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蘭
上周末帶女兒在公園玩,坐在長椅上休息,走過來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兒,擠在我旁邊坐下。過了幾秒鐘,他沖我大嚷:“阿姨,你屁股太大,擠得我都沒地方坐啦!”人聽得真真切切。我瞪著他,羞愧難當,卻無言以對。人家孩子說得沒錯,我是屁股大,這是不爭的事實;況且出自一個孩子之口,我又能怎樣?
這時,男孩的媽媽走過來,沒有絲毫歉意,只是敷衍地說了句:“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就兀自拉著孩子走開了。如果說剛才我是三條黑線都不足以形容的尷尬,而此時卻是五輛消防車也滅不掉的怒火。
如我所遭遇的場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見,人們也大多以“童言無忌”淡然處之,草草收場。如果是三四歲的孩子,我必不與其計較,這時候的孩子對語言的掌控能力差,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沒概念。但七八歲了,再“童言無忌”恐怕就不太合適了。
聽過這樣一個笑話:辦公室午休時間,同事和領(lǐng)導聊天,他孩子也在。
領(lǐng)導說:“抽煙對健康不好,會得肺癌啊。我爸以前抽煙就很兇,現(xiàn)在決定戒煙?!?/p>
同事說:“您父親能決定戒煙還真是明智,尤其對老年人來說,健康最重要?!?/p>
那習慣了“童言無忌”模式的孩子說:“那你爸是得肺癌了嗎?我們家XXX親戚就是得肺癌死的……”
這類的“童言無忌”帶來的不僅是當事人的尷尬,讓人家笑話孩子缺乏教養(yǎng),更會影響日后孩子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個人淺見,要破童言無忌,有三個法寶。
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學會體諒和尊重
同理心,就是把自己擺在對方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地體驗、理解他人的感受。換位思考,去體諒、尊重,這也是一種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孩子在說話前就能預判:我這樣說,是不是會讓別人難堪、難過?如果是,那我就不這么說,而不會有不經(jīng)大腦就奪口而出的“無忌童言”。這并不是教孩子圓滑、世故,而是教孩子最基本的禮貌。
當孩子們第一次遇到殘障人士的時候,大多會馬上做出反應,問:“為什么那個叔叔只有一只胳膊/一條腿?”這時,我們要先跟孩子說:“等一下媽媽/爸爸會給你解釋。”
事后,我們要耐心跟孩子說明:“這些身體上有些不一樣的人們,生活上本來就有很多不便,如果我們在大家面前指出這些身體上的殘缺,他們會更加難過。所以,我們最好不要去說、不要去指,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你換牙的時候,也不喜歡別人指著你說‘豁牙佬,對不對?”
換位思考的教育從孩子小時候就要開始,并且抓住生活中的每個機會進行。
我曾經(jīng)在小區(qū)的游樂區(qū)看到一對四五歲的龍鳳胎在打架。哥哥一巴掌打在妹妹頭上,把妹妹打哭了,妹妹又打向哥哥,哥哥也哭了,卻跑向媽媽告狀。媽媽問哥哥:“妹妹打你疼不疼?”哥哥使勁點頭。媽媽又問:“那你打妹妹的時候,妹妹疼不疼?”哥哥抽泣著想了一下,又點了點頭。媽媽接著問:“那你以后還打妹妹嗎?”哥哥搖頭,主動跟妹妹和好了。這位媽媽就是在用換位思考的方法,教給孩子同理心。
培養(yǎng)孩子的“界限感”:教會孩子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
“界限感”分為兩個層次,初級層次是保護自我,高級層次則是尊重不同。
保護自我:有些孩子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過于熱情,尤其喜歡炫耀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把自己的名字、學校、住址、家里人叫什么和盤托出,一旦遇到心懷不軌的人,這個時候的“童言無忌”就是件很危險的事情了。
尊重不同:法國心理專家卡特琳娜·朱賽爾門曾說:當一個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她會意識到每個個體是不同的,并尊重這種不同。
有界限感的人不會妄議別人的胖瘦黑白,也不會強迫別人與自己觀點一致??上У氖牵@個層次的界限感很難培養(yǎng),因為很多家長本身都缺乏這種界限感。如果你每天在家里說東家長西家短,對別人品頭論足,又怎能阻止孩子有樣學樣,對和自己不同的人做出各種“童言無忌”的評論呢?
有一次,同事A(一位年輕的小姑娘)見到了同事B四歲的孩子,覺得很可愛,就逗他:“你真可愛,阿姨很喜歡你,你喜不喜歡阿姨?。俊睕]想到孩子回答說:“不喜歡,媽媽說你老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看就不是正經(jīng)女人?!?/p>
從此這兩位同事“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你能怪孩子“童言無忌”嗎?要解決這種類型的童言無忌,首先是家長自己要有界限感,不要在孩子面前肆意評價別人。
正能量
有一天,我在餐廳吃飯。旁邊那桌的媽媽讓服務員倒杯溫水,結(jié)果服務員倒的水太燙,孩子摸了一下玻璃杯就沖著服務員嚷起來:“你想燙死我?。 狈諉T一臉尷尬,正想解釋什么,旁邊的媽媽開始抱怨:“你怎么回事?不是告訴你要溫水了嗎?為什么倒開水給我們……”那高八度的音調(diào)和不依不饒的語氣,跟孩子說的話如出一轍。
其實,如果這位媽媽心平氣和地說:“這水有點燙,麻煩重新倒杯溫水。”事情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然而她選擇了用充滿負能量的語言先發(fā)泄一通情緒,再來尋求問題解決。
情緒先行,這是很多成人的語言表達習慣,卻不知道這種表達方式很快會被孩子效仿。這種情緒先行的“童言無忌”,多半是父母的不良示范造成的。
如何引導?
多跟孩子進行正向的語言交流,盡量避免使用負面的評判型語句。比如,同樣是看到一只臟臟的流浪貓,你可以跟孩子說:“這只小貓看來需要洗個澡”,而不是“這只小貓怎么這么臟?。靠祀x它遠點!”前者可以激起孩子的同情心,而后者卻帶著負能量的評判色彩。
有人可能會說:這么說話太累人了,說句話還得想半天……那其實可以退而求其次,多描述,少評判。比如說“這輛車的喇叭聲音真響啊”是描述,而“那個司機隨便按喇叭太討厭了”則是評判。你并不知道司機為什么按喇叭,可能是前面有車突然想要變道但沒有發(fā)現(xiàn)跟后車離得太近了,不得不按喇叭。而你在不掌握準確信息的時候,就一口咬定司機“隨便”按喇叭,判定其“太討厭”,孩子難免會有樣學樣,隨意地從負面的角度解讀他人的行為。
我們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觀察,用自己的邏輯和語言描述出他/她眼中的世界,成人不要把自己的主觀評判過多進行灌輸,而成為孩子的思維和語言習慣。
也許你覺得這是小題大作,但是我見過太多例子,都是家長負能量滿滿,什么事都能引發(fā)其負面評論,后來看到他們的孩子,才上小學,就已經(jīng)是負能量超標,儼然一“小憤青”了。孩子的模仿能力之強,超乎我們想象,作為家長,在孩子面前說話還是應該謹慎點好,避免負能量地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