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書一店,在繁華的東京銀座,略顯寂寞,但又多了一份喧囂中的寧靜。
41歲的森岡督行已經(jīng)做了10年的獨立書店,他把自己的第二家店選在了銀座一幢有80多年歷史的老樓里,一間小屋,幾平方米大,一周只賣一本書,辦一個展覽,這是森岡一個人的世界,也是他迫切想與世人分享的世界。
森岡的書店坐落在小巷中的鈴木大樓里,其實銀座這個地理位置對他一點也不重要,他看中的是這座充滿人文氣息的古樓。
建于1929年的鈴木大樓曾是著名雜志《NIPPON》的發(fā)源地。這本由攝影大師名取洋之助、平面設計大師龜倉雄策與山名文夫等攜手打造的雜志有力推動了攝影和平面設計在日本當代社會地位的提升。對于專注攝影與平面設計圖書的森岡來說,選擇這里似乎是個偶然,但更是一個必然。
森岡的書店與其他書店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森岡只留下最好的給讀者。他大膽地提出了“一冊,一室”這個概念:開一家書店,只賣一本書。他組建了一支“搜索”團隊,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分析用戶的社交數(shù)據(jù)上。他們每天看大量的書,然后找出版社的出版信息,書店的銷售信息,用戶的讀書興趣等等,羅列出用戶可能最感興趣的書籍和他們認為最值得推薦的書籍。
森岡說:“自己在茫茫書海中為讀者精選一本好書,既能節(jié)省顧客的時間,同時也可以避免選錯書籍,也許沒有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睘榱耸棺x者能走進他的世界、走進他選擇的書籍當中,森岡經(jīng)常會邀請作家到店里和讀者進行交流,還會舉辦小型對話和畫展等等。
于是,在森岡書店,你絕對不用花時間瀏覽群冊,在這里,永遠都只賣一本書,且每周都會更換一本。讀者沒有選擇書的余地,能選擇只是:買,或者不買。事實是,絕大多數(shù)踏入這家店的讀者,走的時候都會買上一本。
就這樣,森岡的讀者越來也多,“一冊一室”的概念被廣泛接受。許多出版商都找上門來,請森岡書店推薦他們的書。有些公司的領導一下買下幾百本發(fā)給自己的員工。森岡書店奇跡般的在開業(yè)半年后就開始盈利。
森岡希望書店能成為讀者、作家和出版商之間交流的平臺。隨著其知名度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讀者、書商和出版界人士慕名而來,或是買書、參觀,從作家身上汲取養(yǎng)分;或是尋合作、找靈感,探討數(shù)字時代實體書店的出路。10平方米不到的屋子不大,但卻每天都在碰撞出大能量的思想火花。
想想,這樣特別的體驗,除了對讀者來說很人性化外,于作者本身而言也十分難得。也許寫一本書要沉淀十年的人生,作者在字里行間埋了很多深刻的內(nèi)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讀者與作者之間建立心靈上的溝通。
這樣一本書的價值,想必在讀者與作家之間,也實現(xiàn)了。
每周只賣一本書,直到今天,這份書單還在刷新。對森岡督行而言,做一家賺錢的書店并不是他最想要的,他想讓實體書店、紙質(zhì)書在這個浮躁的時代生存下去,用他自己的方式,久一點,再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