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的時代,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內容,豐富了網民的生活,為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任務事物都有兩面性,“利”的后面必然會帶來“弊”,由網絡而引發(fā)的負面問題有日趨嚴重之勢,其中公眾反響最大的是網絡隱私侵權問題。本文希望通過探討網絡隱私權侵權行為、我國在此方面立法的現狀和缺陷,提出相關保護的幾點法律建議。
關鍵詞 網絡隱私權 法律保護 立法
作者簡介:劉昕,四川省富順第二中學校,高中在讀。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6)02-074-02
網絡與我們的聯系日益緊密,人們通過網絡可以獲取自己所需的各類信息,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但隨之出現的隱私安全被侵犯的事件屢有發(fā)生,這是每個人都可能要面對的問題,在網絡上由于私密信息被披露給當事人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負擔。網絡發(fā)展需要走法制化和規(guī)范化的道路,必須要實現網絡隱私權保護。
一、 網絡隱私權的界定
網絡隱私權的概念,目前學界沒有統一的界定,但是學者趙華明提出自己的見解,他認為不論是網絡世界還是現實世界,人們同樣享有隱私權。具體指的是網民在進行網絡活動時,私人生活安寧以及私人信息要受到保護,他人沒有權利侵犯,這是公眾需要捍衛(wèi)的人格權。利用網絡泄露某些個人信息屬于侵犯隱私權,其中事實、圖像、誹謗意見等都屬于此范疇。
二、 侵犯網絡隱私權的主要表現形式
很多人喜歡在網上購物,在進行交易時需要提供個人信息,這是最常見的信息披露形式,而服務商為了個人目的也會搜集個人信息,例如上網習慣、購物傾向等,在經過加工處理后用于進行商務或其它活動,這時容易發(fā)生信息泄漏或不當使用的情況,給用戶帶來困擾或傷害,甚至可能影響到用戶的正常生活。例如,用戶會收到電話推銷的騷擾,也面臨著信用卡帳號和密碼被盜的風險。
侵犯網絡隱私權的形式較多,歸納來看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由于網絡日益普遍和飛速發(fā)展為侵犯網絡隱私提供了便利
大多數網站都使用了具有跟蹤功能的Cookie軟件,可以將用戶的瀏覽偏好、IP地址、用戶名及密碼記錄并存儲下來,在未經用戶授權的情況下將用戶的個人檔案保存下來,存在被泄漏和不當利用的風險,從而威脅到用戶的隱私權。
(二)在網絡上沒有得到他人允許,而擅自宣揚、公布他人在私領域的資料,談話內容等
如2015年4月份畢福劍在私人集會上的視頻被他人傳到互聯網上;教育留學機構將用戶的個人資料公布在網絡上等。
(三)電子垃圾郵件的泛濫也對用戶的生活安寧造成侵擾
在網絡環(huán)境下,用戶的信息成為商家關注的重點,利用網絡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收集大量用戶的信息,按照需求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和分類,并建立信息數據庫,再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向用戶推廣告或進行銷售中,可以降低推銷的成本。因此,網絡隱私權的侵犯才會日益突出。
另外,用戶的個人信息對于商家而言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有些商家會通過出售這些信息謀取利益。在2000年時曾發(fā)生過影響較大的網絡維護隱私權的訴訟,在事件中涉及到著名的網絡廣告商DoubleClick,他們在對Abacus公司進行收購活動的同時也把客戶數據進行合并而引起公眾的不滿而引發(fā)大范圍的維權活動。除此之外玩具零售商Toysmart在進行破產清算活動時違背承諾,把客戶信息也做為資源進行出售受到指控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總之,用戶信息在網絡中的經濟化與現行法律規(guī)范缺乏對于不當信息收集和利用的不健全,加劇了對網絡用戶隱私權的侵害。
三、 我國在此方面的立法現狀和缺陷
網絡的高度開放對個人隱私保護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對隱私權的保護顯得格外重要。我國對隱私權的保護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在頒布《國民法通則》時,立法者具有局限性,對于隱私權還沒有形成深刻了解和認知,所以在法律層面關于隱私權存在紕漏,沒有認定為人格局,在法律方面隱私權保護并不完善。
最高人民法院對于《民法通則》存在的紕漏進行了補充,認為對于個人隱私不得以書面或口頭等形式進行宣揚,不允許編造事實丑化他人,或者采用侮辱、誹謗等手段使他人名譽受損,這都屬于侵害名譽權,應受到法律懲處,補充規(guī)定對隱私權保護進行了法律層面的解釋。
至于網絡隱私權隨著網絡的普及而反響越來越大,目前我國與之有關的法律比較全面,主要體現在以下法律法規(guī)之中:
1.《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是最基本的網絡隱私保護的法規(guī),其頒布時間在1994年2月,是由我國國務院制定的。
2.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進步,原有法律難以涵蓋所有的范圍,于是在1997年12月出臺了《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guī)定實施辦法》。
3.同年國務院批準正式實施《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4.到了二十一世紀,網絡技術進一步發(fā)展,隨之出現各種問題,我國信息產業(yè)部在2007年7月頒布了《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guī)定》,要求公眾必須遵守。
5.早在2000年頒布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和《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guī)定》。
6.我國信息產業(yè)在2000年10月出臺了《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辦法》對隱私權有了更加詳細的規(guī)定,如果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泄漏他人信息屬于違法行為。
7.直到2010年7月網絡隱私權得到進一步確認,出臺了《侵權責任法》,從基本法的角度將隱私權寫進了法律。
總的來說,憲法和相關部門都對隱私權的保護做了或多或少的規(guī)定,但仍存在一些缺陷:
(一)網絡隱私權未形成體系
我國雖然已有多部法律法規(guī)內容涉及到隱私權的問題,但是過于分散,到目前為止尚無一個完整的系統化制度進行規(guī)范,雖然已認識到隱私權必須要予以保護,但就隱私權的內容、體系和保護等都停留在理論上,在立法上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而對于網絡隱私權的保護,也沒有多少法律條文有所涉及,就算涉及,也沒有對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利用和安全等方面做出全面詳細的規(guī)定,可操作性也很低。
(二)后果嚴重且保護困難
因為網絡的傳播范圍難以控制,受眾人數也不確定。因此造成的危害相當大。在網絡環(huán)境下,侵害者可以匿名查閱、傳播信息,很難查到侵權者。另外,侵權者可以瞬間刪除侵權信息,有時很難掌握侵權者的犯罪證據,這種情況下維護個人隱私權是難以實現的。
四、 國外對網絡隱私權一直非常重視,采取各種有效的保護措施
隨著法律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網絡隱私權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發(fā)達國家中對于網絡隱私權的保護尤其重視,出臺相應的法律予以保護,但是各國的傳統、發(fā)展狀態(tài)、思想觀點差異較大,體現在網絡隱私權保護方面也存在著較大差異,美國以行業(yè)自律為主,歐盟以立法形式予以確認。
(一)美國
一直以來美國最重視人權,在隱私權保護理念和措施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早在1976年時即頒布了《信息自由法》,早在1974年出臺了《隱私權法》,使隱私權從司法的角度予以確認。即使聯邦政府在收集和使用個人資料也規(guī)定出明確的范圍,如果當事人不同意,則不允許使用任何與之相關資料。
在網絡個人隱私權保護方面,美國提出業(yè)界自律的思想觀點,對網站提出要求,做為網站有責任和義務采取安全措施保護未經授權的信息,在搜集個人信息時,網站需要發(fā)出通知等。
早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時,美國以行業(yè)特點為基礎制定出行業(yè)隱私的有關法律。
《金融隱私權法案》:銀行工作人員不得擅自披露客戶的金融記錄,即使是聯邦立法機構在獲取客戶資料也受到相應的限制。
美國對于非法截獲或披露電子通訊行為很重視,早在1986年就頒布了針對電子通訊隱私權的法案,確定了非法行為需要承擔的民事和刑事責任。
針對兒童隱私的問題美國在1988年制定了法案予以保護,網站的經營者對于未滿13歲的兒童的信息要按規(guī)定收集和處理,并且要向兒童的監(jiān)護人提供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通知,從這部法律可以看到美國對待兒童隱私權保護的重視。
為了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在1999年時美國出版了白皮書,在書中詳細說明公民個人隱私權不容侵犯,在信息活動中必須得到相應的保護。
(二)歐盟
歐盟同樣重視網絡隱私權的問題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護,所頒布的《個人數據保護指令》非常全面,囊括所有個人資料處理方面的問題,在1996年又相繼出臺了有關互聯網個人隱私的法律,用戶和網絡服務商都要明晰隱私保護的界限并遵守相關原則。
網絡個人隱私保護除了以立法模式予以明確外,還可以利用科學技術來保護隱私權,可以使用戶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利用高科技軟件實現個人隱私保護的目的。
五、關于中國保護網絡隱私方面的建議
2001年,我國成立了中國互聯網協會,這是目前我國一個最重要的自律組織。2002年,此協會發(fā)布了《中國互聯網行業(yè)自律公約》,明確規(guī)定了加入網站有保守用戶信息秘密的義務。但是這僅僅是公約,對網站的約束力也不夠強,因此,建立專門的網絡隱私權法律制度迫在眉睫。
應該在立法中注意以下幾點:
1.要明確網絡隱私權的具體內容。
2.規(guī)定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具體來說義務主體指的是政府、企業(yè)、社團等,除此之外還要規(guī)定侵害網絡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如何認定等細節(jié);而從網站經營者的義務角度看,要明確規(guī)定對網站所發(fā)布的內容要進行監(jiān)視,而對所收集的資料要按規(guī)定使用,禁止非法獲取并使用客戶資料。對網上個人隱私的特別風險進行說明和提示的義務等,并且將此類義務公示于網站首頁顯著位置。
3.有必要對兒童、雇員、患者等特殊群體的網絡隱私權進行專門規(guī)定,可以參照美國的兒童隱私權保護法,對13歲以下兒童個人信息的收集和處理等。
4.發(fā)生隱私侵權行為時要分清責任,責任人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補救等措施。
另外,美國的行業(yè)自律保護方面的經驗也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例如網絡隱私聯盟計劃比較有成效,加入到聯盟的網站必須符合條件,遵守隱私保護的法規(guī),按照網站在保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保護力度予以認證標志,用戶在選擇網站時可以此為參考。
不可以忽略的是第三方監(jiān)督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國的互聯網協會可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對各網站執(zhí)行保護隱私權政策的狀況進行監(jiān)督。我國可以借鑒加拿大、英國、香港等國家地區(qū)的專門隱私保護機構,負責本國本地區(qū)網絡隱私權保護方面的宣傳教育和行政執(zhí)法。
六、結語
同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對于網絡隱私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在保護方面力度嚴重不足,由于網絡環(huán)境不規(guī)范、不健康導致侵害隱私權的行為開始困擾網民的生活并使網絡行業(yè)的發(fā)展處于被動的局面。應該形成以法律保護為核心,以行業(yè)自律為補充的保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