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亞茲·沙赫里亞爾
公共廣播,顧名思義是要為人民服務的,不應該受到政治的壓力,也不應該受到商業(yè)力量的脅迫,這種公共服務應該為公民提供娛樂教育服務以及接觸文化的機會,這是公民民主權利的一個重要體現。
商業(yè)機構和公共服務廣播的最大區(qū)別在于:服務公眾是公共服務廣播最大的原動力,而商業(yè)機構的最終目的是盈利。公共服務廣播希望為公眾提供最大滿足,不管他們的經濟和社會背景如何都能夠從中受益,聽到自己想聽的內容。另外一方面,也對少數族裔予以關懷。
公共服務是一個長期的項目,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且公共廣播并不注重評級和收益,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受眾的需求,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能夠實現穩(wěn)健的運作,沒有任何權力能決定公共廣播應該服務于哪些人、應該關注哪些內容。公眾廣播有普惠性、公平性,對于大部分人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應該致力于公眾教育,不含任何既得利益。這種廣播應該有一個好的建制和結構,鼓勵好的內容,而不是數量盲目擴大;同時也應該鼓勵公共廣播從業(yè)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上世紀70年代,社會各界服務機構都是一股反抗資本主義潮流的重要力量,在地理、文化、創(chuàng)新各方面發(fā)揮著作用。到80年代末,很多民主國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公共廣播受到了很多爭議和非議。因為當時新的右翼都在質疑新的文化價值所在,新的左翼分子都在質疑傳播精英主義,說他們是排他性行業(yè),導致了社會的不團結。從經濟上來說,因為來自于政府的基金有所減少,這些公共機構承受了很大的經濟壓力。1984年,美國推出了有關公共廣播的法案,因為公共廣播方面的開支太大,通過立法減少對公共廣播的資金支持,這給公共廣播的發(fā)展帶來的巨大經濟壓力。印度上世紀90年代也進行了改革,市場進一步開放,加上經濟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商業(yè)廣播、私營電臺應運而生,給公共廣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隨著貿易和商業(yè)活動的不斷發(fā)展,市場活動日益活躍,很多電視臺、電臺都希望通過廣告來增加自己的收入。
現在,因為市場參與者不斷增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之印度人口眾多且多元,比如:沒有統(tǒng)一的語言方面的特色,受眾的識字率相對比較低,性別不平等,經濟方面存在著區(qū)域差異,城鄉(xiāng)之間存在差別,還存在數字鴻溝等等。面對這種情況,公共服務廣播應該發(fā)揮什么作用呢?長期以來公共廣播的責任就是傳播知識、教育、鼓勵科學的發(fā)展,給女性賦權,照顧弱勢群體等。同時,還要推動農業(yè)方面的創(chuàng)新,實現農村地區(qū)的再造,培訓人們的技能,以充分利用印度的人口紅利,并且要保護印度在語言文化、民族方面的多元性等。
我們推出了關于公共服務廣播的法案,第二條就規(guī)定了這些廣播機構的公共屬性,要求其要特別關注教育,致力于提高大眾教育程度,促進農業(yè)科學技術方面能。第十二條第二款提到,要保護農村弱勢群體的利益,特別是在邊遠地區(qū)和邊境地區(qū),要有合適的項目來滿足少數族裔和部落人群的需求;要促進全國的融合;要推出相應的節(jié)目,推動印度各個群體之間的溝通;推出多語言服務,每一個地區(qū)都要有適合當地的特色內容。
在公共廣播的資金籌集方面,現在世界各國主要采取三種模式。第一是收取認證費,只要是接入都要收費,比如德國、英國、日本。第二由政府出資,澳大利亞采取的就是這種模式。第三是出售電臺時間,或者是提供廣告,比如加拿大。還有一些國家是以上三種模式的組合。在印度,我們考慮了多種資金籌措的模式,但收取認證費是比較困難的,尤其在具體的實施和制度安排方面。后來相關部門基于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和市場上的媒體模式,采取了混合式的籌資或者是資金支持的模式。資金來源包括:政府的資金支持、商業(yè)合作的投資、社會銷售活動、開發(fā)一些新媒體的活動、出租場地同時提供支持和服務、為私營網絡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出售廣播時間等等。
現在的商業(yè)電臺特別關注收聽率,因為收視率是吸引廣告的重要因素,有了廣告就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但是,這種對于經濟的過分追求,對于收入或收聽率的過分關注,可能會影響到公共的職能,所以公共服務廣播必須重新審視籌資模式。畢竟我們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制性、自主性?,F在有一些機構,一方面要提供的服務具有公共屬性;另外一方面又要和商業(yè)機構競爭來獲取收益以保證自己的運營。這二者之間如何保持平衡?我們通過了一系列的立法活動,希望確保有一些灰色的領域可以得到合理的規(guī)制,防止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次,我們鼓勵其他機構通過我們的平臺來發(fā)布自己的聲音,一方面可以擴大自己受眾的范圍,另外一方面也能增加收入來源??傊覀兿Mㄟ^立法來保障公民的言論自由,同時保證我們的多元性,觀點的多元、思想的多元。當然,為了保持這種獨立性就不能過分地依賴于政府資金。未來我們列出了一系列可能出現的混合式模式,包括一些商業(yè)活動以及公共行業(yè)和政府的補貼,通過發(fā)行許可證來收取一定的費用,和其他商業(yè)機構合作等。
過去20多年中,公共服務廣播的發(fā)展面臨著很多挑戰(zhàn),包括資源方面的限制、市場上的競爭、經濟方面的不確定性,還有觀點的自主性、政府的干預、社會的變遷等等。公共服務廣播還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Γ驗樗梢跃S護我們的多元性,方便人們獲取信息,在監(jiān)督政府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雖然現在印度公共服務廣播的商業(yè)活動很多,還有一些來自于政治上的支持,但是前方的道路依然有很多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和政府的溝通,加強和公民的溝通,以保證播出合適、合乎需求的內容。同時還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一方面適應市場的變化,要特別關注內容,堅持自己的理念;另一方面,公共服務廣播的盈利要重新投資于自己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于自己的設備、投資于更新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