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好好
1986年我從浙江溫州考到上海戲劇學校,那時還是京昆藝術大家俞振飛親自對我們招生,考入戲校也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到上海戲校之前我和舞蹈家黃豆豆在一個舞蹈學校學跳舞,到上海戲校后考試時很出挑,模仿能力和腰腿功都很好,最終張洵澎老師搶到了我去唱杜麗娘。
但我后來才知道,閨門旦每天演的就是談戀愛,一分鐘一個意境,很慢。就像我們現(xiàn)在的太極、瑜珈,是一種慢生活。
20歲怎能經(jīng)得起這樣的安靜。那個時候的上海很時尚,而我每天練功的節(jié)奏和我們的生活與整個上海的節(jié)奏反差極大。昆曲,困困吃吃,睡睡吃吃就是昆曲。如果你有失眠的習慣,買一盤昆曲的磁帶,是很好的一個治失眠的招。
所以那個時候我就特別羨慕武旦組的同學,我想我怎么上課就一個水袖?刀馬旦、武旦演員刀槍劍戟,每一天跟男孩子打打殺殺,讓我想起我的名字:好好,分開來就是女子女子,我的個性很像男孩子,短發(fā)長褲是我的特色,一頂帽子,是我的個性使然。
學了6年的昆曲閨門旦之后,我造反了。老師說你是我重點培養(yǎng)的閨門旦,怎么可以叛變。我說閨門旦的節(jié)奏不像我的個性,性格決定命運。
戲曲的困境: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進入上海昆劇團之后,生活簡單固定在睡覺、吃飯、練功、演戲之間。上海很時尚很漂亮,但是物價很貴,我唱戲的收入在上海是消費不起的,只能關在自己的世界里練功唱戲,舞臺下也沒有什么觀眾。
上世紀90年代上海開始改革開放,出國潮也興起,很多人改行。京劇班招五十個人,可能最后只有三四個人留下唱京戲。
我的這個班五六十人,學8年、10年下來,很多人改行,剩下的人也整天問自己,是否還要堅守?是否還要繼續(xù)唱戲?昆曲關我們什么事?一場戲可以斷胳膊,斷腿,滿頭大汗,給我們100塊錢演出費都已經(jīng)覺得很幸福??墒菦]有觀眾,沒有人來欣賞。
有一次我們演《鬧天宮》,天兵天將、電公雷母全上來,樂隊、舞美、服裝、后臺也都準備好了,但是幕布打開,只有三五個觀眾,還有幾個觀眾說只是因為天太熱,為吹空調(diào)來的。
眼淚往肚子里流,唱刀馬旦每天練功,耍刀耍槍,很苦,要保持體力,要忍受傷痛,經(jīng)費也不夠,看到這樣的情景很想問自己到底在干嘛?好幾次我拿著武旦刀扔掉,說不干了,想了想再把它撿回來,擦干凈放好。也許就是情感灌注在里面,所以雖然很痛苦,但是未曾離開過。
工資養(yǎng)不起我們,我們白天在昆團上班,晚上去飯店端盤子,端著端著都會跑圓場,然后很阿Q說,我們邊練功,邊賺錢。
逆境中的思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走過90年代,我們發(fā)覺不能這樣生存。我們這一代人跟老師們相差30年,這是一個斷層,我們是中國當下非常重要的一代昆曲傳承人。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昆曲介紹給大家,讓大家理解、喜歡。因為我們都是年輕人,所以我們想其他年輕人應該也喜歡昆曲。
于是我們想到了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外國語大學、華東師大等很多學校,特別是復旦和同濟。他們有曲社的,我們首先把目光鎖定在這兩所大學。
昆曲文學性很強,是高大上的一門藝術,是奢侈品,對觀眾的文化素養(yǎng)等各方面都是有很大的要求。所以我們先去大學里講昆曲、演昆曲。當時就很幼稚地給他們演最經(jīng)典、最有代表性的《牡丹亭》,并認為大家一定會喜歡。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我們錯了。
在沒有先介紹昆曲的情況下,大家什么都不了解,會認為自己書都來不及讀,為什么要欣賞昆曲。學生在老師的強迫之下整齊地進來看戲,要一個個點名,算學分。
甚至還有人點完名之后逃跑,老師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就把大門鎖起來。在這樣的氛圍下看昆曲,我們覺得心理特別別扭,也特別對不住大家,何苦呢?
終于突破: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后來我們又轉(zhuǎn)變了方式,讓昆曲走向青年。有人說昆曲發(fā)源于昆侖山,也有人說發(fā)源于昆明,只要是帶昆字的都猜到了。
我們要糾正過來,介紹說昆曲發(fā)源于昆山,但是昆曲不是昆山、江蘇的地方戲,而是我們的國劇、國寶,有600年的歷史,它的行當叫生旦凈末丑。
我們叫大學生們上來談一次戀愛,也來做一下杜麗娘、柳夢梅,讓他們羞答答地,穿越到600年前那種戀愛的狀態(tài)。然后我們在情人節(jié)的時候就設計調(diào)情戲,看古時候的人怎么談戀愛一對一對調(diào)情的,讓大家在上海昆劇團來體驗一次情人節(jié)。各種各樣的招數(shù)用來,就是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不是把昆曲改掉,把頭飾改掉、服裝改掉、唱念改掉、節(jié)奏改掉不叫創(chuàng)新,叫顛覆,叫毀滅。我們還是保留昆曲的原汁原味,給它策劃一道題目和新的說法,關照當下。
我們昆團的青年演員,顏值高小鮮肉,穿戲服出來,那種反差,先把大家的情感培育起來。再跟大家講昆曲是什么。大家覺得喜歡,很美。于是我們就一直這樣,掙扎著,堅守著,痛苦著,努力著,前進著,到今天。
傳承與傳播: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2007年我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3年前做了上海昆劇團的團長,但做團長不是我的意愿,因為30年我一直在舞臺上堅守,那是我最好的時光。做團長是風口浪尖,演員有時候會有一些矛盾,比如戲誰唱等等,都要我來解決,所以這個時候我就要想得很清楚。
把上海昆劇團接下之后,我覺得戲的傳承部分已經(jīng)做得很扎實。30年以來,老師傳給我們,我們今天已經(jīng)懂得規(guī)范,規(guī)矩。走路,臺步,收、儀表,腰,節(jié)奏都很嫻熟了,我們?nèi)钡?,是觀眾對我們的理解和熱愛,是政府對我們的重視。
我們不愿意再出現(xiàn)臺上的演員比臺下的觀眾要多得多的局面,所以這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幾十年來從未放棄過的努力。
觀眾是我們的生命,如果說造就,昆曲造就了我,而觀眾造就了昆曲。這種互動是絕對不能缺失的,昆曲的美好是觀眾給予的。昆曲是我們大家的,是我們中國人的。
今年是紀念湯顯祖400周年的日子,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莎士比亞,多少人知道湯顯祖?有朋友問我湯顯祖到底是什么情況,他“臨川四夢”是講什么的,湯顯祖除了“臨川四夢”以后還有別的劇目否?在這一領域空白點很多。
莎士比亞是英國的,英國的皇家莎士比亞院團在上海大劇院演出,一天的休息時間,選擇了半天來到上海昆劇團,因為他知道我們上海昆劇團在做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就是要把“臨川四夢”搬上舞臺。為什么要搬上舞臺?因為我們想繼續(xù)突破。
“臨川四夢”是經(jīng)典,是昆曲應該做的事情,除了介紹昆曲,介紹上海昆劇團之外,我們還應該介紹“臨川四夢”和我們的文學巨匠湯顯祖。為了完成這四夢,我們已經(jīng)努力了8年,因為它的體量非常大?!赌档ねぁ酚?5折,《邯鄲夢》有44折,要演很多天才能完成。
而在今天來說,它更是有挑戰(zhàn)性的。有多少人能堅持一個月把“臨川四夢”看完?考慮到現(xiàn)實情況,我們做了一個四本完整的,也就是四個晚上演完湯顯祖“臨川四夢”的創(chuàng)舉,實現(xiàn)了中國戲劇舞臺上零的突破。
6月份我們在廣州大劇院首演,廣州、深圳、中山和河源巡演。120號人,廣州大劇院一站的票房,賣了100萬元,創(chuàng)造了昆曲的奇跡。以前我們不敢用數(shù)字來總結(jié)昆曲,一年30場演出,全年演出票房收入幾千元,有一萬元就“萬元戶”了?,F(xiàn)在我們一年將近300場演出,就這一場戲,四天時間就賣了100萬元。
我們想帶著“臨川四夢”先給廣州一個驚喜,結(jié)果廣州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觀眾每天穿的跟我這一樣,帶著儀式感來看昆曲。
我每天晚上在劇場里觀察,關心的不僅是臺上我的同行的演出表現(xiàn),我更關注觀眾的年齡層,他們有沒有離場,他對戲看得懂否,我們還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在演出之前有導賞,由導演跟大家說今天晚上的這個戲講什么,為什么這樣,我們做過些什么努力,演員的特色等等。
演完以后到了10點半,演員再辛苦都帶妝到前廳為大家簽說明書。以前我們的說明書都是送的,送完了以后發(fā)現(xiàn)扔得滿地,感覺觀眾的腳踩在我們臉上。
現(xiàn)在我們的說明書是賣的,全部售空,觀眾還希望演員給簽個名,留下一個紀念。很多人從香港、廣西、湖南、北京、上海等地飛到廣州要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他們說把演員的名字留下,這本說明書放在家里它就有歷史意義,它的價值就不一樣,這讓我們很感動。
還有觀眾對我說,谷團長你知道嗎,我這套衣服是特地到蘇州做好,來參加你們今天晚上的演出的。
我們覺得,要把戲做得更好,把功練得更刻苦。其實做演員有時候蠻阿Q的,我們不計較今天收入多少,我們計較的是觀眾是否喜愛我們,我們有多少觀眾自愿掏錢,哪怕是30元買一張票來支持我們。演員有的時候唱戲滿頭大汗,心臟都快停跳了,很累很累,但是觀眾們的鼓掌和鮮花,我們回想一個月都感覺甜蜜,是蠻阿Q的,但是我想這就是我們的職業(yè)精神。
我們最近還請了VR拍“臨川四夢”,想把昆曲用現(xiàn)代化的科技展示。我們用很多的手段去推廣昆曲,但昆曲不能變,依舊是昆曲。
每一個夢,都有它當下的故事意義,有很多湯顯祖的詞語,引得大家在劇場里哄堂大笑,好像這夢就在我們身邊。
400年以前,湯顯祖就諷刺性地寫出了很多我們當下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生生死死的愛情。
千萬不要覺得昆曲的明星都是古老的,昆曲就是要老態(tài)出來才叫古老,才叫分量,不是的。
我們有國寶級的藝術家,但也有青春靚麗的青年人。我們上海昆劇團的昆五班學員,才20歲出頭,剛剛畢業(yè)進團,被大膽啟用,讓他們成為年輕的明星。如果一張青春靚麗的昆曲照片放在地鐵里,放在新天地里,放在我們的外灘,你們是不是覺得很時尚?
所以我覺得昆曲是古老的,也是時尚的,它應該屬于我們大家。我很希望帶著昆曲走進大家的生活當中,這是我們現(xiàn)在昆曲人最想做的事情。
很高興在今年7月份,國家大劇院演出“臨川四夢”,目前《牡丹亭》已經(jīng)一票難求?!逗悏簟贰蹲镶O記》和《南柯記》,目前也已經(jīng)銷售了60%以上。最后我想感謝大家,想必很多人進劇場看過昆曲,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希望更多的人能關注我們的表演,希望大家跟我們一起慢慢得變老,我想這樣的話,我們中國昆曲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