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棗竿】在中原地區(qū)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打棗竿】也稱【打草竿】【打棗桿】等,是明清時期非常流行的時尚“俗曲”曲牌,也被當時許多文人墨客所青睞,明代的卓珂月甚至認為:“庶幾吳歌、【掛枝兒】【羅江怨】【打棗竿】【銀紐絲】之類,為我明一絕耳?!雹偻躞K德也說:“至北之濫流而為【粉紅蓮】、【銀紐絲】【打棗竿】,南之濫流而為吳之【山歌】、越之【采茶】諸小曲,不啻鄭聲,然各有其致……小曲【掛枝兒】即【打棗竿】,是北人長技,南人每不能及。”②沈德符也對當時【打棗竿】的流行做了記載:“比年以來,又有【打棗竿】【掛枝兒】二曲,其腔調(diào)約略相似,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沁人心腑。”③
這些記錄說明【打棗竿】為“北之濫流”,后傳至南方,即為【掛枝兒】,二者為同源變體的關(guān)系,所以“腔調(diào)約略相似”。【打棗竿】在明代中后期流傳甚廣,以至于達到了“舉世傳誦”的程度,然而,明代沒有發(fā)現(xiàn)以【打棗竿】為名的曲詞,【掛枝兒】在馮夢龍的《山歌》中收錄有多篇,如馮夢龍《山歌》中的【私窺】:
是誰人把奴的窗來餂破?眉兒來,眼兒去,暗送秋波。俺怎肯把你的恩情負,欲要摟抱你,只為人眼多。我看我的乖親也,乖親又看著我。④
該段唱詞為七句,每句的字數(shù)為10,10,8,5,5,6,6。
延至清代,以【打棗竿】為牌名的唱詞出現(xiàn)在王廷紹等人編訂的《霓裳續(xù)譜》中,卷七和卷八中各有一支【打棗竿】詞的記錄,現(xiàn)錄如下:⑤
卷七【打棗竿】:兵馬圍了普救寺,要搶鶯鶯做夫妻,慧明和尚沒有安邦計,老夫人唬的他就沒了主意,高叫眾僧你們聽知,退兵者,情愿招他為門婿。
卷八【打棗竿】:從南來了一群雁,也有成雙,也有孤單,成雙雁密密雜雜實好看,孤單雁飛來飛去飛的慢,只看成雙,不看孤單,看孤單,惹起奴的心頭愿。
二者均為七句,卷七的字數(shù)為7,7,9,11,8,3,7;卷八為7,8,10,10,8,3,7。這兩首詞的句數(shù)和字數(shù)與上述馮夢龍所記【掛枝兒】相比,都有較大的差異。
【打棗竿】至今仍在我國北方的說唱藝術(shù)和戲曲中大量留存,這也印證了歷史中的記載。馮光鈺先生研究認為:“各個省區(qū)(如陜西、甘肅、河南、新疆等)之間的【打棗竿】明顯是名同而曲異。因此很難認定哪一首【打棗竿】具有這一曲牌基本調(diào)的意義?!雹?/p>
二、云南【打棗竿】的發(fā)展歷史
雖然【打棗竿】在明代就已風靡大江南北,但明代是否傳入云南至今未見任何文獻記載。云南最早出現(xiàn)【打棗竿】記錄的是徐炯的《使滇日記》,書中曰:“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月初五日……湯池……李秉公令從者唱【打棗竿】,哀婉凄苦,不忍終聽”。⑦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云南人張漢的一首《思鄉(xiāng)曲》中提到了【打棗竿】,詩中說:“楚郢吳昆屬和難,彈箏擊筑滿長安。南音欲愛思鄉(xiāng)曲,坐撥雙弦【打棗竿】”⑧,從中也可以看到,這一“俗曲”是由樂器伴奏的“小唱”形式。延至雍正年間,云南提學吳應枚在《滇南雜記》中多次提到【打棗竿】,如:“蘆空、口琴,倮樂器,其音凄以怨,有曲調(diào)名【打棗竿】,男婦皆能歌之,蓋取撲滅丑類之意?!雹徇@一記載表明,【打棗竿】已被云南的彝族(“倮”為云南古代彝族)學會,并用本民族的樂器伴奏演唱,已達到了“男婦皆能歌之”的流行狀態(tài)。同時,書中也向我們說明了【打棗竿】一曲乃是“撲滅丑類之意”,即“誅滅吳三桂及其逆黨”即此調(diào)有為當時政治服務的作用。而其后來又流傳到彝族地區(qū),說明彝族群眾對撲滅吳逆是由衷歡喜的。吳逆在滇,殘害百姓,對各兄弟民族殺戮尤劇,故彝族群眾深恨之,至此調(diào)‘男女皆能歌之?!雹膺@一解釋和上述康熙年間【打棗竿】傳入云南的記載相吻合??梢姡敬驐椄汀窟@類以“私情”描寫著稱的“俗曲”音樂,也可以重新填詞用于政治宣傳,這也從側(cè)面反映了【打棗竿】一曲的流行性和適應性。至今滇南花燈中不僅有【打棗竿】的音樂,還有以【打棗竿】為名的歌舞劇目,其音樂已經(jīng)和當?shù)匾妥迕耖g音樂相融。【打棗竿】還傳入了云南大理,并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大理化的傾向,甚至當時的一些民眾直接將其稱為“夷歌【打草竿】”。{11}
云南的一些地方文獻中還認為,【打棗竿】乃為內(nèi)地戍滇士兵自己創(chuàng)作的?!兜崮现韭浴分芯陀涗浀溃骸八缀贸敬虿莞汀浚幻敬虿荻挕浚暨|士戍滇,牧場打草,有思歸之心,因為此歌,其音凄怨。”{12}該段記錄中的“遼士戍滇”,可能為清代駐守云南的滿族八旗子弟,因為他們的家鄉(xiāng)都在東北一帶,固有此稱呼。然而文中認為【打棗竿】乃為戍滇士兵在云南所作,這與事實不符,因為明代這一作品就已在內(nèi)地盛行。
清末在云南為官的沈壽榕曾擬做《打草竿歌二十首》,收錄于《玉笙樓詩錄》中,現(xiàn)錄兩首:
打草竿,草沾土,采花枝,打花鼓,但知夷方樂,不知夷方苦。山山有老虎,家家養(yǎng)飛蠱。郎不歸,蠱不吐;蠱不歸,淚如雨。打草竿,莫起早,夜來眠,莫吃飽。眼前許多事,一人做不好。蠻方天地也無情,瘴壓青山頭白了。{13}
第一首為8句,字數(shù)為6,6,5,5,5,5,6,6;第二首為六句,字數(shù)為6,6,5,5,7,7。將這兩首【打草竿】的句數(shù)和字數(shù)與上述明清時期的【打棗竿】【掛枝兒】相比,云南清代的【打棗竿】與明代馮夢龍記載的【掛枝兒】更為接近。
1940年,徐嘉瑞編著了《云南農(nóng)村戲曲史》,這時的【打棗竿】已成為云南花燈中的一個重要曲牌。徐先生用工尺譜記錄了《打魚》中鄔飛霞演唱的【打棗竿】“一江風吹不散孤舟小憩”一句的曲譜,唱詞大都記了下來。這可能是受五四時期的“俗文學”的影響,對文辭較為重視,而對音樂較少關(guān)注吧!好在徐先生關(guān)注的這些花燈音樂,建國后大都被文藝工作者用簡譜記錄了下來,這為我們進一步研究這一曲牌的傳衍提供了很好的幫助。當時徐先生記錄的【打棗竿】唱詞為九句,字數(shù)分別為10,9,6,6,7,6,4,6,7。
一江風吹不散孤舟小憩,輕搖擼,慢蕩舟,出蘆葦,盡是漢江蓼岸,月映船水上仙,少焉,月出在東山,滄江上白龍困,江水滔天,這才是卿未歸,明月蘆花水清淺。{14}
將以上唱詞與內(nèi)地明清時期的【打棗竿】【掛枝兒】和清代云南沈壽榕做的《打草竿歌》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云南的【打棗竿】是一脈相承的,與內(nèi)地明代馮夢龍所記的【掛枝兒】在句格、結(jié)構(gòu)和字數(shù)上更為接近。只是云南花燈中的【打棗竿】文辭典雅,顯然是出自文人手筆,應該是文人模仿民間【打棗竿】一曲,重新創(chuàng)作而成。
三、【打棗竿】在云南花燈中的衍變
【打棗桿】現(xiàn)主要留存于昆明揚琴和云南花燈之中。昆明揚琴中的【打棗桿】已無藝人可以完整演唱,文藝工作者也僅記錄了【打棗桿】的部分唱詞,音樂已經(jīng)失傳。昆明揚琴中的【打棗桿】主要用于《漁家樂》《太子藏丹》《崔氏逼休》《馬前潑水》《貴妃醉酒》等劇目中。云南花燈中的【打棗桿】也集中于幾個傳統(tǒng)的劇目中,如《打魚》《玉約瓶》《長亭餞別》《三怕婆》《臨江渡》《割股救母》《賈老休妻》等?!敬驐棗U】參與的劇目主要集中于云南的漢族聚居區(qū)和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雜居區(qū)。如果細分的話,昆明的【打棗竿】保存的較為古老,可以算是第一梯隊;楚雄州和玉溪市屬于第二梯隊,音樂已被簡化;紅河州的【打棗竿】屬于第三梯隊,變化較大,已經(jīng)融入了當?shù)匾妥逡魳返暮芏嘣亍T颇细鞯氐摹敬驐椄汀慷紴榕匝莩?,民間流傳有“男不唱【打棗竿】,女不唱【桂枝兒】”的說法,具體原因不明,由此可見,民間還是認為這是兩首不同曲牌的音樂形式。
從現(xiàn)存云南各地【打棗竿】詞的角度來看,其句數(shù)和結(jié)構(gòu)大同小異,屬于同一曲牌的不同變體。它與明代【掛枝兒】接近,與上述清代云南所存【打棗竿】一脈相承,如昆明花燈《玉約瓶》中眾仙女演唱的【打棗竿】:
漢鐘離,捧仙桃,微微冷笑,呂純陽,背寶劍,散淡逍遙,張果老,倒騎驢,云端訪道。手提花籃,韓湘子,采荷仙品玉笛,曹國舅使的陰陽板,鐵拐李葫蘆背著跑。{15}
楚雄元謀花燈《漁家樂》中鄔老漢演唱的【掛輕棹】(即【打棗竿】):
掛輕棹,不覺得,離城遠眺,柳千條,花萬朵,三春錦繡。入蘆葦,披晚霞,鴻雁灘頭,打得魚兒,上小舟。高歌濺水流,擯卻幾多愁。河南河北興雅意,煙波漪麗垂釣叟。{16}
昆明是【打棗竿】流傳的主要地區(qū),昆明的【打棗竿】有兩大特點:一是文辭典雅莊重,保留著清代文人戲曲的諸多特征;二是音樂上分為 “正宮”和“背宮”兩種曲調(diào)系統(tǒng)。昆明花燈的主要伴奏樂器是胡琴,當它的定弦為低音sol—re時,藝人們稱之為正宮調(diào),音階為低音sol、低音la、do、re、mi,有時會出現(xiàn)fa、#fa和si這三個偏音。當胡琴的定弦為低音la—mi時,音階為低音la、do、re、mi、sol,也會出現(xiàn)上述偏音,當?shù)厮嚾朔Q其為背宮調(diào)。背宮調(diào)系統(tǒng)的【打棗竿】音樂也是以級進為主,但經(jīng)常出現(xiàn)mi-高音do,低音la-sol的跳進,這主要是伴奏樂器胡琴導致的,昆明花燈中的胡琴音域只有一個八度(昆明傳統(tǒng)花燈中的胡琴一般不使用換把技法),這就會出現(xiàn)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的情況,民間解決這類問題也很簡單,也就是高不上去的音就低八度拉,低不下去的音就高八度拉,久而久之,這些旋律便逐漸形成了一種定勢。
同一段旋律在兩種曲調(diào)系統(tǒng)中也會出現(xiàn)一些變化。一般來說,正宮調(diào)【打棗竿】的結(jié)構(gòu)較為平整,多由一個樂段或一個樂段的變化重復構(gòu)成的兩個樂段,如選自《打魚》中鄔飛霞演唱的【打棗竿】(見譜例1)就是由四個樂句構(gòu)成的單樂段結(jié)構(gòu),其曲式結(jié)構(gòu)為a(5)+a1(5)+a2(6)+a3(8)。一、二兩個樂句基本相同,完成了音樂的“起”和“承”;第三樂句發(fā)生了變化,開頭變化重復了第二樂句后兩個樂節(jié),有“咬尾”的痕跡,中間融入了一點新的材料,在最后兩個樂節(jié)又變化重復了第二樂句(a1)的開頭,并以sol音結(jié)尾,圓滿地完成了音樂的“轉(zhuǎn)”;第四個樂句由8個樂節(jié)組成,第一樂節(jié)就回到了一二句的開頭,完成了音樂的“合”,其后在變化重復上面三個樂句的主干音中結(jié)束在mi上。音樂基本是在一個樂句的重復變奏中完成的,但又恰到好處地融入了一些新的音樂材料,從而形成了起承轉(zhuǎn)合的音樂結(jié)構(gòu)。以此來看,其最初的音樂有可能來源于一個或兩個樂句的單樂段民歌,從【打棗竿】源于北方來看,似乎是符合這一猜測的。因為北方民歌即便是現(xiàn)在也依然是以兩句體的單樂段結(jié)構(gòu)為主。而當【打棗竿】傳入南方以后,在逐漸適應中不僅被改變?yōu)樗木潴w,在音樂進行中也融入了許多南方的音樂特點,如音樂的進行主要以環(huán)繞型級進為主,尤其是sol-la-高音do-la-sol-mi-sol-re-mi-re-do的這種音樂進行,極具江南音樂風格。
與正宮調(diào)相比,背宮調(diào)【打棗竿】的音樂結(jié)構(gòu)則非常龐大,它通常由許多不規(guī)整的樂句和多個樂段組成,民間稱之為“九板十三腔”。呈貢《玉約瓶》中眾仙女唱的【打棗竿】就是其中的代表。全曲由【平板】【送板】【大轉(zhuǎn)板】【哎字板】【小過板】【超字板】【送板】【大轉(zhuǎn)板】【哎字板】【小過板】【超字板】【翹板】和【小過板】13個基本樂段,再加上它們變體,共有18個
段落構(gòu)成,僅有七句唱詞。
現(xiàn)在我們先來分析第一個段落【平板】(見譜例2)的音樂。除去前奏和過門,這是一個完整的單樂段結(jié)構(gòu),由三個樂句組成,句落音為mi、la(低音)、la(低音),為羽調(diào)式。該段的曲式結(jié)構(gòu)為a(11)+a1(8)+a2(12),音樂是在一句體的基礎(chǔ)上重復變奏而形成的。其核心音調(diào)是sol-mi-低音la,音樂幾乎都是圍繞這一音調(diào)衍生和變化的。第一樂句中前三個樂節(jié)就完成了核心音調(diào)的一次發(fā)展,即由sol-la-re-mi-re-低音la;此后的四小節(jié),核心音調(diào)被再次重復,中間主要是以級進為主的下行旋律;最后的四個小節(jié)由sol-高音do,然后下行至mi結(jié)尾;第二樂句基本是第一樂句的重復,由核心音調(diào)的兩次重復變奏組成;第三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核心音調(diào)重復變化了三次,即sol-mi和高音do-低音la的兩次重復。圍繞核心音調(diào)的音樂進行以級進為主,也出現(xiàn)了低音la-sol和低音la-高音do的大跳,這就是上述所說的背宮調(diào)系統(tǒng)造成的。此外,還有mi-高音do、mi-低音la、sol-高
音do等的跳進。
從上述的音樂分析可以看出,背宮調(diào)與正宮調(diào)【打棗竿】在音樂的發(fā)展手法上都是在一句體基礎(chǔ)上形成的多樂句的
樂段結(jié)構(gòu),這的確可以證明最初【打棗竿】應是北方之物。
從整體上來看,昆明【打棗竿】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文詞典雅莊重,詩詞體的長短句式,曲調(diào)古樸優(yōu)雅,具有戲曲雅部的一些特點;二是詞少腔多,襯詞運用多,結(jié)構(gòu)龐大,五百多小節(jié)的長曲調(diào)僅有60個唱詞,其余全是襯詞,唱詞幾乎完全淹沒于襯詞之中,使聽者不知所云。顯然這是雅部戲曲發(fā)展至后來的典型特點,即 “其曲雖極諧于律,而聽者使未睹本文,無不茫然不知所謂”;三是很多樂段音樂是在一句體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多樂句的樂段結(jié)構(gòu)。以上這些特點是明清時期流行的“俗曲”小令的典型結(jié)構(gòu)形式,與洛地先生對小曲(俗曲)的解釋完全吻合,他說小曲是“單曲單篇,基本上或絕大多數(shù)是單曲單段成篇,也有多段成篇的,其多段也是單曲?!眥19}
相對于昆明【打棗竿】來說,楚雄州和玉溪市【打棗竿】唱詞變化不大。音樂上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一是音樂被簡化;二是音樂不是由一個樂句發(fā)展而成,而由不同的音樂材料組成的三個或四個樂句構(gòu)成的樂段結(jié)構(gòu),再由這一樂段在變奏中形成多樂段結(jié)構(gòu);三是音樂中跳進增多、強調(diào)si音。這些變化都是為了適應當?shù)孛褡逭Z言和審美的需要。楚雄花燈《磨豆腐》中趙五娘演唱的【打棗竿】較具代表性(譜例3)。全曲由l0個樂段組成,曲式結(jié)構(gòu)為:A(4)+A1(3)+A2(3)+A3(3)+A4(3)+A5(3)+A6(3)+A7(3)+A8(3)+A9(3)。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其實屬于引腔部分,后面的三個樂句才是這一樂段的主體部分。第二樂段由三個樂句構(gòu)成,是第一樂段的后三個樂句的變化重復。此后的八個樂段都是第二樂段的變化重復。
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雜居區(qū)的【打棗竿】主要分布在紅河州,它們已經(jīng)融入了當?shù)匾魳返暮芏嘣?,有時我們僅能從一些骨干音中找到【打棗竿】的蹤跡。如彌勒縣的【打棗竿】唱詞與昆明【玉約瓶】中眾仙女唱的【打棗竿】是一樣的,首句中的re-do-低音la的音樂片段與呈貢【打棗竿】相似,其他旋律已被彝族音樂所改造,就連節(jié)奏也被拉長或簡化,與當?shù)氐囊妥逡魳贰旧剿幥弧康摹揪星弧肯嘟?,音樂也更具山野之風。建水縣的【打草竿】變化更大。首先,唱詞是當?shù)厝司巹?chuàng)的,當?shù)氐姆窖砸r詞也被用于其中。除了首句的旋律片段mi-do-低音la和高音do-mi的六度跳進與昆明【打棗竿】似曾相識外,其他的旋律多被彝族化了。據(jù)調(diào)查,當?shù)貝鄢舻囊妥逡彩撬拇笄唬ê2饲弧⑸剿幥?、四腔、五三腔)音樂的主要表演者,因此,二者時常被混在一起進行表演,久而久之,二者就融為
一體了。譜例5中的【打棗竿】最后的九個小節(jié)就和【海菜腔】中的【拘腔】基本一致(見譜例5)。
綜上所述,從歷史文獻和現(xiàn)存【打棗竿】的曲詞來看,云南的【打棗竿】應是在清代早期或明代由我國南方傳入的。理由是:首先,云南歷史上和現(xiàn)存的【打棗竿】曲詞與馮夢龍所記的吳地【掛枝兒】更為接近;其次,【打棗竿】的音樂最初是由一句體或二句體的民歌發(fā)展而來,應該源于北方,這和歷史記載相符,但云南的【打棗竿】業(yè)已發(fā)展成以三句體、四句體乃至更多樂句組成的樂段結(jié)構(gòu),而且音樂的進行多以環(huán)繞型級進為主,旋法也更接近南方;其三,歷史上云南的移民以我國南方人居多,尤其是江南人最多。時至今日,云南漢族談及祖先之時,多認為是“南京應天府”。歷史文獻也予以了證實,如《滇粹》中說“(沐英)還滇,攜江西江南人民二百五十余萬入滇?!眥22}《滇略·俗略》中也說:“高皇帝(朱元璋)既定滇中,盡徙江左良家,閭右以實之,及有罪竄戍者,咸盡室以行?!眥23}
傳入云南的【打棗竿】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曲唱”的形式,另一種是隨戲曲和曲藝劇目一起來到云南的?!扒钡男问揭婚_始較為盛行,后逐漸消亡或融入到各地民間音樂之中了。云南揚琴中的【打棗竿】僅存詞,音樂已經(jīng)失傳。云南花燈中保存的最多,其中昆明市的【打棗竿】具有內(nèi)地雅部戲曲的特點,應是保存內(nèi)地清代中期以前的音樂形式;楚雄州和玉溪市的【打棗竿】已經(jīng)被簡化并出現(xiàn)地方化;紅河州的【打棗竿】
已經(jīng)融入了當?shù)匾妥逡魳返暮芏嘣?,實際上已被彝族化
了,因此這一地區(qū)的花燈也被稱為“彝族花燈”。
① [明]陳弘緒《寒夜錄.續(xù)修四庫全書》[M],第1134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② [明]王驥德、曲律、顧廷龍主編《續(xù)修四庫全書》[Z],第1758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③ [明]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明代筆記小說大觀(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④ [明] 馮夢龍編撰,劉瑞明注解《馮夢龍民歌集三種注解》[M],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⑤ [明]《清民歌時調(diào)集》[Z],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⑥ 馮光鈺《中國曲牌考》M],合肥:時代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安徽文藝出版?009年版。
⑦ [清]徐炯《使滇日記·雜記(外一種)》[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⑧⑨{12} 顧峰《云南歌舞戲曲史料輯注》[Z],昆明:云南省民族藝術(shù)研究所戲劇研究室編印1986年版。
⑩ 鄭祖榮《花燈曲調(diào)〈打棗竿〉何時傳入昆明》,云南日報網(wǎng),http://www.yndaily.com.2006年07月07日。
{11} [清] 張九鉞《昆明竹枝詞之一》“【打草稈】兒大理腔,曾聞哀怨似羅 江。十三女兒花燈鼓,愁殺鷓鴣飛一雙。”[清]周昱《葉榆雜詩》中曰:“料峭東風釀暮寒,鴨頭新漲綠漫漫,春游不唱楊枝曲,別有夷歌打草竿?!痹斠婎櫡濉对颇细栉钁蚯妨陷嬜ⅰ穂 M],昆明:云南省民族藝術(shù)研究所戲劇研究室編印,1986年版。
{13} 趙杏根《歷代風俗詩選》[ M],長沙:岳麓書社1990年版。
{14} 徐嘉瑞《云南農(nóng)村戲曲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5}{17}{18} 昆明市文化局編《昆明花燈音樂》[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元謀縣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編《云南戲曲傳統(tǒng)劇目元謀花燈》[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9} 洛地《詞樂曲唱》[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版。
{20}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局編《楚雄州花燈音樂》[Z],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1年版。
{21} 劉天強《彝燈新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 自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3} 方國瑜《云南史料叢刊·第六卷》[Z],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孫明躍 南京藝術(shù)學院音樂與舞蹈學專業(yè)在讀博士,云南民族大學藝術(shù)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 劉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