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麟生
彈指一揮間,轉眼60年。1955年我參加高考,我清楚地記得,當年的作文題目是“準備做個怎樣的大學生”。我以“三好學生”(即思想好、學習好和身體好)為主要內容,一氣呵成。因為我是學生會干部,經(jīng)常與同學們一起開展“創(chuàng)三好”活動,而讀大學又是我當時最大的心愿,所以我寫得很順手。最后,我被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錄取了。
畢業(yè)以后,我在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任教。1977年,我以語文評卷教師身份參加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評卷工作。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記難忘的時刻”,大多數(shù)考生的作文內容都是緬懷敬愛的周總理。這與周總理剛剛逝世有關,更與“四人幫”之流壓制廣大人民群眾舉行悼念周總理的活動有關??忌鷤兌际惆l(fā)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評著評著,我被考生們對周總理的深情所打動而流下了熱淚。
我參加了34年的高考評卷工作。在1987年至2008年期間,我連續(xù)22年擔任全國高考廣西語文科評卷組組長。這么多年來,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對高考作文的研究上,目睹了高考作文的變與不變。
變的是高考命題的組織形式、作文的題目與題型,不變的是高考作文“作文育人”的宗旨與命題的現(xiàn)實性、有寫性和公平性三原則。
高考作文的命題,經(jīng)歷由全國統(tǒng)一命題到國家命題與分省命題并舉(后來發(fā)現(xiàn)分省命題實則弊大于利),然后又從2015年開始以全國統(tǒng)一命題為主的變化。再者,就是作文題型的變化。剛開始是傳統(tǒng)的命題作文(現(xiàn)稱為標題作文),后來出現(xiàn)了供料作文(現(xiàn)稱為新材料作文),隨后又興起了話題作文。如今,標題作文、新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三者并舉。從2015年的高考作文題目來看,大多是新材料作文,其次是標題作文,話題作文只占一二??傊?,高考作文的題目與題型年年都在變,但萬變不離其宗。
多位高考命題專家、語文特級教師及國內知名大學的學者曾對2015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達成三個共識。
一、作文試題的立意緊扣育人導向——偏重闡述文字材料背后的事理,形成“一點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實現(xiàn)高考作文試題獨特的教育功能。
二、材料內容貼近時代、社會和考生實際——注重考查學生的生活閱歷和視野。有人說,“作文是閱讀下的蛋”,這里所說的閱讀,除了讀名著、讀時文,還包括閱讀社會、閱讀人生。
三、作文材料重在激發(fā)考生深度思考——突出檢測考生的思辨能力。
以上三點清晰地告訴我們,高考選拔人才的標準是,優(yōu)先選拔熱愛祖國、中華民族,關心、熱愛生活和生命,并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批判思維,以及邏輯嚴謹、善于表情達意的學子進入大學?;仡櫸耶斈陮懜呖甲魑牡挠H身經(jīng)歷與感受,我認為專家學者們的三點評析極為中肯,十分精彩,發(fā)人深思。廣大考生要按照這三點內容來認真?zhèn)淇?,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敗之地。
考生們要想寫出高分作文,必須在平時的學習中用心去“關注現(xiàn)實、關注生活、關注人生”,多讀、多看、多思考、多積累,為寫作儲備足夠的“源頭活水”。同時,要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教育活動,接觸社會,接觸社會人群,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寫作奠定好基石。
當然,“經(jīng)世之筆”是經(jīng)風雨、見世面、接地氣之筆,是“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的人生之筆,它要經(jīng)過歷練才能生成。當我們能熟練掌握高考作文的三種主要題型的寫作技巧時,當高考作文素材(課本上的,生活中的)堆滿了倉(即爛熟于心)之時,就是“赴成功之約”的最佳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