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鳴 張曉旭 周明旭
訪談人:張院士,您好!能否請您談談您有關學習數學,特別是中小學時代學習數學的經歷呢?
張景中:我在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數學課本、讀物沒有現在這么多,我的學習經歷也很普通,沒參加過數學競賽之類的活動,平時我就是做做老師布置的題目。當時,我比較喜歡提前看一下,能看懂的就先做,不明白的就先聽老師講解,然后再做題,自學還是很重要的。其實,我對數學的興趣,是高中時看到一本微積分的書后才逐漸產生的。那本書雖然有很多地方看不太懂,但我覺得那本書很妙,因為其中講了很多奇妙的方法,比如怎樣最快求出最大值、最小值等。這些方法引發(fā)了我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上大學我就選擇了數學,學微積分的時候,我才越學越真正感到其中的奧妙。
訪談人:您也曾主編《好玩的數學》叢書,這些書獲得了不少好評,您能談談數學好玩在什么地方嗎?
張景中:數學好玩是因為數學是非常理性的,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數學能夠讓人得到解放。
訪談人:得到解放?
張景中:對,數學能夠讓很多“不行”都變得“行”。剛開始學數學時,有一些“清規(guī)戒律”,隨著我們不斷地往下學,這種“清規(guī)戒律”就不斷被打破,使人一次又一次地得到解放。比如,原來負數是不能開平方的,后來經過一定的發(fā)展,負數就能夠開方了。再如,原來只是有窮個數相加,后來無窮個數也可以相加。在這個過程中,就會越學越感覺數學受到的限制越來越少,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到,數學里面無禁區(qū),你只要想做都可以做到,原來沒有規(guī)定的,你也可以規(guī)定,原來是這樣定義的,你可以那樣定義,這些都讓我得到了解放。
訪談人:如您所說,數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讓我們得到解放,但是這種“解放感”可能不是大多數人能體會的,那么您覺得,哪些是大多數人能夠感覺到“好玩”的呢?
張景中:我想應該是力量感,數學是很有力量的。因為有時候,你只需要學一個小時,解決問題的力量跟以前就大不相同了。比方說,在小學里,曾有過那種復雜的四則運算應用題,有的應用題,學生自己不會,拿回家去,家長也不會,解起來很困難。等到學了代數之后,列方程就可以解出來了。如果你不斷學習,就會覺得數學給人帶來的力量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再比如說讀書,有兩種書:一種書讀過之后感覺作者寫得好,和自己想的差不多;另一種書是要是不看這本書,可能你一輩子也想不出這個方法、這種思路。很多數學書都是后面這一種,為什么呢?因為很多問題都是世界上許多愛動腦筋的人想了很久,終于有一個人想出來把它解決了。這種方法是前人經過幾百年才探索出來的,如果你學會了,那么就是在一本書里往前進了幾百年。這種書有陽剛之美,也就是有特別的創(chuàng)造性。這種原創(chuàng)性的方法,我們在數學學習及教學時幾乎每周都會遇到,而且自己在解題時,也會創(chuàng)造出新東西。如果老師在教學時也能帶給學生一種力量感,經常讓學生體會到昨天還不會的問題今天就會了,那么學生對數學的看法就會不同。
數學還能讓人感覺到震撼。比如在集合論里面,兩個無窮都是無窮,居然還可以比出大小,這是非常奇妙的。許多科學家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感到了震撼。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描寫:“在我12 歲的時候,叔父給了我一本幾何書,其中有一道題讓我感到震撼。什么題呢?一個三角形,作出它的三條高。完成之后,我發(fā)現這三條高居然一定會相交于一點!人們不僅能發(fā)現這個事實,而且還給出了證明!這個幾何定理,使我從12 歲開始便有了研究科學的夢想?!焙髞?,愛因斯坦果然實現了這個夢想。再說簡單一點,比方說乘法,13 自乘10000次,我們可能知道它是一個很長的數,但是不知道它究竟有多長,又是什么樣子。有了計算機,馬上就能將它的結果一位一位地羅列出來,這也是數學的力量。計算機的原理是數學家首先提出來的,在還沒有電子管的時候,數學家就已經提出了電子計算機的模型,而這個設想又過了很多年,才在技術上得以實現。
訪談人:您在大學畢業(yè)后,并不是直接走上了科研的道路,而是經歷了一番波折,這段時間您都經歷了哪些事呢?
張景中:事實上,我在大學學習了三年,在第三年過半的時候,我被下放到新疆去勞動,我在那里勞動了差不多有20年,那時我種過小麥、水稻,也在化肥廠里燒過石灰,做過鹽酸。在大概一九七幾年的時候,我在當地做了老師,教了5年書,直到國家恢復了高考,我有機會繼續(xù)學習,才投身到數學研究之中。
訪談人:在地方上勞動了那么多年,但您沒有放棄學習,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或者信念讓您能繼續(xù)堅持走科研這條道路呢?
張景中:其實也沒什么,就是在做老師的時候,我有了一些想法。實際上我研究的課題中,有一些想法來源于教書。我當老師的時候就想,解決幾何問題能不能找到一種可以將所有幾何問題都解決的通法呢?后來我對這一想法做了一些深入的研究工作,逐漸有了一些結果。可以說,我做的很多工作和做老師時的想法都有密切關系。
訪談人:現在,計算機行業(yè)迅猛發(fā)展,對整個數學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現在有機器證明以后,是不是意味著,以前這種傳統(tǒng)的演繹證明方法的地位會下降,特別是我們學生學習的時候,是否會降低對它的要求?
張景中:我覺得即使有了機器證明,演繹推理證明仍然是很重要的。事實上,機器證明是代替那些已經演繹出來但需要重復的事情,我們可以讓機器來重復。但是,最基本的東西還是要人來做的。甚至我認為,有了機器證明之后,人的推理就更重要了,為什么呢?比方說學微積分,原來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學習怎么算,計算微分、積分等。但是現在,我們在計算機上一按鍵就算出來了,那相對來說,也就是理解它的道理更重要,研究算的方法和理解它應用的范圍、條件和基本的“為什么能這樣算”對我們的學生更為重要。
訪談人:那么有了計算機之后,是不是意味著對現在學生基本計算能力的要求也要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呢?
張景中:是的。事實上,我認為對計算沒有必要過分強調,也沒有必要練得那么熟悉,更沒有必要做大量的計算練習。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這個道理,也就是說,對道理要求相對來講要更深入。同時,計算的方法也應該得到更多關注,讓學生掌握更多算法。當然,我曾經說過學生可以學習珠心算,適時適量適可地練習珠心算和用計算機計算是不矛盾的。珠心算的好處,不僅僅在于它能夠讓人算得多快、多準,更多的是通過這種心算、腦算來發(fā)展學生的身體與手指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甚至于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
訪談人:減負這個課題已經提出很久了,但從現在實際來看,學生仍有很多東西要準備。您對中學生的學習現狀有怎樣的看法呢?
張景中:我覺得不能單純地說學生學習負擔重或不重。一方面,我們的考試是選拔性的考試,而非合格性的考試。這就決定了在互相競爭的情況下,學生要能夠承擔這種壓力。另一方面,因為這樣的考試限制了知識,只考這么多,學生也只需要學這么多,但是知識的變化又是無窮的,考試為了劃分出學生的等級就會有難點,其實,學生學習的東西沒有很多,只是要求更高。實際上應該教給學生主要的內容,能夠讓學生學得多,學得深。其實在這點上,國外某些地方的做法是值得借鑒的,他們的學生不需要面臨這種高強度的選拔性考試,雖然也存在競爭,但是有更多的機會。
其實,我主張的就是多學一點,少考一點。我想課程內容上不妨放開,讓老師能教多少就教多少,考試也可以自由一點,學生能思考多深就考多深,這樣的話,其實是能夠發(fā)現有些學生具備更深的能力,比如大一的學生能夠考出大二的水平,這樣就不會限制學生的發(fā)展。
訪談人:現在有很多人認為,如果不考就不必要教,不考就不必要學,因為與成績無關,與升學無關,您覺得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么應對呢?
張景中:學習的趣味性很重要,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沒有必要完全以考試為動力。數學的趣味性不在外部而在內部,要讓學生能夠鉆研到里面,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要做到這些,我們要提高老師的水平、教材的水平,加強對整個社會考試的引導?,F在的考試內容較多,要求學生在一兩個小時內完成一二十個題目,實際上是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解更多的題,而不做過多思考,我想這是很不好的。有人認為奧數有很多缺點,但我想奧數至少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它提倡思考,它要求四個半小時內做出三個題目,也就是說平均每個題目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可以用來思考。但我們的考試更多的是考記憶,學生不會思考,只是通過大量的訓練掌握一些做題的具體步驟或是解題技巧,以此來應對考試,這樣學生在遇到真正的新問題時,可能就束手無策了。
訪談人:有一些人不喜歡學習數學,可能覺得沒什么用。從一個數學家的眼光來看,您覺得數學有用嗎,或者說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數學這門學科呢?
張景中: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各種情況不同。事實上,有的人一輩子都學不好數學,比如臺灣的三毛,但她可以將其他的事情做得很好。不過,我想就大多數人來說,有了基本的數學知識,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甚至對社會的和諧都是有好處的。從統(tǒng)計意義上來說,大多數人學了數學能夠提高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數學對性格的陶冶、對處理問題的理性都是有幫助的。
數學可以很好地鍛煉人的思維方式和能力,知道不管什么事情總要講個道理。自由平等也是符合數學理論的,數學是平等的,在數學領域,無論怎樣權威的人,如果說錯了,任何人都可以指出來,錯了就是錯了,不可能是對的。數學不是一人一票決定的事情,它注重過程,而數學能夠培養(yǎng)一種理性精神、契約精神,提醒大家遵守規(guī)矩去做。
(選自《與數學家同行》,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本刊有刪改)
相關鏈接
叢 書 名:《與科學家同行》
出 版 社: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簡 介:
《與科學家同行》叢書目前出版了《與數學家同行》《與物理學家同行》《與化學家同行》《與生物學家同行》《與天文學家同行》五本。叢書關注青少年科普需求,通過從事科研和教學的一線專家來采訪科學家,以訪談的形式,向廣大青少年呈現科學家的貢獻和成長經歷、科學研究的心路歷程與感悟、目前科學研究的前沿與突破,并將科學家們對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科學能力與素養(yǎng)的建議有機融合、化解在對話中,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可讀易懂,集科學性、思想性、可讀性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