心智、自我意識與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進步與發(fā)展,他們擁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與主觀價值理念,因而在理解客觀事物與現(xiàn)實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帶有個人色彩,而這一時期被稱之為過渡期。在這個過渡期內,他們在原有童話故事、神話傳說及寓言類圖書的基礎上,也逐步開始對科普類書籍具有相應的閱讀需求。與此同時,在閱讀技能方面,這一年齡階段的兒童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他們不僅可以通過上下文的聯(lián)系來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與意思,也可以通過閱讀重點句段來明確全文所要表達的內在含義,并且能夠在教師或大人的引導下有效把握全文的主旨。
3.3 構建分級導讀服務模式
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圖書館館長王志庚說:“我們圖書館員的工作是為人找書,為書找人,為每一個孩子找到他喜歡看的書。圖書館員為兒童所做的服務與出版社、作家、老師不同。在圖書館員眼中,兒童是作為未來讀者的兒童,是信息時代的兒童,是社區(qū)內的兒童,是國際化的兒童,也是享有公民權利的兒童,這些是圖書館員的兒童觀。今天的孩子們生活在一個童書出版高度活躍的時代,需要閱讀指導和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5]在推行分級閱讀的過程當中,公共圖書館內部的工作人員不僅要有效做好固有的借閱工作,同時也應當有效發(fā)揮自己在兒童閱讀過程當中的引導職能,在兒童分級閱讀的過程當中為兒童閱讀提供必要的指引。分級閱讀在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中,激發(fā)兒童對圖書產(chǎn)生興趣是關鍵性因素,讓兒童在進入公共圖書館的時候,就能夠被圖書館內的設置、氛圍與服務所吸引。這就要求圖書館員能準確把握兒童的閱讀偏好與閱讀需求,進而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需求引導他們分級閱讀。因此,在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的過程當中,公共圖書館內的館員要學會從兒童的視角出發(fā)去思考,將一些熱門書籍或者優(yōu)秀圖書置放在醒目位置,讓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在進入圖書館之后,能夠在第一時間看到這些圖書,從而更好地吸引廣大兒童對這些書籍進行深入閱讀。與此同時,在安置書架的時候,公共圖書館還應當根據(jù)不同的主題內容設置專題書架,從而將不同類型的書籍推薦給兒童讀者,讓兒童讀者可以有目的性、有選擇性地進行閱讀。
4結語
閱讀對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兒童的閱讀過程,實際上也是公共圖書館發(fā)揮橋梁與紐帶作用的過程,即通過多種最合適的方式將孩子與書籍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且在最合適的時間,讓孩子看到最合適的書籍,使越來越多的孩子通過分級閱讀合適的書籍來汲取相應的知識。因此,如何將分級閱讀理念引入到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實踐當中,構建起具有本土化特色且貼近兒童閱讀需求的分級閱讀模式,是當前圖書館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不進一步深思與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楊衛(wèi)東.少兒圖書館在兒童閱讀推廣中的使命與擔當[J].新世紀圖書館,2010(7):92—94.
[2]潘啟雯,任志茜.2013—2014中國人閱讀指南[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螅?014-04-22(4).
[3]王泉根.新世紀中國分級閱讀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圖書評論,2009(9):101—105.
[4]李碧梅.淺談我國少年兒童分級閱讀[J].出版廣角,2010(3):66—67.
[5]一個圖書館員眼中的兒童分級閱讀[EB/OL].[2014-12-01]http://www.bookdao.com/article/8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