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月27日,我出生在香港銅鑼灣圣保羅醫(yī)院,這醫(yī)院現(xiàn)還在。我祖籍是江蘇南通,自小我在南通老家外婆家,小學是南通師范第二附小,通師二附,南通市小學第一塊牌子,我祖母是校長。高中是通中,王牌學校。通中出兩種人,一種是純抽象思維的、科學研究基礎理論類的院士,如數(shù)學家楊樂;一種是最具象的畫家,如國畫家范曾。順便說一句,范曾是我嫡親的叔叔。
17歲,我高中畢業(yè)(1972年),進了南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學畫,學民間工藝,學剪紙,畫刺繡畫稿,臨八十七神仙卷,臨宋畫,練白描,嚴格訓練,嚴格要求,有點童子功的意思。當時,有吳冠中、黃永玉、范曾、袁運甫、袁運生、高冠華、韓美林等大師到南通,到工藝美術研究所講學、作畫,教授生徒,我獲益匪淺。當時,我的學友有林曉、許平、徐藝乙、卜元、冷冰川等,我們一并長成。
1977年恢復高考,我考上了南京師范學院(現(xiàn)為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1978年2月入學。美術系是老中央大學的底子,呂鳳子、徐悲鴻、陳之佛、呂斯百、傅抱石等在此辦學,育人無數(shù),大師輩出,學風正派,學術嚴謹。我讀四年本科,畫素描、色彩,有徐明華先生教;學書法,有尉天池先生指導;國畫講座有楊建侯先生;西洋美術史是秦宣夫先生講授。老師都是一流的,學生也肯努力。1982年,我留校做了助教,后成為講師、副教授、教授,1998年任美術系主任。1999年美術系改美術學院,我任院長;2005年調(diào)到北京,任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研究室主任。我畫中國畫,山水、人物兼及花鳥。學師范,這都要會,也都要好。我曾畫過一幅《支前》(1984年),大場面,畫得不錯,中國美術館收藏?,F(xiàn)在二十年過去,畫兒也還站得住,不是一風吹的作品。我的山水屬于渾厚一路,用水也還滋潤。傳統(tǒng)上我下過工夫,自認是打進去了。走出來的嘗試,是要師造化。前幾年,我畫了一組《皖南寫生》,也能看看。再往下走,我?guī)熚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還會一點藝術設計,我設計了三套郵票,《太湖》5枚、小型張1枚(1995年) ;《周恩來同志誕生100年》4枚(1998年,與時衛(wèi)平合作);《普陀秀色》6枚(1999年)。這些郵票國家正式發(fā)行,說明我大學里藝術設計課程學有所用,素質(zhì)還算全面。我出了本《范揚畫集》,另也編了幾本冊子,參加過若干畫展。我訪問過埃及、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韓國、日本,看了許許多多的巨匠名作,因此,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有了許多的感慨。
但是,我仍然保留著那一份初始學畫時的熱情。我喜歡畫畫,畫畫對于我來說,不是事業(yè),是生活。我看我這一輩子,別的也不會了,我只會畫畫?!暗で嗖恢蠈⒅?,富貴于我如浮云”,古人說得真好,常讀常新。
另外,范揚的“范”,是草頭范,“揚”,是提手揚,這也是我經(jīng)常要告訴為我治印的朋友和為我發(fā)稿的編輯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