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欽熙
4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日本明仁天皇,對地震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誠摯慰問,并衷心祝愿日本人民早日克服困難、重建家園。歌星劉德華在網(wǎng)上呼吁粉絲一起向日本熊本縣期許平安,表達慰問和支持。還有,韓國的一些明星也為日本受災者祈福。其他很多普通的中國人也深切關(guān)注著這場災害。這些一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友好和善良的人們對災區(qū)的態(tài)度和幫助一樣。這其中也包括日本民眾。
但與此相反的是,國內(nèi)卻有另外一些人在微博微信和其他一些自媒體上發(fā)表不人道的言論,甚至有匿名網(wǎng)絡評論者發(fā)出幸災樂禍之言。這些言論讓人覺得痛心和羞愧。
一個多世紀來,中日之間的確有沉重歷史和太多的讓人思之痛心的怨懟。就普通人層面,人們總是希望生活安定而富裕。歷史問題和政治問題應該按照它們各自的歸屬和方式去處理。而在給人類帶來極大威脅的天災面前,除悲憫之心和己所能及的救助外,其他非人道的言行都是不應該的,甚至是惡的。人道主義精神和行為永遠是人類文明發(fā)展所必須追求的,否則,這個世界將變得不是更好,而是會更壞。
人性復雜,思想也復雜。人性和思想如果不以理性和邏輯為基礎來思考問題和表達情感,就會出現(xiàn)蠻不講理。還有,人類在文明的進程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追求,比如,盡管人與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及至國與國之間有矛盾,但一旦其中一方出現(xiàn)了涉及人道主義危機的災難,另一方不應該幸災樂禍,更不能乘人之危,甚至落井下石。再比如,不能對手無寸鐵的弱者和婦女兒童施以暴行,等等。
理性和邏輯的思考怎么得來呢?除了一個人自身的磨礪和修為外,還需要通過教育來實現(xiàn),所以教育就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教育最主要的施與者是家庭和學校。家庭教育除了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外,還要培養(yǎng)孩子樸素的善惡分辨能力、同理心、同情心和慈善心。學校教育除了繼續(xù)協(xié)同配合家庭教育的任務和傳授知識外,更要幫助、培養(yǎng)受教育者獲得基于理性與邏輯的判斷力和思考力。當然,社會環(huán)境和輿論氛圍也不可小覷,它們對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價值觀都有著非常現(xiàn)實的影響,對日本地震幸災樂禍的言論就是極端民粹主義思潮在某些人身上的反應。
教育的本質(zhì)目的是使人成為善的人,一個善的人不僅其言行符合法律的外顯要求,其內(nèi)心也合乎道德人性,而同理心、同情心、悲憫之心都是道德人性的底線。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附屬中學)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