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永軍
在文言文教學上,許多老師大膽創(chuàng)新,有所突破,這是好事。可是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參與的欲望總是不強,文言文教學的課堂成了少數(shù)優(yōu)秀學生的表演課堂;許多學生學文言文和學外語一樣,感覺很吃力,很陌生,他們給自己的心理暗示就是一樣都聽不懂。教學應該面向大多數(shù)學生,思考怎樣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大幅提升教學成績,逐步使差生消失,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擴展學生思維向度。
一、文言文教學為什么要擴展學生思維向度
(一)放飛學生思維,課堂才會精彩無限
文言文課堂教學,由于知識點相對難一些,許多教師就直接給學生講,講參考答案,講教師自己的思路,這樣做的問題就是學生思維容易受限,教師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贊同自己的觀點,學生被參考答案或是教師的觀點淹沒了,他們失去了自我,課堂當然就沒有活力了。如果學生的思維受限,課堂的生成性問題就不會有,課堂就不會精彩,當然也就只能是風平浪靜了。
當我們教師放飛學生思維,讓他們盡情地去想、去展示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許多東西是教師無法做到或是想到的,課堂本身就應該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地方,我們應讓學生盡情去表達交流,因為每個人所想的不一樣,才會產(chǎn)生觀點的碰撞,才能促進大家的思考,才能得出不同的結(jié)論或是方法,因為不同所以豐富,因為豐富所以精彩,因為精彩所以有趣。
比如我教柳永《雨霖鈴》時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將課文改寫成散文詩,學生的思維被放飛,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改寫出來的散文稿一篇比一篇精彩。有的同學以男子角度來寫“當樹梢上的秋蟬發(fā)出最后一聲凄涼低吟,當驟雨之后烏云慢慢散開,當你我依依不舍在傍晚的長亭下送別,當你強顏歡笑與我在都門帳外舉杯餞行……”有的同學以女子角度來寫,筆法各有特色,僅就借景抒情的用法,就各不相同,學生相互借鑒,相互啟發(fā),最終共同進步。
(二)設置不同向度,學生才會自由選擇
學生怕學文言文是因為難懂,因為文言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許多知識點、考點如果老師只是從某一方面或以某一方法來講解可能只讓一部分學生明白了,而另一部分學生未必清楚。教師布置文言文的某一項任務,可能有的學生能輕松完成,而的有學生則無法完成。同一種思維方式,同一種解題方法,同一種主題思想,不一定所有學生都接受,也就是說不一定能滿足所有的學生,在教學中尤其是基礎差、底子薄的學生往往被教師忽略了,這樣會使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解決差生問題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設置多個向度,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作出適當?shù)倪x擇。
比如教學李煜《虞美人》時,在理解鑒賞階段,為了考慮和照顧到不同的學生,我提供了詩詞理解鑒賞的多個向度。①說說你喜歡的好字好詞,為什么;②從本詞的意象意境方面談談你的理解;③你認為的經(jīng)典名句是哪句,為什么;④談談讀了這首詞后的感想感悟;⑤這首詞對你的寫作有什么幫助……學生可自由選擇其中的1-2個角度來談談。這樣更多的向度,就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堂當然就會精彩紛呈。
(三)擴展思維向度,考試才會靈活應變
當今的高考試題,靈活度更大,對思維能力的要求更高,很多時候,知識點學生已掌握,但缺乏多向度思維的能力,結(jié)果只能是錯誤越來越突出。我常給學生講“同我者死,似我者俗,超我者巧”,要讓我們的課堂精彩起來,讓學生適應新高考,就必需擴展學生思維向度,讓方法或答案豐富多彩。
比如在積累和復習文言虛詞和實詞時,不要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應結(jié)合具體語境,比如搭配、詞性等情況靈活應變,畢竟考查的是理解“在文中的含義”,如此方可提高文言文閱讀的解題能力。一種方法解不了,再換另一種方法;一種思路行不通,再從另一種思路著手。在多種方法中,在多向度思考中總有一種是能順利而正確解題的。有多向度思維習慣的學生不會一條道走到黑,他們懂得靈活應變。我們常給學生講采分點和對應采分點答題,這里的采分點一是要有條理性,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會從不同角度來答,那么答到的點才會更全面,得分才會更高。
二、文言文教學怎樣做到擴展學生思維向度
在文言文字詞、翻譯的教學上,可以設置多向度;學生可能對同一人物的看法不一,對同一人物的關注點不一樣,所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答案也就能更豐富;從寫作素材的運用上也可擴展學生思維向度,對同一個材料,我們可以選取它的不同角度應用于不同的話題或是主題中。
(一)盡量給學生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我經(jīng)常給學生講,同一件事至少有100種以上不同的解決辦法,如果只有一種方法就意味著死路一條。達成同一目標,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在眾多方法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認為最容易或是最喜歡的方法。比如在講“而”字用法時可用口訣記為“你的修假并因轉(zhuǎn)承遞”諧音為“你的休假病因?qū)3踢f”可以這樣聯(lián)想“你生病要休假,病假要寫明病因,專程遞給你的班主任”;也可用口訣記憶為“‘而的用法要記得,代、并、順承、修、轉(zhuǎn)折”;還可記為口訣“而你像并蒂蓮,因羞卻成假”;我還給學生這樣講“‘而象形字,小篆字形像胡須,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內(nèi)外兩層,外層像兩腮的胡子,內(nèi)層像生在嘴下的胡子。胡須美觀有修飾作用,胡須柔軟有轉(zhuǎn)折作用,胡須會變長有遞進作用,胡須會變白是因為人老了所以有因果關系”等。對“而”字的講解我提供了多種方法,學生可任選其中一種來記憶。
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往往是課堂最精彩的地方。又如有這樣一段文言文:“肅宗為太子,常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臑。上顧太子,使太子割。肅宗既割,余污漫刃,以餅潔之,上熟視不懌。肅宗徐舉餅啖之,上大悅,謂太子曰:‘福當如是愛惜?!蔽覀兛梢砸龑W生從多角度分析這則故事的含義,可以從玄宗的角度看,也可以從肅宗角度看。第一,唐玄宗有心于培養(yǎng)自己的兒子愛惜物力的美德,善于從尋常小事考察太子;第二,唐玄宗自己驕奢淫欲,而對他人卻嚴格要求;第三,唐肅宗愛惜物力已成習慣;第四,唐肅宗善于窺探父皇用心,因而小心翼翼,在各種小事方面也力圖自保。
從寫作素材的運用上擴展學生思維向度。我們不是缺乏寫作材料,我們?nèi)狈Φ氖前l(fā)現(xiàn)材料的眼力。對同一個材料,我們可以選取它的不同角度應用于不同的話題之中。面對材料《曹劌論戰(zhàn)》,我們可從多角度來挖掘?qū)懽魉夭模旱谝?,關心國家大事,要有強烈的參政意識;第二,要積極創(chuàng)設民主參政的環(huán)境;第三,位卑未敢忘憂國。
(二)盡量給學生一項最適合自己的任務
學生的個性不同,能力不同,在聽、看、講、想、做等要素中每個學生的能力是有差異的,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也應該因人而異。教師布置任務時,應盡量照顧不同的學生,讓不同興趣愛好者、不同特長的學生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任務——也就是說在任務選擇上,如果學生不是被迫的而是自主的,那么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就會很投入、很認真。比如在教學荀子的《勸學》時,我給學生布置了如下作業(yè):或說或?qū)懟虺欢味僮肿笥业挠嘘P勸學的說理性的文字,可從以下內(nèi)容任選一個方面來完成,要求用比喻及正反論證的方法。①珍惜時間;②勤奮努力;③學習方法;④學習態(tài)度;⑤讀書作用……這時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作出選擇并努力完成任務。
(三)盡量給學生一些交流展示的機會
當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了適合的方法和適合自己的任務后,為了相互啟發(fā),分享彼此的思維成果,非常有必要進行交流和討論,我常給學生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咱們交換各得一個蘋果;說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咱們交換各得兩種思想;說你有一種方法,我有一種方法,咱們交換各得兩種方法”, 學生思維在碰撞中產(chǎn)生火花,思維的火花點燃思維的靈感。在我的語文課堂上,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合作,互聽、互看、互評、互測,陣地始終是學生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得以體現(xiàn),所以學生說40分鐘的一節(jié)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因為課堂本身充滿了興趣與活力。我在教學中碰到以下情況時,經(jīng)常要求學生交流討論:①學生對問題的意見不一致時;②一題多解時;③學生思路打不開時;④需要增大信息量時;⑤需要增加強化次數(shù)時。通過交流與討論,許多生成性問題也就出來了,課堂自然就會精彩無限。
比如教學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時,講到“月亮”“江水”“落花”這三個意象時,為了增大信息量,增加強化次數(shù)。我讓每個同學先收集和思考分別有“月亮”“江水”“落花”意象的詩詞1—3首,在課堂上交流展示,統(tǒng)計結(jié)果是有關“月亮”意象的詩詞,學生共找了45首,有關“江水”意象的詩詞,學生共找了26首,有關“落花”意象的詩詞,學生共找了25首。通過這樣的交流展示學生對這三個意象,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印象。
總之,文言文教學一定要改變課堂上教師把持講臺的現(xiàn)象,在課堂上一定要注意多向度設置問題,注意擴展學生的思維向度,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讓學生有交流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共享思維成果,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文言課堂教學自然就精彩紛呈了。
[作者通聯(lián):云南大理州彌渡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