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雪麗
摘 要 “文學”與“人生”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從人生視角解讀文學,借助文學透視人生。
【關(guān)鍵詞】文學;人生;態(tài)度;解脫;追求
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不同的。有的人積極,有的人消極,有的認真,有的隨意。人生態(tài)度是無法總結(jié)和歸納的。但是,最復(fù)雜的事物,只要經(jīng)過層層剖析,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下面就從文學做作品中,找出比較典型的例子進行分析。
1 執(zhí)迷派
執(zhí)迷派,執(zhí)迷的就是對人生的欲望。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名著《紅與黑》的主人公于連.索黑爾。
于連是法國大革命以后成長起來的一代知識青年的代表。這批青年人大都雄心勃勃,精力充沛,只是因為出身微賤才不得不處于下層。但他們對此并不甘心,渴望擁有財富和榮譽,渴望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于是勇敢的投入上流社會的角斗場。于連的全部行為代表了一種價值觀念,這就是人活著的目的就是要追求個人的幸福,就是要為滿足自己的一切欲望而奮斗。
在于連身上體現(xiàn)了作者司湯達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司湯達本人是啟蒙思想的信徒,政治態(tài)度激進,擁護資產(chǎn)階級革命。在思想上,他直言不諱是一個自我中心論者,在他心目中,“利己”是人的本性,謀求個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人類一切行為的惟一動機。正是由于這種觀念出發(fā),他塑造出了于連。
于連的形象之所以典型,就因為他具有極廣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在全人類個改革時期的所有作品中,像于連這樣執(zhí)著的追求個人欲望的不是比比皆是嗎?
2 解脫派
執(zhí)著的欲望會讓人焦灼不安。一個欲望完成了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人對于欲望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使他們永遠處在欲望想滿足卻又無法滿足的痛苦之中。時間長了,終于有一部分人醒悟:欲望是痛苦之源。要擺脫欲望必須看破欲望之虛妄,看破人生所拼命追求的那些東西的無意義?!都t樓夢》中的“好了歌”就是代表。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這首“好了歌”,將人所追求的種種欲望,羅列出來。連做神仙的美事也要放棄。但是這些東西沒有任何意義,到頭來終不過是一片虛無。對人生既然“悟”到這一步,也就徹底解脫,沒有任何留戀了。
由執(zhí)迷派到解脫派之路,在王國維看來有兩條。一是覺得痛苦,而領(lǐng)悟。明白了宇宙人生之“真相”,用王國維原話“以生活為爐,苦痛為炭,鑄成解脫之鼎?!倍歉泄偎酥?,如通過文藝作品中描寫之苦而走向解脫。
解脫派否定了執(zhí)迷派的欲望追求,自認為看破了人生,自以為精神獲得了解脫,于是表現(xiàn)到日常行為上,或消極厭世,看一切全無聊,全沒勁,從此隱入內(nèi)心生活的玩味;或玩世不恭,把一切全不當真,一切全為了玩兒;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或沉湎于物質(zhì)的享受。總之,放棄了一切追求,無所謂。
3 智者派
所謂看破了人生,難道就是這樣消極嗎?事實上,解脫派對于人生的所謂看破是及其幼稚及其淺薄的。所謂的“看破”,真的是“看破”了嗎?真正的“看破”是什么樣子的?真正的看破應(yīng)該是智者派的態(tài)度。智者派的態(tài)度,簡單說就是看破了人生的目標,看破了人生的虛妄,但仍然追求,仍奮斗。只不過這個追求已不單單的是對欲望對象的直接追求,而是在“自我實現(xiàn)”意義上的追求,是天人合一、宇宙規(guī)律意義上的追求。智者派已超越了狹隘的功利目的,而把興趣轉(zhuǎn)向了過程,面對虛無仍然進行絕望的抗戰(zhàn),用不屈的奮斗去完成一個壯麗充實的人生過程。
北京大學教授馮友蘭先生(1895-1990),是著名的中國哲學史學者,成名于20世紀30-40年代,二卷本《中國哲學史》和《貞元六書》使他名滿天下,遂為一個時代的代表。解放后屢經(jīng)政治運動的打擊批判,飽經(jīng)磨難,至“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時早已年邁力衰,精力不濟,以常人而論,應(yīng)該安享幸福的晚年了。然而,年過八十的他卻雄心未泯,他還牽掛一件大事,他“重理舊業(yè)”,決心再寫一部中國哲學通史。
在這期間,他經(jīng)歷了連遭親人傷逝的悲痛,又常常為各種疾病所纏繞,但他仍然堅持了下來。馮先生生命的最后幾年身體狀況日漸不佳,住醫(yī)院的次數(shù)日漸增多。這時他想的仍然不是延年益壽,而是如何加緊完成《新編》的最后一冊。1990年4-7月間,馮先生寫完第七冊并修改定了稿,一樁大業(yè)終于完成,一件心事終于放下,他沒有遺憾了。秋天,再次生病住院,他再也沒有起來,他含笑告別了他所摯愛的人間。
馮先生晚年的事跡正可以用中國古詩來形容:“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他為哲學嘔盡了心血。他如此努力,如此的拼搏,為名嗎?可笑!為利嗎?荒唐!他不知道生命的虛無嗎?怎么可能!那他到底是為了什么呢?這就不是“執(zhí)迷”和“解脫”兩派人所能理解的了。說到底,馮先生的人生態(tài)度是典型的智者的態(tài)度。馮先生論人生,曾有著名的“四境界說”: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馮先生認為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進入這種境界的人不僅了解人在社會中的使命,而且了解人生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對宇宙人生有完全的了解,這種了解是對宇宙中的人生的最終的覺解,可以使人的生活獲得最大的意義,使人生具有最高價值。馮先生以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進入了自己所說的“天地境界”,完成了一代哲人、智者的完美形象。
由執(zhí)迷派的追求到解脫派的放棄追求,再到智者派的追求,看起來好像完成了一個循環(huán)的圓圈,其實不然,這里的軌跡不是圓的相接,而是螺旋的上升。智者派和執(zhí)迷派,從外表看,都在追求,甚至是執(zhí)著的追求,但兩種追求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原因是兩者對人生的“覺解”(馮友蘭語)有天壤之別。
有一個著名的禪宗故事:
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乃至后來親見時,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佛家總結(jié)的參禪悟道三階段也可視為三境界,曾被許多地方所借用。如今,我們借來說明人生態(tài)度三境界,大概也未嘗不可吧?
參考文獻
[1]胡山林編著.心靈感悟[M].廣州:羊城晚報出版社,2010.
[2]馮友蘭.馮友蘭談人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陶尚蕓.人生三境界看破舍得放下[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