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
摘 要:當我們領到工資條時,我們是否只關注實際工資的多少?是否有注意工資的組成項目?是否了解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呢?換個角色,當我們發(fā)放工資時,我們是否兼顧企業(yè)與員工的利益?是否合理節(jié)稅呀?其實,細心的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有時我們稍微改變一下工資的處理方式,便可以適當減輕我們的稅負,從而增加我們的收入。本文主要探討員工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及其稅務籌劃,如何增加員工的實際收入,從而提高員工的可支配資源,提高員工的滿意度與幸福感的問題。
關鍵詞: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住房補貼。
一、工資、薪金所得其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的重要性
企業(yè)員工工資、薪金待遇的高低是企業(yè)能否吸引和挽留人才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工資、薪金所得采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越高,要繳納的個稅就越多。因此,企業(yè)可通過稅務籌劃,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選擇員工工資、薪金的支付方式,降低應納稅所得額,以減少員工個人的稅負。
二、工資、薪金所得其個人所得稅稅率及費用減除標準
1、稅率: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從一級的3%稅率,逐級遞增到七級的45%稅率。
2、費用減除標準:我國居民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3500元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工資、薪金所得其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 = 每月收入額 - 繳付"四金"額-費用減除額(3500元)
2、工資、薪金所得的超額累進稅率及速算扣除數(shù)
采用速算扣除數(shù)計算法,計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納所得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所得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shù)
四、工資、薪金所得其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及運用
當我們領到工資條時,我們是否只關注實際工資的多少?是否有注意工資的組成項目?是否了解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呢?
當我們發(fā)放工資時,我們是否兼顧企業(yè)與員工的利益?是否合理節(jié)稅呀?
其實,細心的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有時我們稍微改變一下處理的方式,便可以適當減輕我們的稅負,從而增加我們的收入。
就拿我們每個月的工資來講吧,員工張立2016年1月工資條如下:
(1)張立2016年1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計算:
1)判斷:5583 - 3500 - 168 - 215= 1700 屬于第二級(超過1500~4500元的部分),稅率 10% ,速算扣除數(shù)105。
2)個稅:1700 * 10% - 105 = 65(元)
即(5583 - 3500 - 215 - 168)*10% - 105 = 65(元)
(2)如果進行稅務籌劃,將住房津貼200元作為非貨幣性住房補貼,由企業(yè)統(tǒng)一購買或者租賃住房,提供給員工居住,那么,由于非貨幣性住房補貼不計入員工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必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列入企業(yè)的費用,因此可以降低了員工個人的稅負。
稅收籌劃后,張立該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計算:
1)判斷:5383 - 3500 - 383 = 1500 屬于第一級(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 3% ,速算扣除數(shù)0。
2)個稅:1500 * 3% - 0 = 45(元)
即:(5383 - 3500 - 215 - 168)* 3% - 0 = 45(元)
那么,將住房津貼200元,以企業(yè)提供住房的形式支付時,員工可以減少個人所得稅20元(65 - 45 = 20),按企業(yè)應繳個人所得稅職工人數(shù)300人計算,一年企業(yè)員工可少繳稅72000元(20 * 300 * 12 = 72000)。
由此可見,企業(yè)提供非貨幣性住房補貼,雖然張立的名義工資減少了200元(由5583元變?yōu)?383元),但其實員工可支配的實際工資卻增加了20元(由4860元增加到4880元)。
我們進行工資薪酬個稅稅務籌劃,是不是其個稅越高,節(jié)稅效果越明顯呢?
員工劉杰2016年1月的工資條如下:
(1)劉杰2016年1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4083 - 3500 - 215 - 168)*3% =6(元)
(2)如果進行稅務籌劃,將住房津貼作為非貨幣性住房補貼,由企業(yè)統(tǒng)一購買或者租賃住房,提供給員工居住,那么,由于非貨幣性住房補貼不計入員工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必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列入企業(yè)的費用,因此可以降低了員工個人的稅負。
稅收籌劃后,劉杰該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3883 - 3500 - 215 - 168 = 0(元)
即將住房津貼200元,以企業(yè)提供住房的形式支付時,員工劉杰可以減少個人所得稅6元,按明亮電器有限公司應繳個人所得稅職工人數(shù)300人計算,一年公司員工可少繳稅21600元(6 * 300 * 12 = 21600)。
由此可見,(1)企業(yè)提供非貨幣性住房補貼,雖然員工的名義工資減少了(由4083元變?yōu)?883元),但其實員工可支配的實際工資卻增加了(由3419元增加到3425元)。
(2)進行個稅稅務籌劃,其個稅越高,節(jié)稅效果越明顯。同樣是住房補貼200元,劉杰工資4083元,適用稅率3%,稅務籌劃后,節(jié)稅6元;而張杰工資5583元,適用稅率10%,稅務籌劃后,節(jié)稅20元。
五、矛盾沖突與建議
1、矛盾沖突:
(1)企業(yè)給員工提供住房待遇,由于員工的住房需求不同,自己有房子或自己租房的員工,感覺享受不到免費的住房待遇,心中產(chǎn)生不公平感。但實際上卻增加了員工的實際工資,增加了員工的可支配資源,即"留在員工手中的資金多了"。
(2)企業(yè)給員工發(fā)放住房補貼,員工無論自己租房,還是向企業(yè)租房,企業(yè)都給每一位員工住房補貼,讓員工感到公平與得到信賴,提高了員工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但實際上卻增加了員工的名義工資,減少了員工的實際收入。
(3)企業(yè)給員工提供非貨幣性福利待遇,有時無法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因為有時這些福利不一定是員工所需要的。
2、建議:
如何既提高員工的滿意度與幸福感,又增加員工的實際收入,提高員工的可支配資源呢?企業(yè)為員工提供住房以及各項福利待遇,可通過貨幣形式表現(xiàn)出來,同時增加員工的選擇權。
(1)企業(yè)為員工提供住房待遇時,在工資條上,無論員工是否入住企業(yè)的宿舍,都以貨幣形式。這樣,提高了員工住宿的選擇權,增加員工的滿意度。
① 如果員工劉杰入住企業(yè)宿舍,此時工資條反應內(nèi)容如下:
② 如果員工劉杰不住企業(yè)宿舍,此時工資條反應內(nèi)容如下:
從這兩個工資條的備注,體現(xiàn)企業(yè)為員工提供住房待遇,增強員工的公平性。在實際操作上,標明房租租金,增加員工的選擇權。
(2)企業(yè)為員工提供的各項福利待遇,以貨幣形式加以表示。
① 免費就餐。如:餐票上標上價格。
② 提供交通便利。如:提供班車,免費接送職工上下班時,顯示車票票價。
③ 提供旅游和教育福利機會。如:為員工提供旅游和培訓的機會,為職工子女提供助學金、獎學金,增加員工選擇機會,同時報出相應價格。
④ 增加公共服務。如:提供水、電、煤氣、暖氣、電話等公用配套設施服務時,公告相應的費用支出。
總之,在稅法的規(guī)定范圍內(nèi),通過對工資、薪酬的個人所得稅稅務籌劃,從而達到提高員工的可支配資源,增加員工的實際收入,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及幸福感,是我們稅務籌劃的宗旨。
參考文獻
[1] 李曉東編著. 部經(jīng)理掌控財務的88種手段. 中國時代經(jīng)濟出版社. 2011.02.
[2] 丁元霖主編. 稅務會計. 立信會計出版社. 2010年5月
[3] 張中秀. 納稅籌劃寶典[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1.
[4] 高金平. 稅收籌劃謀略百篇[M]. 北京. 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 2002. 由無憂論文網(wǎng)整理提供。
[5]天津日報(天津).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的籌劃繳納. 手機看新聞.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