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怡
專家們總是告誡,地球上的資源還有若干年就會被人類消耗殆盡,地球還有若干年就會結(jié)束生命。以前,當我看到這些數(shù)據(jù)時總是不以為然,因為當?shù)厍虻纳Y(jié)束之時,我的身體早已深埋地下。我慶幸在自己的生命蓬勃發(fā)展時,能無所顧忌地享用比我悠久而綿長的地球資源。
可是轉(zhuǎn)念一想,這樣的現(xiàn)實也許更加可怕。當我生命垂危時,有更多的新生命誕生與成長,有更多的生命爭相替代我,而我卻只能呆望,畢竟我不能長生不老。所以我開始害怕,害怕結(jié)束的那一天的來臨,一切都變成了未知,不知道我會被掩埋在哪一寸土地,不知道風(fēng)雨是否會侵蝕我的身體,不知道天堂與地獄哪個會為我敞開大門,不知道黃泉路上是否會有人相伴,不知道……每每想到這里,我都會被這樣的未知嚇一大跳。
有時候會想,反正所有人終將入土為安,生前輝煌也將隨之而去,又何必費氣力改變那些所謂的身外之物呢?但是,死亡是無法避免的自然的現(xiàn)象,如果改變不了死亡,為何不改變自己死亡之前的命運呢?很多小說電影里的人物,也許一開始是普通人,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勇于改變自己。與其說他們是在改變自己的生命,不如說他們是用生命在改變。雖然藝術(shù)作品都具有戲劇性,但我相信誰也不愿灰暗無色地度過一生,也不愿做一個平庸到塵埃里的人。人生輝煌過一次,就算死亡,也不會掩蓋生命的光芒。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得與死亡無異。
初唐大才子王勃雖二十五歲就不幸溺水而亡,但生前也曾寫下《滕王閣序》,雖然英年早逝,但仍為后人敬仰;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秋瑾“身不得男兒烈,心卻比男兒烈”,讓人驚嘆巾幗英雄亦可為。也許我做不了王勃、文天祥與秋瑾,但我的內(nèi)心深處同樣有一腔熱血與豪情壯志,我渴望生命的激情,倘若再有人問我害怕什么,我會說,我害怕平庸。
學(xué)校:湖北武漢華中師范大學(xué)第一附屬中學(xué);導(dǎo)師: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